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复习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复习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2张PPT。中国历史纪年表:
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
—北宋(与西夏、辽对峙)—南宋(与
西夏、金对峙)—元—明—清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复 习【知识与技能:
知道以少胜多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局,朝代的更替。初步了解我国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客观地评价曹操等历史人物,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利用各种历史图形,从图中了解东晋南朝政权的更替,培养识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由分裂割据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历史的进步;树立爱国热情,感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复习目标东汉崩溃 军阀割据袁 绍曹 操官渡之战统一北方
(曹操)孙刘联军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孙吴曹魏蜀汉西晋国家分裂局部统一全国统一公元200年 作用208年 作用220年220年221年知识点网络化魏西
晋蜀 十六国 北 朝淝


战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江 南 地 区 的 开 发前秦东 晋 司马睿317年司马炎266年263年吴南 朝(宋 齐 梁 陈)刘裕420年(原因、表现、影响)知识点网络化383年发展生产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不管是分裂时期还是大一统的时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有何特点?南北分裂对峙、民族大融合民族融合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少数民族内迁 政权分立 北方人民南迁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 三国 南北朝 两晋 孝文帝改革南朝:宋 齐 梁 陈北朝: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北魏知识点网络化1.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性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垓下之战
2.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长平之战
3.下列战役发生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4.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 )
①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技术和先进生产工具
②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③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
④南方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学以致用ABCB排除法??
①选项本身表述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史实、基本常识、
? ②选项与题干的关系—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③选项是陌生的结论—主要借助其它选项或熟悉的知识判断,此类选项多数是正确的
?5.识 图 题ABCA的建立者是B的都城在C的国号是曹丕成都吴D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主(孝文帝)下诏,拓跋氏,皆改姓元氏。诸功臣旧 族……皆改之。……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材料二: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图)回答:(1)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重要
的改革。依据材料一、二概述改革的措施。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孝文帝改革对当时及后世历史发展的作用。措施:改鲜卑姓为汉姓,改鲜卑语为汉语,改鲜卑服为汉服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改革,为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作出了贡献。答题指导
“一看”,看清分值,把握得分点,做到心中有数;
“二找”,按照题意,回归课本,找到相关知识点;
“三规范”,答题语言规范化是最容易忽略的问题。考考你 学习历史,贵在借鉴历史,孝文帝的改革距离我们现在已一千五百多年了,大家想想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对我国今天多民族之间的发展繁荣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有什么借鉴的地方? 各民族要想进步,就须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中华民族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不能封闭自己,而应改革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其他民族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1)此诗的作者是?
(2)他的“壮心”是什么?
(3)此人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他为什么能有如此作为?
再见曹魏重视农耕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 “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翻车三国的治理与开发屯田吴-青瓷羊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吴国船只孙吴开发江南1.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①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 的生产技术。②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③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④统治者的重视⑤自然条件优越P79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江南地区的开发说说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同桌合作探究2.江南地区的开发表现:温馨提示:结合教材P78~P79(1)修建水利工程,开垦大量良田
(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洞庭湖流域)
(2)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开始使用粪肥)
(3)江南开始种植小麦
(4)广泛利用水力加工谷物。农业方面手工业方面(1)养蚕缫丝技术提升(丝织品产量激增)
(2)冶铸技术进一步改进。 (灌钢法)

(3)制瓷业发展迅速。 (青瓷烧制)
开发区域: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长江中下游一带(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和洞庭湖流域)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一带,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孝文帝
改革措施政治上采用汉族官制律令社会
生活思想文化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
治国作用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大融合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洛阳采汉制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说汉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穿汉服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改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与汉姻学汉礼原因(目的)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农业方面:南方牛耕龙骨翻车水磨模型水 碓施 肥 图荆江大堤手工业方面:东晋织成履材料一: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 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1.《宋书》里描写的江南与《史记》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从材料中找出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同桌合作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3.除上述原因外,你还知道有哪些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