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1课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知道爱父母的多种方式,懂得爱父母既要有心,还需要有爱的能力和行动。2.道德修养:能用多种方法了解父母,学会用行动去爱父母。3.责任意识:愿意关心、解父母,乐于用多种途径表达爱。课时安排3课时。第3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爱父母既要有心,还要有爱的能力。(重点)2.能分辨爱父母的表现,能选择恰当的方法关爱父母。(难点)3.愿意与父母交流沟通,帮助父母改正不健康的习惯。课前准备1.每组准备活动用的纸条、深色彩笔。2.制作“我的能力提升需求表”等课件。教学过程一、要用心爱父母1.爱的表达和行动(1)交流:上节课我们制作的“爱心怀”送给爸爸妈妈了吗?说说当时的情景。提示:引导学生讲述爸爸妈妈收到“爱心卡”时的表现。预设:爸爸妈妈很感动:爸爸妈妈珍藏了爱心……(2)小结:一张小小的卡片,几句爱的表达就深深打动了我们的父母,爱自己的父母就需要表达。(3)讨论:“我们还小,给父母写‘爱心卡’表达对父母的爱就可以了。”你赞同这个说法吗?提示:学生对此会有分歧。①赞同。预设1:我还小,做不了什么,告诉父母我爱他们,就是最好的表达。预设2:写“爱心卡”简单,又能表达我们的爱,爸爸妈妈还特别高兴,这样做很好。引导:我们虽然年纪小,能力弱,但只要肯用心,也能对父母付出爱的行动。②不赞同。预设1:我虽然还小,但也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来表达对父母的爱。预设2;父母为我们做了那么多事,我们也应该有爱的行动。引导:爱是相互的,当我们接受父母爱的时候,也应用行动付出我们的爱。(4)小结:父母的爱常常是无微不至的,在一句句叮咛中可以找到,在餐饭的味道间也能发现。 我们也爱父时,我们的爱不仅需要表达,也需要行动。2.品味爱的行动(1)情境1:教材第75页《我和爸爸买菜》。东东:“爸爸,今天准备买什么菜?”爸爸:“你想吃什么,我就买什么。”东东:“爸爸喜欢吃什么菜,我就喜欢吃什么菜。”爸爸:“我的宝贝长大喽!这样好不好,你买我喜欢吃的菜,我买你喜欢吃的菜,看看我们买得对不对?”……①交流:东东爱父母的行动是什么?预设:让爸爸吃到喜欢的菜。②探究:最后他们决定各自买对方爱吃的菜,东东会知道爸爸爱吃什么菜吗?预设1:每天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他肯定知道父母爱吃什么。预设2:东东可能不知道,他从未留意过爸爸喜欢吃什么菜。③交流:你知道爸爸妈妈喜欢吃的菜吗?预设:知道;不知道。④交流:如果这个周末让你和父母去买菜,你会怎样做?预设:买爸爸妈妈爱吃的菜;买大家都爱吃的菜;提前了解爸爸妈妈爱吃什么……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做?⑤小结:看来,光有爱父母的心还远远不够,还要好好地了解父母。只有了解了父母,才能更好地爱父母。(2)情境2:《杨敏的日记》。4月19日 阴爸爸妈妈到外地打工已经三个多月了。今天下午放学回来,随便吃了一点儿饭,我就和爷爷、哥哥下地种玉米。爷爷挖坑,我顺手把玉米籽放在坑里,哥哥给玉米坑盖土。我们干得很快,一块地不到天黑就种完了。把玉米种好了,爸爸妈妈就可以安心在外打工,不用操心家里的庄稼了。①交流:杨敏关心爸爸妈妈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追问:她是怎么做的?追问:为了让父母安心在外工作,杨敏还可以怎样做?预设:从努力学习、安全自护等方面进行交流。②交流:你为父母做过什么?预设:从照顾父母、分担家务、送去祝福等方面交流。预设1:假期时,我到大棚里跟爸爸妈妈块儿摘黄瓜。预设2:妈妈经常头疼,我常常帮妈妈做头部按摩。③小结:父母是我们最爱的人,我们既要有关爱父母的心,又要有关爱父母的行动。(板书:爱父母,在行动)二、爱父母要有能力1. 爱需要能力(1)引读:阅读教材第76页“阅读角”的《爱的味道》,想一想,奇奇关爱父母有哪些表现。提示:让学生认真阅读文章,在文中寻找答案。追问:奇奇表现出了哪些爱父母的能力?预设1:知道妈妈发烧了,应该吃什么药,怎样帮妈妈降温。预设2:会做可口的西红柿鸡蛋热汤面。(2)交流:如果你是奇奇,会怎样做?提示:让学生根据真实情况回答。教师适时追问细节,引导学生真实表达。预设1:发现妈妈病了,找人帮忙。预设2:按照妈妈的指示帮忙拿药。预设3:给妈妈做粥吃。