资源简介 (共28张PPT)2022年中学班主任教师培训课件★★先学生之“有”而“诱”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探测(有?还是无?)检测(有!有多少?)一、先聊后教【案例】于永正老师在教学《根据歇后语进行扩展想象》的习作课时,就先与学生聊:“今天看到大家感到很亲切,特别是我们这所学校,那真是哑巴开会——没说的;我们六年级一班的同学,一个个就像雨后的春笋——拔尖!为什么我们这所学校这么有名气?因为老师好,校长治校有方。提起我们的校长和老师,真是狗撵鸭子——呱呱叫!铁锤敲锣——响当当!”二、先学后教【案例】溧水县东庐中学一节课只有15分钟,上课前发一份“讲学稿”,这份“讲学稿”既是教师的教案,也是学生的学案,老师会提前一天把“讲学稿”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讲学稿”的内容预习、自学,完成自我检测。老师在课堂上则只利用15分钟的时间讲重难点,进行检查、指导,然后放手让学生思考、提问、讨论,每堂课的作业当堂完成,课后则没有太多的作业。三、先补后教1.给学生“捷足先登”的自动2.给学生“笨鸟先飞”的自信【案例】一天,不知怎么回事拿错生字卡片了,把下一课的卡片拿来了,马上要上课了,再回办公室换来不及了。这样,课堂上就没法用卡片帮助识字了,我及时调整了教学。下课后,我像往常一样把那几个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召集到身边,准备进行补课。这时,我忽然灵机一动,对他们说:“孩子们,今天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故作神秘地说:“这几个生字,是我们下一课要学的,老师提前拿来,让你们比其他同学先学一步。等到我们学这一课的时候,你们已经学会了,给大家一个惊喜,怎么样?”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像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用期待、信任的目光看着他们,给他们以信心。然后,我又说:“不要害怕,先来试试。”我拿出一个音节比较简单的字,让他们拼拼,结果,他们很快就拼出来了。“真了不起,看,学习并不难嘛!”我马上鼓励。这一下,孩子们可来劲了,你一个,我一个,争先恐后。一会儿,就把几个字都拼出来了。上课时间到了,他们又回到了座位上,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自豪的笑容,每个人的眼睛都亮晶晶的,眼睛里燃烧出求知的火花,这正是我所要寻找的东西。四、先问后教第1种情形是:如果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自己已经“会”了第2种情形是:如果少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已经“会”了第3种情形是:如果学生都认为不“会”1.开门见山法【案例】教学“确定位置”时,考虑到学生对“上、下、左、右”等知识在平时生活中耳濡目染,学生已习以为常,一位教师就直奔主题地让学生做起了练习,学生在操作、表演、游戏等活动的“指手划脚”中进一步加固知识的融合、加强知识的体察、加深知识的理解。整节课给人的感觉好像不是新授课,似乎是练习课和复习课。2.触景生情法【案例】教学“基本数量关系”时,一位教师鉴于学生都有上商场超市购物的经历,投影出示购物发票询问学生:“你们能看懂吗?”,在学生“七嘴八舌”中凸现“单价”“数量”“总价”等专业术语及其关系,使学生由日常生活中随意性的点滴认识聚变成课堂教学中专门性的集中研究。3.投石问路法【案例】教学“认识钟表”时,一位教师虽能确定学生“已有所知”,但不能确定学生“知之多深”,于是在课首抛出一个问题探测学生:“你会画出钟面吗?然后教师“察言观色”,以考虑后续教学的策略:如果大多数学生有所了解,教师就完全“放手”让这些学生汇报,从而使课堂教学在学生自主中“相映成章”;如果少部分学生有所了解,教师就“半扶半放”地对这些学生的汇报适时补充,从而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点缀”中圆满完成;如果大多数学生并无了解,教师就“扶”着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4.随机应变法(播放视频:9的乘法口诀特别算法[1]) [1]江西卫视“家庭幽默录像”栏目五、先考后教【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学“圆的认识”前,就给学生测试了圆的知识,发现学生已经知道了许多关于圆的特征,于是教师以此设计教学方案,对学生还没知道的知识或认识模糊的地方进行针对性教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