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绵阳市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专项练习卷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绵阳市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专项练习卷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绵阳市六年级上册数学专项练习题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单位名称。
( ) ( )
小英家的住房面积约是128( );一个酸奶瓶的容积约是250( )
2、3÷( )==0.75=( )∶60=( )%。
3、一块地有公顷,一台拖拉机小时可以耕完。小时耕地( )公顷,耕公顷需要( )小时。
4、六(1)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 ),如果六(1)班的总人数在40—50之间,那么六(1)班一共有( )人。
5、如图,以第一个圆的半径为直径画出第二个圆,再以第二个圆的半径为直径画出第三个圆,则第三个圆的面积(图中阴影部分)占第一个圆的面积的( )。(填几分之几)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40厘米,其中两条边的长度比是1∶2,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长是( )厘米。
7、○÷5=△,○-△=,则○=______,△=______。
8、一个数的是,这个数是( ),它的倒数是( )。
9、6吨比4吨多( )%;30m比( )m少。
10、用小棒按下面的方式搭图形,则第(16)个图形需要( )根小棒。
第(1)个 第(2)个 第(3)个
二、选择题
11、下面错误的说法是( )。
A. B.比的后项不能为0 C.半圆不是扇形
12、下面( )的积在和之间。
A. B. C. D.
13、若比的前项不变,后项缩小到原来的,则比值( )。
A.不变 B.缩小到原来的 C.扩大到原来的2倍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半径2cm的圆,面积和周长一样大
B.一根铁丝长m,可以写成750%m
C.1和0的倒数都是它本身
D.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大小有关
15、正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而正方形内最大圆面积是( )。
A.31.4 B.15.7 C.12.56 D.无法计算
16、关于倒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数的倒数肯定比这个数小
B.一个数的倒数不可能和这个数相等
C.0的倒数还是0
D.如果,a的倒数一定小于b的倒数
17、已知(a,b均不为0),那么下面等式不成立的是( )。
A.a∶b=5∶6 B. C. D.
18、白兔与黑兔只数的比是3∶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白兔的只数比黑兔少
B.黑兔的只数比白兔多
C.白兔的只数占两种兔子总数的
D.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37.5%
三、解答题
19、周长相同的下列图形中,( )的面积最大。
A.正方形 B.长方形 C.圆
20、甲乙两根长1米的绳子,甲剪去米,乙剪去,余下的绳子( )。
A.甲比乙短 B.甲乙长度相等 C.甲比乙长 D.不能确定
21、直接写得数。
1.2+3.9= 2.5×3= 0.36÷0.6= 803-204≈
20×498≈
2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23、解方程。

24、如图,求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5、学校在六年级390人中选出的学生去参加市运动会,其中男生占了全体运动员的。男生有多少人去参加市运动会?
26、据了解,火车票价是按全程票价×的方法确定的。已知A站与H站之间的总里程数是1500千米,全程票价为600元。如图是各站之间的里程数:
(1)如果从D站上车,F站下车,票价应是多少元?
(2)阿姨从B站上车,票价为240元,她的目的地是哪站?
27、有一个1公顷的土地,计划种植大豆,剩下的按2 :3的比例种植玉米和花生,玉米和花生的种植面积各是多少平方米?
28、为了绿化校园,某校购买了一批树苗,由四、五、六三个年级共同种植,五年级种植了这批树苗的多2棵,六年级种植了这批树苗的少1棵,四年级种植了剩下的10棵。五、六年级分别种植了多少棵?
29、如图,已知三角形OAB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30、观察算式的规律:,,,,……。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规律:( )。
用规律计算:( )。
31、中国民航总局规定:乘坐飞机经济舱旅客一人最多免费携带20千克行李,超过部分每千克按飞机票价的1.5%购买行李票,一名旅客带了40千克行李乘机,机票连同行李费共付1560元,机票价钱是多少元?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70 6.08 平方米 毫升
【解析】
根据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米=100厘米,进行换算;根据面积和容积单位的认识继续进行填空。
0.07×1000=70(立方厘米);8÷100=0.08(米),6.08;
小英家的住房面积约是128平方米;一个酸奶瓶的容积约是250毫升
【点睛】
单位大变小乘进率,单位小变大除以进率。
2、4;6;45;75
【解析】
先把0.75化为分数,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也相当于比的前项;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除数,也相当于比的后项;分数线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除号,也相当于比中的比号;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计算;最后把小数转化为百分数即可。
0.75==3÷4=3∶4=75%
==
3∶4=(3×15)∶(4×15)=45∶60
3÷( 4 )==0.75=( 45 )∶60=( 75 )%。
【点睛】
掌握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3、
【解析】
因为这块地有公顷,相当于工作总量,拖拉机小时可以耕完,相当于工作时间,则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把数代入即可求出工作效率,小时耕地多少公顷,用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代入数即可;
耕地公顷用的时间,因为公顷用了小时,即可知道是的,用×即可求出所需要的时间。
÷=(公顷/小时)
×=(公顷);
×=(小时)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工程问题的公式,灵活掌握工程问题的公式并熟练运用,同时第二问是的,工作量是原来的,则时间也是原来的,直接用原来的时间乘即可。
4、 45
【解析】
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用男女生人数之差,除以女生人数即可;根据男女生人数的数量关系,求出男女生的人数比,结合总人数范围,求出一共有多少人。
(1-)÷
= ÷

