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第2课1了解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物种的外传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推广的主要表现,理解食物物种交流的主要原因和特点;2辩证认识食物物种交流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认识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间的食物物种交流是人类不同文明交往的途径之一。教学目标一.美洲物种的外传一.美洲物种的外传以玉米、番茄和辣椒为例,梳理玉米、番茄和辣椒传播的过程玉米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16世纪中叶南欧广泛种植。主要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17世纪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明朝中国先在丘陵山地种植,逐渐扩展到平原地区清朝得到大规模推广鸦片战争前,种植已遍布全国一.美洲物种的外传以玉米、番茄和辣椒为例,梳理玉米、番茄和辣椒传播的过程番茄西班牙人带回欧洲18世纪中叶作食用栽培18世纪末美洲明朝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光绪年间一.美洲物种的外传辣椒原产拉丁美洲的秘鲁和墨西哥一带15世纪末西班牙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16世纪明朝传入中国,称为“番椒”一.美洲物种的外传思考:为什么玉米、甘薯能够在明代广泛种植?新粮食作物的引入产生了哪些影响?材料:明代的疆域,大于宋代,至少增加了西南、河北大部分与东北地区。但是,仅以这些地区生产的食粮,犹不足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明代开始,有许多新的食粮作物引进中国,最为重要者为甘薯与玉米。甘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初入中国时,地方官员当作歉收时的救荒粮,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两者皆富于淀粉,可充主食,以补稻米与麦类之不足。且不拘土壤与地形,或可在山地种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将过去认为无法使用的土地,一变为农田。……——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原因:1.明朝人地矛盾突出,粮食产量需求高;2.玉米、甘蔗具有耐旱耐瘠特点,对气候环境较强的适应性;3.人民自发种植与政府重视推广。一.美洲物种的外传思考:为什么玉米、甘薯能够在明代广泛种植?新粮食作物的引入产生了哪些影响?材料:明代的疆域,大于宋代,至少增加了西南、河北大部分与东北地区。但是,仅以这些地区生产的食粮,犹不足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明代开始,有许多新的食粮作物引进中国,最为重要者为甘薯与玉米。甘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初入中国时,地方官员当作歉收时的救荒粮,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两者皆富于淀粉,可充主食,以补稻米与麦类之不足。且不拘土壤与地形,或可在山地种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将过去认为无法使用的土地,一变为农田。……——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影响:1.农作物种类增多,粮食产量提高,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2.促进了农业产品的商品化;3.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4.中国陷入人口增长和耕地不断开发的恶性循环。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类别 物种粮食类水果类蔬菜类经济类小麦、大麦、水稻苹果、葡萄、甜橙、柠檬黄瓜、甜瓜、豌豆甘蔗等用途 物种 影响役畜 牛、驴、骡食用 猪、羊、鸡 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物种交流既是经济交流,也是文化交流的载体。2.禽类的推广1.农作物的推广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材料一:“哥伦布大交换”重新划分了世界各国的产业和贸易结构,这种重新划分使得欧洲各国的生产力及财富水平获得了飞跃,这为欧洲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由于美洲蔗糖的引入,英国产业工人的再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这对于英国城市无产阶级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陈永伟黄英伟周羿《哥伦布大交换”终结了“气候一治乱循环”吗 》材料二:玉米和番薯的推广增加了粮食供应量,在满足人民口粮需要的同时,也有利于粮食商品化的发展……这两种作物的推广解决了广大民众的基本食粮,从而有稻米可以出售,促进了稻米生产的商品化。——曹玲《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传播及其影响研究》材料三:新航路开辟前,每磅胡椒的价格为6先令甚至更高,几乎从未低于3先令6便士;开辟新航路后,胡椒价格为每磅16便士至2先令不等。香料开始从奢侈品向大众消费品转化,消费者成为最终的受益人。——英国商人托马斯·孟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3.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4.新物种的引进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5.增加了各国粮食作物的种类和产量;6.满足了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促进了人口增长和流动。——据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统计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古代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吃辣椒的.mp4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炼课件(选择性必修2).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