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税和纳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征税和纳税

资源简介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第二框《征税和纳税》 教学设计
增城市中新中学政治科组 余泽明
【教材分析】
本框是高一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财政与税收》中的第二框《征税与纳税》一框内容。主要介绍税收的含义、特征、种类及作为纳税人要依法纳税的相关知识,它是对财政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因为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基础:本框题内容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对教材的知识点也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部分概念专业性太强,学生在理解时可能会有一定难度。
2、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品质:高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且比较活跃,对任何新鲜事物和新知识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兴趣,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和自主获取知识的渴望,不满足于纯知识性知识的学习和师讲生听的被动式学习。但是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是比较欠缺,比较、分析、综合能力比较薄弱,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有待提高。
3、学习能力和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在学案引导下的问题导学、以练促讲的学习方式,也具备了一定的收集、分析、综合能力,当然还有少数学生在这方面仍有待提高。本课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构建知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记住税收的含义,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作用,知道我国税收的种类。
2、比较税收的基本特征,掌握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3、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偷税、漏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应负法律责任。
4、运用税收知识,联系实例,说明诚信纳税、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二)能力目标
1、利用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提高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采用“以练促讲”的方式,先练习检测,后纠错巩固,落实重难点知识,激发学生体验成功、获取知识的喜悦,提高自测、自纠的能力。
3、通过对两种具体税种和四种违反税法行为的学习,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税收与国家、税法的关系,增强学生国家观念和法律观念,激发学生树立依法纳税、自觉诚信纳税的意识。
2、通过四种违反税法的行为,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为是违法的,可耻的。激发学生在依法自觉诚信纳税的同时,积极检举违反税法的行为,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教学重点】
1、税收的基本特征
2、四种违反税法的行为
【教学难点】
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
1、情景创设、联系学生原有认知经验策略:本节课的设计突出从学生实际掌握程度出发编制学生独立完成的学案,学习对提高高考成绩有用的知识与技能,寻找、发现问题,思考、讨论、解决问题,使学生学有所获。
2、问题探究策略。引导学生以问题带动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思维能力。
3、合作讨论策略。针对重难点知识,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4、直观演示策略: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老王酷爱买彩票,坚持三年后,终于中得20万大奖,他到体彩中心领奖金,但只领到16万,他很困惑:怎么少了4万元?
思考:为什么老王少了4万元?
目标展示(广州市学业水平评价标准):
知识目标 达成程度
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理解
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的含义及其各自作用 了解
我国公民自觉诚信纳税的原因及增强对税收征管的公民监督意识 理解
各种违反税法的行为现象 理解
目标分解:
一、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及其关系
1、税收的含义
◆谁在征税(主体)?—— 国家
◆为什么收税(目的)?—— 国家职能 ——有国必有税
◆凭借什么征税(手段)?—— 政治权力
◆依据什么征税(依据)?—— 法律(税法)——有税必有法
◆税收地位?—— 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
情景探究:
小张是一家软件开发公司的高级员工,月工资8000元。下面是小张和税务人员的一段对话。
情景材料 情景材料
小张:这个月家庭开支有点大,我就不缴税了。税务人员:不缴税是不行的,要受处罚的。小张:我为什么要缴?国家又没有给我什么好处。税务人员:你仔细想想,真的没有好处吗?小张:要不,我少交点。税务人员:…… 小张和税务人员的观点您同意吗?请运用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分别予以分析原因。
情景材料 知识运用
小张:这个月家庭开支有点大,我就不缴税了。税务人员:不缴税是不行的,要受处罚的。 强制性 ①税收是依靠国家的政治权力而依法强制征收的,并非是自愿缴纳的。②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征税机关必须依法征税,否则将受法律制裁。
小张:我为什么要缴?国家又没有给我什么好处。税务人员:你仔细想想,真的没有好处吗? 无偿性 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报酬。
小张:要不,我少交点。税务人员:…… 固定性 国家在征税之前就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易错易混:(固定性)
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可以依法进行调整

