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年】统编版高考政治一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学生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考2023年】统编版高考政治一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学生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统编版高考政治一轮专题复习复讲固
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
复习学案
【课前练手 这题我会】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2年4月18日,国台办发言人就民进党当局在所谓的“海内外台湾国是会议”上鼓噪“两国论”答记者问。
国台办发言人指出,民进党当局有关言论歪曲事实、颠倒是非,蓄意利用乌克兰局势误导台湾民众和国际舆论。一是歪曲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的事实,贩卖“两国论”谬论。二是掩盖民进党当局谋“独”挑衅导致当前台海局势陷入紧张动荡的事实,欺骗世人。三是追随外部反华势力,充当“以台制华”、遏制中华民族发展的战略棋子。
国台办发言人强调,台湾是全中国人民的台湾,台湾的前途由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决定。中国人民有压倒一切的勇气和能力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民进党当局难逃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的历史铁律。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论证国台办发言人观点的正确性。
【答案】①我国是单一制的主权国家。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其前途和命运应该由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决定。②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台湾是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必须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
③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至高无上排他性的政治权力,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的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国家主权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台湾问题关乎我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和人民的福祉,中国人民有勇气和决心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④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保障是强大的国家实力。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人民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分析】背景素材:国台办发言人观点
考点考查: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论证国台办发言人观点的正确性。本题属于说明类试题,解答时,考生应首先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歪曲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的事实,贩卖“两国论”谬论;台湾是全中国人民的台湾,台湾的前途由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决定→可联系我国是单一制的主权国家。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其前途和命运应该由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决定,必须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
关键词②:掩盖民进党当局谋“独”挑衅导致当前台海局势陷入紧张动荡的事实→可联系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性。
关键词③:追随外部反华势力,充当“以台制华”、遏制中华民族发展的战略棋子;中国人民有压倒一切的勇气和能力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可联系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人民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课标要求 解析国家的结构形式,理解维护国家统一、捍卫国家主权的意义
核心素养 1.政治立场与理想信念:坚定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划分职权,认同我国中央和地方职权划分的原则和政策 2.科学认知与求真务实:明确国家主权的内涵、地位、重要体现、基本权利 3.法治思维与法治实践: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各自行使自身在法律范围内的权力 4.公共参与与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主权
【体系构建 思维导图】
【必备知识 复习整合】
考点一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一、国家主权
1.含义: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2.重要性: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事驳回。
3.重要体现: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对外则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
【特别提醒】
①国家主权对内表现为国家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为国家的独立自主性,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②国家主权原则是当代国际法的基石。主权平等是指各国均有平等权利与责任,并为国际社会的平等会员国。主权平等尤其包括:法律地位平等;享有充分主权之固有权利;有义务尊重其他国家之人格;国家之领土完整及政治独立不得侵犯;有权利自由选择并发展政治、社会、经济及文化制度;履行国际义务,并与其他国家和平相处。
③国家主权如何成立的途径: “宣示说”一国政府宣布其国家主权之时,其国家主权自然形成。 “承认说”,一国主权之存在,离不开其他国家的承认。
3.主权国家的权利: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等基本权利。
基本权利 含义
独立权 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管辖权 主权国家对其领土内的一切人(享有外交豁免权的人除外)和物以及领土外的本国公民实行管辖的权利
平等权 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自卫权 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为维护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而对外来侵略和威胁进行防卫的权利
二、中央与地方
1.国家采取某一结构形式的原因:
(1)必要性: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不可能通过唯一的中央政府进行直接的、简单化的、事无巨细的管理。国家之内的行政区划, 通常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而产生的。
(2)影响因素:行政区划的界线和分层,往往需要考虑民族、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
2.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划分:
(1)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各自行使自身在法定范围内的权力。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划分,往往通过国家宪法加以规定。
(2)一般而言,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 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
3.我国行政区划的类型:
