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一部分 内容简介一、单元内容本单元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论等展开,引导我们着重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掌握实践、认识、真理、价值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和实现人生价值,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与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探索认识的奥秘一、本课主要内容本课围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讲述了认识和实践的含义、实践的特点,阐明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尤其强调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讲述了真理与谬误的区别,阐述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阐明了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讲述了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螺旋式上升性。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围绕着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认识论。第一目“认识与实践”,主要讲述了认识的含义、类型及关系,实践的含义及特点;第二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讲述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围绕着真理进行论述。第一目“真理是客观的”,阐述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区别,同一条件下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第二目“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讲述了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及其方法论启示;第三目“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简述了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螺旋上升性及其方法论要求。学习重难点重点:1.实践的特征;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难点:1.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问题纲要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第一目 认识与实践1.认识的含义2.认识的类型(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3.实践的含义4.实践的特征(1)客观物质性:①基本要素②过程及结果(2)主观能动性:①实践有目的有意识,实践中的认识用于指导实践。②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活动烙印(3)社会历史性:①在一定社会关系中②历史地发展着第二目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注意: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将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用于指导实践,正确的、先进的认识能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落后的认识会阻碍实践的发展)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主要表现: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需要 (2)工具(3)锻炼和提高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出资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2)观念变为现实,对照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第一目 真理是客观的1.真理与谬误的区别2.真理的含义和最基本的属性3.如何看待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第二目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的条件性2.真理的具体性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的方法论要求第三目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的反复性:各种条件限制(1)认识的主体(2)认识的2.认识具有无限性:(1)对象(2)主体人3.认识的上升性4.真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方法论要求第三部分 典题小练一、判断并修改1.基于客观实际做出的科学论断可以成为行动的动力。×改:基于客观实际做出的科学论断是认识,可以指导实践,但不是成为行动的动力。2.认识是客体对主体的能动反映。×改: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3.感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的对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改: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的对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是认识的高级阶段。4.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性。×改: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性。5.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因此,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改:实践是人类特有的,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才是实践6.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改: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指没有正确认识指导的实践,导致失败。7.实践是社会性活动,孤立的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 √8.读书也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认识的目的是认识世界。×改:读书也是认识的途径之一,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认识的目的是改造世界。9.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一看实践,二看多数人的意见。×改: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即实践。10.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改: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11.真理是有用的,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 ×改:真理是有用的,有用的观念不一定都是真理。1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条件性。×改: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13.真理再向前迈一步一定是更高的真理。×改:真理再向前迈一步就会变成谬误。14.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两次反复才能完成。×改: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15.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它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改: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1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有多个真理。×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会产生多个不同的认识。二、选择题1.古人说: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可古人并不知道大海究竟有多深,只能想象和推测。