税收不是一成不变的
练习巩固: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文:从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将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原车辆购置税统一税率为10%)。这表明(  )
A.税收具有法制性,不依相关法律法规,不得随意调整
B.税收具有无偿性,国家机关必须强制征收
C.税收具有固定性,但我国财政部等国家机关有权依法调整
D.税收具有强制性,我国财政部等国家机关依法强制征收
3、 税收三个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图示(略):无偿性要求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保障;强制性和无偿性要求具有固定性
思考:小张交的是什么税?你对它了解有多少?
个人所得税 检测题
征税对象 个人所得额 在我国,对个人所得税表述正确的是①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包括从从我国境内取得应税所得的个人和部分从境外取得应税所得的个人。②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企事业单位和个人。③个人所得税都实行超额累进税率,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④个人所得税,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A、 ① ④ B、 ① ③ ④ C、 ② ③ D、 ④
纳税人 A、境内有住所、或无住所,但居住满一年——境内外取得收入的个人。B、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但不满一年——境内取得收入的个人。
税率 ①超额累进税率(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②比例税率。
作用 ①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②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二、我国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
个人所得税 增值税
征税对象 个人所得额 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
纳税人 A、境内有住所、或无住所,但居住满一年——境内外取得收入的个人。B、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但不满一年——境内取得收入的个人。 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税率 ①超额累进税率(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②比例税率。 基本税率为17%
作用 ①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②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①避免重复征税; ②防止偷漏税行为;③促进生产专业化; ④增加财政收入。
难点:增值税作用理解
算一算:A公司最近从纺织厂买回一批布,共付款8万元,经过设计和制造,制成的服装出售给商场,其销售价为28万元 ,公司需要缴纳什么税?应该缴纳多少?
增值税 =( 28—8)X17%=3.4万元
营业额
增值额
总结过渡:国家在征税上做到了公平公正!!! 公民应该如何呢?
三、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死亡和税收,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两件事情。--汉密尔顿
小组合作讨论:假如人人都不缴税,行不行?
①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③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连一连
判断下列行为分别属于哪种违反税法的表现:
1、哥哥伪造、涂改、销毁帐册
2、某公司伪造、涂改出口退税
凭证获退税800万元
3、某服装厂厂长以贷款被骗为由,
故意拖欠国家税款24.8万元
4、张某开了一家服装店,生意红火,
但拒不缴纳税款。税务人员来收税时,
他说:“谁来我这里收税我就让他站着
进来,横着出去”。
四、违反税法行为
违反税法行为 特 征 手段 评头论足
欠税 拖欠 方式比较直接 无知、无信用之人
抗税 暴力、威胁、拒不缴税 方式明显 野蛮之人
偷税 欺骗、隐瞒、不缴、少缴 方式隐蔽 自以为聪明、耍小聪明的人
骗税 用欺骗的方法获取税收优惠(出口退税) 方式隐蔽
——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公民应该怎么做)
自觉依法诚信纳税,不做违反税法的行为
积极检举违反税法的行为
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课堂小结(略)
教学反思:
税收的
含义
学生独立思考,落实关键词

引导学生得出税收与国家税法的关系

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景导入
展示学习目标
目标分解,
一一落实
税收的基
本特征
基本特征:创设情景,问题导学 →小组合作探究 →分析、比较,呈现、巩固知识→区分易错易混、检测落实
关系:学生自主探究→学生纠错完善
总结
两种税种
个人所得税:创设情景,问题导学→习题检测→呈现、正清知识,巩固落实
增值税:分析、比较、呈现知识→设置练习,落实难点
国家在征税上做到了公平公正!!!
公民个人应该如何?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合作探究(假如人人都不缴税,行不行?),落实难点(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名言(税收的重要性)
违反税法的行为
设置连线题,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比较区分四种违法行为
→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
(公民应该怎么做?)
公民有依法自觉诚信纳税
限制性设问
都体现税收具有固定性
8
0
28
欠税
抗税
骗税
偷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