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8课 安全记心上(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知道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初步了解相关交通安全法规。2.道德修养: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关安全的常识,加强对身边安全隐患的防范,有安全意识和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3.责任意识:愿意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初步树立规则意识、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课时安排4课时。第1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关注身边的交通安全问题,知道相关的交通安全常识,特别是酒驾的危害。(重点)2.知道交通事故多是由于违反交通法规导致的,初步了解相关交通法规。(难点)3.愿意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初步树立规则意识。课前准备1.观察上学、放学时的交通状况。2.准备红、绿色卡。3.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话题1. 提问通常上学和放学是一天中交通相对拥堵的时间,也是容易发生交通意外的时段,说一说你是怎样保证自己安全上下学的。预设1:我家到学校每天要过几条马路,奶奶每天接送我上下学,避免我发生危险。预设2:我家虽然离学校比较远,但有往返于村子和学校间的校车接送我们上下学。预设3:我自己步行上下学,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保证自己的安全。2.小结面对复杂的交通情况,在上下学路上,我们不但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还要提高警惕,预防他人带来的交通危险,这样我们才能安全上下学。今天,我们来学习交通安全的相关内容:“安全记心上”“平安出行”。 (板书: 8安全记心上平安出行)二、遵守交通法规很重要1.游戏活动:试当小交警,亮亮红绿灯(1)思考:观察教材第54页四幅插图,图中人物遵守或者违反了什么交通规则?遵守规则亮“绿灯”,违反规则亮“红灯”。(手中的红色卡片代表红灯,绿色卡片代表绿灯)①第一幅图。预设:红灯。四个人同乘一辆摩托,属于超载行为;除了摩托车驾驶员,其他三人都没有戴安全头盔。②第二幅图。预设:红灯。图中是一辆载满货物的货车,货车车厢里不能坐人,小朋友更不能坐在货物上面。③第三幅图。预设:绿灯。图中的小朋友能够遵守交通规则,他在绿灯的时候走横道线过马路。④第四幅图。预设:绿灯。图中的小朋友能按照要求走过街天桥过马路。(2)追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交通规则的?预设:学生可能通过社会、学校家庭教育获得,也可能通过学习、实践获得。(3)提问:根据你的知识和经验,不遵守交通规则会带来怎样的结果?预设1:可能发生交通事故危害自己及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预设2:也可能侥幸没事。拓展:我们身边存在各种交通安全隐患,这些隐患威胁着我们的安全。要想保证我们每一个人的安全,大家必须遵守 规则,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2.了解交通法规(1)引导: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用法律的形式规范人们的行为,敦促人们遵守交通规则。(2)连一连: 课前.老师把这四幅图所涉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法律条文进行了整理,请你来连一连与这些法律条文对应的事例。①出示法律条文。第四十九条 机动车载人不得超过核定的人数。第五十条 禁止货运机动车载客。第五十一条 机动车行驶时 ,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第六十二条 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②提示:教师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解释“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轮式车辆。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③连线。(图一对应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图二对应第五十条;图三和图四对应第六十二条)④补充: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之外,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它们是对法律规定的补充,也具有法律效力。比如该条例规定:“摩托车后座不得乘坐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轻便摩托车不得载人。”这些规定也需要我们遵守。(3)交流:说说你还知道哪些交通法律法规。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提示: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来谈。如果学生提到了关于酒驾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这里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解决“对酒驾说不”这一问题;也可以先放一放, 在后面环节专门解决这个问题。(4)思考:这些交通法律法规有什么作用?预设1:可以让道路交通更有秩序。预设2:可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5)补充: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为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0万!大约每6分钟就有1人因为交通事故死亡,每分钟都有人因为交通事故受伤或致残!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中国儿童意外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来看相关的报道。(教师可以上网搜索相关视频,也可以是相关的图片、文字信息。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教师在课堂上不要出示血腥画面)报道一 2019年9 月2日上午,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儿童当场死亡。