19世纪,人类开始了真正的海深测量,经历了麻绳、钢琴丝、声波、遥感等工具或技术手段,测量效率和精度大大提高。这表明,实践( )①是认识的源泉 ②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是认识的目的 ④是认识发展的动力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据英国《卫报》报道,非洲南部国家博茨瓦纳发现新冠病毒的新变种,并在南非迅速传播。专家称,该变种病毒可能是从艾滋病患者体内进化而来,它的危害很可能比现有的DELTA病毒更可怕。这表明( )①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②人们对病毒的研究来源于认识的需要③认识具有上升性,真理要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④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阻碍了人们真理性认识的获得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长征2F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以一往无前之势冲入澄澈霄汉。随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并完成太阳翼展开。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由中国人书写的又一壮举,标志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再次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这表明( )①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②科技工作者善于根据事物间的联系创造联系③实践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④空间站建设是在量的积累基础上不断发展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2年1月24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负责研制的“清航·大兴号”两级火箭完成试验任务。喷雾燃烧与推进实验室新型发动机飞行演示验证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有利于填补我国设计和开发喷气发动机的技术空白,同时意味着我国在新型空天动力领域跻身世界前列。这一成就的取得( )①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直接产物②凸显了科研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和直接现实性③将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成了人为事物的联系④依赖于对物质运动规律的尊重和创造性应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当前我国抗击新冠疫情形势仍然严峻,抗疫专家指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要坚守,二要探索。”在病毒变异、病毒来源、疫苗研制以及找到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方面,我们取得了经验和进展,但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丝毫也不能松懈。这表明( )①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②科学研究的进步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③实践活动使人类不断推翻真理 ④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一九四五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千历史问题的决议》、一九八-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千历史问题的决议》,实事求是总结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经验教训,在重大历史关头统一了全党思想和行动,对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其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适用。这说明( )①人们能透过现象揭示事物本质 ②真理性认识经得起历史的检验③真理与谬误总是相伴而行的 ④历史上形成的正确认识是永恒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1年夏天,考古工作者在西藏发现一个石阵遗迹。该石阵规模宏大,初步推测距今约2000年前后,应该是一个人数众多、实力雄厚的部落组织所立。考古学家认为,要彻底揭开这处石阵的秘密,还需进一步考古发掘。这表明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③追求真理并不是一帆风顺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最新科学实验发现人体共含有109种化学物质,其中55种还从来没有在人体研究报道过,而且有42种至今来源不明。由此可见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认识永远在逼近真理的道路上前行C.人们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D.科学实验是一种探索未知世界的思维活动9.“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广大中小学生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太空细胞学实验、浮力消失实验、泡腾片实验等神奇现象,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展示了与地球上“天壤之别”的实验差异。由此可知①“天宫课堂”有利于激发民族自信,培育爱国主义情怀②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认识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真理③真理具有相对性,探索宇宙的奥秘需要我们不断超越已有认识④“天宫课堂”能够发挥天地互动优势,实现教育方式的根本转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为了探寻如何让机器像人类一样思考,清华大学推出了首个原创“虚拟学生”华智冰,她的脸部、声音通过AI模型生成,能写诗、作画,多才多艺。这表明A.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B.人工智能能像人一样拥有自主的意识C.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语言的产生 D.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是既克服又保留11.1603.9公斤!2021年10月17日,湖南省衡南县清竹村,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专家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继去年突破1500公斤大关后,再次刷新纪录,实现了袁隆平院士生前提出的攻关目标。这说明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②认识没有终点,但科学有顶峰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④人的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这进一步检验了航天员与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及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这体现了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只有正确认识才能指导实践③实践可以突破历史条件的制约 ④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实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了A.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B.实践改造人的主观世界C.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D.实践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14.同样是描写雪的诗句,岑参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崔涂的是“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柳宗元的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笔下的雪( )①依赖诗人独有的天赋与灵感 ②是诗人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③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④是诗人心灵的自然外化和表现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15.2020年9月26日,省委宣传部授予丹东市老英雄孙景坤“辽宁好人·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他荣立赫赫战功。