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 导数之极值点偏移(二)(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12 导数之极值点偏移(二)(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专题11 导数之极值点偏移(二)
一、考情分析
函数的极值点偏移问题,是导数应用问题,呈现的形式往往非常简洁,涉及函数的双零点,是一个多元数学问题,不管待证的是两个变量的不等式,还是导函数的值的不等式,解题的策略都是把双变量的等式或不等式转化为一元变量问题求解,途径都是构造一元函数.
二、考点梳理
1、极值点偏移的判定定理
对于可导函数,在区间上只有一个极大(小)值点,方程的解分别为,且,
(1)若,则,即函数在区间上极(小)大值点右(左)偏;
(2)若,则,即函数在区间上极(小)大值点右(左)偏.
2、运用判定定理判定极值点偏移的方法
1、极值点偏移处理方法:
(1)求出函数的极值点;
(2)构造一元差函数;
(3)确定函数的单调性;
(4)结合,判断的符号,从而确定、的大小关系.
口诀:极值偏离对称轴,构造函数觅行踪;四个步骤环相扣,两次单调紧跟随.
2、答题模板
若已知函数满足,为函数的极值点,求证:.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并求出的极值点;
假设此处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2)构造;
注:此处根据题意需要还可以构造成的形式.
(3)通过求导讨论的单调性,判断出在某段区间上的正负,并得出与的大小关系;
假设此处在上单调递增,那么我们便可得出,从而得到:时,.
(4)不妨设,通过的单调性,,与的大小关系得出结论;
接上述情况,由于时,且,,故,又因为,且在上单调递减,从而得到,从而得证.
(5)若要证明,还需进一步讨论与的大小,得出所在的单调区间,从而得出该处函数导数值的正负,从而结论得证.
此处只需继续证明:因为,故,由于在上单调递减,故.
【说明】
(1)此类试题由于思路固定,所以通常情况下求导比较复杂,计算时须细心;
(2)此类题目若试题难度较低,会分解为三问,前两问分别求的单调性、极值点,证明与(或与)的大小关系;若试题难度较大,则直接给出形如或的结论,让你给予证明,此时自己应主动把该小问分解为三问逐步解题.
三、题型分析
例1、已知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有两个不同的极值点.
(1)求的取值范围.
(2)设的两个极值点为,证明.
例2、(2021·重庆市开州中学高三月考)设函数.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2)当时,若在定义域内存在两实数,满足且,证明:.
例3、已知,.若有两个极值点,,且,求证:(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例4、已知函数与的图象在点处有相同的切线.
(Ⅰ)若函数与的图象有两个交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Ⅱ)若函数有两个极值点,,且,证明:.
例5、(2021·湖北恩施·高三开学考试)已知函数.
(1)判断的单调性;
(2)设方程的两个根为,,求证:.
迁移应用
1、(2021·湖北江岸·高二期末)已知函数,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2)若,且,证明:.
2、已知函数.
(1)求的单调区间;
(2)证明:当时,.
3、(2021·江苏·周市高级中学高三开学考试)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若,且,证明:.
4、(2021·安徽·合肥一中高三月考(理))已知函数.
(1)若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函数的两个零点为,,证明:.
5、(2021·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文))已知函数.
(1)证明: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恒过定点;
(2)若有两个零点,,且,证明:.
6、(2021·陕西·千阳县中学模拟预测(理))已知.
(1)求的单调区间;
(2)当时,若关于x的方程存在两个正实数根,证明:且.
7、(2021·北京·临川学校高三期末)已知函数.
(1)若函数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函数存在两个极值点,求证:.
8、(2021·全国全国·模拟预测)已知函数,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2)设方程的两个根分别为,,求证:.专题11 导数之极值点偏移(二)
一、考情分析
函数的极值点偏移问题,是导数应用问题,呈现的形式往往非常简洁,涉及函数的双零点,是一个多元数学问题,不管待证的是两个变量的不等式,还是导函数的值的不等式,解题的策略都是把双变量的等式或不等式转化为一元变量问题求解,途径都是构造一元函数.
