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设计)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设计)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1)

资源简介

4.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关键能力: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并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二、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 通过学习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丰富和发展,及其核心内容和历史地位等,自觉认同和深切感受该指导思想对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2.科学精神: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指导价值,从而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对接,自觉坚持这一思想。
3.公共参与:深刻理解把握这一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切实学深悟透,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增强青年学生新时代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担当。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
教学难点:
1.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导入本课。
总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议题1:回答时代之问——创立的背景
知识梳理:1.回答的时代课题: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
探究活动:从世界角度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背景。
展示图文: 展示当今世界形势的一系列图文(见ppt)
情景探究:世界怎么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交流展示:略
教师总结:2、产生的时代背景:(1)世界局势的角度:在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解决世界经济、国际安全、全球治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新的方案、新的选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探究活动: 展示科技、综合国力的一系列图文(见ppt)
情景探究:结合图文信息探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交流展示:略
教师总结:2、产生的时代背景:(2)发展时期的角度:当代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探究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同时也面临一些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你知道有哪些吗?如何把握好当今时代发展机遇?如何解决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交流展示:略
教师总结:2、产生的时代背景: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角度看:当代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创立并不断发展的。
探究活动:播放视频 《党的建设》
情景探究: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进行自我革命?有何重大意义?总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发展的时代背景?
交流展示:学生讨论交流并展示答案。
教师总结:2、产生的时代背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现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探究活动:展示材料: 人民日报将刊发“宣言”署名文章《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文章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五百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回望数百年奔流激荡,曾经苦难深重,如今意气昂扬。党和人民用奋斗宣誓——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情景探究:结合材料,总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交流展示:学生交流并回答。
教师总结:2、产生的时代背景: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深邃思考、深刻总结,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砥砺前行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
议题2:开创意义之学——核心内容
知识梳理:1.内涵丰富
核心内容
八个明确:(1)内容:①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②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③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④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⑤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⑥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⑦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⑧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2)地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每一个“明确”都是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
十四个坚持:(1)内容:一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四是坚持新发展理念五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六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七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八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九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十一是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十二是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十三是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四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探究活动:
展示材料: 2021年习主席陕西之行。9月13日,来到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了解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建设运行情况;前往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村调研途中,临时下车,察看庄稼长势,同劳作的老乡拉家常;在高西沟村龙头山山顶,听取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汇报,实地察看高西沟村探索黄土丘陵沟壑区综合治理情况;在杨家沟革命旧址,参观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旧址等,追忆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辈丰功伟绩。9月14日,来到绥德实验中学,观看同学们书法练习和体育锻炼,同师生亲切交流;9月15日,来到驻陕西部队某基地,听取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聚焦备战打仗;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出席十四届全运会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
情景探究:陕西之行折射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许多方面,请结合所学说明陕西行反映了哪些具体思想?
交流展示:学生交流并回答。
教师总结:教师点拨并归纳。
议题3:长期坚持之理——历史地位
知识梳理: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贡献
贯通马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
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
对三大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植根于中特伟大实践,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实践不断发展丰富完善。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
课堂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