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地球的运动单项选择1.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其位置是( )。2.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长短 C.昼夜更替 D.昼夜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A.自东向西转 B.逆时针转 C.顺时针转 D.自西向东转4.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A.3月21日和6月22日前后 B.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C.6月22日和9月23日前后 D.9月23日和12月22日前后5.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界线是( )A.23.5°S和66.5°N B.23.5°S和23.5°NC.66.5°S和66.5°N D.23.5°N和66.5°S6. 地球公转到a位置的时间是( )A. 3月20或21日 B. 6月21或22日C. 9月22或23日 D. 12月22或23日7. 青岛房屋内的光照面积S最大时,地球公转的位置大致位于( )A. a B. b C. c D. d8. 图是地球上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A地的季节和此时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①冬季 ②夏季 ③昼短夜长 ④昼长夜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 图中,A、B、C、D四地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A. A B. B C. C D. D二、综合题1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以下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 )A. 昼夜现象B. 昼夜交替现象C. 昼夜长短变化现象D. 四季变化(2)从图中A点出发,向东环绕地球一周回到A点,该行程全长约 千米。(3)该图所示太阳直射点位于 (重要纬线的名称),此时福建泉州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这一天正午时分,泉州地区学校旗杆的影子与图中 图所示最相似。(4)如图1-2-19所示,出现极昼的地区B所对应的温度带是( )A. 南寒带 B. 北温带 C. 热带 D. 北寒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D2.C 3.D 4.B 5.C 6. A 7. D解析:第8题,据图可知: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是春分日,是3月20或21日;公转到b位置时,是夏至日,是6月2l或22日;公转到c位置时,是秋分日,是9月22或23日;公转到d位置时,是冬至日,是12月22或23日。第9题,青岛房屋内的光照面积S冬至日最大,这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位于公转轨道图中的d位置。8. A解析:本题通过地球上昼夜分布示意图,考查四季及昼夜长短情况。通过图示可以看出,A处于北半球,此时北极圈以内出现了极夜现象,故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季,昼短夜长。9. A解析:通过地球公转的相关特征,可以得出,在地球上纬度越低的地方,其昼夜的长短变化就越小。A处于南纬20°,B处于南纬50°,C处于南纬60°,D处于南纬70°,故A点的纬度最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 10. (1)B (2)4万 (3)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B (4)D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了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变化是地球公转造成的。第(2)题,主要考查了赤道的周长。第(3)题,6月22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可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同归线及其以北地区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影子最短。第(4)题,五带由北向南依次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 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时间的差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一天气温的变化;地球公转产生明显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影子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五带和二分二至日。 太阳直射规律:春分: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极昼,南极圈极夜 秋分: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12月22目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极夜,南极圈极昼 注意: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同时该半球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2、五带的划分依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热带:23.5°N----23.5°S (终年炎热) (直射)(无极昼夜) 南、北温带:南北纬23.5°----南北纬66.5°(四季明显)(斜射)(无极昼夜) 南、北寒带:南北纬66.5°----南北纬90°(终年严寒) (斜射) (有极昼极夜) 北回归线是23.5°N , 南回归线是23. 5°S 北极圈是66.5°N, 南极圈是66.5°S。 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用H表示)。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9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它的大小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五带划分: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接受太阳辐射最多。 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受热适中,四季明显。 寒带: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高度角低,有极昼、极夜现象。 地球公转与直射点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关系。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章第二节习题.doc 第一章第二节知识归纳.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