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4.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在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 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拓展:怎样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的全局性利益与地方的局部性利益,国家的全局性问题与地方的区域性问题之间的关系。
(2)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关键:发挥两个积极性。
(3)中央与地方之间要有分权:中央与地方的适度分权既要实行中央的统一领导,维护中央权威,又要在中央集中领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自主权力。
(4)具体说来,在中央权力配置方面,实行中央的统一领导,维护中央的权威。在地方权力配置方面,中央赋予地方以处理涉及区域性问题和利益的权力,即凡属地方的问题,由地方政府机关自主安排和处理。
【关键能力 重点突破】
 1.正确认识主权与人权
(1)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人权是指公民享有的人身自由和各种民主权利。人权享有的范围和程度是和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及社会制度分不开的,人权要有物质、法律和制度的保障。人权问题有国际性的一面,但本质上属于一国内政管辖范围的问题。
(2)主权和人权是相辅相成的,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有人权的前提和保障,没有主权就谈不上人权,主权高于人权,人权是主权的表现。
细节提醒 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国家具有主权属性,但阶级性才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独立权 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管辖权 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平等权 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自卫权 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思维点拨 关键词法区分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1)独立权:“自己的意志”“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自主决定”等。
(2)平等权:“国家不分大小享有投票权”“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法律地位平等”等。
(3)自卫权:“国防建设”“还击入侵”“捍卫主权”等。
(4)管辖权:“管理本国公民”“保护本国公民”“维护侨民利益”“管理驻外使馆”等。
【火眼金睛 易错辨析】
1.国家政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 (   )
提示 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
2.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联合国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 (   )
提示 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
3.国家主权对外则表现为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   )
提示 国家主权对外则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
【考点击破 针对训练】
1.中国的高速发展,让美国政府感到“害怕”,在近年来,美国想方设法地诋毁和抹黑中国,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更是频繁地拿来说事。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事关中国核心利益。中国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这是基于( )
①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
②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
③国家主权能够被不同国家承认
④领土完整是主权国家最重要的要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美国频繁拿台湾说事,诋毁和抹黑中国,中国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这是基于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①②符合题意。
③:国家主权能否被不同国家承认,这不是题干中我国所持态度的原因,③与题意不符。
④: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独立权是指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下列事件中,属于我国行使独立权的是( )
A.中国政府派海警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逻 B.中国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中国辽宁舰组建舰载机部队 D.中国驻印度使馆提醒在印度的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答案】B
【详解】A:中国政府派海警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逻属于行使管辖权,A排除。
B:中国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属于行使独立权,B正确。
C:中国辽宁舰组建舰载机部队属于行使自卫权,C排除。
D:中国驻印度使馆提醒在印度的中国公民注意安全,属于行使管辖权,D排除。
故本题选B。
3.中国自主承诺要在2020年实现单位GDP碳排放减少40%到45%。但中国政府表示坚决拒绝海外监督机构检查其减排进展,即便此前美国曾向中国不断施压。由此可见(  )
①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享有独立权 
②中国对外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③中国坚决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社会 
④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材料表明,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享有独立权,在碳排放减排问题上,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坚决拒绝海外监督机构检查其减排进展,以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尊严,①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强调中国在碳排放上的态度和对策,不体现中国坚决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社会,③与题意不符。
④: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不是起主导作用,④错误。
故本题选A。
4.在2022年4月7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美国众议长佩洛西显然计划在访日后于本周日访问台湾,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必须完全由美方负责。这表明( )
①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②主权国家具有管辖权,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坚定地维护本国利益
③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④我国处理国际问题从不屈从于任何外部势力,坚决反对霸权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中国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说明主权是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①符合题意。
②:材料强调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并不是管辖权,②排除。
③: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表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本准则 ,③符合题意。
