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作业设计一、单元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认识数轴,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这些内容都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气温(例1)、存折(例2)中蕴涵的具有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使学生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接下来通过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使学生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最后让学生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和负数,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形成对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二、教材分析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或某种量的增大和减小,也可用这种量的某一状态为标准,把它们看作是向两个方向变化的量。要确切地表示这种具有相反方向的量,仅仅运用自然数、小数和分数是不够的,还必须把这两个互为相反的方向表示出来,于是产生了正数和负数。通过负数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数”不仅包括正的,还有负的,从而使学生对数的概念形成一个完善、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可以适当拓宽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并对学生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打下了基础。三、单元学习目标1.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负数,并感受其与以前所学数的写法的差别。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知道数可以分为正数、0、负数,理解分类讨论思想。3.学会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负数,体会数形结合思想。4.能用负数描述并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5.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四、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本次课时作业的设计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性作业,是必做的;还有一部分作业是拓展性作业,是选做的,可以二选一。其中基础性作业主要考查学生们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题目都是比较符合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并且试题基本上涵盖了所学的所有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们巩固上课所学的内容。还有部分试题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式,让学生能够从多方面来理解知识,发散思维。拓展性作业是二选一的形式,给学生一个选择的空间能让他们更有兴趣的去探索发现,并且试题的背景大多数都结合了一些生活实际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拓展性作业的题目难度也不是很大,主要是培养学生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将知识进行内化,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五、课时分配:2课时第一课时 负数的认识第一部分:基础性作业(必做)1.基础知识我会填。你能用自己的办法来表示下面不同意义的量吗?(1)如果足球比赛胜18场记作+18场,那么输5场应记作-5( )场,读作( )场。(2)如果支出100元记作-100元,那么收入800元应记作( )元,读作( )元。(3)在一次数学测试中,六 (一)班的平均分是79分,老师把这个平均分用0表示,许强得了85分记作“+6”分,那聪聪考了72分记作( )分;乐乐的成绩记作“+11”分,他实际得分为( )分。2.我是分类小能手。请同学们将下列数字填入相应的圈内。-8 、5.2 、+41 、0 、 、-3.5 、9.7 、-正数 负数3.实际问题我解决。下面是李师傅去年8月份收入和支出的记录。8月10日领取工资3200元。 8月13日交电话费90元。8月15日交水电费120元。 8月24日买服装花390元。8月26日收到加班费800元。 8月份伙食费合计800元(1)请你用正数和负数记录在下表中。项目 工资 电话费 水电费 服装费 加班费 伙食费收支/元(2)李师傅去年8月份当月能剩下多少钱?第二部分:拓展性作业(选做,二选一)4.一袋小零食包装纸上标着:净重(1405)克,那这袋小零食最少不少于多少克?最多不多于多少克?5.2020年1月5日某市的气温为-10℃到2℃,那这一天该市的温差是多少?第一课时 负数的认识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基础性作业(必做)(1) -5 负五(2)800 八百(3)-7 902.正数:5.2 、+41 、 、9.7负数:-8、-3.5、-3.(1)项目 工资 电话费 水电费 服装费 加班费 伙食费收支/元 3200 -90 -120 -390 800 -800(2)3200+800=4000(元)90+120+390+800=1400(元)4000-1400=2600(元)答:李师傅去年8月份当月能剩下2600元。第二部分:拓展性作业(选做,二选一)4. 140-5=135(克)140+5=145(克)答:这袋小零食最少不少于135克,最多不多于145克。5. 10+2=12(℃)答:这一天该市的温差是12℃。第一课时 负数的认识一、课时作业时间要求:基础性作业为12分钟,拓展性作业为6分钟。二、课时作业设计意图:负数的认识是对“数”这一概念的进一步拓展,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本课时作业中所用到的负数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的。第一题的前两问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于正数和负数的意义的理解,以及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式,且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第一题的第三问考查的是以某一量为标准,比它少或比它多的量如何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用丰富的形式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于正、负数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理解。第二题考查的是分类知识,要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知道数可以分为正数、0和负数。课本上的例题所展示的正数和负数偏向于整数,这道题中既有整数,也有小数和分数,能帮助同学们打破思维定式,掌握的知识更加完善。正数和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第三题是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使学生亲生体会到用正、负数记录数据便捷,清楚的优点。第四题能够帮助学生们理解生活当中关于净含量的问题,表示最多是140+5,最少是140-5,使学生体会到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第五题考查的是数字范围,在六年级的教学当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负数的计算问题,但是学生可以通过生活实例来解决问题。-10℃到2℃的温差范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10℃到0℃的温差范围是10℃,另一部分0℃到2℃的温差范围是2℃,加在一起温差范围就是12℃。可以使学生更加理解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本节课时作业的设计既包括了课堂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也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形成技能。第二课时 在直线上表示数第一部分:基础性作业(必做)1.帮助数字找到家。在直线上表示出下列各数。2.5 -1 1 -3.5 - -4 这些数在直线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负数都比0( ),正数都比0( ),负数都比正数( )。2.我是数学小医生。(对的画“√”,错的画“ ”)(1)0可以看成是正数,也可以看成是负数。 ( )(2)小于5的数只有5个。 ( )(3)在表示数的直线上,+5和-5所对应的点到0点的距离相等,所以+5和-5相等。 ( )3.分析选择我拿手。(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正数有意义,负数没有意义。B.温度计上显示0 ℃,表示没有温度。C.正数和负数可以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D.零上3 ℃低于零下5 ℃。(2)在直线上表示-1、-、1.5、2,与0最接近的是( )。A.-1 B.- C.1.5 D.2第二部分:拓展性作业(选做,二选一)4.如果一个球初始位置是在O点,把它向右移动5m到达A点,记作+5m,那么把这个球又移动-3m到达B点,又是什么意思?这时它距离出发点有多远?请你画出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表示出来。5. 一只蚂蚁出洞觅食。它先向东爬了10cm,记作+10cm,又爬了-40cm,找到食物。这时它在什么位置 请在直线上表示出来。它要把食物搬回洞,需要爬行( )cm。第二课时 在直线上表示数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基础性作业(必做)1.小 大 小2.(1) (2) (3) 3.(1)C(2)B第二部分:拓展性作业(选做,二选一)4.-3m表示向左移动3m到达B点 ,这时它距离出发点还有2m 。5.它要把食物搬回洞,需要爬行( 30 )cm。第二课时 在直线上表示数课时作业时间要求:基础性作业为10分钟,拓展性作业为6分钟。二、课时作业设计意图:在直线上表示数是在认识了负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并且学生们之前已经学习了在直线上表示0和正数,所以可以根据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来引导学生如何在直线上表示正数、负数和0。第一题是为了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在直线上数字的表示方法,学生们要会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负数都在0的左边,正数都在0的右边。也可以比较出正、负数和0的大小,负数小于0,0小于正数,所以负数都小于正数。第二题判断对错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小于正数的数字还有负数以及直线上到0距离相同,方向相反的量不是同一个量,这样的两个量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第三题的第一道选择题主要考查了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以及0的意义,0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表示的是没有。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大小的比较,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于正、负数大小的认识。第四题和第五题都是在直线上表示数的拓展性试题,将在直线上表示数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中,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本课时作业的设计是由浅入深,一步步递进的,通过简单地在直线上表示数到将这部分内容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中,符合学生的理解水平,能够帮助同学们夯实基础,进一步升华所学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