二、考点梳理
1、极值点偏移的判定定理
对于可导函数,在区间上只有一个极大(小)值点,方程的解分别为,且,
(1)若,则,即函数在区间上极(小)大值点右(左)偏;
(2)若,则,即函数在区间上极(小)大值点右(左)偏.
2、运用判定定理判定极值点偏移的方法
1、极值点偏移处理方法:
(1)求出函数的极值点;
(2)构造一元差函数;
(3)确定函数的单调性;
(4)结合,判断的符号,从而确定、的大小关系.
口诀:极值偏离对称轴,构造函数觅行踪;四个步骤环相扣,两次单调紧跟随.
2、答题模板
若已知函数满足,为函数的极值点,求证:.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并求出的极值点;
假设此处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2)构造;
注:此处根据题意需要还可以构造成的形式.
(3)通过求导讨论的单调性,判断出在某段区间上的正负,并得出与的大小关系;
假设此处在上单调递增,那么我们便可得出,从而得到:时,.
(4)不妨设,通过的单调性,,与的大小关系得出结论;
接上述情况,由于时,且,,故,又因为,且在上单调递减,从而得到,从而得证.
(5)若要证明,还需进一步讨论与的大小,得出所在的单调区间,从而得出该处函数导数值的正负,从而结论得证.
此处只需继续证明:因为,故,由于在上单调递减,故.
【说明】
(1)此类试题由于思路固定,所以通常情况下求导比较复杂,计算时须细心;
(2)此类题目若试题难度较低,会分解为三问,前两问分别求的单调性、极值点,证明与(或与)的大小关系;若试题难度较大,则直接给出形如或的结论,让你给予证明,此时自己应主动把该小问分解为三问逐步解题.
三、题型分析
例1、已知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有两个不同的极值点.
(1)求的取值范围.
(2)设的两个极值点为,证明.
【解析】:(1)依题意,函数的定义域为,所以方程在有两个不同根.即方程在有两个不同根.
转化为,函数与函数的图象在上有两个不同交点
又,即时, , 时,,
所以在上单调增,在上单调减,从而.
又有且只有一个零点是1,且在时,,在时, ,所以由的图象,
要想函数与函数的图象在上有两个不同交点,
只需,即
(2)由(1)可知分别是方程的两个根,即, ,
设,作差得, ,即.
原不等式等价于
令,则,,
设, ,,
∴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
即不等式成立,故所证不等式成立.
【方法总结】: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
构造差函数.根据差函数导函数符号,确定差函数单调性,利用单调性得不等量关系,进而证明不等式.
根据条件,寻找目标函数.一般思路为利用条件将求和问题转化为对应项之间大小关系,或利用放缩、等量代换将多元函数转化为一元函数.
例2、(2021·重庆市开州中学高三月考)设函数.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2)当时,若在定义域内存在两实数,满足且,证明:.
【答案】(1)函数的单调性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分析】
(1)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及导数,再分类讨论导数值为正、为负的x取值区间即得;
(2)代入m值,构造函数,由此导出并结合函数单调性即可作答.
【详解】
(1)依题意,函数定义域为,,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由得,当时,,当时,,
于是得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当时,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2)当时,,由(1)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因实数,满足且,于是得,
当时,令,
,即在上单调递增,,,即,
而,于是得,显然,又在上单调递减,
因此,,即,
所以.
例3、已知,.若有两个极值点,,且,求证:(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解析】(方法一)构造函数现实力
【证明】:由,是方程的两个不同实根得,令,,由于,因此,在,.
设,需证明,只需证明,只需证明,即,即.
即,,故在,故,即.令,则,因为,,在,所以,即.
(方法二)巧引变量
【证明】:设,,则由得,设,则,.欲证,
(方法三)巧引变量
【证明】:设,,则由得,设,则,.
欲证,需证,
即只需证明,
即,
设,,
故在,因此,命题得证.
例4、已知函数与的图象在点处有相同的切线.
(Ⅰ)若函数与的图象有两个交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Ⅱ)若函数有两个极值点,,且,证明:.
【答案】(Ⅰ);(Ⅱ)证明过程见解析;
(Ⅱ)由题意,函数,其定义域为,

