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物质的颜色黑色的物质:氧化铜、碳、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铁粉绿色的物质:碱式碳酸铜(铜绿)红棕色(或棕红色)的物质:铁锈(或氧化铁)蓝色的溶液:含有Cu2+的溶液(如:硫酸铜、氯化铜、硝酸铜溶液)蓝色的物质:胆矾(蓝矾CuSO4·5H2O)黄色的溶液:含有Fe3+的溶液(如: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浅绿色的溶液:含有Fe2+的溶液(如:氯化亚铁、硫酸亚铁、硝酸亚铁)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蓝色沉淀:氢氧化铜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常见的白色沉淀:碳酸钙、碳酸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硫酸钡、氯化银红色的单质:铜、红磷黄色的单质:硫黄(S)二、物质的典型性质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溶于水放热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以及它能吸水潮解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氢气是最轻的气体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铵盐与碱混合研磨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NH3硫黄燃烧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SO2三、物质的用途氧气可作助燃剂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剂二氧化碳、氢气、碳可作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熟石灰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以及配制波尔多液大理石、石灰石常作建筑材料稀盐酸助消化除铁锈氯化钠可用作调味品、融雪剂四、化学反应的特殊现象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白磷、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Mg(OH)2、Al(OH)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例1、某固体由Ba2+、Cu2+、Na+、Cl-、C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后得到5 g白色沉淀。②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3 g白色沉淀。③在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A. Na+、CO32-、SO42- B. Cu2+、CO32-、SO42-C. Cl-、CO32-、SO42- D. Na+、Ba2+、Cl-例2、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氯化钠、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⑴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⑵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⑶另称取14.9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28.7g白色沉淀。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杂质中可能含有硝酸钾、氯化钠 杂质中肯定不含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C.杂质中肯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钠 D.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例3、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1)得到F溶液的操作Ⅰ的名称为:________。(2)若I是红褐色沉淀,请写出G+F→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指出反应①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反应。例4、如图所示,A是金属氧化物,B是一种金属单质,C是黄色溶液,D是浅绿色溶液,反应③是物质E与氧气、水发生的一个化合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试剂甲可能的化学式:________。(2)试剂乙中一定含有的离子:________。(3)写出化学变化①和②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1.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②继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B.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C.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D.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碳酸钠、硝酸钡2.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由K2CO3、K2SO4、KCl和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实验记录如下: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②取适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HNO3,沉淀全部消失并产生气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CO3,可能含有CuSO4和KClB.原固体中一定不含K2SO4和CuSO4、可能含有KClC.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CO3和K2SO4,一定不含CuSO4D.若在步骤②所得滤液中滴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Cl3.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 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沉淀的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A.可能存在Na2SO4 B.一定不存在NaOH C.肯定存在BaCl2 D.肯定只存在Na2CO34.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BaCl2、NaOH 、Na2CO3 、Na2SO4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实验小组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所加试剂均足量,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1)白色沉淀A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白色沉淀C的化学式为________。(3)这包白色固体是由________(填化学式)组成的。1.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蓝色溶液B中阳离子只有Cu2+B.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C.原固体粉末一定有NaClD.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NaNO3、CuCl2和Ca(NO3)22.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硫酸钾、氢氧化钾、碳酸钙.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图示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白色沉淀Ⅰ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白色沉淀Ⅱ的化学式:________。(3)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________。3.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NaOH、Na2CO3、K2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步骤Ⅰ: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静置,有固体剩余.