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哲学与文化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判断题练习
1.认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往往与谬误并行。( )
2.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以个人利益为重。( )
3.奋斗能减少人生道路上的障碍与困难。( )
4.正确的价值选择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前提。( )
5.人们的价值判断与选择是一成不变的。( )
6.获得的回报越多,人生价值越大。( )
7.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决定作用。( )
8.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就是要充分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客观条件。( )
9.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
10.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要看他获得多少劳动报酬。( )
11.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标准是最高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追求。( )
12.“抗疫”中无数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说明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 )
13.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
15.只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
16.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17.不同的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一定不同。( )
18.事物价值的转换取决于认识的发展性。( )
19.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这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
20.劳动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
21.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只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就可以了。( )
22.承认个人利益是否就等同于认可个人主义。( )
23.人生的真正价值是贡献与索取的统一。( )
24.在正确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了合理的价值判断。( )
25.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 )
26.青年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是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 )
27.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所以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
28.树立正确价值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
29.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是存在的。( )
30.个人对社会和国家的价值主要是精神贡献。( )
31.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
32.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
33.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人们的利益的差异。( )
34.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能实现人生价值。( )
35.价值判断的正确性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 )
36.人的需要决定着事物的价值。( )
37.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
38.价值观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 )
39.价值选择正确与否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
40.哲学上的价值是指主体对客体的积极意义。( )
41.自我价值的实现是衡量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准。( )
4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
43.“怀着梦想乘风破浪是最好的姿态”,反映了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44.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
45.青年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因为价值观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 )
46.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
47.一般来说,能力卓越的人才能创造出卓越的人生。( )
48.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用正确和错误表示。
(1)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
(2)人们要创造美好的生活,首先必须生存。( )
49.“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表明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
50.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
答案解析:
1.错误
【详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往往与谬误相伴而行。该观点错误。
2.错误
【详解】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故题干说法错误。
3.错误
【详解】人通过奋斗可以战胜困难,但不能减少障碍与困难。该观点错误。
4.错误
【详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前提。该观点错误。
5.错误
【详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该观点错误。
6.错误
【详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不在于回报的多少。故题中观点错误。
7.错误
【详解】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故题干说法错误。
8.错误
【详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还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故题中观点错误。
9.正确
【详解】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贡献,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10.错误
【详解】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人类、为社会、国家和人民贡献了什么,故原命题错误。
11.错误
【详解】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的价值标准,维护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价值追求。该观点错误。
12.正确
【详解】人的价值就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抗疫”中无数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说明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故题中观点正确。
13.正确
【详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故本题判断为正确。
14.错误
【详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故题干说法错误。
15.错误
【详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并不是只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人生价值。故题中观点错误。
16.正确
【详解】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承认与满足(自我价值),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故题目观点正确。
17.错误
【详解】不同的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也有可能相同,“一定不同”说法太绝对。该观点错误。
18.错误
【详解】事物价值的转换取决于事物的属性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故本题判断为错误。
19.错误
【详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这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阶级性。故题中观点错误。
20.错误
【详解】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拥有幸福人生,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故题中观点错误。
21.错误
【详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基本要求有两个: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该观点错误。
22.错误
【详解】承认个人利益绝不等同于认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把个人的特殊利益凌驾于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之上,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该观点错误。
23.错误
【详解】人生价值是贡献与索取的统一,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故本题判断为错误。
24.错误
【详解】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故题干说法错误。
25.错误
【详解】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是对社会的贡献,故原命题错误。
26.正确
【详解】人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创造价值,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因此,青年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是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该判断正确。
27.错误
【详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具有主体差异性,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这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标准。故该观点错误。
28.错误
【详解】树立正确价值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途径,故本题判断为错误。
29.错误
【详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社会提供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故题干观点错误。
30.错误
【详解】个人对社会和国家的价值不仅仅是精神贡献,还有物质贡献。故题中观点错误。
31.错误
【详解】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故本题说法错误。
32.错误
【详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的决定力量,但并不是社会变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该观点错误。
33.错误
【详解】应该是人们的利益的差异会导致价值观的差异。该观点错误。
34.错误
【详解】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但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够实现人生价值,有的能实现,有的不能实现,故说法错误。
35.错误
【详解】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价值判断的正确性并不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该观点错误。
36.错误
【详解】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人的需要与物的功能和属性两方面。故原观点错误。
37.正确
【详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故题干说法正确。
38.正确
【详解】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故本题正确。
39.错误
【详解】价值选择正确与否的评价标准是是否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故题干说法错误。
40.错误
【详解】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而不是主体对客体的积极意义。故题中观点错误。
41.错误
【详解】社会价值的实现是衡量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准。故本题判断为错误。
42.错误
【详解】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该观点错误。
43.错误
【详解】“怀着梦想乘风破浪是最好的姿态”,反映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驱动作用,不体现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故本题说法错误。
44.正确
【详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关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因为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因此人实现自身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故本题正确。
45.错误
【详解】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所以青年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不能起决定作用,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而不能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故题中观点错误。
46.错误
【详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故题中观点错误。
47.错误
【详解】平凡造就伟大,不是能力卓越的人才能创造出卓越的人生,故本题错误。
48.(1)正确
(2)正确
【解析】(1)
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评价。
故本题说法正确。
(2)
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要创造美好的生活,首先必须生存。
故本题说法正确。
49.正确
【详解】“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梨子究竟有没有主人,个人看法不同,这表明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故题中观点正确。
50.错误
【详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满足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说明满足和发挥了主观条件,但缺少客观条件的基础仍然不能实现人生价值。本题说法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