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16:海水性质新课标要求 知识要点 命题方向 运用图表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海水温度 2、海水盐度 3、海水密度 4、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运用图表资料,归纳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从历年高考题看本专题考点占的比重较少,重难点主要集中在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等几个主要的方面。海水的性质在初中课程中以“陆地和海洋”的内容呈现,主要涉及海洋的基本概念、海洋划分、海陆变迁以及海洋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内容以识记为主;高中阶段则加深学生对海洋的认识,涉及到海水的性质(包括海水的温度、海水的盐度以及海水的密度),此部分内容在高考中通过判断海域间盐度大小、密度大小及温度高低,来考查产生此差异的原因等,学生需掌握海水的性质及不同海水性质的影响因素,为之后学习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等重难点知识打好基础。1、海水的温度:(1)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影响地理环境①调节大气温度:海水的比热容大,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小于陆地,变化的过程滞后于陆地。 比热容:海水>陆地>空气②增加海平面上升:海水温度增高,会因为体积的膨胀引起海平面一定幅度的上升。③引发气候异常:局部区域海水温度的异常变化,还会引发气候的异常变化。海水的盐度:(1)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2)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3)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海水蒸发可以制取食用盐和工业盐:渤海沿岸的长芦盐场、海南岛的莺歌海盐场、台湾省的布袋盐场等都是著名的盐场。盐场的区位条件:①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②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长芦盐场区位条件:地处渤海湾西岸,有漫长宽广平坦的泥质海滩;雨季短,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开发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晒制海盐的经验。台湾布袋盐场区位条件: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位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气温高,有利于蒸发;台西平原地形平坦,有利于晒盐。海南莺歌海盐场区位条件:位于海南岛中部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气温高,有利于蒸发;海南岛西部地形平坦,有利于晒盐。3、海水的密度:(1)影响因素:温度、盐度和压力等。(2)分布规律①水平方向: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最大密度出现在寒冷的极地海区。②垂向分布: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低纬度海区垂向变化较大,高纬度海区垂向变化很小。(3)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同一艘船在不同密度的海洋上航行,船的吃水深度不同。(2022年山东省高考地理真题)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下图),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洋流在海湾内的运动促进了海水更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图示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甲乙丁丙 B.甲丁乙丙 C.丙乙丁甲 D.丙丁乙甲14.亚得里亚海东岸表层洋流( )A.为寒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 B.为寒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C.为暖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 D.为暖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15.图示M海域多数岛屿的类型为( )A.大陆岛 B.珊瑚岛 C.冲积岛 D.火山岛参考答案:13.D 14.C 15.A【解析】13.亚得里亚海位于地中海沿岸,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明显,其南部受副高控制时间更长,北部受西风带影响时间更长。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更长,晴天多,降水少,蒸发旺盛,故其南部盐度较高,丙地在四地中纬度最低,受副高控制时间最长,其盐度最高;甲地其纬度最高,受副高控制时间短,且北部有大量河流注入,甲地盐度最低。乙地和丁地处于同纬度地区,降水与蒸发较为接近,乙地有河流注入,使其盐分较丁地相对更低。故其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丙丁乙甲, D选项正确。故选D。14.从题目可知,亚得里亚海区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且洋流在海湾内运动,促使海水更新,说明亚得里亚海内部形成一个洋流环流。该地位于北纬40度以北,风向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显著,受西南风影响,亚得里亚海东海岸自南向北进入海湾,沿海湾环形运动,在亚得里亚海西海岸由北向南出海湾。故亚得里亚海东海岸应为暖流性质, A、B选项错误。丙处位于亚得里亚海与地中海交界位置附近,且该海域有明显的喇叭口形状,受狭管效应影响,该处流速更快,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故选C。15.该地为山地海岸中海水淹没与海岸平行的山脊及谷地而形成的海岸,海岸线的总方向与地质构造线大致平行,港湾、岛屿多呈长条状,受板块挤压碰撞影响,该地多为沉降式海岸,该地附近的岛屿是原有陆地受海水淹没而形成的岛屿,应为大陆岛。 