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5课走进我们的老师 第2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5课走进我们的老师 第2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第5课 走进我们的老师(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知道老师工作的不容易,用实际行动为老师减轻负担。
2.道德修养:理解和体谅老师,学会和老师进行沟通。
3.责任意识:愿意了解、关心老师,体会老师对学生的爱,尊重和感谢老师的付出。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2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知道老师工作的辛苦,发现老师不怕苦的原因。(重点)
2.能用多种方式了解老师的工作内容,尊重和感谢老师的付出。(难点)
3.愿意用实际行动为老师减轻负担,尊重校内每一位工作人员。
课前准备
1.完成对老师的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
老师姓名 采访人员
采访主题 了解老师的工作
采访问题:
采访感受:
采访提示: (1)分小组去采访老师。(2)注意跟老师提前约好时间。(3)采访的问题可以参考教材第38页的内容,小组可以商讨对问题进行增减。(4)注意采访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岗位的老师。(5)可以用录音、录像等多种形式进行采访。(6)最后,对采访的信息进行整理。
2.体验老师的工作。同桌互换作文本,按照要求批改作文,并记录批改用时。
作文批改要求
(1)改正错误的字词和标点符号。(2)检查语句是否通顺,并修改。好词好句用红笔圈画。(3)最后还要给作文写评语,包括总体评价、主要问题、努力方向以及鼓励性话语。批改用时( )分钟
3.彩色笔。
4.老师日常工作及心里话的视(音)频。
教学过程
一、老师的一天
1.引入
同学们每天都在学校学习,那你观察过老师在校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吗?一起来看看。 (视频内容快放,播放班主任和一个科任老师的一天)
2.交流
看了视频,说说你的发现。
预设1:班主任老师的一天很忙碌, 上课批改、组织班级活动……
预设2:科任老师除了上课还要组织学校社团活动,做大量的课前准备……
二、体会老师的辛苦
1.体验老师的工作
(1)交流:课前,每个同学都批改了一篇作文,说说你用了多长时间,有何感受。
预设1:大概用了10分钟,要反复阅读,批作文很费神。
预设2:用时15分钟,我认真检查语是否通顺,还要标出好词好句,批作文真花费时间。
预设3:写评语最难。我把作文读了好几遍,但还是不知道写的评语合不合适,批作文真难。
(2)计算:每个小组先算出各组批改作文的总时长,再计算出全班批改作文的总时长。展示过程和结果。
(3)提问:这么多篇作文老师平时是怎么批改的?
预设:没课的时候批改;回家后批改。
(4)出示:我们来听听老师是怎么说的。(播放提前录制的音/视频)“批改作文是一项很重要又很耗时的工作。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必须要及时批改,但老师每天的工作很多,所以必须把课间、午休等时间都利用起来,有时在学校批不完,还要拿回家继续批改。如果有的同学不认真……”
(5)说说心里话: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老师的工作时间太长了,休息时间还在批改,真是太辛苦了,我要把字写工整……
(6)进一步交流:除了作文,老师还有哪些作业要批改呢?
预设:还有写字本、练习册、测试……
补充:仅批改作业-项就占用了老师大量的时间,而这只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老师还有许多我们平时不易察觉的工作。
2.计算工作时间
(1)活动:以班主任老师为例,了解老师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完成“老师工作情况统计表”。
①思考:如何填写“老师工作情况统计表”
预设1:看课程表了解老师每天的上课情况,要关注老师是否还任教其他班级的课,班会、校本课和自习课也要算在……
预设2:从课前的采访提纲中了解老师没和同学们在一起时,还有哪些事要做。
②涂一涂:用不同颜色的笔在教材第36页的任课表上涂一涂。 把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间涂成绿色,没和同学们在一起但也在工作的时间涂成黄色。
③交流:说说你的发现。
提示:从工作时间长、精力花费多等方面进行交流。
预设1:我发现班主任老师在学校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每天和我们一起上课、活动……
预设2:每周三下午老师都要开会,进行教研、培训……
预设3:老师下班后常在家里备课批改.我觉得老师真的很辛苦。
(2)小结:通过交流,我们了解到老师每天要做很多事,陪伴引领我们成长,工作的时间投入的精力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相机板书:了解陪伴)
3.感受老师的付出
(1)交流:你还从哪些方面发现了老师的辛苦?
预设1:老师特别细心。有一次我被妈妈批评了,心情很糟糕,老师及时发现并开导我,还给妈妈打电话沟通情况。
预设2:有一次我参加演出时,衣服上的扣子掉了,老师找来针线帮我缝好。
预设3:老师担心我们的安全,总是提醒大家每天上下学、外出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2)思考:通过刚才的交流,你又有什么发现?
