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我与地坛(节选)》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我与地坛(节选)》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
①作者史铁生在20岁时不幸双腿残废,这篇散文凝聚了他十五年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感受。作者通过恳切、优美的文字,把他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宝贵东西传达给读者,用苦难提高了人们对生命的认识。文中除了对生命的思考,还有一条线索是对母亲的怀念,作者以母亲去世后几年的思考,用诚挚的语言表达了痛彻心扉的悔恨和对母亲深深的歉意。
②在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要结合作者的特殊经历,把握住文章行文线索,思考史铁生是如何在清明如静水般的行文里,表达诚挚感情的。还要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读《我与地坛》全文,把握节选部分与全文主旨的关系。
1.了解史铁生的生平经历,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积累文学常识。
2.把握文章的线索,理解选文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3.品味文章沉静、深沉、细腻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4.感悟作者由“生”到“死”的复杂情感,形成健康的生命观。体会“母爱”的崇高与伟大,形成正确的亲情观。
把握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概括“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情景导入
“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
—史铁生解释他的名字
环节一:知人论世
1.走近史铁生
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
1958年在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读书。
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部。
1969 年赴延安插队,
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
1974 年始在某街道工厂做工,七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
197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
1981年因患肾病后发展为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自己戏称“专业生病,业余写作”。
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了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一举成名,从残疾临时工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后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景点作品”。
2.创作风格
史铁生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作品呈现平淡质朴而意蕴深沉的"散文化"倾向。自1985年以后,他开始思考人的命运,作品略带哲理玄思,表达人与生俱来的局限是能力与愿望之间的永恒距离,生命的目的就是不断跨越困境的过程的观点。后来在创作形式上也有所变化,吸取了现代主义的因素。
3.写作背景
《我与地坛》发表于1991年《上海文学》第一期。此时史铁生40岁,四十是一个充满迷惑与智慧的人生阶段。
史铁生不幸下肢瘫痪,其苦自不待言,他曾一度精神几近崩溃。正是在这不寻常的心境下,他来到了地坛。残垣断壁所显现出的历史沧桑感让史铁生充分感受到时间永恒的力量,感受到岁月流逝的无情、宇宙的浩渺和历史的凝重;衬托出个人的微不足道,衬托出个人遭遇的无常和偶然,它使得一切痛苦都失去了分量,而又从反面让一个不幸的人获得了解脱,得到了灵魂的自救。
地坛对史铁生来说,已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地坛成为他精神栖居的家园,他在其中感悟到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学。在这种情况下,史铁生写了《我与地坛》这篇文章。
4.解题
“我”是作者自己,即史铁生。地坛,即方泽坛。
5.了解“地坛”
地坛又称方泽坛,在中国北京安定门外,是明世宗以后明清两代皇帝每年夏至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地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坛内总面积37.4公顷,呈方形,整个建筑从整体到局部都是遵照中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和象征传说构思设计的。地坛现存有方泽坛、皇祇室、宰牲亭、斋宫、神库等古建筑。
环节二:初读感悟
1.明确字音
剥蚀(bō shí) 坍圮(tān pǐ) 亘古不变(gèn) 撅(juē)
肆意(sì) 譬如(pì) 熨帖(yù tiē) 猝然(cù)
步履(lǚ) 倔强(jué) 隽永(juàn) 恪守(kè)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亘古不变:从古到今,没有变化。
窸窸窣窣:拟声词,形容摩擦等轻微细小的声音。
急于求成:形容急着要取得成功。
心神不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坐卧难宁:指人坐着躺着都不安宁,常形容心绪烦乱,又表示翻来覆去去难以入眠。
声名狼藉: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
任务活动 整体把握,理清结构
任务说明: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思考1: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 写地坛给“我”的启迪。
(1-4段) 写“我”与地坛的缘分。
(5-7段) 写“我”在地坛的人生感悟。
第二部分 写母亲给“我”以生存的启发,使“我”懂得怎样生活。
(1-3段) 写“我”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4-10段) 写“我”的创作取得了成功,母亲却不能分享“我”的快乐。
环节三:深度探究
任务活动一 品读内涵,把握真谛
任务说明:语言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外在载体,不仅在形式上会有修辞、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变化,而且在内涵上往往也是多重的,既有比较浅白的字面意思,还有寄寓其中的深刻内涵。把语句拿来细细揣摩,品味,才能够更加真切的理解作者的内心。
分析第一部分
思考1:“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为何要强调这种区别?
