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1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识论、价值论的基本观点教育。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聚焦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集中阐释哲学上的价值、人的价值及其实现、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着重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以及为何、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科素养政治认同: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科学精神:了解价值的含义,要注意区分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选取不同人物的认识轨迹,分析不同的价值观对人生道路选择的影响。公众参与: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学习目标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理解价值观及导向作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重难点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张桂梅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迄今帮助千余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思考:张桂梅和她的女高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吗?价值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讲授新课哲学上价值的含义人的价值人的价值的含义人的价值的特点: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的价值的构成: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自我价值: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的价值的评价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人类、社会、国家和人民贡献了什么。情境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不同事件和行为往往有不同的看法。例如,在经济活动中,人们会形成关于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不同认识;在政治活动中,人们会形成关于政治举措的成败功过的不同评价;在道德实践中,人们会形成关于人类言行的是非荣辱的不同认识;在科学活动中,人们会形成关于科研成果的水平高低和贡献打下的不同评价。思考:在上述实践活动中,导致人们不同的认识和评价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纠正、形成正确的答案。教师小结。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②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3)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情境三:不同的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思考: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纠正、形成正确的答案。教师小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功,体现了时代精神。2、基本内容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要求(1)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2)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指导生活)(3)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七、课堂小结八、课堂检测2021年11月3日,中央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将202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给为国家作出卓越贡献的顾诵芬院士,奖金800万元。从哲学上看,上述材料反映的哲理是:( )A.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促进作用B.人的价值主要是物质贡献C.价值观不同,人生道路和人生选择也就不同D.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