事发时,罗某驾驶货车行驶至宝安区宝安大道鸣乐东街路口段时,与在该路段同方向机动车道内的一辆电动车发生碰撞,造成电动车驾驶人受伤,后座上搭乘的女童当场死亡。(来源:《南方都市报》)报道二 据南京交管局相关民 警介绍,通过分析学生交通事故案例,发现不少事故是因为学生在骑行非机动车时不遵守交通法规造成的。2018年5月28日6时40分,某中学15岁学生程某骑着一辆公共自行车,在通过香山路路口时闯红灯,与一辆正在左拐弯的白色轿车发生碰撞,事故造成程某锁骨骨折。6月6日18时,某学校附近巷口,一名刚放学的学生骑自行车由人行横道(无信号灯)横过机动车道时,未下车推行,被一辆刚起步的白色轿车撞倒……据警方统计,2018年1月至9月,全市共发生涉及学生的交通事故29起,共造成9人死亡(其中2人为学生),42人受伤。闯红灯、走机动车道、逆向行驶、突然猛拐等均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来源:《南京日报》)(6)小结:交通事故的发生不可预知,生命不可重来。我们只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才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证我们的生命安全。(板书:遵守交通规则)三、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1.事故的警示(1)过渡:造成儿童伤亡的交通事故总是不断发生,全球儿童安全组织发布的报告表明,中国每年有近1.6万名15岁以下的儿童步行者,因道路交通事故受伤甚至死亡。其中很多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2)交流:出示教材第55页上面的两幅插图,与同桌说说他们在干什么,这些行为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该如何避免。然后全班交流。①第一幅图。预设:两个小朋友在机动车道上玩足球,他们不但妨碍交通,而且可能被行驶的汽车撞到,发生交通事故。他们应该在安全的地方玩足球。拓展:他俩在机动车道上玩耍,来往车辆要躲避他俩,容易造成车辆之间相撞,引发交通事故。这种做法不但使他俩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而且还会使他人的安全和财产受到威胁。②第二幅图。预设:这个小朋友翻越马路中央隔离护栏。这种做法很危险,容易被行驶的汽车撞到。如果他想过马路,应该走横道线、过街天桥或者地下通道;如果是为了玩,他应该换一个地方玩。拓展:这个小男孩的行为不文明,还触犯了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如果他能提前知道这些法律法规,就不会做这样危险的事情了。法律不仅有事后惩罚、校正的作用,还有警示、预防的作用。2.如何避免事故(1)提问:除了上面提到的行为外,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行为。(2)全班交流。预设1:乘坐没有驾驶证的叔叔开的车。拓展:无证驾驶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无证驾驶者未经过专业培训,一旦遇到危险情况, 缺乏应对能力,易引发交通事故,会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预设2:不满12周岁的儿童在道路上骑自行车。拓展:为保障少年儿童的安全,我国交通法规明确规定,12周岁以下的儿童不准骑自行车在道路上行驶。这是因为12周岁以下的儿童缺少生活经验,在反应能力、协调性等方面都不成熟,在道路上骑自行车,容易发生危险。(3)小结:我们只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才能远离交通安全隐患,避免发生交通事故。所以,同学们要时刻提高交通安全防范意识,这不仅是为自己着想,也是对他人负责。(板书:提高防范意识)四、对酒驾要说“不”1.酒驾的危害(1)引读:读一读教材第55页《对酒驾说“不”!》的故事,说说发生了什么事。预设:爸爸、妈妈和安然参加聚会,爸爸喝了酒之后还要开车回家。安然不同意爸爸的做法。(2)提问:如果安然爸爸开车回家了,属于什么行为?预设:酒驾。如果喝醉酒了开车就是醉驾,比酒驾更严重。(3)追问:酒驾或者醉驾有什么危害?预设1:酒驾(醉驾)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提示:人喝酒后,因为酒精的麻痹作用,容易疲劳、注意力分散、判断能力降低,不适合开车。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反应不及时,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预设2:酒驾(醉驾)违反国家法律。◎阅读:阅读教材第55页“知识窗”《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的内容,理解法律条文。◎提示: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适当解释,补充关于酒驾的其他法律、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4)拓展:国家公职人员等特殊身份的人违法酒驾(醉驾)的.除了接受前面规定的处罚外,还面临其他的处罚,如警告、记过、降级、降职、开除公职等。2.对酒驾说“不”(1)演一演: 安然的爸爸坚持要开车回家,如果你在现场,会怎么劝这位爸爸呢? (组内讨论,进行分工,在全班表演)预设1:第一小组从可能引发的后果角度劝说(如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违反法律的相关处罚等等)。预设2:第二小组提供回家方法供“爸爸”参考(如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回家,乘出租车回家,请代驾或朋友帮忙开车回家等)。(2)评一评:哪个小组劝得最好?预设1:第一小组演得好,他们把酒驾的危害说得很清楚。预设2:第二小组演得好,他们不但给爸爸讲清了酒驾的危害,说服了爸爸,而且给爸爸提供了好几种回家的办法。(3)小结:酒驾非常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给我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同学们一定要及时提醒身边的人提高警惕,避免危险的发生,对酒驾说“不”。板书:对酒驾说“不”五、总结最后,让我们齐读儿歌,结束这节课的学习。小朋友,要记牢,交通安全很重要。遵守交规不违法,黑车摩的不能叫。劝说长辈莫酒驾,不然国法定不饶。你我大家齐努力,出行平安就是好。(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并安排课后作业,让学生向家长宣讲本节课有关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板书设计8 安全记心上遵守交通规则平安出行 提高防范意识对酒驾说“不”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