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二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和新时代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的必由之路。坚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必然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精神:准确把握中国梦、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明确中国梦是任重而道远,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辩证认识历史机遇期的机遇与挑战,最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既充满信心,又准备好走曲折的路。公共参与:实干才能兴邦。深刻理解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主动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为实现中国梦付出自己的努力,承担自己的责任。课标要求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明确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本框重难点内容第一,通过回顾历史,让青年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明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理解中国梦的本质,知道为实现伟大梦想要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第二,通过回顾历史和关照现实,让青年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步骤,明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理解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党和国家当前的工作重点。【课堂活动】【导入新课】 国庆主旋律视频《有一种骄傲叫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党的坚强领到下,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梦想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而导入新课。即总议题: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新课教学】4.2.1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分议题一:从普通人的梦想看中国梦的本质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中国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三句诗生动叙说了近100年来中国人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进程。分别是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可以说是“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同步视频)【思考】(1)观看视频《乡村新貌丨三代人 一件事》。请调查一下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然后写出并分享自己一家三代的朴素梦想。(2)想想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梦想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之间是什么关系?(3)结合情境材料、教材和中国近现代史,通过三代人梦想的不同和相同,说明从历史的强国梦和进入新时代圆中国梦,它们不变的本质是什么,变化的是什么?拓展:三者之间的关系(融为一体):①国家富强是中国梦的实现基础,②民族振兴是中国梦的核心内容,③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奋斗目标,④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最终落脚点都是人民的幸福。⑤只有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民族才会振兴,国家才能真正强大。2.实现中国梦的意义(也体现包容性特点≠个人梦的简单相加):(1)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2)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3)已成为激荡在近十四亿人心中的高昂旋律(4)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学习检测】1.“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神舟”腾空、“北斗”组网、“嫦娥”奔月、“天问”探火、太空家园……写满艰辛与荣耀的“航天之梦”长卷上渐次铺开,是实现追赶与超越的中国梦的难忘瞬间。下列关于中国梦的说法,正确的是( B )①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国家富强是要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盼望融为一体 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新课教学】总议题: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4.2.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分议题二:从“神舟”到“天宫”中国飞天园梦的历程看党的信念和使命素材1: (同步相关视频)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诞生,再到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中国人对无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早在1964至1966年,中国就发射了多枚生物火箭,先后把小白鼠、大白鼠和小狗等动物送上了天并实现安全回收,开创了中国宇宙生物试验的先河,为航天医学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66年,中国制定了第一个“载人宇宙航行规划”,设想在1973至1975年发射中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并在两年内将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1968年1月,中国召开了载人飞船总体方案设想论证会,在这次会上,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被命名为曙光一号。 1968年4月1日,代号507的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正式成立,主要承担有关航天员生命保障、医监医保以及航天员选拔训练的任务。参照当时苏联和美国的经验,中国从战斗机飞行员中拔出19名预备航天员。1971年4月,展开了全面的飞船方案论证工作。 1975年11月26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几天后成功回收,为中国载人飞船的返回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经济能力、技术水平和工业基础等条件不成熟,中国无法承担这一耗资巨大的工程,该工程在1975年不得不中途下马。改革开放后,中国于1986年起开始实施“863”计划——发展高技术,其中包括发展载人航天技术,中国载人航天再次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载人航天器中,空间站具有体积大、寿命长和功能强的特点,适合长期载人航天,开展太空科研工作,但不能天地往返,所以在研制、发射空间站之前要先研制可以天地往返但体积小、寿命短的宇宙飞船或航天飞机,主要用于接送航天员和货物。经过几年的深入论证,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和国力,遵照“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863”高技术研究发展的指导思想,专家们最后一致同意从载人飞船起步,直接研制可载人3人的三舱式载人飞船“神舟”。研制载人飞船也可最大限度地利用中国已掌握的返回式卫星的成熟技术。 1992年9月21日,国家批准研制中国载人飞船工程立项启动,以日期命名为“921工程”,一个路线清晰且雄心勃勃的蓝图也跃然纸上——“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突破和掌握载人天地往返运输技术(2003年神五、2005年神六完成)。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太空行走、空间交会对接两项关键技术,并发射空间实验室和货运飞船,这些也都是建造空间站的基础。(2008年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完成了空间出舱活动突破了太空行走技术。,2011至2013年神八号、九号、十号与2011年发射的天宫一号分别对接,突破和掌握了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技术。2016至2017年神十一号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2016年发射的天宫二号分别对接完成)。第三步,计划在2022年建成长期载人的大型空间站“天宫”。中国没有走美苏建空间站的老路,利用后发优势,直接研制达到世界第三代空间站水平的“天宫”空间站。它采用积木式构型,由3个20吨级舱段组成T字形。2021年4月29日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2021-22年神十二、十三、十四号将航天员进入并长期驻留自己的空间站,转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22年底神舟15预计发射)素材2:爱党爱国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飞向太空!中国人的飞天梦圆,是一群人的托举……(略)【思考】(1)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中国航天人实现从“神舟”到“天宫”的中国飞天园梦历程中,谈谈你对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的理解.(2)结合“四个伟大”谈谈从“神舟”到“天宫”的中国飞天梦是如何圆梦的?【学习检测】2.2022年国庆,《万里归程》问鼎国庆期间的票房冠军。它的热播更加激发了我们的爱国之情,也使我们铭记这一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促进我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以下属于伟大斗争的是( A )①我国尽全力持续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阻击战②全党上下积极开展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活动③各地组织开展党史专题学习④坚决反对各种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颠覆破坏性活动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4.2.3 分两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议题(三) 中国有方向——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时间,标注新时代的方位。实践,刻录新征程的步履。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新的起点上,全党必须保持战略定力、锚定战略目标,牢记‘国之大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这一棒。”(《同步视频(一步一中国)》)思考:(1) 时间,标注新时代的方位。2020年,是节点,也是新起点。这个新起点是谁的新起点?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党和国家是如何战略安排的?(2)实践,刻录新征程的步履。围绕这一战略安排,国家和我们应该如何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学习检测】3.(2023届安徽省蚌埠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任何伟大的事业,都始于梦想而成于实干。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复兴之路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甚至是惊涛骇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尤为需要青年一代坚定信念、真诚奉献、埋头苦干。这一论述对青年一代的启示是( A )①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②要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力量③要坚持奉献世界,造福世界人民,实现各国人民的共同福祉④要敢于有梦追梦,勤于圆梦,立足于梦想成就不朽的伟业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