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 第1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 第1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第8课 我们受特殊保护(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分析比较,了解未成年人的特殊性;情景探究,知道成年之前不同年龄节点在法律上的意义;学习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并理解其重要意义。
2.道德修养:合作探究,了解依法维权的方法,能够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3.责任意识:联系生活,树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体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对未成年人的关爱与保护;实践作业,自觉养成守法意识与习惯。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分析比较,了解未成年人的含义与特殊性情景探究,知道成年之前不同年龄节点在法律上的意义,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予以特别保护的意义。(重点)
2.尝试收集与处理信息,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逐步提升法治意识。(难点)
3.深入实践,培养遵守规则的习惯,树立勇担责任的意识。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采访家长,请家长用一至两个词来形容未成年人学生的特点,由学生负责记录,以便于上课时开展讨论与交流。
教学过程
一、理解未成年人的含义
活动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
出示数字“18”,谈话导入:同学们,18周岁在你心里意味着什么?请你用一个词语形容一 下。 (板书: 18)
2.分享交流
(学生初步表达对18周岁的认识)
预设1:成年、成人、长大。
评价:这意味着我们已经迈入一个新阶段。
预设2:独立、自主。
评价:我们有许多事情都可以独立选择、自主参与。
3.出示
出示法律条文,解释未成年人的含义: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板书:成年人)
第二条 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互动交流
按照这样的法律界定,我们属于哪一类人呢?
(板书:未成年人)
5.解读数据,分享感受
(1)出示数据: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未成年人超过我国人口数量的五分之一。
(2)交流:你知道这组数据后有什么感受?
预设1:未成年人的人数比较多。
评价:该数量占据我国人口数量的五分之一。
预设2:我们要关注未成年人群体。
评价:数量之大,未成年人的成长与发展亟须引起高度重视。
6.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的第1课时“我们是未成年人”。(板书:8我们受特殊保护我们是未成年人)
二、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
活动二 对比分析,体会未成年人的特殊性
1.听录音,说说父母眼中我们的特殊之处
播放父母的采访录音。
录音内容:未成年人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尝试;未成年人的社会经验少,是非观正在形成中;未成年人身心还不够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说说父母眼中,我们的特殊之处。
预设1:身体心理——不成熟。
预设2:社会经验——较缺乏。
预设3:保护能力——比较弱。
预设4:思考问题——不周全。
评价:结合录音与课前的采访,同学们发现了我们未成年人在身心发展社会经验、自我保护、思考问题等方面的确存在特殊之处。(板书:身体心理——不成熟 社会经验——较缺乏 保护能力——比较弱 思考问题——不周全)
2.自我分析,说说我们眼中的自己
(1)思考:你觉得自己与成年人相比,有什么特殊之处。
(2)分享交流。
预设1:自控能力不太强。
评价:遇到事情,我们不太能够控制情绪和行为,这显示了我们思想还不太成熟。
预设2:不能独立生活。
引导:万一遇到危险的情景,还是需要父母来帮忙解决。
预设3:需要父母抚养和监护。
引导:我们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需要父母来提供保障和引导。
3.小结明理,知道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同学们,和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具有许多特殊之处。正是因为这些特殊之处,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从而帮助我们健康成长。
4.了解不同国家的法定成年年龄
(1)阅读教材第72页“知识窗”,互动交流,说说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为什么不同国家对于未成年人在年龄上有不同的法律规定?
预设1:国家的整体情况和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各国国民身心发展不一致。
评价:各国有权结合国情来调整与规定,以便稳定社会发展。
预设2:各国文化风俗、习惯的影响等。
评价:不同国家还有不一样的风俗、习惯需要遵守。
(2)深入思考,同桌讨论:结合实例,为何各个国家都要制定法定的成年年龄?法定的成年年龄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预设1:因为达到成年年龄就意味着已经成人,就要独立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也要独立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
评价:这有助于我们明确责任与义务,你真是个有责任意识的小公民。
预设2:到了法定年龄,就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评价: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 ,每个法定年龄都有其法律意义。
预设3:没有到法定年龄,就是未成年,社会应该要对未成年人给予更多的关爱和保护。
评价:未成年人依法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与关爱。
5.小结
不同国家依据国情,对法定成年年龄的规定是不一样的。我国就有很多法律规定都涉及具体年龄的节点,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有些法律规定到达一定的年龄才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这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板画年龄轴,标记0、4、6、8、12、14、16、20、24、周岁)
三、情景探究,树立法治意识
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有关未成年人的重要法定年龄节点及其意义吧!
