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第2课时 补集及综合应用(学案)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第2课时 补集及综合应用(学案)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第2课时 补集及综合应用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学科素养
1. 掌握交集与并集的区别,了解全集、补集的意义;(难点) 2. 正确理解补集的概念,正确理解符号“”的含义; 3. 会求已知全集的补集,解决一些综合运算. (重点). 1、逻辑推理 2、直观想象 3、数学运算
【自主学习】
一.全集
文字语言 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______
记法 通常记作____
图示
二.补集
文字语言 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______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______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______
符号语言 UA={x|x∈U,且x____A}
图形语言
解读: UA的三层含义:
(1) UA表示一个集合;
(2)A是U的子集,即A U;
(3) UA是U中不属于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三.补集与全集的性质:
(1) UU= ;(2) U = ;(3) U( UA)= ;
(4)A∪ UA= ;(5)A∩ UA= 。
【小试牛刀】
1.思考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设全集是U,集合A U,若x是U中的任一元素,则要么x∈A,要么x∈ UA,二者必居其一且只具其一.( )
(2)全集没有补集.( )
(3)同一个集合,对于不同的全集,其补集也不相同.( )
(4)已知集合A={x| x<1},则 RA={ x | x>1} (  )
(5)集合A与集合A在全集U中的补集没有公共元素.(  )
2.设集合U=R,M={x|x>2或x<0},则 UM=(  )
A.{x|0≤x≤2} B.{x|0<x<2}
C.{x|x<0,或x>2} D.{x|x≤0,或x≥2}
【经典例题】
题型一 补集定义的应用
点拨:求集合补集的两种方法
(1)当集合用列举法表示时,直接用定义或借助Venn图求解;
(2)当集合是用描述法表示的连续数集时,可借助数轴,利用数轴分析法求解.
例1 设U={x|x是小于9的正整数},A={1,2,3},B={3,4,5,6},求 UA, UB.
【跟踪训练】1 若集合A={x|-1≤x<1},当S分别取下列集合时,求 SA.
(1)S=R;(2)S={x|x≤2};(3)S={x|-4≤x≤1}.
题型二 交、并、补的综合运算
点拨:求集合交、并、补运算的方法
(1)如果所给集合是有限集,则先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结合交集、并集、补集的定义来求解.在解答过程中常常借助于Venn图来求解.
(2)如果所给集合是无限集,则常借助数轴,把已知集合及全集分别表示在数轴上,然后进行交、并、补集的运算,解答过程中要注意边界问题.
例2 已知全集U={x|x≤4},集合A={x|-2【跟踪训练】2 设全集U={3,6,m2-m-1},A={|3-2m|,6}, UA={5},求实数m.
题型三 利用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
例3 已知U=R,A={x|x2+px+12=0},B={x|x2-5x+q=0},若( UA)∩B={2},( UB)∩A={4},求A∪B.
【跟踪训练】3 设集合A={x|x+m≥0},B={x|-2【当堂达标】
1.已知三个集合U,A,B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UB)∩A=(  )
A.{3} B.{0,1,2,4,7,8} C.{1,2} D.{1,2,3}
2.设全集U=R,A={x|0≤x≤6},则 RA等于(  )
A.{0,1,2,3,4,5,6} B.{x|x<0或x>6} C.{x|03.已知全集U=R,A={x|x≤0},B={x|x≥1},则集合 U(A∪B)=(  )
A.{x|x≥0} B.{x|x≤1} C.{x|0≤x≤1} D.{x|0<x<1}
4.设全集U={0,1,2,3},集合A={x|x2+mx=0},若 UA={1,2},则实数m=________.
5.已知全集U=R,A={x|2≤x<4},B={x|3x-7≥8-2x},求A∪B,( UA)∩B.
【课堂小结】
一.全集、补集概念的理解
1.全集的相对性:全集只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只包含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全集因所研究问题的不同而不同。
2.补集的相对性:集合A的补集的前提是A是全集U的自己,随着所选全集的不同,得到的补集也是不同的。
二.补集的性质
1. UA∪A=U, UA∩A= .
2. U =U, UU= .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一.全集, U.
二.不属于全集U UA
三.(1) ;(2) U;(3) A;(4) U;(5) .
【小试牛刀】
1.(1)√ (2)× (3)√ (4) × (5)√ 2.A
【经典例题】
例1解:根据题意可知,U={1,2,3,4,5,6,7,8},所以 UA={4,5,6,7,8}, UB={1,2,7,8}。
【跟踪训练】1解:(1)把集合S和A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
由图知 SA={x|x<-1,或x≥1}.
(2)把集合S和A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
由图易知 SA={x|x<-1,或1≤x≤2}.
(3)把集合S和A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
由图知 SA={x|-4≤x<-1,或x=1}.
例2 解:把全集U和集合A,B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
由图可知 UA={x|x≤-2或3≤x≤4},
A∩B={x|-2 U(A∩B)={x|x≤-2或3≤x≤4}, ( UA)∩B={x|-3【跟踪训练】2 解:因为 UA={5},所以5∈U但5 A,所以m2-m-1=5,解得m=3或m=-2.
当m=3时,|3-2m|=3≠5,此时U={3,5,6},A={3,6},满足 UA={5};
当m=-2时,|3-2m|=7≠5,此时U={3,5,6},A={6,7},不符合题意舍去.
综上,可知m=3.
例3 解:由( UA)∩B={2},得2∈B且2 A.
由A∩( UB)={4},得4∈A且4 B.
分别代入得,
∴p=-7,q=6,∴A={3,4},B={2,3},
∴A∪B={2,3,4}.
【跟踪训练】3 解:由已知A={x|x≥-m},得 UA={x|x<-m},
因为B={x|-2所以-m≤-2,即m≥2,所以m的取值范围是m≥2.
【当堂达标】
1.C解析:由Venn图可知U={0,1,2,3,4,5,6,7,8},A={1,2,3},B={3,5,6},所以( UB)∩A={1,2}.
2.B 解析:由补集定义并结合数轴易知 RA={ x | x <0或x >6},故选B.
3. D 解析:∵A∪B={ x | x≤0或x≥1},∴ U(A∪B)={ x |0<x<1}.故选D.3. 4
4. -3 解析:∵U={0,1,2,3}, UA={1,2},∴A={0,3},故m=-3.
5.解:∵B={x|x≥3}, UA={x|x<2或x≥4},
∴A∪B={x|x≥2},( UA)∩B={x|x≥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