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美术《搭建框架》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目标:1.在做做玩玩中学习浅显的硬线材构成的方法、技能。2.搭建立体造型构架,培养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3.激发对多向度空间研究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学习运用线材和点结构搭建立体造型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搭建一个造型美观且牢固的立体造型作品。教学流程: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搭建框架的第一课时,大家已经了解框架结构的基本原理,学习了搭建框架的基本方法,并尝试用筷子等材料搭建了一个盛物容器。本节课我们继续来探讨搭建框架的方法和规律。上课前,我们先运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来欣赏一些作品。这是什么?这个建筑给你怎样的感觉呢?猜一猜:鸟巢的设计灵感来自什么?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拥有相似的框架结构。再来看一些作品,想一想:它们都是使用什么材料?如何搭建的?请大家对比观察:与刚才所看到的搭建方式相比,它有什么不同?是的,它在线材构成的基础上增加了球体。球体构成了框架的固定点,线材构成了支架线。这个建筑是比利时原子球博物馆,它是由9个直径18米的银色金属球构成的建筑物,各球之间由长 26 米、直径3 米的空心骨架相连。想一想,如果我们想要搭建出这几个几何体的框架,如何用彩泥和木棒搭建呢?是的,我们以三棱柱为例来看一看吧!首先搭建出底面;然后再向纵向搭建。在搭建时,老师还有一些小建议。1)准备统一的“点”和足够的“线”。2)搓出的泥球大小一定要一致。3)先组合平面形。4)在平面形的基础上朝纵、横两个方向添加搭建。接下来请大家利用手中的橡皮泥团和牙签搭建三棱锥和正方体,看看谁搭建的作品既美观又牢固。(3分钟)通过刚才的小实验,想一想:如何让作品既美观又牢固?1.制作时牙签不要伸出去;2.泥团与牙签连接完成后再稍微捏紧,避免松垮;3.三角锥体比四边形更具稳定性。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大家都已经掌握了搭建框架的基本方法了,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些作品。对比观察,与我们刚才所搭建的作品相比,这些作品有什么不同?是的,这些作品的造型更加丰富美观。想让搭建的框架造型更加丰富,怎么办?首先是框架底面的造型设计可以多种多样。我们搭建不同形状的底面造型,完成平面形的设计。然后在平面形的基础上朝纵向、横向发展添加成立体造型。要想把框架搭建的大而稳固,形成复杂的立体性,就要多利用以三角形为主的立体造型来搭建,就能使框架结构更加稳固。并通过改变线的长短让造型更加丰富。观看视频,回顾搭建的步骤和方法吧!看完视频相信大家对搭建步骤和方法更加清晰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别的同学的作品,扩宽我们的搭建思路吧!接下来,请同学们运用橡皮泥和牙签之类的材料,制作一件框架结构的作品。(可以在你刚才所搭建的作品的基础上继续搭建)搭建时需要注意:1.搭建的作品既要造型美观新颖,又要牢固。2.搭建时可以准备一个底板。3.多角度拍摄作品,拼图上交。这个建筑大家熟悉吗?它是世博会的中国馆,看到它的造型,大家想到了什么?看,框架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空间美感。生活中还有许多材料可以做成框架结构的物品,比如筷子、铁丝、电线、吸管等,希望你们可以用你们独特的视角,创意的头脑去继续发现美、创造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