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年级 八 科目 物理 执教人课题 光的折射 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教学要点 教学设计一丶精准目标:准确用词丶定三维目标。 1.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 2.知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3.知道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二丶问题引领:以旧引新提出问题 利用多媒体展示三个历史典故: 1.囊萤夜读;体现了光源的知识 2.凿壁偷光;反映光的直线传播 3.孙康映雪。应用了光的反射 启发:上述三个典故,分别体现了哪些光学知识呢? 播放“空盆现硬币”视频(放在杯底刚好看不见的硬币,加上水后又会看得见),引导学生思考: 思考问题:我们如何看到物体?光的传播路线是否改变? 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小明就贸然跳下去想洗个凉水澡,哪曾想池水却很深,淹过了小明的脖子,于是他惊慌失措,大呼救命。 引导: 小明差点被淹死!对此,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为何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呢? 要解释这一现象,需要我们学习光的折射。三丶合作交流探究。 探究1: 什么是光的折射? 探究2: 光的折射规律 已经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从空气射向水面会发生反射。那么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或者光从玻璃进入空气,其传播方向又将会怎样呢? 1、实验验证猜想 描述实验现象: (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会发生偏折。 (2)当光垂直射向水或玻璃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特别注意: ①、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才会发生折射现象 ②、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光的反射遵循一定的反射规律,那么,光的折射有哪些规律呢 从以下方面进行猜想: 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 ②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③折射角会随入射角的变化而怎样变化? 3、讨论并设计方案,明确实验步骤: (1)观察折射光线、法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2)比较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 (3)改变入射角大小,观察折射角的变化; (4)让光垂直射向水面,观察现象; (5)换用玻璃砖, 重复上面的实验。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①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③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折射角也增大(或减小);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④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⑤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四丶情智共升。 学以致用 1.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光传播的路径将会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画出光路图。 2.讲故事:小明跟着爷爷到湖中去叉鱼时,每次都向着他看到的鱼叉去,却屡屡不中,这是为什么呢? 3.出示诗句: (1)掬水月在手; (2)潭清疑水浅。 据此提问:它们分别属于光的什么现象?二者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课后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