A选项正确。珊瑚岛应为珊瑚礁沉积形成,多数处于低纬度热带地区, B选项错误。冲积岛多为河流泥沙堆积而形成,多位于河流河口处, C选项错误。火山岛由火山喷发冷却而形成,其岛屿的形态多呈圆形,其岛屿内部通常有高大的火山, D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克罗地亚沿亚得里亚海的海岸其特点是曲折、破碎,沿海有一系列长条形的岛屿、半岛和海湾。为典型的纵向沉降型海岸,地理学上以“达尔马提亚”来称呼所有这一类型的海岸。沿海石灰岩构成的山脊,露出海面,成为狭长的半岛和岛屿;软岩形成的纵谷,被海水淹没,成为狭长的海峡和海湾。海岸、岛屿、海峡、海湾走向大致平行。这种类型的沉降海岸,在地貌学上以当地古代部落的名称,命名为达尔马提亚海岸。难点一. 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垂直分布 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通常情况下,表层水温最高 太阳辐射、海水深度1 000 m以上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很大,1 000 m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水平分布 不同海区的水温,低纬度高些,高纬度低些;暖流水温高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寒流水温低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 太阳辐射(纬度变化)、洋流季节分布 同一海区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 太阳辐射(季节变化)难点二. 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海洋表层盐度分布 影响因素总体 分布 随纬度呈现双峰分布格局: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逐渐降低 副热带海域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而盐度最高;赤道海域虽然温度最高,蒸发强烈,但降水丰沛,因此盐度并不高;从副热带海域向极地海域,海水温度渐低,盐度也渐低最高 海域 红海 降水少,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缺少陆地径流注入;海域封闭,与周围海水交换少最低 海域 波罗的海 降水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微弱;有大量陆地径流注入;海域封闭,与周围海水交换少难点三. 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水平分布 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温度、盐度、深度(压力)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垂直分布 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低纬度海区,表层密度变化不大,随着深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到一定深度之下,海水密度基本不变。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在垂向上变化很小难点四. 海水温度、盐度、密度和深度的相互关系(1)一般来说,盐度越大,密度则越大;压力越大,密度也越大。(2)在冰点温度(3.5 %盐度的海水冰点温度为-1.91 ℃)以上,温度越高,海水密度越小。(3)随着深度增大,压力增大,故深层海水一般比浅层海水密度大。(4)对于表层海水来说,海水密度主要受盐度和温度的影响。波罗的海的海水盐度最低,海水密度也最小;红海海水盐度最高,海水密度也最大。(5)一般来说,在大河的入海口,海水的盐度较低,密度也较小,但密度也可能因为河水裹挟泥沙而增大。密度流常见于相邻海盆之间,由于各地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从而导致海水的流动。直布罗陀海峡附近存在典型的密度流。下图示意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盐度和温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直布罗陀海峡附近的洋流方向( )A.表层自东向西,底层自东向西 B.表层自西向东,底层自东向西C.表层自东向西,底层自西向东 D.表层自西向东,底层自西向东2.直布罗陀海峡两侧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西侧盐度高,密度大 B.东侧水温高,密度大C.西侧水温高,密度大 D.东侧盐度高,密度大孟加拉湾北部是印度洋表层盐度最低的海域。研究显示,阿拉伯海高盐度海水入侵显著影响孟加拉湾海水的盐度变化。下图为孟加拉湾表层海水年平均盐度等值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孟加拉湾北部海水盐度低主要因为( )A.海水温度高 B.淡水注入量大 C.海水蒸发弱 D.海域开放性强4.夏季孟加拉湾( )A.高盐度水从西侧流入,低盐度水从东侧流出 B.高盐度水从东侧流入,低盐度水从西侧流出C.低盐度水从西侧流入,高盐度水从东侧流出 D.低盐度水从东侧流入,高盐度水从西侧流出下图为南美洲区域图,箭头代表洋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关于甲、乙、丙三处附近海水盐度的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A.乙>丙>甲 B.乙>甲>丙 C.丙>乙>甲 D.甲>丙>乙6.乙处是世界著名的“旱城”,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大雰弥漫。乙处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B.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C.低纬地区,受沿岸寒流影响,水汽易凝结 D.盛行西风的迎风坡,水汽充足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下图),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洋流在海湾内的运动促进了海水更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与A处相比,B处表层海水盐度高低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A.高 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差异 B.