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七上期末复习系列——01 人在社会中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七上期末复习系列——01 人在社会中生活

资源简介

(共56张PPT)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七上
期末复习系列
人在社会中生活
第一课 我的家在哪里
1.从自己所在的社区入手,感受社区生活的丰富多彩,体会社区的功能。
2.通过观察平面图,初步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
3.能够根据平面图或地图上的方向,描述一个地点的具体位置;能利用比例尺,计算图上某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
第二课 乡村与城市
1.从生活经验出发,感受乡村与城市两种聚落的景观差别、居民生活内容的异同。
2.初步理解影响聚落特征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3.从现实生活出发,感受区域差异的存在,理解区域联系的必要性。
4.深入生活,学习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和进行简单的社会调查。
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学会阅读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以及地形剖面图等,并能利用它们分析区域地形、地势的特点。
2、学会依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种类的地图,如旅游图、城区图、政区图和交通图等,从图上获取所需信息,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3、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与人合作学习的精神。
第一课 我的家在哪里
社区的位置
从社区看我家
在社区中生活
平面图
怎么看
看什么
社区的设施
社区的基本功能
提供便利的生活
比例尺
方向
图例和注记
地图
第二课 乡村与城市
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物的交流
信息的交流
人的交流
景观差异
生活内容的差异
城乡差异
乡村与乡村的差异
城市与城市的差异
城乡差异
城市功能
乡村生产活动
差 异
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带着地图定向越野
带着地图去旅行
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特点
获取信息
利用信息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判读
使用
政区图
交通图
旅游图
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
方向
图例和注记
公式 = ——————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表示方法
数字式
文字式
直线式
大小
一般定向法
指向标定向法
经纬网定向法
图例
注记
(注意:统一单位,图上距离单位一般用厘米)
(最常用)
(最精确)
(一般指向北方)
比例尺
数字式、
线段式、
文字式
1:2500000
比例尺 = ——————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又称“缩尺”。
表现形式:
比例尺的大小
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比例尺越大。
大小详,
小大略。
比例尺越__ 表示的范围越__ 内容越 __
比例尺越 __表示的范围越 __内容越 ___
2、图幅相同的地图:


