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新时代要不忘党的初心和使命, 分两步走实现中国梦。本节课我们学习中国梦的本质和特点, 要实现中国梦,需要中国人民怎样做等相关知识。二、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 通过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坚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必然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科学精神:通过学习和感悟,准确把握中国梦、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3.公共参与:学生自行探究,知道中国梦离不开每个人的梦;明确自身梦想,把民族的梦和自己的梦紧密结合,树立责任意识。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国梦的本质: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教学难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作、推进伟大事业:当代青年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伟业中的历史责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有梦才有前行的动力,新时代宏伟蓝图的实现也需要梦想,让我们一起走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课的学习。总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议题1: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展示视频: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情景探究:看视频记关键信息探究:中国梦的内涵?为什么确立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交流展示:略教师总结:1.中国梦是什么(1)国家富强 国家富强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民族振兴 民族振兴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人民幸福 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为什么确立中国梦?【历史角度】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当前实力】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中国梦与人民的关系: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只有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2)中国梦与中华儿女的关系:中国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就是要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个人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会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3)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一心一意实现国家发展和稳定;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发展做贡献。议题2: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展示材料:回顾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国航天事业成功的密码,第一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共产党战胜任何困难、应对任何风险挑战的重要法宝。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国防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党中央果断作出发展高端武器的战略决策,老一代航天人白手起家,依靠自身的智慧,艰苦奋斗,突破科学原理和科学技术,取得了一步又一步的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第二,无私奉献,一心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体现在航天事业上就是航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一部航天事业发展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第三,听党指挥,矢志报国。航天事业的政治方向就是坚持党的领导,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始终是航天人的不懈追求,在爱国情怀的驱动下,一大批的优秀技术专家先后回国工作,他们胸怀报国之志,为航天事业倾注了毕生心血。中国航天事业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我们打造了一支党领导下的国防战略科技力量,在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能挺身而出,迎难而上。情景探究: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谁的领导和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党如何实现初心和使命?交流展示:略教师总结:1.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如何担当使命,实现伟大复兴?进行伟大斗争。具体要求:充分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具体要求: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体要求: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走老路、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梳理:“四个伟大”之间的关系:“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共同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过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起决定性作用。党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是坚强领导核心。议题3: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展示材料:神舟十二成功返回及我国航天事业未来工程部署情景探究:航天事业发展的时间节点与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安排有何联系?中国要想实现实现发展战略安排,需要采取哪些举措?交流展示:略教师总结:1.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2020年——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如何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具体部署:经济:贯彻新理念,建设新体系;政治:健全制度体系,发展民主政治;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盛;社会: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生态:生态文明体改,建设美丽中国;军事:走中特强军路,国防军队现代化;主权: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建:全面从严治党,提高执政领导水平。展示视频:《新时代青年如何有所作为_》情景探究:看视频记关键信息探究:新时代中国青年又该如何作为?交流展示:略教师总结: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课堂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