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能力拔高检测题一.选择题1.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C.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D.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2.同学们参加考试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A.铅 B.二氧化锰 C.黑色油墨 D.石墨3.下列实验的先后顺序关系正确的是A.进行氢气的可燃性实验时,先验纯,再点燃B.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先将集气瓶从水中取出正放于桌面,再盖上玻璃片C.实验室用简易发生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先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再旋紧橡皮塞D.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再加热药品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用途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用来灭火 B.生产碳酸饮料C.干冰用于制冷 D.作“气肥”参与光合作用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过氧化氢溶液用于医疗消毒 B.石墨用于制造铅笔芯C.金刚石用于切割大理石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6、实验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则这种物质( )A.一定是金刚石或石墨中的一种 B.一定是木炭或活性炭中的一种C.一定是碳元素的一种单质 D.一定不是化合物7.如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硫酸(可吸收水蒸气)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甲同学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通入潮湿的二氧化碳观察紫色小花的颜色;乙同学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通入潮湿的二氧化碳观察紫色小花的颜色。甲乙两位同学观察到的紫色小花的颜色分别是:( )A.不变色、变红色B.变红色、不变色C.变红色、变红色D.不变色、不变色8.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Ⅰ、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二、非选择题9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微型实验装置“W”形玻璃管进行实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a处放碳酸钙固体,b处放适量紫色石蕊溶液,“W”形玻璃管左端连接注射器注入少量稀盐酸,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0.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在点燃条件下,碳跟充足的氧气反应生成_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当氧气不充足时,碳燃烧生成_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反应都属于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在高温下,木炭能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11.选择下列气体填空:氧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_____。(2)能使人中毒的是_____。(3)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_____,释放的是_____。(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5)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的是_____,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12.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容易造成CO中毒伤亡事故。请回答:①CO使人中毒的原因是:CO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阻止空气中的 进入人体。②你认为,在烧木炭或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要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③CO虽然有毒,但有很多重要用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1)图1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2)图2. 3. 4对应三种碳单质,图2单质的名称是______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相差很大,其原因是______;(3)普通千电池采用石墨作为电极材料,是利用石墨优良的_______.性;(4)在冰箱、汽车内放入活性炭可以除去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性:(5)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原因是_________(6)如图5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①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②木炭呈块状,实验时要先将木炭研细,再与CuO粉末混合均匀后使用。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③酒精灯火焰处加有铁丝网罩,其作用是___________。④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14.Ⅰ.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人体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1)该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对人体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与空气进行对比研究。盛有“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小木条慢慢熄灭,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小木条_______(填现象),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_______(填“高”、“低”或“不变”)。(2)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_______(填“高”、“低”或“不变”)。(3)该小组同学按图2装置对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与空气进行对比研究。实验者通过几次呼吸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烧杯_______(填“A”或“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其中玻璃管4的作用是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