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学案-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学案-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一.自主学习【学】
【课标要求】
列举事例,阐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意义。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明确法治中国建设的内涵,增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认同。
2.科学精神:增强对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意义的理解。
3.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
4.公共参与:明确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要求并结合实际积极参与。
【自学评价】
1.法治国家:
(1)是什么——含义、特征 (2)为什么——意义、地位 (3)怎么样——要求
2.法治政府:
(1)是什么——含义、特征 (2)为什么——意义、地位 (3)怎么样——要求
3.法治社会:
(1)是什么——含义、特征 (2)为什么——意义、地位 (3)怎么样——要求
二.研习探究【研】
(2022青岛二模)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实践中,一些企业承诺大于行动、口号跑在前面而措施落在后面的现象不时出现,有的甚至公布虚假数据,引发市场风险、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更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日前生态环境部印发了《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
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活动,加强社会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规定制定办法》《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企业依法披露环境信息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第三条 生态环境部负责全国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的组织、指导、监督和管理。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四条 企业是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的责任主体。 …… 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非法获取企业环境信息,不得非法修改披露的环境信息。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落实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对推进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意义。(9分)
三.达标练习【练】
1.(2022山东)为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海南省和北京市的人大常委会在已有法律法规基础上,率先制定了各自的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海南省的条例重点针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等自贸港知识产权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北京市则主要强化奥林匹克标志、网络平台等新兴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海南省的条例完善了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法律实施机制
②北京市的条例体现了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的地方立法权
③海南省的条例提高了海南自贸港在相关领域的治理能力
④北京市的条例加强了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网络平台的监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2全国甲)某市建立惠企平台,接入税务、社保、市场监管等部门数据,进行数据协同、数据比对、数据审核,实现了企业诉求在线直达、政府服务在线落地、政策绩效在线评价、审批许可在线完成等功能。用“数据跑”代替“企业跑”
①下放了行政事权,有助于理顺政企关系 ②引入了科技手段,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
③扩大了监管职能,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 ④优化了政务服务,有助于改善营商环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2全国乙)2021年施行的(长江保护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长江流省级人民政府负责落实国家长江流域协调机制的决策,按照职责分工负责长江保护相关工作。长江流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落实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维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责任。上述规定
①表明各级政府在长江保护中具有同等的职责
②赋予了地方各级政府在长江保护中更大的权限人
③强调了各级政府在长江保护中加强统筹协调的重要性
④明晰了各级政府责任,有利于完善长江保护体制机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4.(2022湖北)半夜楼上的“哐当”声,窗外店铺大喇叭的吆喝声,不远处建筑工地的轰隆声……不论工作学习还是居家生活,很多人都遭受过噪声的侵扰,“想静静”不容易。2022年6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对夜间施工噪音等问题作出了相应规定。该法的颁布实施旨在
①建立公民道德规范,健全社会法治体系 ②强化监管主体责任,提高政府服务意识
③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保障公民身心健康 ④提升环境治理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1浙江)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形象地说,就是要让政府当好国民经济的“领航员”、市场秩序的“裁判长”、和谐稳定的“守护神”、公共服务的“供给方”、美丽中国的“捍卫者”。这要求政府
①明确职责边界,不缺位不越位 ②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
③强化服务职能,弱化管理职能 ④拓展基本职能,发挥调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1湖南)某市践行新发展理念,专门成立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整合零碎闲置地块,腾挪植绿空间,规划建设绿道,增加了优质生态资源供给,增强了城市环境承载能力。该市的做法旨在
①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②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塑造地方政府形象
③增加政府职能权限,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④完善政府机构设置,增强城市治理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2济南一模)小学生张某连续一个月拨打119电话,消防部门经过细致调查找到张某,告知他119电话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防火安全,乱打这个电话会占用公共资源,虚构事实拨打火警电话是违法行为,并送来学习大礼包,勉励他勤奋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许多市民对消防员的暖心举措“点赞”。这表明执法人员坚持
①严格执法,秉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②公正执法,视不同情况要差别对待
③文明执法,融法、理、情于一体 ④规范执法,让司法过程便民利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某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采取村民推荐等方式,从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中筛选有一定法律基础的村民,纳入“法律明白人”队伍进行规范系统培训培养,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示范带头作用。培养“法律明白人”
①有利于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凝聚乡村振兴发展的合力
②有利于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效能
③促进乡村法治人才的培育,提升乡村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④旨在推进依法治国,为社会主义法治提供最根本的保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全国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工作要点明确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检查。提高合宪性审查工作质量,健全合宪性审查制度,明确合宪性审查的原则、内容、程序,建立健全涉及宪法问题的事先审查、咨询制度和事后审查制度,积极稳妥处理合宪性,涉宪性问题。此举有利于