详细


简略
常用的定向法
一般定向法
指向标定向法
经纬网定向法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指向标
指向北方
适用于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向东西方向
适作于有经纬网的地图
适用于有指向标的地图
图例和注记
图例
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
地图上用来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1.在图中你能否指出地图的三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18.5°E
37.5°N
0
15km
2.图中比例尺的表达方式属于哪种类型?请再用另外的两种方式将其表达出来。
线段式
118.5°E
37.5°N
0
15km
数字式:1:1 500 000
文字式:图上1cm距离代表
实际距离15km。
3.图中的方向又是如何表达的?你还能尝试用其他的方式表达出方向来吗?
经纬线指示方向
118.5°E
37.5°N
0
15km
指向标指示方向
N
一般定向法
4.结合此图说说什么是图例和注记。
0
15km
注记:对图例进行说明的文字或数字
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2、李军暑假要从上海去北京旅游,想知道上海到北京的实地直线
距离是多少, 在比例尺为1:30000000的《中国行政区划图》上,量得两地的直线距离为3.6厘米,那么上海到北京的实地直线距离
为( )
A、1200千米 B、1080千米
C、3000千米 D、约2000千米
3、在比例尺为1:5000000的地图上,舟山与上海的距离为250千米,则图上距离为
10、在《中国政区图上》量得北京至台北的直线距离是7cm,实地
直线距离是1400km,请问此图的比例尺
1、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
A、1:20000 B、1:100000
C、三千万分之一 D、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
C
B
5cm
1:20000000
比例尺越大,
比例尺越小,
分母越小,地图反映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分母越大,地图反映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图幅相同的情况下:
1.在图幅相同情况下,下列比例尺所表示的范围最小( )
内容最简单( )
A.1:30000 B.1:200000 C.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6千米 D.
0
200千米
A
D
2.下列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 )
A.世界政区图 B.中国政区图 C.浙江地图 D.舟山地图
A
3.河面较宽的是( )
A
社区的功能
经济功能: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多种服务。
政治功能:贯彻国家方针政策、维护居民合法权益、建立各类组织、推进民主法制进程。
文化功能:发展教育事业、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组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管理功能:维护治安秩序、调解民事纠纷、管理流动人口及计划生育。
社区的功能
政治功能
贯彻国家方针政策、维护居民合法权益、建立各类组织、推进民主法制进程
社区的功能
经济功能
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多种服务
社区的功能
社区老年大学
文化宣传栏
文化功能
发展教育事业、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组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社区的功能
管理功能
维护治安秩序、调解民事纠纷、管理流动人口及计划生育
1
2
3
4
5
6
以上各图片分别反映社区具有哪些功能?
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
经济功能
医疗服务功能
管理功能
文化功能
乡村聚落的分布跟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山区为了避免洪涝灾害,许多村落建在高地上;
在干旱地区,村落多建在水源充足且供水方便的地方;
在有河流的地方,村落多沿河而建或建在河流交汇处;
在气候温和、地势低平、水源充足的地区村落分布密
集;(如长江中下游平原)
而气候寒冷、地形复杂、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村落分布稀疏;
乡村聚落的形态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团状
带状
影响乡村聚落形态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
散落状
环状
形态
房屋建筑特点
云南傣族民居
沙特阿拉伯乡村民居
傣族民居
高脚屋
沙特民居
竹木搭建而成,往往悬离地面
降水丰富,地面潮湿
墙厚、窗小
干旱,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
乡村聚落的房屋建筑体现自然环境的特点
自然环境特点
皖南民居
影响房屋建筑主要的自然因素是气候
影响房屋建筑的还有人文因素
南方坡顶房
陕北窑洞
北京四合院
南方坡顶房
以从事种植业生产为主
农业
从事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
渔业
从事培育、采伐森林等产业
林业
以畜牧业生产为主
牧业
由于所处的自然条件的差异,
人们的生产活动各不相同,生活各具特色
渔村
牧村
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酿米酒、做米粉、吃粽子等
喝奶酪、吃牛肉、穿羊皮袄
吃竹笋、竹炭、竹纤维、竹凉席等
竹乡
人地和谐
农场
由于所处的自然条件的差异,
人们的生产活动各不相同,生活各具特色
城市聚落
产生 :村落——商业——市——城市
景观:人文景观为主
功能:政治、经济、文化、
对外交往、交通、科研等
生产、生活:工商业、服务业
城市
内容
乡村
地区
景观
建筑物
(高度、密集度)
公共设施
(类型、数量、便利程度)
人口
(数量、密度、职业等)
以自然景观为主
以人文景观为主
多、密、高
少、低、矮
医院、学校、道路等少,不便利
医院、学校、道路等多,十分便利
人口少,密度小,以农业生产为主
人口多,密度大,以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
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
城市的生产、生活方式
造成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的差异
劳动生产方式
城市居民主要从事
工业、商业、服务业和金融业等方面的工作
农村聚落人们从事
种植业、渔业、畜牧业、养殖业、林业
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差异
交流
物产
经济
文化
信息
技术
人才
景观
生产生活
社区小调查
区域差异产生交流的需要
区域交流
物产
信息
物资
人员
技术……
本地的优势劣势
区域间应加强联系、
优势互补、共同繁荣
一、选择合适的地图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比例尺地图。
二、巧用地图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地图。
交通图 地形图 旅游图 政区图等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分层设色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地形图
带着地图定向越野
特点
判读
使用
交通图
政区图
旅游图
各种地图
带着地图去旅行
获取信息
利用信息
电子地图
常用地图的选择
认识等高线地形图:
2、山顶(山峰):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呈
封闭曲线处;
1、海拔:从海平面到该地理事物的垂直距离
4、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
3、盆地(洼地):等高线中间低四周高呈
封闭曲线处;
5、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
0
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1.甲地的海拔是多少?
2.乙地的海拔是多少?
3.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
是多少?
读图回答
1500米
500米
1000米
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
海 拔:
相对高度:
常见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等高线凸向低处,
山脊线也称分水
线
闭合曲线,
外低内高,
用 表示
等高线凸向高处,
山谷线也称集水
线
两座山峰之间
向下凹的部分,
两组闭合等高
线之间
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起,成锯齿状

等高线稀疏
缓 坡  
等高线密集
陡坡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爬山时选择缓坡相对容易省力
坡度的识别
注意:“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陡”
只适用于同一幅图中。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 缓坡,地势平坦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 陡坡,地势陡峭
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 山谷
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 山脊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陡崖
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处的部位 鞍部
100
A



200
300
300
B



200
100
A山谷
B山脊
D缓坡、E陡坡
500
D
1000
河流
E
陡崖
山谷
山脊
山谷
山脊
鞍部
山顶
100
200
300
A
B
从A点爬到山顶和从B点爬到 山顶,哪条登山线路较陡?
山顶的海拔大约是多少?
A
B
C
D
E
50米
150米
250米
A
B
等高距:50米
F
E
C
G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陡坡
缓坡
山谷
山脊
山顶
鞍部
陡 崖


D
P
H
K
山峰
鞍部
山脊
山谷
山谷
(1)图上的比例尺是l: ,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
(2)AF两山顶的图距为 厘米,实地距离为 千米。
(3)A山在F山的 方向,AF两山的相对高度是 米。
50000
500米
4
2
F
N
西北
200
G
H
陡坡
缓坡
读上图将字母填在相对应地貌类型的括号里:
鞍部( ) 缓坡( ) 陡坡( ) 山谷( )
山脊( ) 山峰( ) 峭壁( )
A
A
C
D
E
F
G
B
分层设色地形图
绿色表示平原; 蓝色表示海洋; 黄色表示低山丘陵;
棕褐色表示高山; 白色表示雪线以上。
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为基础绘制而成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沿着某个方向画一直线,然后将该线与等高线的交点一一投射到间隔高度相同的平行线上,把这些交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得到地形剖面图。
完成地形剖面图。
请不要转载!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