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6《运动的小车》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6《运动的小车》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2017年)科学四年级上册
【核心素养目标】 第6课 运动的小车 教学设计
课题 3.6 运动的小车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具有的能量也不同。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能量以各种形式存在,有的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科学思维:通过对比观察、测量,发现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具有不同的能量。
探究实践:通过观察敲击实验和撞击实验,认识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态度责任:体会到生活中能量无处不在,并且以各种形式存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难点:通过观察具有能量的物体所产生的现象来认识、理解能量。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一、聚焦: 1.用课件展示图片:飞行的子弹把物体击穿,踢飞的足球击碎玻璃,狂风拔起大树。这些运动的物体都具有能量。2.提问:小车或其他物体有能量吗?。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运动的小车,揭示课题:运动的小车(板书)
课程学习 二、探索探索一:敲击实验1.出示实验步 ( http: / / www.21cnjy.com )骤:第一次用橡皮槌轻轻地敲击音叉;第二次用橡皮槌重重地敲击音叉;仔细听音叉发出的声音并用手触摸音叉,说一说两次实验的现象有什么不同。(学生操作,教师巡视)2.分组研究:研究用不同速度挥动橡皮槌敲击音叉时,有什么现象?学生交流;3.实验现象:轻轻地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弱,用手触摸有振动的感觉;重重地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强,用手触摸振动感觉明显变强;结论:挥动的橡皮槌具有能量,而且速度越快,能量越大。探索二:撞击实验 1.实验步骤: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上释放小车,让小车滑下后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测量、记录木块每次被撞后滑行的距离。2.注意事项:①在木块的起始位置摆放小旗或其他标记,释放小车去撞击木块。②用小旗或其他标志标记木块被撞后的位置。③测量距离,记录数据。3.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4.实验现象:斜面坡度越大,小车速度越快,能量越大,撞击木块行驶的距离越远。结论:运动着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运动速度越快,能量越大。三、研讨1.橡皮槌和小车在什么情况下具有能量?我们是怎么知道的?挥动着的橡皮槌和运动着的小车具有能量。从橡皮槌敲击音叉时声音的大小和音叉振动强度大小可以判断能量的大小,从小车释放后撞击木块的滑行距离可以判断能量的大小。2.运动着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具有的能量也不同。四、拓展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种形式的能量,运动的小车、发光的灯泡、燃烧的蜡烛、拉长的橡皮筋...... 都具有能量。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挥动的橡皮槌、运动着的小车具有能量。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
板书设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通过敲击实验和撞击实验,对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有了进一步认识,并能理解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达到教学知识目标。本节课气氛浓厚,学生主体地位得以体现,教学效果很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