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以礼待人 教案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以礼待人 教案 (表格式)

资源简介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二框
《以礼待人》教学设计
学校:xxx中学
教师:xxx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授课人
课题 以礼待人
教科书 书 名:《道德与法治》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要弘扬讲文明礼仪的中华传统美德。 道德修养:知道礼是什么,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和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法治观念:懂得文明有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知晓无礼行为甚至导致犯罪。 健全人格:明白从语言、仪表、举止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并能在实践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责任意识: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并能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以礼待人。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文明有礼的意义。教学难点:文明有礼的要求。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生问好-礼仪规范,引出课题《以礼待人》。 学习新课 一、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自主预习,在书上做好圈点批注) 1.礼的含义和表现是什么?2.文明有礼有什么重要作用? 3.文明有礼的要求? 二、探究与分享 (一)识礼 活动一:(视频)思考:2.视频中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礼仪? (外在表现) (内在本质) 着装规范 仪表端庄 弯腰致敬 举止文明 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的品质 慰问感谢 语言文明 总结: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社会生活中,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过渡:礼的三种表现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你能否从礼的表现入手,列举身边的无礼行为,并分析其危害性。 (二)尊礼 活动二:小组合作,请同学们讨论并列举身边的无礼行为,并分析其危害。可从家庭、学校、社会中的无礼行为进行思考,表述清晰,符合逻辑。 点拨:家庭、学校、社会中有很多不文明的行为,从各种不文明行为中我们要分析危害性,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对个人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对国家的影响。 总结:(1)如汇报所知: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2)如汇报所知: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3)如图所示: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过渡:《论语》有云:“不学礼,无以立”,我们的一言一行无不体现着国家形象,那么,文明有礼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践礼 探究与分享:两位同学行为对比,思考:甲、乙两个学生的行为有什么不同?如果你是这名售货员,你会先给谁拿书,为什么?得出: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根据图片展示外交礼仪礼仪规范,董卿单膝跪地采访的举止、言行,得出: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3.根据小组展示不同的文明礼仪,得出: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礼,知道了礼的表现,懂得了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明白了做文明有礼的人就应从语言、举止、仪表方面努力,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并与身边的人一起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四、随堂检测:1.礼包含下列良好品质 ( ) ①尊重 ②宽容 ③谦让 ④与人为善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 “心扉如同门户,小小的钥匙便可以打开它,别忘了钥匙有这样两把——谢谢和劳驾。”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①用语文明能使交往和谐,为人际关系增色 ②文明的语言能让人感到温暖,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③和气的态度能避免竞争 ④只要举止文明,就可以广交朋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心扉如同门户,小小的钥匙便可打开它,别忘了钥匙有这样两把——‘谢谢’和‘劳驾’。”这说明( )①仪表端庄能使人广受欢迎,广交朋友②文明有礼体现国家的形象和国家安全 ③文明礼貌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④文明有礼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4.2021年全国“两会”确定新风尚,即行“作揖礼”(又称“拱手礼”)。 在疫情背景下,拱手礼取代握手礼可以增大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距离,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是 一种行之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1)请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体现礼的良好品质有哪些? (2)请你从不同角度说说文明有礼的作用? (3)你打算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五、板书设计: 一、是什么 礼 二、为什么 三、怎么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