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
男女生人数比为1∶,化简得5∶4,所以总人数应该是5+4=9的倍数。
5×9=45(人),在40—50之间,所以那么六(1)班一共有45人。
【点睛】
此题考查了分数与比的综合应用,找准单位“1”,进而表示出另一个量解答即可。
5、
【解析】
圆的面积取决于半径,故只要用假设法假设出最大圆与最小圆的半径,代入圆的面积公式,并把两者相除即可。
假设第一个圆(大圆)的半径是r,则第三个圆的半径是r÷2÷2=。
[π()2]÷(πr2)
=(π)÷(πr2)

【点睛】
读懂图示,并能够按图示所画,弄清楚最大圆与最小圆半径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6、16
【解析】
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则此三角形三条边的比是1∶2∶2,进而得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长占三条边总和(三角形的周长)的,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即可。
40×=40×=16(厘米)
【点睛】
根据三角形的特性得出该三角形三条边的比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所在。
7、
【解析】
由第一个算式○÷5=△可得○=△×5,代入第二个算式,可以算出△,进而求出○的数值。
○÷5=△,所以○=△×5
○-△=
△×5-△=
4×△=
△=÷4
△=
○=△×5=×5=
【点睛】
考查了等量代换和分数乘除法,计算过程注意不要出错。
8、
【解析】
把这个数看成单位“1”,它的对应的数量是,由此用除法求出这个数,再根据倒数的求法求出这个数的倒数。
÷=
的倒数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关键是找出单位“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9、 50 36
【解析】
(1)把4吨看成单位“1”,6与4的差除以4即可;
(2)把要求的长度看成单位“1”,它的(1-)是30m,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30m除以(1-)即可求解。
(1)(6-4)÷4
=2÷4
=0.5
=50%
(2)30÷(1-)
=30÷
=36(千克)
6吨比4吨多50%,30m比36m少。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单位“1”,求单位“1”用除法求解。
10、66
【解析】
第一个图形:4×1+2=6根小棒组成,第二个图形:4×2+2=10根小棒组成,第三个图形:4×3+2=14根小棒组成,……那么第16个图形:4×16+2=66根小棒组成。
第一个图形中小棒数量:
4×1+2
=4+2
=6(根)
第二个图形中小棒数量:
4×2+2
=8+2
=10(根)
第三个图形中小棒数量:
4×3+2
=12+2
=14(根)
……
第16个图形中小棒数量:
4×16+2
=64+2
=66(根)
【点睛】
此题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找出图形中小棒排列的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选择题
12.C
解析:C
【解析】
(1)小数化百分数: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添上百分号“%”;
(2)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分数的分母,除数、分母不能为0,因此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
(3)一条圆弧和经过这条圆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半圆与直径的组合也是扇形)。
分析可知,半圆是圆心角为的扇形。
故答案为:C
【点睛】
掌握比和扇形的意义以及小数转化为百分数的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3.B
解析:B
【解析】
分别计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再与和比较即可。
A.=,<,所以不在和之间;
B.=,<<;
C.=,>,所以不在和之间;
D.=,>,所以不在和之间;
故答案为:B
【点睛】
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C
解析:C
【解析】
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根据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商就除以几或乘几解答。
若比的前项不变,后项缩小到原来的,相当于后项除以2,则比值应该乘2,即扩大到原来的2倍。
故答案为:C
【点睛】
熟练掌握比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商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15.D
解析:D
【解析】
面积和周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百分数后面不能加单位;0没有倒数;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的大小,据此解答。
A.半径的圆,面积和周长不能比较,原题说法错误;
B.米表示铁丝的具体长度,不能改写成百分数,原题说法错误;
C.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原题说法错误;
D.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大小有关,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注意根据所学的知识认真分析。
16.B
解析:B
【解析】
正方形内最大的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已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即2r×2r=20,进而得出r2的值;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解:设圆的半径是r厘米。
2r×2r=20
4r2=20
r2=20÷4
r2=5
圆的面积:3.14×5=15.7(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
掌握正方形内最大圆的特点,以及灵活运用圆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7.D
解析:D
【解析】
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据此选择。
A.2×0.5=1,,05的倒数是2,也就是说一个数的倒数也可能大于这个数,原题说法错误。
B.1×1=1,1的倒数还是1,所以一个数的倒数可能和这个数相等,原题说法错误。
C.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0没有倒数。原题说法错误。
D. 如果,a的倒数是, b的倒数是,<,原题说法正确。
故选择:D
【点睛】
此题考查了有关倒数的知识,明确倒数的概念认真解答即可。
18.D
解析:D
【解析】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积等于两外项积,把比例转化成乘积相等的性质,选择出与题干不符的即可。
已知(a,b均不为0),则5b=6a,等式成立。
A. 由a∶b=5∶6,可得5b=6a,等式成立。
B. 由,可得 ,6a=5b,等式成立。
C. ,等式成立。
D. ,等式两边同时乘30,得5a=6b,等式不成立。
故选择: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要学会灵活运用。
19.B
解析:B
【解析】
白兔只数与黑兔只数的比是3∶8,则把白兔的只数看成3份,黑兔的只数就是8份,再根据题意,进一步解答判断即可。
A.求白兔的只数比黑兔少几分之几?
(8-3)÷8
=5÷8