明确  “地坛离我家很近”: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前二十年,作者的生命按常态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20岁时突至的疾病使作者的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作者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对生命的新认识,地坛已经成为作者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作者这样写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他的心路历程。
思考2:分析作者为何“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识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
明确 地坛作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地神的神圣场所,曾有过怎样的繁华与辉煌,不难想象。可经过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却冷落如一片野地,由盛到衰;史铁生在风华正茂的20岁忽然残废了双腿,由健全到残缺。相同的命运轨迹,令他对地坛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之感。只有在地坛沧桑、宁静的怀抱里,他那颗颓废绝望的心才能找到心灵的抚慰。
思考3:分析第三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明确 ①说明地坛是破败、荒芜、古旧的,同时又宁静,充满活力、生气。
②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③地坛是对“生命”和“世界”的解读,也是作者的解读,让作者获得新生。
思考4:阅读第5段的景物描写,完成下表。
景物特点 生命启示
(1)蜂儿:
(2)蚂蚁:
(3)瓢虫:
(4)蝉蜕:
(5)露水:
明确  
景物特点 生命启示
(1)蜂儿:“稳稳地” 生活得优雅、淡定、从容
(2)蚂蚁:①“摇头晃脑”“捋着触须”;②“转身”“疾行” ①生活得快乐、悠闲、自在; ②说明它充满活力,充满信心,有目标
(3)瓢虫:先是“爬”,接着是“祈祷”,最后是“升空” 按自己的方式,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无拘无束,自由,靠自己的力量行动来改变自己的生活轨迹
(4)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 要获得重生、新生,需要耐得住寂寞,必须像蝉一样经历蜕壳的煎熬
(5)露水:“摔开万道金光” 虽微小、短暂,但即使面临死亡也精彩度过,而不是消极等死
思考5:分析第七段环境描写。
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明确 这段调动了人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夕照的灿烂,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暴雨中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以及秋风过后园中的味道中都有一种生命的激情。园子虽然任人肆意雕琢却未改变本色,”我“也不应因残疾而改变生命的本色。它激励作者面对不幸,采取积极的人生态度。
思考6:怎样理解“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明确  作者在生命最美好的年华瘫痪了,内心备受折磨,在“生”于“死”的矛盾中苦苦针扎。在来到地坛之后,看到了荒芜但不衰败的地坛景象,获得了对生命的重新思考,知道了“死”的必然之后,决定坦然面对不幸,思考“生”的问题。
分析第二部分
思考1:在作者的心目中,“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明确 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思考2:你是怎样理解“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明确 母亲不仅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
思考3:作者最终理解了母亲吗?请简要分析。
明确 理解了。如:①设想母亲的心理;②写小说回报母亲;③整日怀念母亲;④痛悔自己的倔强和羞涩。
思考4:找出令你感动的语句,有感情的朗读,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明确 示例: “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作者成熟之后,冷静地回想母亲当时的话,幡然醒悟其真正的含义,在解读之中充满了自己深深的忏悔。
思考5:“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有何含义。
明确 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我”的每一寸进步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入了土地,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充分传达出“我”的懂得与后悔。
思考6:“我”、地坛、母亲三者是怎样的一种联系?
明确 “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母亲与地坛融为一体,一起融入了我的生命。阅尽沧桑的地坛以宽阔的胸怀静静地接纳包容了曾经痛不欲生的我。历尽苦难的母亲以聪慧坚忍的关爱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没有地坛我不知道该不该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没有母亲我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
总结
这篇散文通过写作者与地坛的关系,表达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感悟;通过写母亲,抒发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及他所体悟到的母爱。透过这些朴实、纯净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史铁生的精神魅力,以及他澄净的思想和深切的感悟带给我们的启迪和思考。
任务活动二 锤炼语言,曲径探幽
任务说明:一千多年来的中国诗坛尽管新旧更替,但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却是不同时代的诗人都企盼达到的艺术高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主要内涵即是“炼字与炼意”。“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诗赋以一字见工拙”,品鉴诗词的语言,是鉴赏诗歌之美,品鉴诗人之情的重要方法。
思考1:“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连用三个“找不到”有何表达效果?
明确 反复手法,连用三个“找不到”,强调作者生命突然被逸出轨道的不知所措和迷茫。
思考2:“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请结合上下文理解这几句的语句特点、表达效果。
明确  ①把“剥蚀了”“淡褪了”“坍圮了”“散落了”这些谓语动词提前,更强化了动作,更有了力度。同时,构成排比,强烈地表达出“时间的无情与自然风雨的力量”。