预设:我发现老师真的很辛苦,不但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还时刻关心、爱护牵挂着我们。(相机板书:关心爱护)
(3)小结:老师关心爱护着每一个学生,面对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他们倾尽了全部的智慧和力量,付出的辛苦是无法计算的。(相机板书:老师,您辛苦了)(完善板书)
三,听听老师的心声
1.采访汇报会
(1)小组活动:按照采访的问题,梳理采访报告。
①您为什么要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呢?
②在生活中.您遇到过哪些感动、开心或烦恼的事?
③您的工作常常很辛苦,您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
④其他采访问题,如:您对学生的希望是什么……
(2)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交流本组的采访情况。
(3)播放:同学们的采访很成功,老师也录制了几位同事的音频,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老师的心里话。
内容梗概:讲述教师的从教原因、开心和烦恼的事以及坚持工作的动力源泉等等。
2.我们的发现
(1)思考:通过刚才的汇报会,你发现了什么?
提示:结合采访报告和音频资料引导学生梳理。
预设1:老师热爱教育工作,希望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预设2:老师会因为我们的成长和进步而感动、开心,也会因我们的烦恼而烦恼。
预设3:老师有时也会觉得辛苦劳累,但只要想到自己的努力付出能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就觉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预设4: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们健康快乐、品德高尚、学习进步……
(2)交流:听了老师们的故事,了解了他们的心声,你有什么要对老师说的?
预设:谢谢您,老师!老师,我爱您……
(3)小结:通过采访活动,我们了解到老师的辛苦,也知道老师不辞劳苦的原因,希望大家不要辜负老师的期望。
四、尊重老师的付出
1.关心老师在行动
(1)引读:其实不仅学生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帮助,老师也同样需要学生的关心和体谅。请阅读教材第39页的“阅读角”小故事《学生的关心让我感动》。
(2)思考:老师为什么感动?
(3)交流:和同桌讨论一下,我们还可以做哪些温暖、感动老师的事情。
预设1:我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努力为班级多做贡献。
预设2:我要认真听讲,努力把作业写得正确、工整,让老师批改作业轻松些。
预设3:我要和同学们好好相处,避免发生矛盾,让老师少操心。
(4)思考:这些做法对你们自己的成长有什么帮助呢?
(5)小结:我们关心老师,帮老师减轻负担的做法,也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2.尊师重道是美德
(1)引读:我们不仅要关心老师,还要尊重老师。尊师重道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你们知道《程门立雪》的故事吗?
(2)播放:播放动画短片《程门立雪》。
故事梗概:宋朝时候,有个读书人叫杨时,他非常尊敬老师。一个下雪天,杨时去向老师程颐请教问题。他到了程颐家里,听说程颐正在睡午觉,便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外等候。过了好久,程颐醒了,才赶忙起来同他讨论问题。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得很厚了。
(3)交流:平时你是怎样尊重老师的?
预设:看到老师主动问好;做好老师交代的事情,认真学习……
(4)拓展:这些都是我们尊重老师的做法。为了表达全社会对教师的认可和尊重,我国设立了教师节。
①提问:你知道教师节是哪一天吗?
②交流:说说教师节这天,你会怎样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提示: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经历进行交流。
③追问:除了我们,其他人是怎样表达对老师的尊重的呢?
提示:引导学生根据教师节的所见所闻进行回答,可以适当补充图文内容。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节向全国教师送上节日的祝福;教师节时学校有“最美教师”的表彰;教师节那天,博物馆等一些场所会对教师免票等等。
(5)小结:尊重老师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尊重老师,感恩老师的付出。
五、感恩每位工作者
1.尊重每位员工
(1)讨论:除了老师,学校还有其他的工作人员。有的同学认为:对教我们的老师,我们应该主动问好,礼貌对待,其他人嘛……同意吗?
提示:学生根据真实想法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2)交流:说说你与学校其他工作人员之间发生过的温暖的事。
预设1:我膝盖的皮肤擦破了,校医帮我擦药水,动作很轻,一点都不疼。
预设2:有一次,我忘记带语文书了,妈妈把书送到学校,是门卫师傅把书交给了我。
预设3:有一次午餐时,我吃了很多还是没有吃饱,想添点饭菜又不好意思,厨师叔叔微笑着给我添了饭菜。
(3)小结:正是因为校园里的每个工作人员都在默默地工作,我们的校园才更加安全、舒适、美好。因此,我们要尊重学校的每位工作人员,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2.制作感谢卡
此时,相信大家一定有一些话想对老师或学校的其他工作人员说吧。请拿出你们制作的感谢卡,写上对他们的感谢、赞扬或者建议,课后送给他们,并对他们说:“老师,您辛苦了!”门卫师傅,您辛苦了!......
板书设计
老师,您辛苦了
关心 爱护
陪伴 了解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