①提高宪法监督水平,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 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③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形成不易腐的防范机制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10.(2022潍坊一模)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在中国境内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经营活动的各类 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登记管理作出统一规定,进一 步优化登记流程,压缩登记环节。对各方面高度关注的登记材料繁杂、“注销难”,虚假登记等问题作出规定。《条例》的实施有功于
①深化“放管服”改革,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②变节生产方式,增强市场经济活力和韧性
③建设法治政府,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 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2济宁期末)近年来,新疆伊犁边境管理支队昭苏边境管理大队组建了12支“马背警务室”,深入边境一线的高原牧区和偏远山区,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咨询,调节和处理群众纠纷,实现法律服务民族地区全覆盖。这有利于
①引导群众自觉尊法守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②推进公正司法,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③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④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水平,让法治之光照亮民族团结进步之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2滨州期末)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一2025年)》指出全面实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推动各级政府高效履职尽责。2022年上半年编制完成国务院部门权力清单,建立公开动态调整考核评估衔接规范等配套机制和办法。调整完善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加强标准化建设,实现同一事项的规范统一。实行“权责清单制度”
①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创新,提高行政效率 ②促进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提升治理能力
③推进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④维护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建设权责法定的政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2北京期末)办好家庭教育,关乎孩子健康成长,也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这实现了家庭教育由以家规、家训、家书为载体的传统模式,向以法治为引领和驱动的模式转型。对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该法的制定与实施是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的法治体现
B.国家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情况,立良法求善治
C.推动家庭教育模式迭代升级,彰显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
D.强化国家干预,将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国事”
14.(2022潍坊)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神圣庄严,拥有至上的地位。同时,它又在我们身边守护着每个人,我们的一生都与它紧密相连。下面几个案例符合宪法规定的有
①A市民发现当地制定的某法规中有一条款与宪法相抵触,建议该市人大常委会对其进行合宪性审查
②村委会对涉嫌盗窃犯罪嫌疑人李某进行讯问,因李某不配合,便将其关押在办公室
③小明因犯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他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④员工小张因被强制安排加班与单位发生争议,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了仲裁申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22泰安期末)《关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要求人民法院在司法裁判中遇到“扶不扶”“劝不劝”“管不管”等法律和道德难题时,亮明立场,辨明方向,以司法公正引领社会公正,让遵法守纪者扬眉吐气,让违法失德者寸步难行。这一要求
①体现了公正司法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②坚持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③完善社会主义法治,重视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
④发挥司法裁判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规则引领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2022北京西城一模) 超大城市治理的北京探索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城市成为治理的主要场景,超大城市治理尤其受到关注。北京市的“接诉即办”改革,正在形成一种市民诉求驱动超大城市治理的新路径。“一条热线听诉求”“一张单子管到底”——市民有什么问题,只需一个电话,很快就会有人主动联系,限时回复。“接诉即办”改革之初,北京市的诉求解决率不到50%,从2020年开始,解决率已经稳步提升到80%以上。与此同时,满意率也从2019年的60%左右上升到近90%。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超大城市治理”的北京经验。 (9分)
四.总结提升【结】(由学生自主画出课时的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
2023届高三政治学练案必修三第八课 参考答案
二.研习探讨
①推动企业增强环保意识和法治意识,承担社会责任;(3分)
②完善环境管理机制,强化环境执法;(3分)
③提升公众参与度,加强社会监督,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分)
三.达标练习
1.C 2.D 3.D 4.D 5.A 6.B 7.C 8.A 9.A 10.B 11.B 12.C 13.D 14.D 15.C
16.①践行人民中心,群众诉求快速响应、主动回应,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实现政府与公民
的良性互动,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②职能科学,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配置合理,行使好基本职能。
③智能高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优化治理流程,提高服务效能和服务水平,推动超大城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提升了城市治理效能。
2023届高三政治学练案必修三第八课 参考答案
二.研习探讨
①推动企业增强环保意识和法治意识,承担社会责任;(3分)
②完善环境管理机制,强化环境执法;(3分)
③提升公众参与度,加强社会监督,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分)
三.达标练习
1.C 2.D 3.D 4.D 5.A 6.B 7.C 8.A 9.A 10.B 11.B 12.C 13.D 14.D 15.C
16.①践行人民中心,群众诉求快速响应、主动回应,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实现政府与公民
的良性互动,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②职能科学,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配置合理,行使好基本职能。
③智能高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优化治理流程,提高服务效能和服务水平,推动超大城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提升了城市治理效能。
2023届高三政治学练案必修三第八课 参考答案
二.研习探讨
①推动企业增强环保意识和法治意识,承担社会责任;(3分)
②完善环境管理机制,强化环境执法;(3分)
③提升公众参与度,加强社会监督,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分)
三.达标练习
1.C 2.D 3.D 4.D 5.A 6.B 7.C 8.A 9.A 10.B 11.B 12.C 13.D 14.D 15.C
16.①践行人民中心,群众诉求快速响应、主动回应,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实现政府与公民
的良性互动,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②职能科学,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配置合理,行使好基本职能。
③智能高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优化治理流程,提高服务效能和服务水平,推动超大城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提升了城市治理效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