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学案-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学案-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一、【课标解读 考情分析】
课标解读 考向分析 素养导向 备考策略
章节 课标要求
寻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了解推理的类型;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学会归纳推理、类比推理;评析常见的推理错误。 1.理解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的规则,学会运用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的具体推理方法。 2.能够运用三段论推理的一般性规则分析三段论推理的真伪。 3.灵活运用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1.科学精神:通过学习推理结构、三段论的结构; 复合判断的推理的区别与联系,培养逻辑意识和科学观念。 2.公共参与:积极参与社会公共活动,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运用逻辑思维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创设情境以题带点。 2.结合时政热点和生活实际理解不同的推理方法。
二、【重点问题】
1.什么是推理?推理的结构、种类是怎样的?
2.怎样才能确保演绎推理得到真实的结论?
3.请从必要性、含义、规则、方法、作用方面比较换质推理、换位推理。
4.请说说你对三段论规则的理解,并尝试运用三段论进行推理。
5.请你说说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的有效式?
自主学习·课前预习
(一)推理的含义与种类
1.判断形成的两条途径
一是通过 ,直接对对象进行观察或调查,然后作出判断;二是借助已有的 ,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新的判断。
2.推理的含义及构成
(1)含义:从一个或几个 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就是推理。
(2)构成:推理所依据的已有的判断称为推理的 ,推出的新判断称为推理的 。
3.推理的分类
(1)在哲学认识论中,人们依据对 的关系的认识来区分推理的种类: 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或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2)形式逻辑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 的角度,将推理分为 和 。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和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
4.推理结构的含义及其作用
(1)含义: 之间存在着的逻辑联系方式,叫作推理结构。
(2)意义:形式逻辑把 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告诉人们 应该运用怎样的推理结构,以及运用推理结构时应该遵循哪些规则,进而帮助人们识别什么样的推理结构是正确的,什么样的推理结构是不正确的。
(二)演绎推理的逻辑要义
1.一个正确的演绎推理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 。如果前提虚假,由前提推出的结论就不能保证真实可靠。
二是 正确。如果推理结构不正确,也就是说,前提和结论的逻辑联系方式是错误的,那么,尽管前提真实,也不能保证推出正确的结论。
2.演绎推理的作用
形式逻辑研究演绎推理,是从 方面揭示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 ,便于人们掌握正确的演绎推理的方法。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对人们保持 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
1.性质判断换质推理
(1)含义:性质判断换质推理,又称为换质法,它是通过改变已知 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2)规则:要使换质推理能够从所给真实前提必然地推出真实的结论,必须遵循以下规则:第一,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 。第二,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肯定判断变为 ,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第三,找出前提性质判断中与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 的谓项。
2.性质判断换位推理
(1)含义:性质判断换位推理,又称为换位法。它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 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2)规则:要保证换位推理从所给真实前提得出真实结论。必须遵守以下规则:第一,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 。前提判断是肯定的,换位后还是肯定的。前提判断是否定的,换位后仍是否定的。第二,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 。第三,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 。
3.使用和作用
(1)使用:在思维活动中,我们可以将 和 结合起来运用,即进行换质位推理或换位质推理。
(2)正确地运用换质位推理结构,不仅可以起到 形式或语气的作用,而且可以起到 认识重点的作用。
(四)三段论推理
1.含义及构成
(1)含义:三段论是 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以两个已知的 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
(2)构成:三段论的 在前提中并没有直接发生联系,只是分别和 有一定的关系,通过中项这个媒介,大项和小项才有了一定的联系,构成了三段论的结论。
2.一般性规则
(1)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 的项。如果出现四个不同的项,结论就不能 。这种逻辑错误叫作“四概念”的错误。
(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 。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 ”的错误。
(3)前提中 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也就是说,结论不能扩大使用 的概念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大项不当扩大”或“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4) 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 中有一否定。