活动三 聚焦案例,知道12周岁的法定年龄节点
1.互动交流
同学们,大家都会骑自行车吗?
你们知道骑自行车上路的最低法定年龄吗?
预设1: 12周岁、14周岁。
预设2:不太清楚等。
引导:我国对骑自行车上路的年龄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让我们结合视频一起来学习。
(1)观看“未满12周岁骑行共享单车上道路”视频片段1,思考:这样做合法吗?
视频内容:共享单车颇受少年儿童青睐,然而有许多家长和孩子却不知晓有“未满十二周岁不得骑自行车上道路”的法律规定。
预设1:不合法。
预设2:可能合法。
评价:看来,大家对这个问题存在分歧。相关法律明确规定,未满十二周岁的儿童是不允许骑自行车上路的。
(2)观看“未满12周岁骑行共享单车上道路”视频片段2,交流:国家与社会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制止未满12周岁的儿童骑共享单车上路的不法行为?
视频内容:国家、相关企业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警告和制止,制止非法行为威胁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
预设1:国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通过法律法规设定骑车上路的年龄节点。
评价:国家通过制定规章来制止该非法行为的发生。
预设2:共享单车相关运营公司启用信用分数减扣、提高服务费用等方式制止违法行为的发生。
评价:社会企业也有权制定共享单车的使用规则,以督促群众合法使用共享单车。
(3)出示法规条文,讨论:国家制定这条规章的目的是什么?
第七十二 条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预设1: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
预设2:减少不法行为的发生。
归纳:国家与社会制定法律法规颁布使用规则,目的就在于保护大家的生命安全。
(4)小结,初识法定年龄节点:大家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对于骑车年龄节点的规定,不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上路,争做守法小公民。(板书:骑自行车上道路)
活动四 结合法律规定,了解重要的法定年龄节点
过渡:其实,不光是道路安全方面有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法律,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相应的法律对未成年人予以保护。
1.情景探究,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予以特别保护的意义
(1)出示情景1:小丽已经年满7周岁,但她的父母想晚一年再送其人小学。
①结合情景,思考交流:这样做可以吗?说说你们的理由。
预设1:因为我是6周岁多上小学的,所以小丽父母的做法是不可以的。
评价:能够结合自身来判断与解释,很好。
预设2:我感觉7周岁年龄比较小,所以推迟一点儿应该也没关系。
引导: 7周岁的年龄真的还比较小吗?我们一起结合法律来探究。
②小组合作探究,依法作出判断。
第十一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 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预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小丽父母不可以等到小丽8周岁时再送其入学。所以小丽父母的行为不合法。
评价:说得有理有据,我赞同你的看法。(板书: 小学入学)
(2)出示情景2:年满17周岁的小周,协助他人贩卖毒品。
①结合情景,思考交流:小周需要负刑事责任吗?
预设1:不需要,他还没有满18周岁,属于未成年人,不需要负刑事责任。
引导:你意识到小周还未成年。可是刑事责任是以我国法定成年年龄来界定的吗?
预设2:需要,他的协助贩毒的行为违反了刑法。
评价:你是从法律角度来作出判断的。
②小组合作探究,依法作出判断。
究竟多少周岁需要负刑事责任呢?
预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小周已经年满14周岁且涉及贩卖毒品,符合刑事责任法定年龄规定,应当负相应的刑事责任。
评价:大家懂得结合法律条文,能够依法作出判断,真棒! (板书:因违法行为可能受到刑法处罚)
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3)情景3:年满14周岁的初中生小强为节省上学路上的时间,想要独自住在离学校较近的住房内。
①结合情景,思考交流:如果你是小强的法定监护人,你会同意吗?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1:不同意,因为小强是才14周岁的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不强,需要父母的陪伴与保护。
评价:结合小强未成年人的特殊性,他仍旧需要父母的监护。
预设2:同意,小强只要做好安全防护,没什么大问题。
评价:你的个人防护意识很强,但是这代表我们在14周岁就可以脱离父母的监护了吗?
