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锦 瑟》李商隐学习目标1.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2.了解诗歌中的典故,鉴赏比兴和用典的手法。3.体会诗歌哀婉的基调,分析概括诗歌的主旨。任务一、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有《李义山诗集》。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十六岁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二十五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可就在这时,令狐楚染病去世。没了生活依靠的李商隐,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恰也是这个时候,属于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慕其才,聘请他去府中掌书记,并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原先李商隐出自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入了牛党的阵容;现在李商隐又成了李党的东床快婿。“忠臣不事二主”,而李商隐却如此轻易地“改弦更张”,于是,他的一生便始终伴随着牛党人的咒骂、诋毁、中伤,最终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涡中的溺水者。李商隐一生虽短暂坎坷,但感情的经历绝非寻常。李商隐那时二十三岁,太和九年(公元835年)便上玉阳山东峰学道。而玉阳山西峰的灵都观里,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宫女、后随公主入道的女子宋华阳,宋年青美丽,聪慧多情,两人很快双双坠入情网。两个多月后,这段超出常规的爱恋,终因不为礼教和清规容许而豪无结果,短暂的欢娱,无望的永好,只在李商隐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他有些留传至今,荡心动魄的《无题》诗即完成于此时。李商隐26岁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僚,并爱上王茂元之女。开成二年(公元837年),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李商隐和王家七小姐举行订婚仪式。正月初五,举行结婚仪式。结婚后感情殊好。有一首思念爱妻的《夜雨寄北》,仍然为现代人称道,亦为之辛酸。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翦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任务二、品读诗歌,探究诗情锦瑟 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解题锦瑟即装饰华丽的瑟(弹弦乐器)。一般认为,“锦瑟”只是李商隐借诗中的前两个字作题,与诗歌内容的关联度大不大,是一首无题诗。写作背景作此诗时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本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诗”,只是以开头二字为题。 李商隐的诗语言清丽,感情哀怨,境界朦胧,解读极为不易。古来解此诗者有几十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思考:1.从诗中找出表明主要内容的三个字。2.从诗中找出表明诗人情感的两个字来。内容之眼:思华年情感之眼:惘 然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无端:平白无故,无缘无故。此二字乍看诗人似乎很无理地埋怨锦瑟,是诗人的“痴语”。一弦一柱:借代每一声乐音。形容乐音繁复绵密。思华年:追忆青春年华。此三字点出诗的主旨诗人运用了起兴的手法,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引发“无端”之问,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因回首青春往事而引发的一声感慨。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译:像庄周在睡梦中化为蝴蝶,翩翩起舞,变幻迷离,像望帝身死化魂,把满腔的春情春恨都托于泣血悲啼的杜鹃。用典庄周梦蝶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庄周非常快乐,悠然自得,竟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梦醒后,庄周十分疑惑,不知是自己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 梦中 蝴蝶 快乐 梦后 怅然诗人 早年 及第娶妻仕进 快乐现在 发妻早逝 沉寂下僚望帝啼鹃望帝, 传说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 亡 身死,魂化为鸟,暮春啼叫,以至口中流血,其声哀怨悲凄,动人心腑,名为杜鹃。杜鹃 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愁苦 哀怨 思乡春心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一般指对爱情的向往追求,也可借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望帝 失国 失命 哀伤诗人 春心 爱情 哀伤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译文:而今,我的泪珠像月夜下的南海美人鱼一样止不住地往下流,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如同蓝田玉山上的缕缕玉烟,虚无缥缈。用典鲛人泣珠南海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博物志》“沧海、明月、明珠、泪珠”,这一连串凭借联想交融起的意象,幻化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又带有哀婉的妙境;良玉生烟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蓝田日暖玉生烟”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只是它只能远观,不能把握,也无法亲近。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直抒胸臆可待:岂待,哪里用得着等到。当时:那时。惘然:怅然若失了。译文:这种悲欢离合的感情岂待今朝追忆时才有,就在它发生的当时已经让我感到怅然若失了。唉,追忆逝水年华,一切都已恍如隔世了!任务三、合作研究,归纳主旨诗人所思的华年让人迷茫,却又让人领悟到真切的痛苦;华年里有让人挥泪的悲伤,但这些悲伤中却又有晶莹剔透美好的珍珠;这些珍贵与美好令心向往之,可走进后却又变为虚无。上述这些情感看似矛盾,确是青春时代的真实写照。也就是诗人在开篇所感叹的“无端”,没有缘由,无缘无故,捉摸不透。至此,我们已经对李商隐《锦瑟》中所抒发的情感有了总体把握,那就是感叹“无端”。请大家继续思考,这种无端是基于对何的思考,是爱情?身世?政治?……?讨论: 李商隐为何感叹“无端” ?1.爱情说2.感怀身世说3.悼亡说4.政治寄托说5.咏物说……唐诗中的哥德巴赫猜想我们很难把《锦瑟》归结为单一的爱情诗、咏怀诗、悼亡诗等。诗歌抒写的“无端”其实表达了一种普遍的、朦胧的情感,极言人生之迷惘、不可捉摸、无缘无故、无可奈何。在解读《锦瑟》时,每一位读者都能结合自己的理解与经历对诗歌作出新解,从诗歌中获得情感的共鸣,这就是诗歌流传千古的重要原因。总结作业:学习本课后,再谈谈你对《锦瑟》主旨的理解,写随笔一篇,字数不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