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守护生命课题 守护生命核心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 培养健康生活意识,树立珍视生命、维护健康的积极情感;道德修养 养护我们的精神,守住自己的心灵,追求真善美;法治观念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健全人格 了解爱护身体、养护精神的一些具体做法;责任意识 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认同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自觉守护精神家园。重点 爱护身体;养护精神难点 如何养护精神学法 小组讨论、自主学习 教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导入新课 根据官方数据统计,中国每年有800多万人非正常死亡!其中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达1.6万。平均每天有44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 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何感受? ----珍惜生命,守护生命讲授新课 想一想:几位同学在讨论守护生命的话题,他们涉及生命的哪些方面? 小花:我爸爸是一名中医,他说要养生,如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起床和睡眠时间。 ----身体方面 小鹿:我姥姥特别牵挂我,反复叮嘱我在外面要注意安全,不要到有危险的地方玩。 ----身体方面 小辉:生命那么重要,可是我读过“嗟来之食”的故事,一个人宁愿饿死也不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这样的做法对吗? ----精神方面 小美:每次看到影片中革命战士英勇就义的情节,我都很感动,总是想起一句话:“你能消灭我,却不能打败我! ----精神方面 活动一:爱护身体 自查:我的生活习惯 周末晚上几点休息 喜欢吃辣条、薯片、泡面等零食吗 每天或者每周有安排运动时间吗 午休、晚休按时休息吗 眼保健操会认真做吗 有偷偷抽烟吗 ----认真纠正,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你做到了哪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呢? 当你的内心需要,如爱、被承认、被接纳、尊严、自由等得不到满足时,你的反应是怎样的? 视频:关注内在感受 思考:结合视频,该事件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1.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不做出过激行为 遇到这些灾害时,同学们该怎么做? (学生探究与分享) ----3.增强安全意识,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过渡: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 ——巴金《灯》 (一个人不仅仅依赖粮食(物质)活着,还要以精神作为支柱。) 活动二:养护精神 出自:纳粹集中营 作者:二战特莱津集中营的儿童 思考:1.在集中营里,费利德为什么要鼓励孩子们去画花卉、人物和窗外的风景,而不是集中营地狱般的生活? 2.人们为什么将这些儿童的绘画作品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 ----努力让自己保有一种正常的精神生活,让孩子们努力做到,身体被囚禁的时候,精神还是健康和自由的。 ----1.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2.相反,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 视频:文化自信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如何养护精神? ----养护精神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作业布置 1.完成同步练。 2. P104“拓展空间”课堂小结 知识脉络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