高 入海径流的差异C.低 对外交换程度的差异 D.低 洋流性质的差异8.亚得里亚海表层洋流( )A.呈逆时针 B.呈顺时针 C.冬逆夏顺 D.冬顺夏逆读海水温度和盐度与海水密度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9.海水的密度( )A.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B.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C.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D.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10.推断下列四海区表层海水密度最小的是( )A.南极海域 B.红海 C.赤道海区 D.中国黄海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综合题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海水盐度和密度是海水的基本性质,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图示意南美洲大陆南部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分布。(1)简述甲到乙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的变化特点及形成原因。(2)比较甲与丙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3)乙海域的表层海水密度大于丙海域。就此作出合理解释。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下图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盐场分布图。(1)试用水循环原理解释海水为咸水的原因。(2)指出图中B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3)A盐场为我国著名盐场,试分析其形成条件。参考答案:1.B 2.D【解析】1.由所学可知,地中海因蒸发大,盐度高于西侧大西洋,地中海海水密度大于大西洋的,所以海平面整体低于大西洋,导致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即自西向东,AC错误。而深层海水由盐度高的向盐度低的扩散,也就是自地中海流向大西洋,即自东向西,B正确,D错误,所以选B。2.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包括温度与盐度,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直布罗陀海峡东侧的地中海地区盐度较高,盐度越高,密度越大,而西侧的大西洋地区盐度相对较低,盐度低,密度小,因此直布罗陀海峡东侧盐度高,密度大,所以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点睛】直布罗陀海峡是连接大西洋和地中海的狭窄水道,由于地中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因此,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再加上流入地中海的河流较少,地中海海水的盐度比大西洋高,密度大,但地中海海面低,因此,在直布罗陀海峡形成了密度流,在水面以下至400米海水向东流,400米以下海水向西流,这就形成了密度流。3.B 4.A【解析】3.孟加拉湾北部位于恒河入海口附近,恒河大量淡水注入,稀释了海水盐度,使得其海水盐度较低,B正确;如果考虑海水温度高,则蒸发量较大,盐度高,A错;该区域海区所处纬度较低,海水蒸发强,C错;海域开放性强,易受外界海水的盐分交换的影响,盐度不会低,D错。故选B。4.夏季,该区域盛行西南风,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根据材料可知,阿拉伯海高盐度入侵显著影响孟加拉湾海水盐度变化,受季风洋流的影响,高盐度的水从西侧流入,而孟加拉湾低盐度的水从东侧顺洋流流出,A正确,BCD错。故选A。【点睛】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蒸发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降水量比蒸发量大的海区,盐度小,反之盐度大。此外,在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较低。在暖流流经的海区盐度较高,寒流流经的海区盐度较低。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海区形状等因素的影响。5.C 6.C【解析】5.甲处位于赤道地区,全年多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且有大量亚马孙河水注入,稀释了海水,因此盐度最低。乙丙均位于南回归线附近,蒸发量大,海水盐度大于甲处。但丙处是暖流,海水蒸发量更大,乙处是寒流,海水蒸发量相对小,所以丙处盐度大于乙处。综上分析丙>乙>甲,C正确,ABD错误。故选C。6.乙处位于南美洲西部,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地处低纬度地区,又受沿岸寒流的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形成大雾天气,C对;当地受到寒流的流经,而不是暖流的影响,A错误;当地空气并不是对流运动,B错误;当地并不会受到西风的影响,D错误。故选C。【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全球的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世界著名的渔场大多形成于寒流和暖流交汇的海域;洋流对航运也有显著的影响,顺着洋流航行,其速度要比逆流航行快得多;洋流加快了污染物净化的速度,扩大了污染的范围。7.A 8.A【解析】7.亚得里亚海位于地中海沿岸,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明显,南部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更长,北部受盛行西风影响时间更长。因此与A处相比,B处降水比A处少;由于纬度较高,蒸发量比A处大,因此B处表层海水盐度更高,A正确。图示AB附近没有显著的入海径流,因此AB处盐度受径流的影响小,B错误。读图可知,亚得里亚海周边陆地入海径流较多,对海水的稀释作用强,因此亚得里亚海的盐度比地中海低,B距离亚得里亚海的出口较近,受地中海海水影响更大,盐度更高,C错误。AB两处洋流性质差异不大,D错误。故选A。8.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且洋流在海湾内的运动促进了海水更新,说明亚得里亚海内部形成一个洋流环流。