3.意义
三段论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 。我们只有熟知其推理的规则,才能自觉地避免这类推理中的 ,进而揭露诡辩,维护真理。
【重点知识】
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换位推理格式:
前提 结论一定为真 结论一定为假
所有的A都是B 有的A是B 有的B是A 所有的A都不是B 所有的B都不是A 有的A不是B
所有的A都不是B 所有的B都不是A 有的A是B 有的B是A
有的A是B 有的B是A 所有的A都不是B 所有的B都不是A
(五)联言推理及其方法
1.进行联言推理的必要性
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我们有时需要将分别存在的对象情况综合成比较全面的认识,有时又需要将对象的某种情况从众多共存的情况中分割出来,实现认识由 到 的转化。这就需要运用联言推理。
2.含义
联言推理是依据联言判断的 进行的推理。
3.方法
(1)从联言判断与它的联言支的 来说,如果所有的联言支都是真的,联言判断就是真的。
(2)从联言判断与它的联言支的 来说,如果一个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联言支就都是真的。
(六)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1.必要性
事物存在的可能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人们 对其中的每种情况都通过实践来认识,这就需要运用选言推理,在事物 情况中作出某种选择。
2.含义
选言推理是依据选言判断的 进行的推理。选言判断分为 的选言判断和 的选言判断,选言推理也相应地分为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3.方法
(1)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断定其选言支中 是真的。因此,一个相容的选言推理的正确的推理结构,只能是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由于相容的选言判断只断定其选言支至少有一个是真的,在进行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 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不能必然地 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2)由于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支 都真,所以,在进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 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 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七)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1.必要性
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如果把握了事物之间的 ,并且确认了相关事实,就可以运用 推断未知的事物情况。
2.含义
假言推理是依据假言判断的 进行的推理。假言判断有三种类型,相应地,假言推理也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 假言推理。
3.方法
(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就 。反过来看,后件假,前件就 。
(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就 。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 。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就 ;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 ;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
易错易混知识点判断
1.实践是形成一个判断的唯一途径。
2.形式逻辑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的角度,把推理分为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
3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都是必然推理。()
4.如果前提虚假,由前提推出的结论就不能保证真实可靠。
5.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就可以保持思维的严密性
6.真理都是有用的,所以有用的都是真理。这是个正确的换位推理。
7.“所有的同学都不是不认真学习的”,这个判断的主项是周延的,谓项是不周延的。()
8.有的人不是说谎者,所以,有的说谎者不是人。这个换位推理是错误的。
9.在三段论的结论中不出现而在前提中出现两次的那个项叫作“大项”。
10.如果三段论的前提中有一个否定判断,则它的结论应是否定判断。
11.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是真的。
12.如果肯定了相容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13在进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14.如果患肺炎,那么就会发高烧。小李发高烧了所以,小李患肺炎了。这一推理是正确的。
15.只有努力工作,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小王努力工作了,所以,小王过上了美好的生活。这推理是正确的。
情境课堂·综合探究
探究一
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
材料一 观察和认识中国,历史和现实都要看,物质和精神也都要看。中华民旅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岁年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探索史,这些历史一脉相承,不可割裂。脱离了中国的历史,脱离了中国的文化,脱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脱离了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是难以正确认识中国的。中国不能全盘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否则的话不仅会水土不服,而且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摘自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2014年4月1日)