(3)思考: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预设1:妈妈病了,我们都很着急,都很关心妈妈。预设2:如果我们的能力强,可以为妈妈做得更多,妈妈的病会好得更快。(4)小结:父母是我们最爱的人,我们爱父母既要有心,又需要有爱的能力。2.能力需提升(1)思考: (出示教材第76页下半部分内容)面对这些情况,你有哪些能力爱父母?还有哪些能力需要再学习?提示:注意引导学生说真话。(2)反思:我的能力提升需求。你还会遇到哪些情况?面对这些情况,你已有哪些能力?还有哪些能力需要再学习?根据实际情况完成“我的能力提升需求表”。我的能力提升需求表可能会遇到的情况 我已有的能力 需要再学习的能力(3)交流:展示学生填好的“我的能力提升需求表”。(4)反思:看了其他同学的需求表,你有什么想法?预设1:发现自己能力较差,需要提升的能力有很多。预设2:发现爱父母需要很多能力。(5)小结:我们对父母的了解越多,关爱父母的能力越强,就能更好地将我们对父母的爱付诸行动。(板书:要有心,有能力)三、帮助父母也是爱1.情境表演爸爸有吸烟的习惯,我经常能听到他的咳嗽声。(1)提问:吸烟对身体有什么危害?(2)思考: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提示:让学生结合生活经历来回答。从心态、情绪和处理方式等方面交流。预设1:我和妈妈都讨厌爸爸抽烟,但没有办法。预设2:只要爸爸吸烟就严厉地批评爸爸。预设3:只要爸爸吸烟,就不允许他进家门。预设4:告诉爸爸吸烟危害大,建议爸爸制订戒烟计划。引导:既然吸烟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体有那么多危害,我们关爱父母就不能听之任之,但也不要采取过激做法。(3)演一演:选择一种方法与同学自由组合演一演。提示:注意情境的多样性,但表演不能偏离主题。(4)交流:刚才表演的这些情境都是帮助爸爸戒烟的方法(严厉批评、表达愤怒情绪、单独隔离、耐心交流讲道理),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预设:我会选择“耐心交流讲道理”,帮助爸爸克服坏习惯,这才是真的爱父母。小结:帮助父母改掉不健康的习惯也是对父母的爱。2.小组交流你的父母有不健康的习惯吗?预设:妈妈每天都盯着手机看;爸爸爱喝酒……3.小组活动:帮助父母有方法(1)想一想,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帮助父母改掉不健康的习惯。(2)组内交流,将大家都认可的方法记在纸条上。4.全班交流预设1:多陪伴父母。预设2:制订计划,并监督实施。预设3:耐心劝导。提示:引导组间相互评价,注意方法是否正确、合理。5.小结爱父母并不是说要对父母百依百顺,爱父母也表现在帮父母改掉不健康的习惯上。(板书:帮助父母有方法)四、继承传统爱父母1.感悟经典(1)交流:《弟子规》中有“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2)释义: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3)思考:《弟子规》中还有一句话,“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4)释义: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5)思考:从《弟子规》的这两句话中,你学到了什么?预设1:父母有过错的时候,我们要态度和蔼、语气温柔地跟父母交流,指出父母的过错。预设2:如果爸爸妈妈不改正错误,我们要反复劝解,不能生气。2.活用经典(1)追问:这是古人的智慧,是中华传统美德。但如果爸爸妈妈有不健康的习惯、不良嗜好,再三劝说还是不听,你还有其他办法吗?提示:引导学生在理解、尊重的基础上,想出多样的方法。预设1:可以向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求助。预设2:还可以跟父母制订计划或约法三章,并监督执行情况。(2)小结:爱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在传承中把它发扬光大。五、总结同学们,我们既要有关爱父母的心意,也要有关爱父母的行动。但爱父母也不是一味地顺从父母,父母如果有过错,我们也要帮助他们及时改正。板书设计。要有心,有能力爱父母,在行动帮助父母有方法{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