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敲诈巧周旋(课件)(共10张PPT)全国通用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遭遇敲诈巧周旋(课件)(共10张PPT)全国通用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资源简介

(共10张PPT)
遭遇敲诈巧周旋
在宁静的校园生活中,有时我们会被敲诈行为所困扰,这种卑劣的行径给我们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危及我们的人身安全。
思考:
怎样的行为是敲诈?
面对敲诈,我们该如何正确应对呢?
一天,小明遇到了两名少年,他们将小明拉到一个僻静处,为首的少年一把抓住小明的衣领,恶狠狠地说:“听说你们家很有钱,大哥我今天玩游戏机没钱了,向你借一点,怎么样?”小明说:“我,我没 钱 …… ” “ 你 敢 骗 我 , 我们 都 打 听 过 了 , 你 们 家 很 钱!”于是两个人对小明一顿拳打脚踢。迫于他们的淫威,小明从口袋里掏出100元钱才得以脱身。
从此以后,他们就盯上了小明,今天恐吓,明天打骂,手段一次比一次残忍。尽管屡次遭受他们的侵害,但由于害怕他们报复,小明始终不敢吭声,在几个月里竟被两个“恶少”敲诈掉人民币2000多元!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小明遭遇的正是敲诈的违法行为。
敲诈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财物的违法行为。敲诈者一般选择那些家境富裕、出手大方阔绰的对象,抓住对方胆小懦弱的特点实施敲诈,他们大多选择在偏僻、人少的地段作案。
敲诈是一种违法行为,它严重影响了被害同学正常的生活与学习,给其身心带来伤害,轻则使其产生恐惧感,心理负担沉重,学习成绩下降;重则被逼无奈产生报复心理,或自己成为新的敲诈者,甚至铤而走险,走向偷窃、抢劫的犯罪道路。
万一遇到敲诈勒索,我们该怎么办呢?
1. 遇到敲诈勒索时,应该冷静、机智地对待。如果方寸大乱、六神无主,就只能任由不法分子敲诈勒索了。
2. 当我们被敲诈勒索时,首先要保证的就是自己的人身安全。在孤立无助的情况下,先答应不法分子的要求,尽量不要与对方起正面冲突,以免危及自己的人身安全。在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再想办法保住自己的财物。
3. 要及时报警或求助。在遇到敲诈勒索的时候,如果是在校外,可以拨打“110”报警;在校内,可以告知保安和老师。及时寻求帮助,这样才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免受侵害,使不法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
小贴士:
遇到敲诈,决不能忍气吞声,这样不仅危害了自己的权益,也姑息纵容了犯罪行为,使更多人受到伤害。
训练场:
一、出谋划策:在上面的故事中,小明该如何脱身呢?请给他出出主意。
二、 模拟演练下面几种应对敲诈的方法。
1. 反抗法。寻找对方的薄弱之处,乘其不备,控制对方。
2. 感召法。晓以利害,使其放弃违法犯罪行为。
3. 周旋法。佯装服从,稳住对方,分散其注意力,寻机脱身报警。
4. 呼叫法。引来旁观者,伺机脱身。
5. 抛物法。把值钱物品抛向远处,趁歹徒捡拾之机脱身。
六类学生容易遭遇敲诈
1. 兜里钱多的学生 2. 常去网吧的学生
3. 交友不慎的学生 4. 不思学习的学生
5. 缺少监管的学生 6. 延时归家的学生
四种原因催生敲诈行为
校园敲诈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少数学生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并从敲诈的成功中获得一种欺负弱者的心理满足,轻易得手的钱财更刺激他们反复实施敲诈。实施敲诈行为的学生对自己行为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认为至多是违反校纪,而根本意识不到这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
第二,一般的情况下,被敲诈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属于“校园贵族”“少年大款”,因而成为被敲诈对象。他们普遍认为受人欺负是懦弱的表现,是丢人的事,也怕遭到报复,所以一般不会向学校和家长报告,使敲诈者的行为不能被及时发现和纠正。
第三,家长对子女的生活、学习很关心,但对思想情况缺乏了解,对孩子思想上的不良苗头没有及时发现,平时教育得少,导致孩子情感荒漠化;有的家长虽然知道自己的孩子敲诈别人不对,但认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
第四,一般说来,有敲诈行为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学校对他们的关心不够。另外,学校也受家丑不可外扬的思想支配,对这类事情持息事宁人的态度,即使性质很严重,构成犯罪,也大都采取批评教育等方式解决,而不愿经过司法机关处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