(1)学习完上述论述,同学甲运用逻辑知识推论出:中国没有出现灾难性后果,所以中国没有全盘照搬别国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分析该同学的推论是否正确,并阐明理由。
【高考链接】
1.(2022·辽宁·高考真题)随着“神舟十三”搭载物的出舱,太空种子重新成为关注焦点。太空种子是指通过精选作物种子,经由航天器搭载到太空,在空间特殊环境下经过航天诱变使种子发生基因突变,然后再到地面进行优选培育出来的种子。由此推出一定为真的是( )
①有的太空种子不是经过航天诱变培育出来的
②所有太空种子都是经过航天诱变培育出来的
③有的经过航天诱变培育出来的种子是太空种子
④所有经过航天诱变培育出来的种子都是太空种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2·北京·高考真题)“飞花令是古人发明的酒令游戏,源自文人的诗词之趣,经过现代改良后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一些精巧高雅的诗词游戏仍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在这段话里,下列四个选项中周延性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江南春山远,山下暮云长。”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这种每句都包含同一个字(例如“春”)的诗词游戏被称为“飞花令”,得名于唐代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
A.飞花令 B.古人发明的酒令游戏
C.精巧高雅的诗词游戏 D.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
3.(2022·北京·高考真题)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北京证券交易所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第一家公司制证券交易所,受中国证监会监督管理,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共同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基于上述背景,在我国( )
①所有的证券交易所都是经政府批准设立的机构
②所有的证券交易所都受中国证监会监督管理
③有些经政府批准设立的机构受中国证监会监督管理
④有些经政府批准设立的机构是证券交易所
从以上四个判断中选取三个,依次作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下列选项中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的是
A.①-③-④ B.②-①-③ C.③-②-④ D.④-②-①
4.(2022·山东·高考真题)
在现实生活中,因噪声而引起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A市居民甲无视其居住小区的管理规约,经常在小区的楼间空地上组织活动播放音乐,导致周围许多住户无法正常作息。
【过程】邻居乙向当地公安机关投诉。经专业测量,甲所播音乐音量昼间略低于60分贝、夜间略低于50分贝。
邻居丙在个人微博上发帖公布了自己与甲交涉全过程的录音,“曝光”了甲所在单位网站上公布的其姓名、照片和联系电话,并在照片中甲的额头上加了贬损性文字:帖子发出后,大量网友拨打甲的电话对其进行指斥。甲遂起诉丙,称:丙公布录音,侵害了自己的名誉权;丑化并公布自己的照片,侵害了自己的肖像权;公布自己的姓名和联系电话,侵害了自己的隐私权。丙回应称,甲无视小区规约,制造噪声干扰邻居生活的行为才构成侵权。
相关资料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嗓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修正)第五十八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二)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 根据《A市声环境功能区区划》(A市公安机关行政处罚的依据),甲所居住的小区属于2类区,执行环境噪声限值为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
乙认为:只要制造嗓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就应受到警告处罚,甲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所以甲应受到警告处罚。 甲认为:只有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才应受到警告处罚,自己没有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所以不应受到警告处罚。
(1)关于居民甲制造噪声的行为是否应受到行政处罚,针对《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甲和乙各执一词。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别判断甲乙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素养达标·课后练习
1.(2022·湖南永州·一模)对以下表述及其对应的逻辑思维规则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甲比乙大两岁,乙比丙大两岁——这个关系判断为反传递关系
②我很相信一位哲人的名言: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可信的——该观点违反了排中律
③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该性质判断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④“真正的共产党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孔繁森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孔繁森是真正的共产党人”——该推理真实有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2·天津·一模)金属是能导电的,金属是有光泽的,所以,有光泽的都是能导电的。以上三段论推理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它违背了以下推理规则中的( )
A.一个三段论中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B.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C.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D.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3.(2022·河北衡水·模拟预测)只有勇于敢为,遇事才会无难易。对此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我们勇于敢为,遇事必然无难易
