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工艺坊 走近中华传统农具》(课件)(共48张PPT)苏教版劳动五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巧手工艺坊 走近中华传统农具》(课件)(共48张PPT)苏教版劳动五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48张PPT)
如何提问?
1、问选题。
2、问过程。
3、问成果。
4、问收获。
5、问体会。
6、……
探究传统农具的发展
组员:万弘毅、谭禹哲、张锦诚
代宇轩、陈墨阳、杨致远
农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使用简单农具的时代。在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约公元前5000~前3000)就有了原始的耕地工具——耒耜。公元前13世纪就已使用铜犁头进行牛耕。到公元前 8~前 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已经拥有耕地、播种、收获、加工和灌溉等一系列铁、木制农具。公元前90年前后,赵过发明的三行耧,即三行条播机,其基本结构至今仍被应用。到 9世纪已形成结构相当完备的畜力铧式犁。在《齐民要术》(约540)、《耒耜经》(约880)、王祯《农书》(1310)、《天工开物》。
农具的起源
1、原始农业时期
农业生产粗放,农具的材料以石,骨,蚌bang(四声),木为主;种类可以分为农耕用、收割用和加工用3类。
农耕类大体有铲、耒lei(三声)、锄等;收割类包括刀、镰等;加工类最普遍是石墨盘和石墨棒。陶器的发明和应用用以储水、储物和烧煮食物。



石刀
石镰
石磨盘
石磨棒
青铜铲和斧子
青铜做的各种刀具
2、西周时期
西周时出现了戽桶、吊桶等用于农业灌溉。
戽(hu)桶
吊桶
3、春秋战国时期
V字形的铁犁头
铁锸(chā)
三脚耧车
滑车
4、汉代
5、宋、元、明、清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我们伟大的劳动人民改进了农业各工序上的农具如犁、耧(lou)、砘(dun)、耘、锄等以及畜力、风力/水力等动力机构和工作的联系,提高了效率。
立井水车
舂米风车
播种机
收割机
摘棉花机
6、近、现代时期
收割机
6、近、现代时期
古代割草和收谷都是使用镰刀但收割机代替了它。
古代的布是用纺车织成的不过很麻烦现已被织布机代替。
古代因为没现代的打米机就使用石碾,把米碾出来。
古代人们下雨就穿蓑衣干活,但很重,现在已被雨衣替代。
帮“鲁班” 后人的农具找新家
收藏农具几千件,自费办起展览馆
农具工艺品
保护中华传统农具倡议书
“移动博物馆”
4
3
2
4
3
2
组长:成 卓
组员:彭宇轩、黄 婷、 孙安娜
鲁佳睿、肖雨娟、廖文翰
曹 瑾、黄思瑶、易赛婷
探究农具的使用方法
请教袁阿姨怎样锄地
在学校菜园,学习怎样锄地
自己尝试锄地
农趣运动会上,比赛挑砖
稻谷四溅,看得津津有味
岳麓新闻网报道
《上虞县志》记载
清道光年间,广西金田洪秀全率太平军打到南京,后被湘军打败。咸丰年间太平军失势南逃,沿路攻城略地。当时各乡各村百姓为避祸自保,纷纷组织起来习武,练武之风大盛,一时间,连裹脚的姑娘也练起武来。
  当时老百姓排操起田间地头的农具当兵器,把铁耙、钪铣、刮子等当作长兵器;把麦镯、豆勺等当作短兵器;把柴叉、捋耙当作双兵器,甚至连家中的桌凳都当作了兵器。后来经过研创,形成了现有农具兵器使用方法,如八仙桌花、板凳花、锄头花、扁担花、钪铣花、刮子花等等。渐渐地,农具兵器就发展成为一种民间传统武术兵器。
4
3
1
4
3
1
评价内容
1、过程与结果
2、优点与不足
3、经验与教训
4、体验与收获
5、……
评价方式
1、学生自评。
2、小组互评。
3、家长评价。
4、教师评价。
5、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