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安全地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能主动告知他人危险。2.通过制作安全警示牌,增强安全意识。3.通过和同伴间的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对安全意识的认识。4.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学习安全知识不仅能保护子还能帮助别人,强化了在游戏中更要安全地玩。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能主动告知他人危险。2.通过制作安全警示牌,增强安全意识。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学习安全知识不仅能保护子还能帮助别人,强化了在游戏中更要安全地玩。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出本课的学习主题。安全地玩:选择安全地点;遵守游戏规则;预防意外发生;关注天气变化。二、学习新知(一)我是安全警示员。1.活动一:出示课文中一个小男孩在围墙上准备跳下的插图。(1)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做处合理的判断和说明具体理由。预设:如果我是安全警示员,我会对他说,千万不要跳,太高了,跳下来会受伤的,而且双脚也承受不了那么大的冲击力。预设:如果我是安全警示员,我会对他说,千万不要跳,这墙又高又窄,更何况这墙又不是我们游玩的地方。(2)教师做出适当的点评。2.活动二:出示课文中门外的小朋友想挤进教室,门内的小朋友想关门的插图。(1)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做合理的判断和说明具体理由。预设:我想过去告诉他们,这样玩游戏很危险,一不小心,小伙伴就会受伤的。预设:如果我是安全警示员,我会告诉他们,这样玩游戏是不对的。你看,小伙伴的手正放在门缝里,一不小心就会夹到手了。(2)教师做出适当的点评。3.活动三:出示课文中小女孩想在湖面上滑冰的插图。(1)学生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做合理的判断和说明具体理由。预设:如果我是安全警示员,我会告诉她,春天来了,湖面上的冰很薄,我们不能上去玩,很危险的。预设:是呀,春天到了,湖面上的冰看起来很坚固,其实冰下面的湖水已经开始融化了,这个时候我们踩上去玩,很有可能会掉进冰窟窿里面的。(2)教师做出适当的点评。4.活动四:她会去玩吗?(1)讲述怕怕的故事。(2)安全警示员的劝说和建议。(二)制作安全警示牌。1.请你找找,我们的身边有哪些安全隐患?尖尖的课桌角;手湿触摸开关;开水烫伤;在窗外随意搭晾衣架 ;小孩子玩火;小孩子爬高2.认识安全警示牌。3.制作安全警示牌。温馨提示:制作过程中,使用到的小刀或是剪刀,一定要小心使用,避免弄伤自己。也可以寻求大人的帮助。三、课堂总结四、课后作业:把制作好的安全警示牌放在存在安全隐患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