B.遇事有难易,一定是我们没有勇于敢为
C.遇事无雄易,一定是我们勇于敢为的结果
D.我们没有勇于敢为,遇事不一定有难易
4.(2022·山东泰安·三模)2022年是虎年,有人说:老虎是动物,所以小老虎是小动物。下列哪个选项中出现的逻辑错误与题干中的最为类似的是( )
A.这件事这么做看上去既像对的,又像错的,都有点像
B.许多后来成为杰出人物的人上学时都经常早起,所以经常早起的人一定能成为杰出人物
C.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成本越低效益就越高,生产同类产品的A公司成本比B公司低,所以效益比B公司高
D.故意杀人犯应判处死刑,行刑者是故意杀人者,所以行刑者应该判处死刑
5.(2022·山东·滕州市第一中学新校高三阶段练习)在现实生活中,因噪声而引起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A市居民甲无视其居住小区的管理规约,经常在小区的楼间空地上组织活动播放音乐,导致周围许多住户无法正常作息。关于居民甲制造噪声的行为是否应受到行政处罚,甲和乙各执一词。
乙认为;只要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就应受到警告处罚,甲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所以甲应受到警告处罚。
甲认为:只有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才应受到警告处罚,自己没有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所以不应受到警告处罚。
以上甲乙推理的结论( )
A.甲、乙推理都正确 B.甲、乙推理都不正确
C.乙推理正确,甲推理不正确 D.甲推理正确,乙推理不正确
6.(2022·湖北·高三阶段练习)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实际上是以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以及一个附属于一般性的原则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引申出一个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特殊化陈述(结论)的过程。要作出正确的三段论推理,必须坚持一般性规则。下列三段论推理正确的是( )
A.甲班的学生都是优秀生,你是甲班的学生,所以,你应当是优秀生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我是人民群众,所以,我是历史的主体
C.金属是能导电的,金属是有光泽的,所以,有光泽的都是能导电的
D.名词都是实词,动词不是名词,所以,动词不是实词
7.(2022·河北·高三阶段练习)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许多语言乍听起来似乎挺有道理,仔细想来却疑窦丛生。下面对生活中存在逻辑错误的笑话分析正确的是( )
A.我相信一位哲人的名言“不要相信任何人的话”。——违背了排中律
B.甲说“你能把我说的话调过来讲吗”乙回答没问题。甲说“有些人不是志愿者。”乙回答∶“有些志愿者不是……”——特称判断不能进行换位推理
C.有人持竹竿进城,横着进不去,城门太窄,竖着也进不去,城门太矮。此时有人建议,为什么不把竹竿折断了再进呢 ——该建议遗漏了有价值的选言支
D.老师给去农村支援麦收的同学分配任务∶男同学割麦子,女同学把割下的麦子捆起来,体力强的同学运麦捆,体力弱的同学捡麦穗。按这样的分工分成四排。——该任务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
8.(2022·河北·高三阶段练习)文明城市创建人人参与。某中学为增强未成年人的社会实践能力,暑假发起“我为城市文明增光添彩”社会实践活动。小甲、小乙、小丙、小丁四位同学相约周末去图书馆参加志愿活动。四位同学对话如下∶
小甲∶只要明天不下雨,我和小乙就去图书馆。
小乙∶只有明天不下雨,我和小丙才去图书馆。
小丁∶或者我骑车去图书馆,或者小甲骑车去。
小丙∶要么是我骑车去图书馆,要么是小乙骑车去。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小甲和小乙去了图书馆,说明当天没下雨
B.小乙和小丙没去图书馆,所以当天下雨了
C.小丁骑车去了图书馆,小甲一定没骑车
D.小丙没有骑车去图书馆,所以小乙一定骑车去了
9.(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三立高级中学有限公司高三阶段练习)“任何事物都要经历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所以,地球也有灭亡的那一天。”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①这是由一般性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推理
②这种推理具有普遍的保真性,即能够保证从真实的前提推出真实的结论
③在这种推理中,如果前提真实,而结论虚假,说明推理结构是错的
④只要推理结构正确,就能推出真实的结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2·浙江·高三阶段练习)小明说,班干部都要有集体荣誉感,我不是班干部,所以,我用不着有集体荣誉感。下列选项与该三段论所犯逻辑错误相同的是( )
A.湖南人很会吃辣,老李是湖南人,他肯定喜欢吃辣
B.坏人都攻击我,你攻击我,所以你是坏人
C.和尚都剃光头,和尚都吃素,所以,剃光头的都吃素
D.生活不是童话,童话中有大灰狼,生活中也有大灰狼
11.(2022·广东·高三阶段练习)周先生拿到体检报告单后发现自己的CEA超过了正常的参考值范围、心里非常紧张,立即在百度上搜索到以下关于CEA的知识。
癌胚抗原是大肠癌组织产生的一种糖蛋白,作为抗原可引起患者的免疫反应,此种抗原称为癌胚抗原(CEA),可广泛存在于内胚叶起源的消化系统癌,也存在于正常胚胎的消化管组织中,在正常人血清中也可有微量存在。癌胚是一个广谱性肿瘤标志物,它能向人们反映多种肿瘤的存在,对大肠癌、乳腺癌和肺癌的疗效判断、病情发展、监测和预后估计是一个较好的肿瘤标志物。
周先生根据百度的介绍和自己的体检报告,作出了如下推理。其中正确的是( )
①如果患上了大肠癌CEA一定是偏高的
②CEA偏高说明患了大肠癌,也可能同时患了其他癌
③如果没有患上癌症,CEA是不可能升高的
④CEA特异性并不明显,体现了患癌的可能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22·福建泉州·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要素市场化配置是近年来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领域。
如果“只有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才能建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成立。以下所给的前提,其推理是否成立,请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理由。
①假设“建成了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否必然得出“打造了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的结论?