原题说法正确;
B.求黑兔的只数比白兔多几分之几?
(8-3)÷3
=5÷3

原题说法错误;
C.求白兔的只数占两种兔子总数的几分之几?
3÷(3+8)
=3÷11

原题说法正确;
D.求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百分之几?
3÷8=37.5%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用两数的差值除以另一个数。
三、解答题
20.C
解析:C
【解析】
周长相等的多边形中,边数多的一般比边数少的面积大,图形的边数越多,面积越大,当边数趋向于无穷大时,也就是圆,所以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圆的面积最大;边数相等的,正多边形面积最大,正五边形比正方形面积大,正四边形比正三角形面积大,据此解答即可。
由分析可知:
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
所以圆的面积最大。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是考查了周长一定时,不同形状的图形面积比大小,解答此题关键是掌握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圆的面积最大。
21.B
解析:B
【解析】
用1-和1×(1-)分别求出两根绳子剩下的长度,再比较即可。
1-=(米);
1×(1-)
=1×
=(米)
余下的绳子相等;
故答案为:B。
【点睛】
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1;7.5;0.6;600;
3;;2;10000
【解析】
22、29;40
1.37;
【解析】
(1)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2)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3)运用减法性质进行简算;
(4)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
24×(+)
=24×+24×
=9+20
=29;
61×40%+38×+0.4
=(61+38+1)×40%
=100×40%
=40;
5.37-1.47-2.53
=5.37-(1.47+2.53)
=5.37-4
=1.37;
[1-(-)]×
=[1-]×
=×

