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必修2 第六课第二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教学设计作者姓名:蓝智春 工作单位:增城市新塘镇仙村中学联系电话:18929538656 邮箱:18929538656@ ( mailto:18929538656@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 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并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主要从以下一些方面来进行探索:1、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考虑到我校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当普通),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让学生参与活动探究,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深切感受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2、注重学生的思想状况,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升华学生的课堂以及生活体验,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二、资源分析教材分析:本课内容虽然不多,但本框题在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框题包含的理论思想,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学生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上一学期的时候也学过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都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的能力。三、教学目标:【课标要求】阐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理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深远意义。(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学评目标 教学建议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 识 能 力领会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的意义。 3.9.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以“我们身边的党员”为主题开展调查访问,让学生感悟当代共产党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事迹,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发展观及其内涵。2、疑难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区别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内容 记忆 回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内容。②邓小平理论 记忆 回忆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核心内容和精髓。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记忆 回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主题和本质。④科学发展观 理解 解释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客观依据,解释其内涵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3.9.2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理解 解释党坚持以人为本的内涵。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难点: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五、教学模式:活动探究——情感升华——练习巩固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设置情景【情境导入】 探究一:图片展示 提问:他们的事迹体现了什么? 观察图片个别回答 以身边的实例来进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合作探究】探究二:种种见证说明了什么?当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之后,我们见证了解放军的英勇;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见证了领导人的沉着冷静,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拼搏。2003年我们见证了无数站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抗击非典,见证了领导人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放在第一位,那足以令每一个中华儿女为之动容!思考:种种见证说明了什么? 教师通过展示材料、叙说来感染和激励学生 情感预热 通过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初步体验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延伸思考:1.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2.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懂得透过现象挖掘本质 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写出提纲 突破难点通过质疑来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自主地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保持党的先进性需要理论的指导,其中党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思想是保持党的性质的决定性因素。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构和意义。【强化练习】 对重点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点拨、对易混点知识质疑,引导学生归纳知识体系 构建知识体系,对相关知识深化、内化以及体系化限时训练 突破重点帮助学生区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并重点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随堂巩固【走进生活】探究三:你心中的优秀共产党员是什么样的?在今天的中国,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日益成为党的领导干部好广大党员的自觉行动。在解决关乎群众利益问题的过程中,无论大事小事,我们都能听到、看到共产党人情系人民的声音和身影……畅谈:你心中的优秀共产党员是什么样的?【得出结论】4、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2)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强化练习】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践,实现情感的升华,并适时引导学生归纳出相应知识点。限时训练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来谈谈对优秀共产党员的感悟,倾听学生内心深处的感动,实现情感的升华,并从中归纳出知识要点。 开放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对党的热爱及感恩随堂巩固【知识小结】 总结提升 在老师协助下构建思维导图 引导学生通过已学知识建构新的知识七、板书设计: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2、邓小平理论①历史地位②精髓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①历史地位②本质4.科学发展观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②历史地位三、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为什么2、怎样做八、作业布置: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查和采访,了解当地(本村、本居委,本街道、本校等)共产党员的工作,从而感受中国共产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三个代表”的本质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九、教学反思:一、从教学内容来说,本课的重难点是要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我在组织理论教学的同时,选取了学生熟悉的例子和当地的生活的实例。这些内容都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让学生感悟、理解中国共产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党。二、从教学组织上来说,我一直贯彻新课改的理念,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是采用鲜活的视频材料和图片材料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传统式的灌输知识。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积极鼓励学生,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及时做出点评,得出正确的答案,从而达到较佳的效果。采用这种方式,我发现学生很愿意跟我亲近距离,平等交流,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三、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找不到重点和条理,自己引导得不好,没能及时导好方向。对于这些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首先是我在备课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一些细节内容,以后需要进一步反思和改进,其次,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来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以此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