②假设“打造了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能否必然得出“建成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结论?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答案
情境课堂·综合探究
探究一
①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题中论述告诉我们,中国如果全盘照搬别国模式,就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这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②进行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时,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同学甲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在结论中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因而甲的推理是正确的。
【高考链接】
1.【答案】C
【解析】②③:根据材料对太空种子的描述看出,太空种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航天诱变,一个是地面优选,我们可以推出所有太空种子都是经过航天诱变培育出来的。然后对这一判断换位推理,遵循以下规则: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得出有的经过航天诱变培育出来的种子是太空种子,②③符合题意。
①:根据太空育种的两个条件看出,所有太空种子都是经过航天诱变培育出来的,①错误。
④:航天诱变是太空种子的必要条件,没有一定不行,有不一定行,所有经过航天诱变培育出来的种子都是太空种子是不一定为真,④排除。
故本题选C。
2.【答案】A
【解析】A:飞花令是古人发明的酒令游戏,这个判断是主项是单称,断定了飞花令全部对象,是周延的,A入选。
B:飞花令是古人发明的酒令游戏,是单称肯定判断,作为谓项的古人发明的酒令游戏,其联项是肯定的,没有对古人发明的酒令游戏的全部外延做断定,是不周延的,B不选。
C:精巧高雅的诗词游戏,其量项是一些,并没有对其全部做判断,是不周延的,C不选。
D: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作为判断的谓项,其联项是肯定是,没有对其全部范围做断定,是不周延的,D不选。
故本题选A。
3.【答案】B
【解析】A:如果①作为大前提,③作为小前提,无法必然的推出④,因为在前提和结论中,小项“政府批准设立的机构”只出现了一次,多出了“受中国证监会监督管理”这一项,犯了“四概念”错误,A不选。
B:②作为大前提,①作为小前提,可以必然的推出③,这符合三段论的结构,也符合三段论的推理规则,B入选。
C:如果③作为大前提,②作为小前提,无法必然得出结论④,因为作为中项的受中国证监会监督管理是不周延的,C不选。
D:如果①作为结论,那么其小项是证券交易所,但是④和②作为前提的话,中项也是证券交易所,这不符合三段论的规则,所以④、②作为前提,无法推出①,D不选。
故本题选B。
4.【答案】(1)乙的结论错误。“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是“受到警告处罚”的一个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推理的前提虚假,因此结论错误。甲的结论正确。甲所播音乐音量低于噪声限值,未违反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推理的前提真实;甲正确使用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前件假,后件一定假。因此结论正确。
素养达标·课后练习
1-5.BCCDD 6-10.ACDAC 11.B
12.【答案】(1)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内在要求,有利于畅通国内大循环,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推进“RCEP”进程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历史大势的要求,既有利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也有利于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持续发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与推进“RCEP”进程二者是统一的,都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①成立。在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中,肯定后件就可以肯定前件。
②不成立。在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中,肯定前件不能必然肯定后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