该地位于40°N以北,受盛行西风影响显著,受西南风影响,来自地中海的海水自南向北进入海湾并到达亚得里亚海东海岸,之后沿海湾作环形运动,在亚得里亚海西海岸由北向南流出海湾,因此亚得里亚海表层洋流呈逆时针,A正确,B错误。亚得里亚海表层洋流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CD错误。故选A。【点睛】亚得里亚海海区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空晴朗,日照充足,高温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气旋活跃,阴雨日多,海域东岸降水量较多,个别迎风坡处降水量达4000毫米以上,背风坡和西岸降水较少。北部由于河流注入,海水盐度较低,为3‰;南部盐度为38‰。9.C 10.C【解析】9.读图可知,在同一盐度情况下,随着海水温度升高,海水密度呈明显减小趋势,因此海水密度与海水温度呈为负相关;图中显示,在同一温度条件下,海水盐度增大,密度也随之相应增大,因此海水密度与海水盐度呈正相关。由此判断,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根据上一题分析可知,海水的密度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南极海域、红海、赤道海区、中国黄海四个海域中,赤道海区因此纬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水温高,海水密度较小,赤道海域因降水丰富,盐度较低,导致海水密度较小,因此赤道海区的海水密度最小,C符合题意;南极海域因水温低,海水密度大,红海因海水盐度高,海水密度较大,中国黄海因此海水温度和盐度居中,海水密度居中,排除ABD。故选C。【点睛】在大洋表层,海水密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盐度的变化,如大西洋赤道附近温度偏高、盐度偏低,表层密度小,由此向两极逐渐增大。不同纬度海水密度垂直差异大,在低纬度海区,由于表层海水温度高,海水密度相对较低。从海面到一定深度,受海水运动的影响,海水混合良好,因此海水温度和密度变化不大,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迅速增大,到一定深度(约2000米)之下,海水密度基本不变;在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垂直变化很小。11.(1)由甲到乙海域表层海水盐度逐渐下降。原因:甲海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海水温度高,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偏高。向南,随纬度增高,乙海域水温下降,蒸发量减少;降水增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降低。(2)甲海域表层海水盐度低于丙海域。原因:丙海域流经巴西暖流,暖流增高海水温度,蒸发量大;海水温度高,溶解盐类物质多,盐度高。(3)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最密切,乙海域纬度偏高,水温偏低,海水体积减小,密度增大;丙海域纬度偏低,水温偏高,海水膨胀,密度较小。【分析】本题以海水盐度为资料,涉及了海水密度和温度的知识,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基本原理及地理基本规律的能力。【详解】(1)结合等值线可知,甲到乙海域海水盐度逐渐下降;甲海域位于20°S附近,常年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控制,降水较少,温度较高,蒸发较强,海水盐度较高;乙地位于40°S附近,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当地主要是受到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2)结合等值线可知,甲海域的盐度低于丙海域;结合所学可知,丙海域附近有巴西暖流流经,增温增湿,温度较高,蒸发较强,且海水温度高,溶解盐类物质多,盐度较高;而甲地区附近有寒流流经,温度较低,蒸发较弱,盐度较低。(3)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最密切,一般温度越高,密度越小;结合图片可知,乙海域相比于丙海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水温偏低,海水体积减小,密度增大;而丙海域纬度低,气温高,水温偏高,海水膨胀,密度较小。12.(1)陆地径流携带盐类物质,注入海洋;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盐类滞留海洋,盐度上升;海陆间循环使盐类物质不断在海洋聚集,海水变咸。(2)夏季盐度较低,冬季盐度较高;夏季,降水量多,河流径流量大,注入海洋稀释海水,盐度较低;冬季,降水较少,河流径流量小,盐度较高。(3)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蒸发量大;淤泥质海滩面积广,利于晒盐;临海,盐类物质多,原料丰富。【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海水是咸水的原因、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和盐场的形成原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原理的能力。(1)根据水循环原理可知,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运动,陆地河流携带盐分通过径流输送注入海洋;海水蒸发, 入海的盐类几乎不会蒸发,滞留在海洋中,导致海水盐度上升;水循环中类型中的海陆间循环不断地使盐类物质不断向海洋聚集,越来越多的盐分导致海水变咸。(2)根据图中可知,B海域位于长江入海口,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河水注入海洋稀释海水,导致该区域海水盐度降低;冬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较少,河流枯水期,径流量小,流入海洋的河流水减少,该区域盐度较高。(3)根据图中A盐场的位置可知,该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其形成的条件主要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长芦盐场位于我国渤海湾地区,降水少,晴天时间多,光照强,蒸发量大;有漫长宽广平坦的泥质海滩,有利于引海水开辟盐场;长芦盐场临近海洋,有丰富的盐类物质,为盐场提供原料。【点睛】影响海水盐度变化的因素主要与海水的蒸发、降雨、海流和海水混合这4个方面有关。学案第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