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才中学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测试历史与社会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菁才中学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测试历史与社会试卷

资源简介

菁才中学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测试
历史与社会 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1.全卷分为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2.全卷满分为80分。3.考试时间:80分钟。4.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严格按照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答卷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在答卷上做任何标记。5.未按上述要求填写、答题,影响评分质量,后果自负。
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请选择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正确选项)题号12345678答案BCBBCDCA题号 9 10 11 12 13 141516答案BDACBDD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6大题,共48分)17.(1) A , 唐朝 , 开元盛世 (3分) (2)玄奘西行天竺求佛经 , 鉴真东渡日本传佛学与唐文化 (2分) (3) 安史之乱 , 杜甫 , 诗圣 ,(3分)
18.(1)1. 商鞅变法 _,2. 孝文帝改革 。(2分) (2) 唐太宗 , 宋太祖 。(2分)秦始皇:设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车轨等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在地方设刺史在中央设司隶校尉;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等(4分)(各两点)
19.(1) 隋朝 。(2分)(2) 三省六部制 。(2分)(3) 改变以前的依赖介举和凭借家庭出身来做官的惯例,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强调以才能选拔官吏,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为社会提供了更多人才。。(4分)
20.(1) 隋炀帝_____ __ 。(2分)(2) 江南河______ ___ ; _邗沟____ __ 。(2分)(3) 积极:大运河的开通,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消极: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隋朝短命而亡。(4分)
21.(1) 文成公主入藏 ,___文成公主________。(2分)(2)佛像佛经;丝织品;营造与工技书籍,治疗医方;谷物蔬菜种子等 。(2分) (3)体现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2分)(4) 文成公主入藏对加强唐蕃友好和发展吐蕃经济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直到现在仍然深受西藏人民爱戴 (2分)
(1) 东晋时期 ; 小麦 。(2分)(2)原因:北方人口继续大量南迁;南方的统治者大多重视发展经济;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南方气候温暖、雨量充足、土地肥沃(2分)(3) 引进先进的人才与技术;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区条件的经济;重视教育传播先进文化 (4分)
       试场号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
……………………………………………………密……………………………………封………………………………线……………………………………………………………菁才中学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测试
历史与社会 试卷 2013.12
    命题人:姚旺达    审核人:金 菁
1、全卷分为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全卷满分为80分,考试时间80分钟,本次考试采用闭卷形式。
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请选择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正确选项)
1.春秋时期,管辖地区主要在我国今浙江省一带的国家是( )
A.吴国 B.越国 C.楚国 D.秦国
2.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九品中正制
3.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西汉哪一位统治者采纳了董仲舒在思想文化领域方面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文帝 D.汉景帝
4.诗句“割圆不尽十指磨出血,周率可限青史标美名”赞美的是( )
A.司马迁 B.祖冲之 C.拓跋宏 D.李白
5三国时期踊跃出不少英雄人物,为后世广为流传,下列事件发生在三国鼎立时期的
有( )
①巧借东风,火烧赤壁②孙权在建业称帝③卫温到达夷洲 ④曹军偷袭乌巢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6.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有
①楚汉之战 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淝水之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则天武后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 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拾遗。遂臻大治。”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 (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8.他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剧烈变化,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意识,并且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名句,他是以下哪一位诗人
A.杜甫 B.白居易 C.李白 D.王维
9.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称为“史圣”这里的“他”是( )
A.司马昭 B.司马迁 C.司马睿 D.司马光
10.魏晋南北朝期间曾经有两个少数民族在北方短暂的进行过统一,这两个少数民族是( )
A.匈奴 壮族 B.匈奴 满族 C.鲜卑 羯 D.氐 鲜卑
11.秦朝举行的一次廷议中,廷尉李斯的发言得到秦始皇的支持,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置诸侯不便。”由此可以看出,李斯明确反对( )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
12.“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情况出现在那个历史时期( )
秦朝 B.汉朝 C.宋朝 D.隋朝
13.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逐渐融合是促进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以下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①北魏孝文帝学习汉族文化,加快北方民族的融合②唐太宗完善了科举制,为社会发展选拔更多人才③唐朝文成公主入藏,为藏汉民族友好写下历史篇章④北宋增设参知政事,加强中央集权(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下列不属于魏晋南北朝艺术成就的是( )
