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3年丹城中学第一学期初二社会思品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小题,40分)1、它位于非洲东北部;在埃菲尔铁塔建起之前,它有一座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它曾经国力强盛,成为地跨亚洲、非洲的军事帝国……“它”指的是( )A、古埃及 B、古希腊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2、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建立夏朝 B、禹死后,启继承父位C、武王伐纣,建立西周 D、夏朝建立国家政权机构3、某人在权力机关——“公民大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这一情景出现在( )A、古代雅典 B、古代中国 C、古代印度 D、古巴比伦王国4、下列对亚历山大帝国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它是由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建立的 ②它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③它的都城在巴比伦 ④它的民主制度非常发达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5、公元前5世纪中叶诞生于罗马,后来成为近代西方国家法律基础的是( )A、民主法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欧洲法6、有这样一组描述:他第一个在罗马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他还结束了罗马共和国。他是( )A、汉尼拔 B、凯撒 C、屋大维 D、伯利克里7、下列成就属于古希腊阿基米德的有( )①发现杠杆定律②创立物理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等学科体系 ③发现浮力定律④创立逻辑学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8、下列对古希腊文化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希腊神话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奇葩②《荷马史诗》是世界闻名的长篇文学作品,相传由荷马加工整理而成③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 ④埃斯库罗斯被誉为“喜剧之父”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征有( )①都处于大河流域附近②都曾经是地跨亚非两洲的军事大帝国③都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④都以农业经济为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0、下列有关早期文字与产生国家组合正确的是( )A、象形文字 古希腊 B、甲骨文 古中国C、楔形文字 古埃及 D、字母文字 古巴比伦11、从11世纪起,欧洲的城市不断涌现。下列关于西欧城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促使了原有城市的复苏和新城市的涌现B、巴黎和伦敦是新兴的城市,既是政治中心,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C、城市的兴起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早期资产阶级出现D、西欧城市在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领主与劳动者自身消费12、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传入欧洲的是( )A、古代埃及人 B、古代印度人 C、古代阿拉伯人 D、古代希腊人13、下列对《一千零一夜》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它是世界闻名的长篇文学作品,反映了古希腊的早期历史②它由各民族的民间故事汇集整理而成,内容包括神话传说、王宫轶事等③它生动地描绘了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的画面④《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学的不朽之作,又名《天方夜谭》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4、下列措施中,作为日本治国基础的是( )A、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B、土地收归国有C、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D、参照中国律令制度,编订律令法15、我们受了委屈,常常回家诉说;我们获得快乐,常常回家分享;我们碰到困难,往往向家人求援。这说明,家是我们的( )A、经济来源 B、娱乐天地 C、情感栖息地 D、天然学校16、《亲尝汤药》讲述的是汉代文帝孝行的故事,有诗颂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小时候,妈妈为我洗脚;长大后,我为妈妈洗脚。”这是一句公益广告词。这二者都告诉我们 ( )A、要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 B、要继承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C、要把孝的传统作为义务来履行 D、要学习古人孝敬亲人的办法17、下列行为认为是孝敬父母的表现是( )A、为了买一件衣服,我大闹一场才得到 B、我的脏衣服留给妈妈洗,谁让她下岗没事做C、抽空和父母聊天,夸夸他们的优点 D、考试不理想,这是我的隐私,不能让家长知道18、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表明( )①广交朋友,朋友多是好事 ②朋友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③结交好的朋友,会使我们终身受益 ④结交坏的朋友,会使我们染上坏思想、坏习惯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9、小明在上学的路上,见到一位老大爷不慎摔伤,便过去将他扶起来,然后拨打了“120”,将他送到医院后才来到学校。结果迟到了30分钟,正在上课的数学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将他批评了一顿,说他骄傲了,“有了点成绩就放松自己了,这样下去是没什么出息的”。小明很郁闷。你认为他应该( )A、自认倒霉吧,以后不理会这样的老师就是了。B、当场与老师争辩,说明自己的理由。C、原谅老师的错误,课下单独找老师解释,说明情况,但要注意场合和分寸。D、就当什么也没发生。20、罗斯福曾在海军任要职,一天,一位朋友向他问及关于在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秘密计划。罗斯福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你能保守秘密吗?”朋友说:“当然能。”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启示是:与朋友交往要( )A、坚持原则 B、保守秘密 C、自私说谎 D、信任朋友二、非选择题(6小题,共60分)21、(11分)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法典正文共282条,内容包括了诉讼手续、财产权……债务、奴隶买卖、盗窃处理等。以下为某些条文规定:第6条 任何一人窃取寺庙或者皇宫的财产,他将被处以死刑,而从他那里获得赃物的人也一并处于死刑。第196条 若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若自由民损毁自由民的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第282条 如果奴隶胆敢对他的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可以割掉这个奴隶的耳朵。(1)材料中的“法典”指的是什么?它是由哪一个国家的哪位国王颁布的?(3分)(2)此法典在世界上具有怎样的地位?