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7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备课教师: 课时安排:课题 第7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课型 新授目的要求 思育 增强学生对知行统一哲学原理的认同,使得中职学生注重实践,善于总结,努力学习,崇尚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知识 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解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必须做到知行统一。能力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重点 1. 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2. 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难点 1. 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2. 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关键 以事实作为理论依据教学资料 教参教学教法 事例教学法、设疑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 时间分配一二三四 组织教学复习导入新授第7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一、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材料1:一组各种类型实践的图片问题:结合上述图片反映的内容,谈谈你对“实践出真知”的看法。材料2:漫画“白卷”问题:没有做饭的实践,能写好做饭的文章吗?2.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材料:科学家法拉第、赫兹和麦克斯韦的图片3.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材料1:《本草纲目》问题:“药神”成功的事例,体现了认识的过程是怎样的?材料2: “从输羊血到输人血”事例4.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二、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1.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对实现成功人生具有重要作用材料:齐白石 播放歌曲:《从头再来》学生观看课件图片及漫画,深入思考,探究问题学生阅读材料,交流研讨,领悟哲学原理学生读故事,谈体会,思考哲学道理 1′4′1′15′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 时间分配五 2.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锻炼提高的材料:美国发明家爱迪生问题: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启发我们应该如何提高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3.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需要做到知行统一三、成功与失败伴随着人生的发展1.成功与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材料:爱迪生—8000多次的失败—电灯泡袁隆平—无数次的失败—杂交水稻之父说一说你自己失败与成功的经历。2.对待成功和失败要有正确的态度材料:漫画——他们这样对待失败问题:你曾经怎样面对成功与失败?3.正确对待人生发展道路上出现的失败,学会让失败变为成功之母材料:某职业学校两位2006届财会专业技能优秀的毕业生先后去人才市场找工作。问题: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怎样对待求职失败?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作业布置:课后练习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讨论、汇总问题师生共同举例分析学生充分讨论,畅谈己见,教师应注意点拨学生提出的各种不同看法 17′30′10′1′1′板 书 设 计 第7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一、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二、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三、成功与失败伴随着人生的发展四、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课 后 小 结 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解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必须做到知行统一。教学反思:第8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备课教师: 课时安排:课题 第8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课型 新授目的要求 思育 是非分明,明确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知识 了解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理解明辨是非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能力 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重点 掌握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方法难点 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关键 现象、本质的含义教学资料 教参 各种媒介教学教法 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 时间分配一二三四 组织教学哲理故事复习新授第8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一、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一)现象和本质的关系1.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事物个别多变的东西,可以由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2.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两者紧密相联,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现象尽管多种多样、纷繁复杂,但都是由本质决定的,都是本质的外部表现。3.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二)现象和本质关系原理的指导意义1.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2.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例:哥白尼长期观测、研究,写出了《天体运行论》 学生讲述师生点评看教材漫画 学生讨论: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查一查:成语“声东击西 ”指的是什么意思?事例说明 1′4′4′20′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 时间分配五 二、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一)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突出表现在能否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上1.要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全面把握事物的各种现象例:教材案例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大量的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例:两小儿辩日三、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一)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是非混杂、鱼目混珠、真假混淆的情况(二)明辨是非、认识事物的本质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四、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一)要提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透过假象认识真象的自觉性(二)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识别假象,明辨是非1.把握事物的本质,必须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2.必须学会正确地区分真象和假象,不为假象所迷惑3.必须明辨是非,在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4.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作业布置:课后练习题 结合案例分析设置生活中的情境学生分析讨论学生分析案例 24′5′20′1′1′板 书 设 计 第8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一、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二、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三、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四、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 课 后 小 结 通过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理解明辨是非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教学反思:第九课 科学思维与创造能力备课教师: 课时安排:课题 第9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课型 新授目的要求 思育 勇于探索、科学思维、开拓创新,激发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的意识知识 科学思维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不断创新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认识到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关系能力 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创新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原理,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重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难点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 学会举一反三教学资料 教参教学教法 情境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 时间分配一二三四 组织教学哲理故事复习新授第9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一、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1.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指导作用。2.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二、科学思维方法与人生发展能力1.科学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工具,能帮助我们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2.在学习和实践中加强科学思维训练。例:请列出30种杯子的用途三、现代青年必须具备创新能力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2.创造性思维是现代新思维的主要特征,科学思维就是创新思维。3.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实质。 例: 高职园艺专业毕业的小赵4.创新能力对当代青年成长的作用。四、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1.思维创新的内涵。2.提高创新能力,要学会把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结合起来。3.中职生应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教材中的“事例一”“事例二”导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给予肯定 1′4′4′20′板 书 设 计 第9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一、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二、科学思维方法与人生发展能力三、现代青年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四、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课 后 小 结 关于创新,我们的学生实际也具备很强的这方面能力,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创新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原理,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