步骤Ⅱ:取步骤Ⅰ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再滴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红色逐渐褪去,得到无色溶液。步骤Ⅲ:取步骤Ⅱ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过量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步骤Ⅰ,可知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有________ 。(2)根据以上信息,关于样品的组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3)若要进一步确定样品的组成,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4.某小组学生发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CuCl2、Na2SO4、NaOH、Na2CO3中的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该小组进行了如图实验:(1)上述实验中,操作Ⅰ是________。(2)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3)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________。(4)该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 ________5.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钠、氯化钡、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白色沉淀C是________。(2)原固体粉末一定含________。答案及解析例1、某固体由Ba2+、Cu2+、Na+、Cl-、C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后得到5 g白色沉淀。②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3 g白色沉淀。③在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A. Na+、CO32-、SO42- B. Cu2+、CO32-、SO42-C. Cl-、CO32-、SO42- D. Na+、Ba2+、Cl-【答案】A【解析】含Cu2+的溶液是蓝色,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说明溶液中无Cu2+;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后得到5 g白色沉淀,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3 g白色沉淀,说明固体中含有CO32-、SO42-,无Ba2+;固体中无Ba2+、Cu2+,则一定含有阳离子Na+;因为加入BaCl2溶液时引入了Cl-,所以在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固体中一定含有Cl-,因此一定含有离子Na+、CO32-、SO42-例2、D【解析】氯化铜溶于水,溶液显蓝色,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硝酸钠,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等知识进行分析。(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溶液中一定不含氯化铜,碳酸钠和硝酸钙只可能含有其中的一种;(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所以该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那么一定不含硝酸钙;(3)氯化钾、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KCl+AgNO3═AgCl↓+KNO3,74.5 143.514.9g 28.7gNaCl+AgNO3═AgCl↓+NaNO3,58.5 143.511.7g 28.7g由计算可知,14.9g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11.7g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因为杂质中肯定含有碳酸钠,那么氯化钾的质量肯定小于14.9g,如果剩下的全部是氯化钾,不可能生成28.7g沉淀,因此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钠,综上所述,杂质中一定还有氯化钠和碳酸钠,但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硝酸钾。故D正确,而A、B、C错误。例3、(1)过滤(2)FeCl3+3NaOH=Fe(OH)3↓+3NaCl(3)化合【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再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最后按题目要求结合相关物质解答。【解答】 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A高温能生成无色气体C和D,则A为碳酸钙,C为二氧化碳,D为氧化钙,D与水反应生成E,E为氢氧化钙,E与碳酸钠反应形成F溶液,F为氢氧化钠;B属于氧化物, 与盐酸反应可生成有色溶液,则B可以是氧化铁或氧化铜;(1)得到F溶液的 操作Ⅰ的名称为过滤;故填:过滤;(2)若I是红褐色沉淀,则G为氯化铁,G+F为氯化铁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FeCl3+3NaOH=Fe(OH)3↓+3NaCl ; 故填: FeCl3+3NaOH=Fe(OH)3↓+3NaCl ;(3)反应①为氧化钙与水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故填:化合。例4、(1)HCl或H2SO4 (2)OH-(3)Fe2O3+3CO==2Fe+3CO2或Fe2O3+3H2==2Fe+3H2O;Fe+H2SO4=FeSO4+H2↑或Fe+2HCl=FeCl2+H2↑【解析】A是金属氧化物,B是一种金属单质,C是黄色溶液,D是浅绿色溶液,可知C是铁盐溶液,D是亚铁的盐溶液,则A是氧化铁,B是铁;C和试剂乙反应产生红褐色的沉淀F,F是氢氧化铁沉淀,则乙是可溶性的碱,如氢氧化钠;D和试剂乙反应产生沉淀E,应该是氢氧化亚铁,反应③是氢氧化亚铁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产生氢氧化铁沉淀,带入验证符合转化关系。(1)试剂甲能够和氧化铁及铁反应产生盐溶液,因此可以是稀盐酸或稀硫酸,即HCl或H2SO4; (2)试剂乙是可溶性的碱溶液,因此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即:OH-; (3)①氧化铁被一氧化碳、氢气、碳等还原为铁,方程式为: Fe2O3+3CO2Fe+3CO2或Fe2O3+3H22Fe+3H2O;②铁和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产生亚铁盐和氢气,故反应的方程式为: Fe+H2SO4=FeSO4+H2↑或Fe+2HCl=FeCl2+H2 。1.C【解析】根据碳酸钡沉淀能溶于硝酸,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硝酸及酸性增强溶液pH减小分析。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说明固体中一定含有硝酸钡;②继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先减少,再保持不变,说明既有溶于硝酸的沉淀又有不溶于硝酸的沉淀,即固体中还一定含有硫酸钠;A、A→B段为碳酸钡与硝酸的反应,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 ,不符合题意;B、B→C段加入硝酸,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即硝酸过量,酸性变强,对应溶液pH逐渐变小 ,不符合题意;C、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 ,符合题意;D、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 ,一定不含碳酸钠,不符合题意;2.B【解析】硫酸钡和碳酸钡都是白色沉淀,前者可以溶于酸,而后者不能溶于酸;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据此分析判断。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由于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一定不会含有硫酸铜;②取适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这个沉淀可能是碳酸钾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的碳酸钡,也可能是硫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HNO3,沉淀全部消失并产生气泡,说明一定含有碳酸钡沉淀,则一定含有碳酸钾,一定不含有硫酸钾;④无法证明氯化钾是否存在。