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城市美容师》活动二 教案教学目标:1观察了解做环卫清洁劳动的情形,用记忆画的形式表现劳动的身影和场景。2 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和要领,画出一幅同学们做卫生的记忆画。3 养成爱劳动、讲卫生的生活态度,树立尊重劳动者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画人物动态的方法和要领。教学难点:能够用记忆画的形式表现劳动的身影和场景。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劳动教育1.播放视频画面,展示城市社区各行业各场景里人们劳动生活的情境。观看视频后教师讲课。2.我们在语文课中学过《劳动最有滋味》一文,文学家老舍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劳动会使我们心思细腻”,“热爱劳动才会使任何工作都做得仔仔细细、妥妥帖帖。劳动会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今天我们学习画记忆画:爱劳动(板书课题)二、作品欣赏讲授新课1.教师展示美术作品《夯歌》(油画,王文彬 )、《拾穗者》(油画,米勒)《挖山不止》( 中国画,杨力舟 )请学生欣赏讨论: 作品中的人物在干什么他们的劳动动作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2.教师小结:人在劳动时产生了有规律、有节奏的动态,劳动虽然辛苦但劳动也有劳动的美。可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有关内容。3.让学生叙述自己在家里、学校、社区做过一些什么劳动 心里的滋味如何 回忆自己劳动时还有谁参加 在什么地方 周围有些什么 (教师可适当板书学生说的内容)三、研究体验把握方法1.设问:人在劳动时身体各部位是如何保持平衡的 体验:同桌互相模拟动态并观察分析身体各部位的变化,寻找规律。2.教师用课件演示人体劳动时的动作变化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平衡关系如头,胸,双腿的直立、弯曲、扭动,重心的平衡。3.小结:任何人物动态都体现出头、躯干和四肢之间相互配合所发生的位置关系,都有身体的总的运动趋向,从而使身体产生了不同趋向的线,这就是动态线。绘画表现劳动时,抓住动态趋向的动态线,就能使所画人物保持平衡不会摔倒。4.结合教材讲授。在学校做卫生或社区做义务劳动时,或站立扫地,或弯腰提物,或蹲下做擦洗,都是不同的姿势。(教师徒手在黑板上画出示例图并说明)5.对比教材上的两幅蹲下做擦洗劳动的线描图,分析琢磨有何不同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小结:就是多了很多细节。有什么用 有助于丰富姿态的表现。在表现劳动的时候别忘了人物的面部表情,从教材上的图片和学生作业可以看出,同学们干得多起劲,从而很好地表现了热爱劳动的心情三、学生作业提示鼓励1.布置学生作业。用记忆画的方法,加之合理想象,画一幅为社区义务擦洗公共设施的画。2.作业要求:回忆自已做擦洗设施的情景,姿态、表情、工具、环境都仔细画出来。注意恰当地安排画面人物,两三个最好。不必和记忆中的事物完全一样,可大胆设计,适当夸张人物动态的特征。提示学生借鉴在上堂课画环卫工人时的方式方法。3.学生思考,记忆想象,专心创作。教师稍后做提示和鼓励。作业评价课堂总结1.展示学生阶段性作业效果,同学互评,教师简析。2.教师课堂小结。课堂表现好,同学们思维活跃,作业效果不错。未完成的作业,课余继续。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