④:台湾问题属于我国的内政问题,不属于国际问题,④排除。
故本题选B。
【必备知识 复习整合】
考点二 单一制和复合制
一、单一制和联邦制
当今国家的结构形式的基本类型:单一制和复合制(邦联和联邦)。
单一制 联邦制
含义 由若干行政区域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 由若干成员单位组成的联盟国家
组成单位 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 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
整体与部 分的关系 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 联邦是国际交往的主体,其成员也有某些外交权
特征 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权、一部宪法、一种法律体系 中央与地方分享政治权力、在各自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
典型国家 中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波兰、蒙古等 美国、德国、瑞士、俄罗斯、印度、缅甸、巴西等
二、复合制
1.联邦制
(1)联邦制国家的组成单位:邦国家的组成单位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
(2)联邦制国家政体与部分的关系:
①在联邦制国家中,国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的权限范围由联邦宪法规定,都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相互间不得任意干涉。
②联邦各组成单位的权力并非由联邦政体所授予,而是它自身作为政治实体所固有的。
③联邦制的典型国家:美国、德国、俄罗斯、瑞士、印度、巴西
2.邦联:是主权国家为某种共同利益而组成的国家联盟。邦联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不具有完整的国际法主体资格。
三、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
1.一个国家采用何种国家结构形式,是阶级、民族、历史、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始终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选择国家结构形式时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
【关键能力 重点突破】
1.单一制与联邦制的异同
单一制 联邦制
立法机关 全国只有一个 多个
组成单位 按照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 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
特点不同 宪法 全国只有一部宪法 联邦及各组成部分都有宪法
中央 政府 机关 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府 除联邦中央政府外,各组成部分也有自己的中央政权机关
外交 权力 中央统一行使外交权力 联邦是国际交往的主体,其成员也有某些外交权
权力 授予 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 中央与地方权力都由联邦宪法规定,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
主要区别 地方权力是中央授予的 联邦制国家权力是由它的成员单位让予的
代表国家 中国、法国、意大利、日本 美国、德国、瑞士、俄罗斯
相同点 ①都属于国家结构形式 ②都是指国家政权的纵向分配问题,即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各国采用何种国家结构形式,是阶级、民族、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知识拓展 中美国家结构形式的差异
(1)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为单一制,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为联邦制。
(2)①中国的国家组成单位是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美国的国家组成单位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②在中国,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在美国,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相互间不得任意干涉。
2.邦联制和联邦制的区别
性质 地位 权力范围
邦联制 仅是主权国家的联合体,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 各主权国家保持其主权、自由和独立 真正的权力在各主权国家,邦联的权力很弱,对各主权国家的公民没有直接管辖权,邦联国会颁发的任何法令须得到主权国家同意后,才能对该主权国家人民产生约束力
联邦制 是一个享有充分主权的国家 联邦地位高于州。联邦宪法、法律以及以联邦名义缔结的条约,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各州必须遵守;州的宪法或法律,凡与联邦宪法、法律或条约相抵触者一律无效。各州的宪法和法律若与联邦宪法和法律发生冲突,联邦宪法和法律优于州的宪法和法律 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力,联邦政府享有宪法“列举的权力”,以及根据最高法院解释可以从“列举的权力”中引申出来的权力,州的权力主要是处理本州范围内的事务。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联邦设有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有自己的宪法、法律;联邦政府不能任命州政府的官员,不能监督、考核州政府的施政行为,州政府也不得干涉联邦政府事务
【火眼金睛 易错辨析】
1.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包括单一制和复合制。 (   )
提示 国家结构形式包括单一制和复合制。
2.联邦制只是松散的国家联盟。 (   )
提示 联邦制国家拥有统一的主权,尽管各组成单位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但也是主权完整的国家。
3.一个国家采用何种国家结构形式,是由这个国家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   )
提示 一个国家采用何种国家结构形式,是阶级、民族、历史、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邦联是主权国家为某种共同利益而组成的国家联盟,具有完整的国际法主体资格。 (   )
提示 邦联是主权国家为某种共同利益而组成的国家联盟,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不具有完整的国际法主体资格。
【考点击破 针对训练】
5.2022年5月8日,李家超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中高票当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决定任命李家超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由此可见( )
①我国实行单一制政权组织形式
②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来源于中央授权
③我国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
④一国的国家管理形式是由历史等因素决定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②③:李家超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中高票当选并得到中央政府任命,表明香港特别行政区作为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其自治权来源于中央授权,②③符合题意。
①:我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而不是单一制政权组织形式,①错误。
④:一国的国家管理形式是受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但最终是由其国体决定的,④错误。
故本题选C。
6.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府能够要求地方政府的依据是( )
①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
②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多党制
③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④我国国家机构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①: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在单一制形式下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权力被置于中央的统一领导之下;因此中央政府能够要求地方政府,①正确。