(2分)(3)读了材料中的几条规定,你认为该法典体现了哪一阶层的意志和利益?颁布该法典的目的是什么?这些规定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6分)22、(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教育的兴起,造就了大批具有丰富知识和阅历的文士,稷下学官就是当时的学术交流中心。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动乱频繁,各国纷纷变革,许多人对变革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出现了诸子百家。(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分)(2)列表比较“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7分)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或著作儒家崇尚“自然”,主张“无为”主张爱一切人,使人如己,互助友爱法家 主张依法治理国家(3)百家争鸣有什么历史意义? (2分)23、(12分)《史记·商君列传》记载:“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仟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1) 材料中的“商君”指的是谁?该材料记载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主要内容。(6分)(2)你如何评价“商君”的做法?(2分)(3)请再举一个你学过的通过改革使国家实力壮大的例子。(2分)(4)这些史实给你有什么启示?(2分)24、(10分)阅读下列一组图,想一想,做一做:(1)上面三种建筑分别与哪种宗教有关?(3分)(2)这三种风格不同的建筑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3分)(3)哪种宗教对我国影响最大?它的故乡在哪里?创始人是谁?产生于何时?(4分)25、(8分)分析情景,回答问题:情景(一):课间,一位男同学向旁边的女同学请教问题,女同学给予了讲解。情景(二):为了讨论班上的活动安排,班长(男)请文艺委员(女)傍晚到湖边进行讨论。情景(三):全班同学在一起进行郊游活动时,小芳和小刚却总是单独在一起活动。情景(四)一个男生在路上向一位女生打招呼,这位女生感到非常紧张,脸也红了,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放了。上述四个情景中同学的行为是否恰当?并逐一分析理由。26、(8分)材料一:上小学时,小红和妈妈无话不谈,关系非常融洽。上中学后,小红和妈妈在许多事情上出现了分歧。有一次,小红和妈妈一起到商场买衣服。她妈妈看上的都很“老土”,小红坚决不要;小红看上的“新潮”,妈妈却看不惯,说不适合她,就是不给她买。一气之下,小红自己跑回家大哭一场。这以后,小红好几天都不理她妈妈。材料二:上初中后,小林的变化也比较大。以前,小林是个非常听话的乖孩子,父母要小林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现在则不同了,父母要小林做的事情,他偏不做,父母不让做的事情,他偏要做。这些变化使小林和父母都感到不愉快。阅读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材料二反映了青少年的什么心理?(2分)(2)阅读材料二,简要分析这种心理的危害。(2分)(3)化解矛盾,消除分歧的最好方式是彼此的交流和沟通,还要讲究交往的艺术。你知道在与父母交往中有哪些交往艺术吗?(4分)2013年丹城中学第一学期初二社会思品期中测试答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小题,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二、非选择题(6小题,共60分)21(11分)(1) 、 、 、(2)(3)22(11分)(1)(2)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或著作儒家崇尚“自然”,主张“无为”主张爱一切人,使人如己,互助友爱法家 主张依法治理国家(3)23(12分)(1) 、 ,(2)(3)(4)24(10分)(1) 、 、(2)(3) 、、25(8分)26(8分)(1) 、(2)(3)2013年丹城中学第一学期初二社会思品期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准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A B B C C A B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C D D C C C A C A二、非选择题(6小题,共60分)21(11分)(1)《汉谟拉比法典》(1分) 古巴比伦王国(1分) 国王汉谟拉比(1分)。(2)《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2分)(3)体现了奴隶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2分)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2分)这些规定同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是不同的,与现代法律相比,它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2分)22(11分)(1)材料一说明了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是当时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1分)材料二说明了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是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带来了人们思想的解放。(1分)(2)(7分)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或著作儒家 孔子或孟子 孔子: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写出一个即可) 道家 老子 崇尚“自然”,主张“无为” 墨家 墨子 主张爱一切人,使人如己,互助友爱 法家 韩非子 主张依法治理国家(3)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2分)23(12分)(1)商鞅(1分),活动:在秦国实行变法(1分)。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农耕;奖励军功;建立县制。(4分)(2)与其他国家的变法相比,商鞅变法更加全面、彻底,秦国从此强大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2分)(3)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使齐国很快强大起来,为首先称霸奠定了基础。(2分)(4)改革能促进经济发展,是富国强兵的有效途径。(言之有理即可)(2分)24、(10分)(1)A伊斯兰教B佛教C基督教(3分)(2)伊斯兰教清真寺上面的穹顶建筑是为了召唤信徒;(1分)佛教寺庙类似于皇宫的建筑来表现它的地位;(1分)基督教教堂建筑的高耸入云要显示上帝高高在上的威严;(1分)(3)佛教,古印度,公元前六世纪,公元前后,(4分)25(8分)情景 (一)中同学的行为是对的,(1分)男女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1分)情景(二)中同学的行为是不对的,(1分)应该注意男女生交往的时间。(1分)情景(三)中同学的行为是不对的,(1分)应该注意男女生交往的场合。(1分)情景(四)中同学的行为是不对的,(1分)有交往障碍,男女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1分)26(8分)(1)代沟(1分),逆反心理(1分)(1)既惩罚了自己,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1分)又伤害了父母,不是拿自己的错误伤害父母,就是拿父母的错误伤害父母。(1分)(2)赞赏父母,赞赏中增进亲情(1分);认真聆听,聆听中获得教益(1分);帮助父母,用行动感动亲人(1分);与父母不必太计较(1分)。CB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