在和平建设时期,他主动要求回乡务农,带领乡亲发展生产,再立新功。他对党忠诚、信仰坚定,不怕牺牲、一心为民,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坚守革命理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初心使命。从唯物论的角度看,他的初心使命体现了(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③坚持了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④坚持了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16.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讲到:“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历代发扬”。从哲学上看,之所以要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因为( )①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②人的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③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7.某地方政府对造成环境污染程度不同的企业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作出一律关停的行政处罚。该做法违背了A.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C. 主次矛盾关系原理 D. 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18.科学家网上科普使“高大上”的国家科研机构与轻松娱乐的网络文化场域相遇,不仅没有出现文化上的巨大冲突、碰撞,反倒形成了一种亦庄亦谐、寓教于乐的可爱画风,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预示了穿凿乃至打通两个文化场域的可能性。由上述现象可知( )①矛盾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三、综合题1.伟大事业始于伟大梦想,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太空三人组”在中国空间站驻留工作6个月,发扬中国航天精神,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在太空停留时间最长纪录。在此期间,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开展了空间站组装建造、通过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手控摇操作等试验,验证了空间站舱段转位技术、机械臂大负载操控技术,为后续空间站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还进行了航天医学、微重力物理领域等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面向青少年开设“天空课堂”,进行太空教学授课,圆满完成了科普教育活动。这次飞行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也是该阶段最后一次任务,同时也拉开了空间站建设阶段的序幕。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2022年我国计划实施6次发射任务,天舟四号和天舟五号一两次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一两次载人飞船,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等,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也将于2022年年底前“会师”太空。这将是我国首次实现2个乘组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1)结合材料,运用探索认识的奧秘的有关知识对我国空间站建设过程的科学性加以分析。【答案】(1)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空间站舱段转位技术、机械臂大负载操控技术等关键技术要通过实践检验才能验证其正确性。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动力。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给后续的空间站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经验。②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空间站建设遵循客观规律,注重分阶段实施,才能科学有序推进。③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2.随着人脸识别技术快速发展,算法精度不断提升,安全性能也日益提高,“刷脸”已经逐步在金融、公安、边防、航天、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落地开花”,使公众享受更便捷的生活。人脸识别是否存在泄露隐私的风险?专家介绍,通过刷脸,用户不用线下留存身份信息,相关信息在云端受到最高标准的保护,站点人员接触不到,确保了个人隐私安全。但有学者表示,密码可以更换,但人脸却不能更换,一旦被黑客攻击,人脸识别系统可能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安全问题。结合材料,运用发展方向和道路知识对人脸识别技术发展作出合理性预测。答: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对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要充满信心。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3.10月20日,浙江省博物馆组织实施的“临安市馆藏水丘氏墓出土瓷器保护修复”等10个项目获2021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浙江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和重要产区之一。1980年,水丘氏墓共出土25件精品瓷器,其中青瓷褐彩如意云纹镂孔薰炉、青瓷褐彩如意云纹罂、青瓷褐彩如意云纹油灯三件“秘色瓷”,从器型到工艺,无不体现出当时越窑的最高水平。由于出土前长期处于恶劣环境,出土后修复无档案可查,三件国宝呈现出诸多病害,且病害不断加剧发展。受临安文物馆委托,浙江省博物馆保护修复团队利用现代分析手段,系统地从胎釉成分等入手,针对该项目中文物的烧造工艺、病害成因、修复材料、修复工艺进行系统研究。检查分析发现,病害类型主要有污渍、裂隙、胎釉开裂等,同时三件文物不同程度存在微裂隙,这是其病害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修复过程中最大的难点。为此,修复团队多次到“秘色瓷”的核心产区上林湖,寻找与三件器物类似的越窑青瓷标本,并对出土的瓷片标本进行了系统科学的分析,建立了详细的数据库。在此基础上,修复团队还与国内众多知名材料专家进行反复的科学论证,获得了一手研究论证资料用于寻找解决方案,并与浙江理工大学成立了微裂隙加固适用性材料筛选研究项目,在同类瓷片上进行了无数次的材料修复及工艺试验;终于,微裂隙加固有了系统的全新方法。经过5年长期、艰苦、精细的工作,三件文物终于在博物馆中与世人相见,深藏于库房的文物“活”了。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上述团队为什么能够取得文物藏品修复的成功。【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上述团队立足社会实践的需要开展文物藏品修复研究,在实践中检测分析,发现了文物藏品病害的成因并获得大量的第一手研究论证资料;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上述团队对出土的瓷片标本进行了系统科学的分析,创造出微裂隙加固的全新方法,在实际文物藏品修复中得到检验。③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在实践、认识的反复循环中不断发展、完善修复技术,通过反复的实验验证了文物藏品修复的全新方法,并在实际运用中激活了文物藏品的活力。4.一个民族、一种文化能否树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批判精神,成为能否真正地鼓励创新、鼓励进步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批判,就是直言不讳地发言,坦荡无私地挑刺,胸怀真理,毫不隐讳,大胆争鸣,不遮遮掩掩,不含糊其辞,更不模棱两可。观点相左、或利或弊的分歧,可以借助批评、批判得到互通有无的进步,得到多角度、多层面、宽领域的思维收获。批判就是社会发展的助力器,批判就是思想进步的活水。只有批判,才能促进社会发展、经济思考、学术研究达到更深层的自由王国。结合材料,运用真理观的知识说明树立批判精神的理论依据。【答案】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认识,但真理只有一个。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批判是思想进步的活水。真理越辩越明,树立批判精神才能多角度、多层面、宽领域全面认识事物,实现主观同客观相符合。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