23、;;x=35
【解析】
解:
解:
解:
24、5平方米
【解析】
由图可知,小圆的直径为大圆的半径,阴影部分的面积=大半圆的面积-空白部分小圆的面积,据此解答。
3.14×(20÷2)2÷2-3.14×(20÷2÷2)2
=3.14×102÷2-3.14×52
=3.14×100÷2-3.14×25
=3.14×(100÷2-25)
=3.14×(50-25)
=3.14×25
=78.5(平方米)
26.27人
【解析】
通过题意可知六年级390人,选出其中的的学生去参加运动会,这里单位“1”是六年级学生人数,单位“1”已知,用乘法,即390×,求出参加运动会的学生人数;因为男生占了全体运动员的,这
解析:27人
【解析】
通过题意可知六年级390人,选出其中的的学生去参加运动会,这里单位“1”是六年级学生人数,单位“1”已知,用乘法,即390×,求出参加运动会的学生人数;因为男生占了全体运动员的,这里单位“1”是全体运动员,单位“1”已知,用乘法,即390××求解即可。
390××
=45×
=27(人)
答:男生有27人去参加市运动会。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单位“1”的判断,同时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几分之几。
27.(1)200元;
(2)E站
【解析】
(1)先求出从D站到F站的实际乘车里程数,然后利用“火车票价=全程票价×”求出结果;
(2)先求出阿姨的票价占全程票价的分率,再利用“所行路程=全程×分率”求
解析:(1)200元;
(2)E站
【解析】
(1)先求出从D站到F站的实际乘车里程数,然后利用“火车票价=全程票价×”求出结果;
(2)先求出阿姨的票价占全程票价的分率,再利用“所行路程=全程×分率”求出阿姨实际乘车的里程数,最后加上300千米找出对应的目的地即可。
(1)实际乘车里程数为:1200-700=500(千米)
600×
=600×
=200(元)
答:票价应是200元。
(2)实际票价占全程票价的分率:240÷600=
实际乘车里程数:1500×=600(千米)
300+600=900(千米)
由图可知,阿姨的目的地是E站。
答:她的目的地是E站。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题目中的已知关系式“火车票价=全程票价×(实际乘车的里程数÷总里程数)”。
28.玉米: 2400平方米 花生: 3600平方米
【解析】
1公顷=10000(平方米)玉米:10000×(1 - )× = 2400(平方米)
花生:10000×(1 - )×
解析:玉米: 2400平方米 花生: 3600平方米
【解析】
1公顷=10000(平方米)玉米:10000×(1 - )× = 2400(平方米)
花生:10000×(1 - )× = 3600(平方米)
29.五年级:24棵;六年级:32棵
【解析】
(10 1+2)÷(1 )
=66棵
66×+2=24(棵)
66× 1=32(棵)
答:五年级种植了24棵,六年级种植了32棵。
解析:五年级:24棵;六年级:32棵
【解析】
(10 1+2)÷(1 )
=66棵
66×+2=24(棵)
66× 1=32(棵)
答:五年级种植了24棵,六年级种植了32棵。
30.74平方厘米
【解析】
设圆的半径是r厘米,那么三角形的底、高,正方形的边长都是r厘米
S三角形=r2
18=r2
r2=36
S阴影=r2-πr2=36-×3.14×36=7.74(平方厘米)
解析:74平方厘米
【解析】
设圆的半径是r厘米,那么三角形的底、高,正方形的边长都是r厘米
S三角形=r2
18=r2
r2=36
S阴影=r2-πr2=36-×3.14×36=7.74(平方厘米)
31.n2 (n 1)2=n+n+1 210
【解析】
观察题目给出的算式,发现前一个数都比后一个数大1,而且前一个数的平方减去后一个数的平方最终等于前数加后数,由此可得到规律。
(1)
解析: n2 (n 1)2=n+n+1 210
【解析】
观察题目给出的算式,发现前一个数都比后一个数大1,而且前一个数的平方减去后一个数的平方最终等于前数加后数,由此可得到规律。
(1)n2 (n 1)2=n+n+1
(2)
=20+19+18+17+……+2+1
=20×10+10
=200+10
=210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找到规律然后利用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32.1200元
【解析】
根据题意,这名旅客携带的行李超重(40-20)千克,则行李费需用超重的千克数乘1.5%,再乘机票价钱即可。等量关系:机票价钱+行李费=一共付的钱数;据此列出方程,并求解。
解:
解析:1200元
【解析】
根据题意,这名旅客携带的行李超重(40-20)千克,则行李费需用超重的千克数乘1.5%,再乘机票价钱即可。等量关系:机票价钱+行李费=一共付的钱数;据此列出方程,并求解。
解:设机票价钱是元。
+(40-20)×1.5%=1560
+20×0.015=1560
+0.3=1560
1.3X=1560
1.3X÷1.3=1560÷1.3
=1200
答:机票价钱是1200元。
【点睛】
读懂题意,从题目中找到等量关系,按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