令,得,其判别式,
函数有两个极值点, ,等价于方程在内有两不等实根,又,故.
所以,且, ,

令, ,
则,
由于,∴,故在上单调递减.
故.
所以,
所以.
【方法总结】:此题主要考查函数导数的几何意义,以及函数单调性、最值在不等式证明中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有关方面的知识,属于高档题型,也是高频考点.在问题(Ⅰ)中根据导数几何意义建立方程组,求出函数解析式,再由题意构造函数,将问题转化为求函数的零点个数,利用导数求出函数的最值、单调区间,从而求出实数的取值范围;在问题(Ⅱ)中,由(Ⅰ)可求出函数的解析式,依据导数与极值点的关系求出参数的范围,并求出参数与极值点的关系式,根据问题构造新的函数,再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成立.
例5、(2021·湖北恩施·高三开学考试)已知函数.
(1)判断的单调性;
(2)设方程的两个根为,,求证:.
【答案】(1)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2)证明见解析.
【分析】
(1)利用求导函数即可判断;
(2)通过构造函数,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来证明.
【详解】
(1),,那么,,
所以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
(2)令,,
则,在单调递减,单调递增,又,不妨设
先证明.只要证明,即只要证明.
因为
令,,则
在单调递减,所以.
从而必有
下面证明.
因为,,所以,
又,所以,
令,,,
令,,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故.
综上,.
【点睛】
极值点偏移问题,常用构造对称函数方法如下:①求出函数的极值点;②构造函数;③确定函数的单调性;④结合,判断的符号,从而确定,的大小关系。
迁移应用
1、(2021·湖北江岸·高二期末)已知函数,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2)若,且,证明:.
【答案】(1)时,递增;时,递减;(2)证明见解析.
【分析】
(1)首先求函数的导数,并判断导数的单调性,结合导函数的零点,判断函数的单调性;(2)首先方程变形为,设,,通过构造函数,,利用导数证明,再分和时,证明.
【详解】
解:(1),是减函数,是增函数,
所以在单调递减,
∵,
∴时,,单调递增;时,,单调递减.
(2)由题意得,,即
,,
设,,则由得,,且.
不妨设,则即证,
由及的单调性知,.
令,,则

∵,∴,,
∴,取,则,
又,则,
又,,且在单调递减,∴,.
下证:.
(i)当时,由得,;
(ii)当时,令,,则

记,,则,
又在为减函数,∴,
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单调递减,从而,在单调递增,
又,,
∴,
又,
从而,由零点存在定理得,存在唯一,使得,
当时,单调递减;
当时,单调递增.
所以,,
又,

所以,,
显然,,
所以,,即,
取,则,
又,则,
结合,,以及在单调递增,得到,
从而.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第二问要证明不等式成立,换元后转化为,两次构造函数,并转化为极值点偏移问题,证明不等式.
2、已知函数.
(1)求的单调区间;
(2)证明:当时,.
【解析】 (1) 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2)由(1)知当时,.
不妨设,因为,即,则,
要证明,即,只需证明,即.
而等价于,
令,则,
令,则,
所以单调递减,,即,所以单调递减,
所以,得证.
3.已知函数有两个零点.证明:.
【解析】 参变分离再构造差量函数
由已知得:,不难发现,,
故可整理得:
设,则
那么,当时,,单调递减;当时,,单调递增.
设,构造代数式:
设,
则,故单调递增,有.
因此,对于任意的,.
由可知、不可能在的同一个单调区间上,
不妨设,则必有
令,则有
而,,在上单调递增,因此:
整理得:.
【其他解法】:利用“对数平均”不等式
参变分离得:,由得,,
将上述等式两边取以为底的对数,得,
化简得:,

由对数平均不等式得:,

从而
等价于:
由,故,证毕.
3、(2021·江苏·周市高级中学高三开学考试)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若,且,证明:.
【答案】(1)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2)证明见解析.
【分析】
(1)求出,得出当时,;当时即可求解;(2)通过分析法将原问题转化为证明,构造,利用导数研究其单调性即可.
【详解】
(1),,
由得,
当时,;当时,
∴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2)∵,且,
∴由(1)知,不妨设.
要证,只需证明,
而,在上单调递减,
故只需证明.
又,∴只需证明.
令函数,
则.
当时,,,故,
∴在上单调递增,
故在上,
∴成立,故成立.
4、(2021·安徽·合肥一中高三月考(理))已知函数.
(1)若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函数的两个零点为,,证明:.
【答案】(1);(2)证明见解析.
【分析】
(1)分离常数后构造函数,求导后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得函数的最小值即可得出结论;(2)要证,即要证,即证.构造函数,求导后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解即可.
【详解】
(1)解:因为恒成立,所以,
即恒成立.
令,则,
易知在上单调递增,且.
所以当时,;当时,.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故.
(2)证明:由题意可知方程的两根为,.
令,则的两个零点为,.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不存在两个零点;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则,得.
设,则,.
因为,所以,.
要证,即要证,即证.