A. B.
《兰亭序》 《女史箴图》
C. D.
云冈石窟 三彩俑像
15.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①北魏鲜卑族人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 ②马球游戏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③玄奘前往天竺求取佛经精义 ④辽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统治汉人
A.中外交往 B.民族团结 C.国家统一 D.文化交融
16.小朱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发现以下一则史料:“这个城市的人口大约一百多万,外国人可能占了三分之一。城内围隔成一百多个坊,除了皇城、中央官署外,还有东、西两个市场。”根据所学判断,这个城市应该是( )
A.秦朝的咸阳 B.唐朝的长安 C.北宋的东京 D.南宋的杭州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6大题,共48分)
1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历史上每一次的科技变革都会引起生产的重大进步。看图回答问题(本题共8分)
图A图B中,哪个属于古代的灌溉工具( )(写字母)。图中农具出现于我国( )朝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著名的( ) 盛世。(3分)
(2)列举具体史实表现该朝代统治者对外关系的态度。(2分)
(3)写出该朝代后期一动乱的名称以及一个所处时代的诗人及其尊称。(3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本题共8分)
材料一:
1、据《后记》记载:“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2、据《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
材料二:
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根据材料一可知这是中国古代哪两次著名变法?(2分)
(2)材料二词中提到的唐宗宋祖分别是指哪位皇帝?(2分)
(3)写出秦皇汉武巩固统一的措施各二项。(4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本题共8分)
材料一:一位唐朝官员说:“国之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二:唐朝某制度是现代三权分立准则的先河,方式:“中书草拟,门下审议,尚书执行”
材料三:“科第之设,草泽(普通百姓)望之起家,簪绂(世家大族)望之继世”。 ——王定保《唐摭言》
上述是有关科举制度的材料,阅后请问答:
(1)科举考试最早出现在哪一朝代。(2分)
(2)材料二所提到的“制度”是指什么?(2分)
(3)综合材料三请你谈谈科举制度的意义?(4分)
20..文化的传播、沟通、交流,是人类文明绵延不绝、不断进步的重要条件。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题共8分)
材料一:
材料二:大运河北起涿郡南及余杭,沟通了五大水系,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里程最长的人工河,它比苏伊士运河长10倍,比巴拿马运河长20倍;比起早1000年的历史!
材料一、二中大运河开通于哪位皇帝在位期间(2分)
假如唐朝时期一名衢州商人要通过这条水路运输产品到江都需要经过运河的哪两段。(2分)
请你结合材料联系历史谈谈开通这条运河的历史影响。(4分)
21.中华民族是一家,自古以来由于王朝的更替不同统治者对待民族关系也有所不同,阅读以下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春正月甲戌,以吐蕃使者禄东赞为右卫大将军,禄东赞是吐蕃之相也,太宗既许降公主于吐蕃”
材料二:“今天公主来到西藏,好像狮子进入大森林,好像孔雀飞落大平原,好像不落的太阳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又繁荣…… ” ——西藏民歌《唉马林儿》
两则史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公主是指哪位历史人物?(2分)
猜测公主出嫁吐蕃,主要带了哪些嫁妆和随从。(2分)
公主出嫁体现了当时统治者怎样的民族政策。(2分)
唐朝公主远嫁吐蕃有何历史意义。(2分)
22某个时期的农民在湖沼边筑起堤坝,进行围垦,开辟出一片片湖田。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周围湖田很多,这三个地区便成为江南的粮仓。五岭以南,种植双季稻,一年收获两次,粮食自给自足。成都平原的农业也有新的发展。
请回答: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时期江南的经济状况? 当时南方种植的农作物除了水稻,还有哪些? (2分)
(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当时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3分)
(3)请你结合历史为现在的落后地区献谋献策发展经济的建议。(3分)
菁才中学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测试
历史与社会答卷
注意事项 1.全卷分为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2.全卷满分为80分。3.考试时间:80分钟。4.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严格按照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答卷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在答卷上做任何标记。5.未按上述要求填写、答题,影响评分质量,后果自负。
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请选择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正确选项)题号12345678答案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6大题,共48分)17.(8分)(1) , , ,(3分)(2) , _。(2分)(3) , , ,(3分)
18.(1)1. ____,2. 。(2分) (2) , 。(2分) 。 (4分)
19.(1) 。(2分)(2) 。(2分)(3) ______, _ ____________。(4分)
20.(1) 。(2分)(2) ______ ______ ; _____ _____。(2分)(3) _ 。(4分)
21.(1) ,_________________。(2分)(2) __________。(2分)(3) _____(2分)(4) _____(2分)
22.(1) ; 。(2分)(2) (2分)(3) 。(4分)
       试场号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
……………………………………………………密……………………………………封………………………………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