②与上文“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句子结构是一致的。接着写它剥蚀了什么淡褪了什么,句型上就构成了一种呼应关系。同时也让残缺不全的“我”和残败不堪的地坛形成了一种呼应关系。
思考3:“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试对这句话的丰富内涵加以赏析。
明确  这句话将环境、时间和个人的遭遇紧紧联系在一起,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现实的残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逃避、不懦弱、勇敢面对现实的坚强意志。
思考4:在第一部分第7段中,作者连用了六个“譬如”,分析其意图及表达效果。
明确  六个“譬如”句中所选意象都表现了生活中种种不屈服于命运,充满生命活力、恒久、坦然的生命存在。这段文字从“不屈”到“活力”,再到“恒久”,最后是“坦然”。用六个“譬如”领起,把丰富的生活场景和细节组织起来,给人一种绵绵不绝的感性冲击,启发人们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活着的意义。
思考5:“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试分析“不幸”的内涵及表达效果。
明确  这句话先说自己“不幸”,后说母亲“不幸”。前者是说肢体的残疾,后者是说心灵的苦难。它将两个人两种不同的不幸联系在一起,以自己的不幸来衬托母亲的更不幸,写出了作者此刻的醒悟以及对母亲深深的歉意。
任务活动三 分析特色,学以致用
任务说明:写作特色是指文章在某些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显著的写作技巧、写作特点和效果。写作特色因人而异,写作特色运用得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力,使得文章引人入胜。写作特色内涵丰富,例如结构、修辞、语言、叙事特点、表达方式等等。准确分析并概括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有助于提升阅读者的感悟力,也为表达提供了方法借鉴。
思考: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明确 ①明暗线索交织,互为补充。在这篇文章当中,明线主要是阐述地坛的博大宏伟、暗线则是在阐述着母亲对于作者的宽容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写到“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通过明线和暗线之间的交织,文章的主题也就被渲染的淋漓尽致。
②生动传神的景物描写。作者或捕捉静态的景物,写“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或描摹动态的景物,写“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露水在草叶上滚动”。作者还在景物描写中穿插虚写,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加入了联想,把生命痕迹中蕴含的活力、情趣传神地表达出来。
③富含哲理的语言。文章语言极富哲理性。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常人眼中衰败的落日、泥泞的沟坎,被作者描绘得如此壮丽,其中寄寓着这样的哲理:生命充满劫难,而苦难的人生也能够辉煌和灿烂。
④真挚动人的情感。儿子对母亲的思念、眷恋之情感人肺腑。母亲已逝,儿子从清晨一直呆呆地坐到傍晚,直至古祭坛上洛满黑暗,再渐渐浮起月光,幻想母亲还会像从前那样来这园中找自己,此中景色描写成功地渲染了物是人非的沧桑感,把儿子思念母亲的痛苦写得深沉悲哀。
⑤融议论、记叙、描写为一体。在抒情中夹杂一些议论,突出了主题,如“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记叙的一些细节深化了主题,如“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了气氛,如“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等等。在内容上,本文打破了抒情、议论与叙事、写景的间隔,以思辨为主导,而又自始至终饱含情感,内涵深厚。
任务活动四 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任务说明:同样一个题材,不同作者会选择不同的形式加以表现,不用的语言加以呈现;同一体裁,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情感寄寓和志趣表达。文学的“和而不同”的美学观念,从未过时。将相关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可以拓宽品读者的情感体验,加深对主题的认识,鉴赏不同的艺术手法。
活动:阅读并思考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溜荫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
思考:比较两篇选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何不同?
明确 ①郁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景显情。借庭院秋景来抒发故都的秋的清静、清闲与悲凉。史文:以景明理,景中寓理。借地坛的小昆虫与草木的形象来表达荒芜但是张扬着生命活力,以抚慰作者,虽然残疾却可以顽强而活。
②郁文:用名胜烘托庭院秋景。史文:景物具有象征色彩,具有隐喻意。
③郁文:用排比或比喻写景。史文:则用拟人手法写小昆虫,生动形象。
环节四:思考延伸
散文的美妙多端,然而最高的理想也不过是“简单”二字而已。简单就是经过选择删芟以后的完美的状态。散文的毛病最常犯的无过于下面几种:(一)太多枝节,(二)太繁冗,(三)太生硬,(四)太粗陋。枝节多了,文章的线索便不清楚,读者要很用力地追寻文章的旨趣,结果是得不到一个单纯的印象。太繁冗,则读者易于生厌,并且在琐碎处致力太过,主要的意思反倒不能直诉于读者。太生硬,则无趣味,不能引人入胜。太粗陋则令人易生反感令人不愿卒读,并且也失掉纯洁的精神。散文的艺术中之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割爱”。一句有趣的俏皮话,若与题旨无关,只得割爱。散文的美,不在乎你能写出多少旁征博引的故事穿插,亦不在多少典丽的辞句,而在能把心中的情思干干净净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散文的美,美在适当。散文的文调要免除堆砌的毛病,相当的自然是必须保持的。用字用典要求其美,但是要忌其僻。文字若能保持相当的自然,同时也必须显示作者个人的心情,散文要写得亲切,即是要写得自然。希腊的批评家戴奥尼索斯批评柏拉图的文调说:当他用浅显简单的辞句的时候,他的文调很令人欢喜的。因为他的文调可以处处看出是光明透亮,好像是最晶莹的泉水一般,并且特别的确切深妙,他只用平常的字,务求明白,不喜欢勉强粉饰的装点。
(节选自梁实秋《论散文》)
思考:假如你要向《散文评论》杂志推荐《我与地坛》一文,请你以“散文的美”为评析角度,结合文本,列出你评论的要点。
明确 (1)散文的美要线索清晰,旨趣明确。《我与地坛》的线索清晰,以地坛的景色和我与母亲的感情为线,将母亲对我的爱和我对母亲的思念表达的淋漓尽致。(2)散文的美要使用自然的文辞,自然朴实。《我与地坛》中使用生活中和母亲对话、我和作家朋友的聊天等平凡自然的词语,情理并茂。(3)散文的美要“适当割爱”,内容不粗陋、感情细腻。《我与地坛》选取我和母亲生活中平凡又令人感动的细节画面,表达我在母亲离世后的悔恨和思念。
课后作业
完成同步资源的《分层作业》
收获 不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