②小组合作探究,依法作出判断。
第十九条 未成年人的父 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预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条,小强未满16周岁,父母不得令其脱离监护独自居住。所以不能同意小强独立居住的请求。
引导:相信小强的父母了解了本条法律后,一定会依法监护好小强。(板书:可离开监护人单独居住)
(4)小结,初步了解法定年龄节点的意义:通过三个不同情景的交流与探究,我们知道法律在未成年人的教育、刑事处罚、预防犯罪方面都有相应的法定年龄节点规定,从而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
2.了解其他重要的法定年龄节点
(1)阅读教材第73页“知识窗”。
(2)出示“知识窗”中的表格,交流:你们有什么新的认识?
预设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未成年人年满14周岁的违法行为也可能受到行政处罚。
(板书:行政处罚)
预设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年满18周岁就可以报考国家公务员。
(板书:报考公务员)
预设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8周岁是无行为能力与限制行为能力的分界线。
(板书:无行为能力与限制行为能力分界)
预设4: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规定,中国公民年满16周岁就应当申领居民身份证了。
(板书:中国公民应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3)小结,进一步了解法定年龄节点的意义:你瞧!我们的生活中原来有这么多法律给予大家保护,助力我们成长的每一个年龄段。
活动五 情景辨析, 明确未成年人的责任
过渡:同学们,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认识到有些法律规定我们到达一定的年龄才享有 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那么,如果法律中没有规定的义务或责任,我们需要去履行或承担吗?
1.互动辨析
(1)出示教材第73页“活动园”的内容,联系实际,互动交流:你们在家里做家务吗?
预设1:有时候做。
评价:你真是爱劳动的好孩子。
预设2:不太做家务。
引导:希望你进一步加强劳动意识。
(2)播放王阿姨看法的录音,思考:你赞成王阿姨的说法吗?
录音内容:我儿子今年12周岁了,正在读小学六年级,平时学习比较紧张,我一点家务活也不让他做。我认为等到儿子成年以后,再让他做家务也不迟。
(3)小组讨论,举手表态。
预设1:不赞成。
预设2:赞成。
(4)互动辨析,表明观点:你们如何看待未成年人做家务的问题?
预设1:我认为从小做家务可以为以后独立生活打基础。
评价:相信你的独立生活能力一定很强。
预设2:做家务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减轻负担,作为家庭成员有责任分担家务劳动。
评价:愿意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真是个有责任感的好孩子。
预设3:我感觉现在学业比较重要,可以暂时不做,以后成年了再去学习。
评价:长大了学习家务劳动的效率可能会提高,但是好习惯需要从小培养起来。
(5)出示刘律师的建议,了解未成年人的责任。
刘律师的建议:“虽然12周岁的小学生还未成年,但是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也应尽一份责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擦桌子、刷碗、倒垃圾等。这样可以锻炼未成年人承担责任的能力,培养未成年人的责任意识。”
2.小结
虽然我国的法律中并没有规定未成年人必须做家务。但是作为家庭一员,我们也应当帮助家人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这不仅可以培养大家的自理、自立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大家的家庭责任意识。
四、实践作业,争做守法小公民
活动六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实践探究:了解更多有关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常识
(1)查一查:请运用身边的资源(如:查阅书籍、搜寻网络、咨询法律人士等),查询与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的法律文献。
(2)写一写:请摘取1-2条你感兴趣的法律内容,并标明其法律名称。
(3)填一填:结合实际,用1-2句话来分享你的实践感悟。
信息收集卡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法律名称 法律摘要
举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十一条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实践感悟:
2.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18周岁是一个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与未成年的分界年龄,作为未成年人,大家要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牢记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争做一个文明守法的新时代小公民。(完善板书)
板书设计
8我们受特殊保护
我们是未成年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