,.
则,所以在上单调递减,所以.
因为,所以.
因为,,且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即,故成立.
5、(2021·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文))已知函数.
(1)证明: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恒过定点;
(2)若有两个零点,,且,证明:.
【答案】(1)恒过定点,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分析】
(1)利用导数求出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进而可证得结论;
(2)令,可得,构造,用导数可证得在上单调递增,则,即,故.
【详解】
(1)函数的定义域为,由,得,则,又,则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方程为,即,显然恒过定点.
(2)若有两个零点,,则,,得.
因为,令,则,
得,则,
所以.
令,则,
令,则,
则在上单调递增,所以.
所以,则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即,故.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第(2)问的关键点是:构造,用导数证得在上单调递增,进而得到.
6、(2021·陕西·千阳县中学模拟预测(理))已知.
(1)求的单调区间;
(2)当时,若关于x的方程存在两个正实数根,证明:且.
【答案】(1)减区间为:,增区间为:;(2)证明见解析.
【分析】
(1)对函数求导,根据导数与0的关系,判断函数单调区间;
(2)方法一:由条件,分离参数,令,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区间及最值情况,利用数形结合将问题转化为图像交点问题,从而证得参数a的取值范围;令,将证明的结论等价转化为,从而,令,通过导数研究其最大值情况,从而证明结论;
方法二:令,通过导数求得单调区间,若,有两个零点,只需最小值小于0,从而求得参数a取值范围;令,则,变形整理,要证,则只需证,即只要证,结合对数函数的图象可知,只需要证两点连线的斜率要比两点连线的斜率小即可.
【详解】
(1)解:的定义域为,
又由得,
当时,,
当时,,
的减区间为:,增区间为:,
(2)证明:方法一:由存在两个正实数根,
整理得方程存在两个正实数根.
由,知,
令,则,
当时,减函数;当时,增函数.
所以.
因为.所以的值域为,
问题等价于直线和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且,
所以,从而.
令,则,解得,
,而,
下面证明时,,
令,
则,
令,则,
在为减函数,,
在为减函数,,
在为减函数,,即.
方法二:由存在两个正实数根,
整理得方程存在两个正实数根.
由,知,
令,则,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
因为有两个零点,即,得.
因为实数是的两个根,
所以,从而.
令,则,变形整理,
要证,则只需证,即只要证,
结合对数函数的图象可知,只需要证两点连线的斜率要比两点连线的斜率小即可.
因为,所以只要证,整理得.
令,则,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即,
所以成立,故成立.
【点睛】
方法点睛:通过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区间,最值情况以及交点,零点情况;带参数时,可以分离参数或者带参分类讨论这两种方法来求得参数取值范围;对于双变量问题的证明,一般需要找到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利用另一个变量来表示这两个变量,从而转化为函数问题,借助导数证得结论.
7、(2021·北京·临川学校高三期末)已知函数.
(1)若函数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函数存在两个极值点,求证:.
【答案】(1);(2)证明见解析.
【分析】
(1)转化条件为在上恒成立,分参后构造新函数,结合导数即可得解;
(2)由极值点的概念结合函数的单调性可得,通过构造新函数,结合导数及函数的单调性可证,即可得证.
【详解】
解:(1)易知的定义域为,
由题意知,即在上恒成立,.
令,则.
当时,,单调递增;
当时,,单调递减,
所以当时,有最小值,
所以;
(2)因为,由知,,

则,且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可令,,.
令,.

因为,所以,所以上在单调递减,且,
所以时,.
又,所以
所以.
所以.
因为,,且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
【点睛】
关键点点睛:
本题第二问考查极值点偏移问题,构造新函数,通过导数说明单调性,进而可得,再通过的单调性转化的不等关系,即可得证.
8、(2021·全国全国·模拟预测)已知函数,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2)设方程的两个根分别为,,求证:.
【答案】(1)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极大值为,极小值为;(2)证明见解析.
【分析】
(1)求导后,根据的正负可确定的单调区间;由极值的定义可求得极值;
(2)根据的根可确定两根所处的范围;设,利用导数可求得的单调性,从而得到,结合可得到,结合单调性可证得结论.
【详解】
(1)由题意得:,令,解得:,,
当时,;当时,;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
的极大值为;极小值为;
(2)当时,,令,解得:,
当时,方程的两个根在区间内.
设函数,

,.
令,,则,
在上为增函数,又,
则当时,;当时,;
当时,,当时,,当时,,
在上单调递减.
不妨设,
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又,,
,,由(1)知:在上单调递增,,
.
【点睛】
方法点睛:处理极值点偏移问题中的类似于(为的两根)的问题的基本步骤如下:
①求导确定的单调性,得到的范围;
②构造函数,求导后可得恒正或恒负;
③得到与的大小关系后,将置换为;
④根据与所处的范围,结合的单调性,可得到与的大小关系,由此证得结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