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7.1.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一、新课导入两栖(qī)动物的生殖发育此诗描绘了江南梅雨季节,水草丰茂、蛙鸣声声的情景。春末夏初时为什么青蛙如此活跃呢?青蛙的鸣叫有什么意义?二、新课讲授视频播放:蛙类的生殖发育过程二、新课讲授1.青蛙的鸣叫和抱对(1)雌雄蛙都能鸣叫吗?青蛙的鸣叫有什么意义?雄蛙才能鸣叫。意义:招引异性识别对方二、新课讲授抱对雌蛙将卵细胞排到水中雄蛙将精子排到水中受精卵(2)青蛙的抱对二、新课讲授是青蛙产卵和排精时的行为,可以诱发雌蛙产卵,提高卵的受精率抱对是在交配吗?不是在进行交配,刺激产卵,在水中受精雌雄蛙抱对对种群繁衍有什么意义?1.青蛙的鸣叫和抱对二、新课讲授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和皮肤呼吸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二、新课讲授(1)受精卵:个体发育的起点(2)蝌蚪:蝌蚪没有四肢,有尾,靠尾的摆动在水中游动,用鳃呼吸,心脏长成一心房一心室,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都很像鱼,只能生活在水中(3)幼蛙: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尾逐渐缩短,最后消失,内鳃逐渐消失,肺逐渐形成,心脏变为两心房一心室,血液循环由一条路线变为两条路线(4)成蛙:幼蛙离水登陆,逐渐发育成成蛙二、新课讲授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蝌蚪 成蛙呼吸器官尾四肢生活环境外鳃→内鳃有无水中肺、皮肤无有浅水及湿润的陆地蝌蚪与成蛙的差异二、新课讲授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像青蛙这样,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的发育类型,因此也是变态发育。体外受精:许多水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的鱼和两栖动物,它们把精子、卵细胞直播排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这就是体外受精。例如:青蛙体内受精:脊椎动物中的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以及部分无脊椎动物(如家蚕、蝗虫等)进行体内受精,精子进入雌性生殖道内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3.体外受精与体内受精“两栖”?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幼体水陆两栖,主要用肺呼吸成体二、新课讲授4.两栖动物概念青蛙蟾蜍大鲵蝾螈二、新课讲授5.常见的两栖动物动物种类 受精 方式 发育时期 发育名称 代表种类家蚕蝗虫青蛙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完全变态发育蚊、蝇、蜜蜂等受精卵、幼虫、成虫不完全变态发育蟋蟀、蟑螂、豆娘等体内受精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体外受精变态发育蟾蜍、蝾螈、大鲵等二、新课讲授6.家蚕、蝗虫、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对比二、新课讲授7.两栖动物与环境(1)青蛙集群迁移,寻找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的场所二、新课讲授7.两栖动物与环境(2)两栖动物由盛转衰的过程距今大概的年数 两栖动物发展状况 环境条件3.45亿~2.25亿年 种类繁多,是两栖动物发展的繁盛时期。 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食物丰富。2.25亿年至今 两栖动物走向衰退,种类减少,分布范围小。 部分地区出现了干旱和沙漠,气候干燥。二、新课讲授7.两栖动物与环境(3)畸形蛙:可能受寄生虫影响第16页“讨论”①环境变迁破坏了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所需的环境,使两栖动物不能正常地进行生殖活动,同时,环境变迁还影响了两栖动物正常的发育,最终导致两栖动物繁衍后代的能力下降,种群的数量和种类减少。②畸形蛙可能是由于水环境污染而造成的,这种水中有影响蛙正常发育的物质。7.两栖动物与环境③非生物因素会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生物也可能影响其他生物的生活和分布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因此生物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有限的7.两栖动物与环境二、新课讲授7.两栖动物与环境不乱扔垃圾、不随处排放污水、污水一定要经过处理,达到一定的标准后才能排放。少使用化肥,农药等对水域有影响的化学试剂提高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如何守护两栖动物?三、课堂总结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限制了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环境变迁导致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缩小、种类减少繁殖行为:雄蛙鸣叫求偶/雌雄蛙抱对生殖发育特点:体外受精、卵生、变态发育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1、两栖动物的 和 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 才能上陆生活。2、下列哪种不是两栖动物?( )A、大鲵 B、海龟 C、青蛙 D、蟾蜍3、能鸣叫的蛙是( )A、雌蛙 B、雌蛙和雄蛙C、雄蛙 D、雌蛙或雄蛙生殖发育BC变态发育四、课堂训练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pptx media2.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