A.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CO3,可能KCl,一定不含有硫酸铜和硫酸钾,故B正确,而A、C错误;由于步骤②加入的是氯化钡,故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含有氯化钾,故D错误。故选B。3.C【解析】根据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产生能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与硫酸钠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分析。固体溶于水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沉淀部分消失,说明固体中含有氯化钡、碳酸钠和硫酸钠;A、固体中一定含有硫酸钠,不符合题意;B、固体中可能含氢氧化钠,不符合题意;C、固体中一定有氯化钡、硫酸钠和碳酸钠,符合题意;D、固体中一定有氯化钡、硫酸钠和碳酸钠,不符合题意;4.(1)BaCO3+2HCl=BaCl2+H2O+CO2↑ (2)CaCO3 (3)BaCl2、Na2CO3【解析】根据碳酸钡溶于盐酸,硫酸钡不溶于盐酸,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分析。【解答】白色固体加水得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B,A中加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和无色溶液,说明沉淀中不含不溶于酸的硫酸钡,则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氯化钡和碳酸钠,无色溶液B中加氯化钙得白色沉淀C和无色溶液D,D中加酚酞不变色,说明白色固体中不含氢氧化钠;(1)白色沉淀A为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方程式为 BaCO3+2HCl=BaCl2+H2O+CO2↑ ;(2)白色沉淀C为碳酸钙,化学式为 CaCO3 ;(3)这包白色固体是由 BaCl2、Na2CO3组成的;1.A【解析】①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NaOH和CuCl2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氢氧化铜沉淀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CaCO3和硝酸反应会生成气体,则蓝色溶液B中有硝酸铜、硝酸钙。而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CuCl2和Ca(NO3)2;②无色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后,生成白色沉淀,这个沉淀肯定是碳酸钙,应该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再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即粉末中肯定存在硝酸钙;③无色溶液A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仍然生成白色沉淀,应该为氯化银。其中的氯离子可能来自于氯化铜,也可能来自于氯化钠,因此是否存在氯化钠无法确定,据此分析判断。【解答】A.蓝色溶液中阳离子应该是铜离子和钙离子,故A错误;B.无色溶液A中肯定存在硝酸钙和氢氧化钠,故B正确;C.原来固体中,是否存在氯化钠无法判断,故C错误;D.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CuCl2和Ca(NO3)2,是否存在硝酸钠无法判断,故D错误。2.(1)CaCO3+2HCl=CaCl2+H2O+CO2↑(2)BaCO3(3)CaCO3、BaCl2和KOH【解析】根据碳酸钙能溶于盐酸,硫酸钡不溶于盐酸,碳酸钾和氯化钡反应可生成碳酸钡沉淀分析。(1)白色沉淀Ⅰ加入盐酸全部溶解,则为碳酸钙沉淀,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白色沉淀Ⅱ为二氧化碳与滤液反应生成,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碳酸钾,碳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碳酸钡沉淀,化学式为 BaCO3 ;(3)由白色沉淀Ⅰ可知,样品中一定含碳酸钙,由白色沉淀Ⅱ的产生可知,样品中一定有氯化钡和氢氧化钾,而氯化钡和硫酸钾反应会生成不溶于盐酸的硫酸钡沉淀,所以一定不含硫酸钾。3.(1)BaCl2(2)样品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NaOH、BaCl2 ; Na2CO3、K2SO4至少含有一种(3)取步骤Ⅰ固体加入过量硝酸观察沉淀是否溶解【解析】根据碳酸钡、硫酸钡为沉淀,碳酸钡能溶于硝酸,硫酸钡不能溶于硝酸,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碳酸钠能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分析。【解答】(1) 步骤Ⅰ: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静置,有固体剩余,说明固体中有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碳酸钠和硫酸钾都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沉淀,说明一定有 BaCl2 ;(2)步骤Ⅱ:取步骤Ⅰ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再滴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红色逐渐褪去,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此时溶液中无碳酸钠,则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步骤Ⅲ:取步骤Ⅱ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过量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步骤Ⅱ所得溶液中无硫酸钾剩余,由此可知样品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碳酸钠和硫酸钾至少含有一种;(3) 要进一步确定样品的组成, 还需检验沉淀是否溶于硝酸,所以取步骤Ⅰ固体加入过量硝酸,若固体全部溶解,则说明样品中一定含碳酸钠,不含硫酸钾,若固体部分溶解,则说明碳酸钠和硫酸钾都含有,若固体不溶解,则说明不含碳酸钠,含硫酸钾;4.(1)过滤(2)BaCl2或Ba(NO3)2(3)碳酸钙、碳酸钠(4)CuCl2、Na2SO4、NaOH【解析】根据碳酸钙难溶性、氯化铜溶液呈蓝色及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可反应产生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可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分析。(1)操作Ⅰ为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即为过滤;(2)A物质是验证固体中是否含硫酸钠和碳酸钠,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可反应产生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可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所以A为氯化钡或硝酸钡;(3)固体粉末加足量水有沉淀和无色溶液,说明一定含碳酸钙,一定不含溶液呈蓝色的氯化铜,由溶液中加入钡离子的物质后产生全部溶于盐酸的沉淀,且溶液不能使酚酞变红可知,固体中一定有碳酸钠,一定没有硫酸钠和氢氧化钠,所以固体中一定含的物质为碳酸钙和碳酸钠;(4)该固体中一定不含CuCl2、Na2SO4、NaOH 。5.(1)BaSO4(2)CaCO3、Na2SO4【解析】根据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硫酸根离子的验证及硫酸钡沉淀不溶于酸、碳酸钙沉淀溶于酸分析。固体粉末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得白色沉淀A和无色滤液,说明一定不含溶液呈蓝色的硫酸铜,A中加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放出气体,则一定有碳酸钙,硫酸钠和氯化钡不能同时含有;滤液中加足量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一定含硫酸钠,一定不含氯化钡;(1)白色沉淀C为硫酸钡;(2)原固体粉末一定含碳酸钙和硫酸钠;浙教版科学九年级“期末冲刺”专题复习讲义(八)物质的推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