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 知识点汇总(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 知识点汇总(素材)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对称》知识汇总
轴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易错题: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第二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知识汇总
数位顺序表要熟练背诵。
注意:数位有“位”,计数单位没有“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数的读法:
①先分级。
②从高位读起。每级都按照万以内数的读法去读,读到哪一级就在哪一级后面写“万”或“亿”。
数的写法:
①先分级,把“万”和“亿”字圈出来。
②从高位写起。哪个数位上是几,就在那个数位上写几,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先数数的位数,哪个数的位数多哪个就大;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就从高位比起。
万以上数的改写方法:
①改写成用“万”做单位:去掉末尾的4个0,添上“万”字。
②改写成用“亿”做单位:去掉末尾的8个0,添上“亿”字。
万以上数的估算方法:
①找目标位。
②看目标位的后一位。
③四舍五入。
练习:
1、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64270≈ 65270≈ 873920000≈ 894300≈
2、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449410000≈ 588480000≈ 2048820000≈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是自然数。0是自然数,他们都是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第三单元《年、月、日》知识汇总
区分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
12时计时法:
时间词+时间点。(例如:上午7:00,下午5:30)
24时计时法:没有时间词。(例如:13:00,18:00)
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化方法。
12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如果是下午1点之前,直接去掉时间词。如果是下午1点之后,去掉时间词,再加上12个小时。
例题:下午1:00,去掉时间词“下午”,再加上12个小时,得到13:00。
24时计时法→12时计时法:如果是下午1点之前,直接加上时间词。如果是下午1点之后,加上时间词,再减去12个小时。
例题:13:00,加上时间词“下午”,再减去12个小时,得到下午1:00。
大月(31天):一三五七八十腊
小月(30天):四六九冬
特殊月(28或者29天):2月
平年:365天,二月有28天。
闰年:366天,二月有29天。
一年有4个季度,第一季度是1,2.3月,第二季度是4,5,6月,第三季度是7,8,9月,第四季度是10,11,12月。
如何判断平年还是闰年:
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第四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知识汇总
十分之几可以转化成一位小数。
百分之几可以转化成两位小数。
易错题:7.15元就是7元15角。(×)
因为7.15元是7元1角5分。
第五单元《线和角》知识汇总
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所以,线段、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角的定义: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
角的符号:∠
角的计量单位:度。用符号“°”表示。
如何量角的大小?
①点对点。
②边对边。
③读度数。
如何画角?
①先画出一条射线,确定角的顶点。
②放量角器,点对点,边对边。
③点点。
④连线,画上角的标记,写上角的度数。
⑤检查。
角的分类:
锐角 < 直角 < 钝角 < 平角 <周角
(小于90°) (等于90°) (大于90° (等于180°) (等于360°)
且小于180°)
所有的角(包括平角、周角)都是由1个顶点,2条边组成,都是由过一点的2条射线组成。
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熟练背诵三角板各个角的度数。
钟面角:钟面上每个大格是30°。
时针与分针成直角的是:3时和9时。
时针与分针成平角的是:6时。
时针与分针成周角的是:12时。
第六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汇总
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多少倍,积也扩大为原来的多少倍。
例如:5×4=20,若把因数4扩大为原来的5倍,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也扩大为原来的5倍,现在积变成了100。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为原来的多少倍,积也缩小为原来的多少倍。
例如:5×4=20,若把因数4缩小为原来的2倍,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也缩小为原来的2倍,现在积变成了10。
当2个因数同时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多少倍,积就扩大(或缩小)为原来的多少乘多少倍。
例如:5×4=20,若把因数5扩大(或缩小)为原来的2倍,把因数4也扩大(或缩小)为原来的2倍,则积扩大(或缩小)为原来的4倍。
第七单元《平行与相交》知识汇总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就是两点间的距离。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第八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识汇总
商不变的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倍,商就缩小(或扩大)为原来的几倍。
被除数扩大(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倍,除数不变,商就扩大(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倍。
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知识汇总
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式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相遇问题(或相背问题)的解题思路:
方法一:
A车行驶的路程+B车行驶的路程=总路程
方法二:
速度和×时间=总路程
第十单元《混合运算》知识汇总
1、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式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2、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的。
《植树问题》做题步骤:
第一步:判断题目属于植树问题中的哪种情况,是属于两端都栽?还是只栽一端?还是两端都不栽?
第二步:求出间隔数,总长÷间距=间隔数
第三步:求出棵数,若是两端都栽,则间隔数+1=棵数。
若是只栽一端,则间隔数=棵数。
若是两端都不栽,则间隔数-1=棵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