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端午”(课件)(共65张PPT)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走进端午”(课件)(共65张PPT)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资源简介

(共65张PPT)
编辑版pppt
1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制作者
编辑版pppt
2
五分钟快速了解端午
编辑版pppt
3
编辑版pppt
4
编辑版pppt
5
编辑版pppt
6
编辑版pppt
7
编辑版pppt
8
编辑版pppt
9
编辑版pppt
10
编辑版pppt
11
编辑版pppt
12
端午节知识
编辑版pppt
13
名字来历
“端”是开始的意思。《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农历的正月开始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 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古人常把“五日”写成“午日”,所以,“端五”可以写成“端午”。到了唐代,因唐玄宗是八月五日生,为避 “五”字讳,由当时的宰相宋璟提议,将“端五”正式改为“端午”。因古人又常把“午时”当做“阳辰”,于是端午又可称“端阳”。
编辑版pppt
14
来历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1] 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身死,又成为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自古便有食粽、饮雄黄久不息。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编辑版pppt
15
民俗活动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编辑版pppt
16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编辑版pppt
17
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编辑版pppt
18
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编辑版pppt
19
民俗故事 三闾大夫屈原的传说
屈原,生活在战国时代,年轻时就胸怀远大抱负,表现出惊人的才能,得到了楚怀王信任,官至“左徒”,据司马迁《史记》记载,他内“与王图议国事”,外“接遇宾客,应付诸侯”,是掌管内政、外交的大臣。
战国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霸的混乱时期,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常对六国发动进攻。当时只有楚国和齐国能与之抗衡。鉴于当时形势,屈原主张改良内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因而侵害了上层统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那些受秦国贿赂的楚怀王的宠姬郑袖、上官大夫、令尹子椒的排挤和陷害。
编辑版pppt
20
糊涂的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把他放逐到汉北,结果楚怀王被秦国骗去当了三年阶下囚,死在异国。
屈原看到这一切,极端气愤。他坚决反对向秦国屈辱投降,这遭到政敌们更严重的迫害。新即位的楚襄王比他父亲更昏庸,把屈原放逐到比汉北更偏僻的地方。
编辑版pppt
21
孝女曹娥的传说
很久以前,上虞古舜江西岸的凤凰山下有个小渔村。村里有个姓曹的渔夫。渔夫有个女儿叫曹娥。
一年春夏之间,两岸连续大雨,舜江洪水暴涨。曹娥她爸怕错过渔汛,他不顾曹娥反对出江去捕鱼。
父亲去了,曹娥在家不放心。她一次次跑到江堤上去望。后来,曹娥沿江向上、下游找寻还没见到父亲。太阳快落山了,曹娥从她父亲的伙伴口中得知:他们一起在张网,突然一个大浪,把她父亲的小船推进漩涡,让水冲走了。曹娥一听吓出了魂灵,大叫一声“父亲、父亲”,拔脚朝下游追去。
她在江边来回哭叫。第八天,曹娥望着江水,看见她爹在跟水搏击。曹娥纵身向江水扑去。
编辑版pppt
22
又过了三天,江面风平浪静,人们却在下游十多里的江面上,看到一股江水在盘旋,隐隐约约好像有人在游动。人们赶过去,发现正是曹娥和她的父亲。曹娥虽然死了,但她却能找回父亲的尸首,把他负到江堤边,人们都说这是她的孝心感动天。据说波涛汹涌的曹娥江水在流经曹娥庙时总是平静的。当地百姓认为,那是因为江水自觉愧对孝女曹娥。曹娥的孝心感动了天,更感动了四周的乡亲,他们好生安葬了曹娥父女,又在曹娥跳水救爹的江边造了庙,塑了她的像,尊她为“孝女娘娘”,还把渔村叫做曹娥村,把这条江改名曹娥江。每逢曹娥救父这一日,曹娥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各省各府都有来拜曹娥孝女娘娘的,许多人题词送匾赞扬曹娥的孝行。
据说,曹娥投江的那一天正是五月初五,因此,很多人将端午节视作怀念孝女曹娥的日子。
编辑版pppt
23
相关文学知识
编辑版pppt
24
相关谚语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蛤蟆蝌蚪躲端午。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编辑版pppt
25
诗词作品
端午节纪念屈原,因此,它也成了人们心中的诗人节。历代诗词中有不少描述端午景象、缅怀古人的诗词佳作。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编辑版pppt
26
闽南人过端午
编辑版pppt
27
煎堆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煎成。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这种食俗由此而来。
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于是日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
编辑版pppt
28
捉鸭子
“掠鸭”,又称“水上捉鸭”,是流传于闽南地区的端午节水上竞技运动。掠鸭的起源已无从可考证,据说是郑成功为了操练水兵而发明的一项运动,至今已有400年以上的历史。掠鸭比赛是在江河船上沿水面平行置一去皮的3—4米的杉木,越长越佳,杉木上涂以油料,使之润滑;杉木尾端挂一长形小竹笼,内放一只活鸭(或者猪仔);笼盖直竖立一竹棍,使之能一拍即开。活动者保持身体平衡,赤足从船上沿杉木小心翼翼行至尾端,拍开笼盖,活动者与活鸭均掉入江中,在游泳健儿协助下,抓住活鸭。活鸭即作为活动奖品。由于身体平衡难度极大,成功者少,失败者多。岸上观者千百人呐喊助威,欢声雷动,看着有的人失去平衡踉跄后仰,有的抱着鸭笼一同跌进水中,而鸭子将一身鸭毛或鸭粪撒了选手一脸,惹来围观者阵阵笑声。
编辑版pppt
29
编辑版pppt
30
时间快到了,人越来越多。工作人员划着小船开始往圆木柱上涂抹黄油。
编辑版pppt
31
现在“独木桥“表面已经涂满了黄油,奇滑无比!想要走完全程,除了要有胆量外还要有很高的平衡技巧。
编辑版pppt
32
唉呀!真的是太滑了,这第一个上场的才走了二步就仰面朝天掉入水中!
编辑版pppt
33
一旦有同伴完成“规定动作”,工作人员就会拿出一只鸭子抛入水中。他们就会立即跳入水中去捉拿鸭子。
编辑版pppt
34
抓到啦
编辑版pppt
35
科普时间结束
编辑版pppt
36
下面是
万众瞩目的
编辑版pppt
37
有奖问答时间
开心吗
编辑版pppt
38
非常简单的规则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率先积满5分的小组可获得奖品,游戏共进行两轮,最后获胜两组可自行挑选礼物,礼物可能是惊喜可能是惊吓哦(坏笑)
编辑版pppt
39
端午节有为小孩佩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香药等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A 吉祥
B 一种装饰
C 治病防身
D 驱邪避瘟
D
编辑版pppt
40
赛龙舟起源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南北朝
D秦汉时期
B
编辑版pppt
41
古人端午节涂饮雄黄酒的意义是?
A解毒
B纪念白蛇
C驱邪避瘟
D吉祥幸福
C
编辑版pppt
42
粽子最早叫什么
A米角
B米包
C角黍
D米黍
C
编辑版pppt
43
端午节在我国有不同的称呼,以下哪个不是端午节的称呼?
A 五月节
B 菖蒲节
C 六月节
D 沐兰节
C
编辑版pppt
44
端午节要防的五毒除蝎子、蛇、蜈蚣、壁虎以外,还有什么?
A 蜥蜴
B 青蛙
C 蟾蜍
D 毛毛虫
A
编辑版pppt
45
俗有“南龙舟,北踏青”之说,因为北方少江河,端午节北方人大多选择踏青,踏青在古代又叫什么?
A.踏春
B.遍游
C.郊游
D.远郊
D
编辑版pppt
46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出自哪首诗?
A.汤显祖 《午日处州禁竞渡》
B.边贡 午日《观竞渡》
C.殷尧藩 《端午日》
D.张耒 《和端午》
c
编辑版pppt
47
传统的端午节五彩线,青、红、黑、黄、白五色,是依据历史上什么学说?
A 黄帝内经学
B 阴阳五行学
C 天地日月学
D 人体经络学
B
编辑版pppt
48
在我国一些地区,端午节要在门上插什么东西来祛毒?
A薰衣草
B菖蒲
C苇叶
D 荷叶
B
编辑版pppt
49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请问这个“端”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A 端正
B 开端
C 末端
D 端着、托着
D
编辑版pppt
50
北方人一般用什么材料包粽子?
A、新鲜竹叶
B、苇叶
C 乾竹叶
D.树叶
B
编辑版pppt
51
端午节的节日时间是农历( )
A.正月十五
B.五月初五
C.七月十五
D.八月十五
B
编辑版pppt
52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首《端午》诗写出了端午的起源,及对屈原冤屈的感叹,这是谁写的( )
A.梅尧臣
B.李白
C.苏轼
D.文秀
D
编辑版pppt
53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流传有序,历史最悠久的是哪里的粽子呢?
A湖州长条粽
B北京糯米粽
C 西安的蜂蜜凉粽子
D嘉兴竹叶粽
C
编辑版pppt
54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
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
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下列哪项不是香包的别称?
A香袋
B香包
C香兜
D荷包
C
编辑版pppt
55
( )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A、1979年
B、1980年
C、1982 年
D、1985年
D
编辑版pppt
56
在我国文学史上,常以“风”、“骚”并称。“骚”指《离骚》,那么“风”指什么?
A.《史记》
B.《诗经》
C.《春秋》
D.《汉书》
B
编辑版pppt
57
端午节的来源与史上的百越族有关。百越族的图腾是什么?
A.恐龙
B.狮子
C.龙
D.老虎
C
编辑版pppt
58
以下各个选项中,全是传统节日的是哪组?
A.元旦、春节、中秋、国庆、七夕
B.元旦、春节、中秋、七夕、重阳
C.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
D.春节、清明、建军、中秋、重阳
C
编辑版pppt
59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出自谁写的那 首诗?
A、边贡的《午日观竞渡》
B、殷尧藩的《端午日》
C、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D、张耒lěi的《和端午》
B
编辑版pppt
60
最早出现的端午节的食物是什么?
A.粽子
B. “龟”
C.枭羹 xiāo ɡēnɡ
D
编辑版pppt
61
端午节在江浙一带有流传很广的纪念伍子胥xū说,请问伍子胥xū是哪个朝代的人?
A.春秋时期
B.三国时期
C.魏晋时期
D.南北朝时期
A
编辑版pppt
62
自哪一年开始,端午节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日
A.1985年
B.1997年
C.2008年
D.2009年
C
编辑版pppt
63
end
结束!
编辑版pppt
64
下面是享用奖品及食物的时间( )
编辑版pppt
65
一起来享受端午节的食物吧!
配合BGM食用更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