②: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②错误。
③: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性质,不是中央政府能够要求地方政府的依据。③排除。
④:我国国家机构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要求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④正确。
故本题选B。
7.2022年5月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就职典礼中承诺通过让政府和议会与来自法国政治、经济、社会各界的人合作,找到一种“公平的方法”来治理国家并缓解目前紧张的社会局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总统制是法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②法国将致力于维护广大人民利益
③法国总统拥有行政权,政府须听命于总统
④法国总统的决策是由少数利益集团决定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总统制属于国家组织形式范畴,而不属于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①错误。
②:法国是资产阶级国家,不会维护广大人民利益,②错误。
③④:法国总统马克龙试图通过让政府和议会与来自法国政治、经济、社会各界的人合作,找到一种“公平的方法”来治理国家并缓解目前紧张的社会局势,这说明法国总统拥有行政权,政府须听命于总统,也说明法国总统的决策是由少数利益集团决定的,③④正确切题。
故本题选D。
8.美国由50个州、1个直辖特区、5个岛屿自由邦和十多个其他远洋小岛组成。每个州都是相对独立的,有自己的州法律。各州拥有相对主权,其主权不能凌驾于联邦政府及美国宪法之上。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既保证了国家的强大统一,又保证了各州的灵活性
②美国的联邦和各州分享政治权力,但联邦地位高于各州
③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符合美国国情,很好地维护了美国广大人民的利益
④美国联邦与各州的权限范围由联邦宪法规定,联邦与州之间不存在权力争夺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美国的联邦制符合美国的国情,既保证了国家的强大统一,又调动了各州的积极性,①说法正确。
②: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与各州分享政治权力,但联邦地位高于各州,②说法正确。
③: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其国家结构形式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利益,③说法错误。
④:美国建国以来,联邦与州之间的权力争夺从未停止过,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9.美国建国后,实行邦联制,但随着邦联制体制问题的出现,1787年,各州代表在费城协商讨论制定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依据宪法,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由邦联制转变为联邦制。联邦制和邦联制这两种国家结构形式的最大不同在于( )
A.前者各州具有相对主权,后者各州具有独立主权
B.前者是国家结构形式,后者是政体
C.前者是主权国家之间的国家联盟,后者各州保持独立
D.前者各州拥有真正的权力,后者权力集中在邦联国会
【答案】A
【详解】A:联邦制下,各州具有相对主权,邦联制下,各州具有独立主权,A符合题意。
B: 两者都是国家结构形式,B说法错误。
C:联邦制是“各州保持独立”说法错误 ,各州不是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C错误。
D:“邦联制的权力集中在邦联国会”说法错误,邦联制的权力集中在各自成员国手中,D错误。
故本题选A。
10.法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拥有行政权力但不是政府首脑;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英国是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组织政府,国家元首只有虚位没有实权。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异是因为这些国家( )
①国家结构形式不同
②国家的发展程度不同
③国家管理形式不同
④历史和现实国情不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材料反映的是英法美三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不同,而不是反映国家结构形式不同,①排除。
②:英法美均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材料并未体现三个国家的发展程度问题,②排除。
③④:材料反映的是英法美三国的政体结构不同,即三国国家管理形式不同,这也是因为三国历史和现实国情不同,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25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释法、修法、立法不断完善香港的法律体系。
2016年,依据宪法和香港基本法赋予的权力,全国人大常委会主动释法,作出关于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明确了公职人员“就职时依法宣誓”的条件和规则。
2020年,针对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等危害国家安全的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2021年3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修订案,对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做出系统修改和完善。3月11日,全国人大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
结合国家制度和国家安全的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释法、修法、立法不断完善香港的法律体系的原因。
【答案】①我国是单一制国家,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和香港基本法不断完善香港的法律体系,是中央对香港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的高度负责的需要。
②我国是实行“一国两制”的国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行使立法职权完善香港的相关法律体系,为“爱国者治港”提供了坚实稳固、安全可靠的法治保障。
③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国家主权是国家安全核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完善香港的相关法律体系,确保香港长治久安和长期繁荣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分析】背景素材:香港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考点考查:国家制度和国家安全的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国家制度和国家安全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规定公职人员“就职时依法宣誓”,“爱国者治港”→可联系教材知识我国是单一制国家,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同时我国是实行“一国两制”的国家;
关键词②:针对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等危害国家安全的问题,制定安全法→可联系教材知识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国家主权是国家安全核心。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本题考查我国不断完善香港法律体系的原因,从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实行“一国两制”、国家安全方面作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统编版高考政治一轮专题复习复讲固
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
复习学案
【课前练手 这题我会】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2年4月18日,国台办发言人就民进党当局在所谓的“海内外台湾国是会议”上鼓噪“两国论”答记者问。
国台办发言人指出,民进党当局有关言论歪曲事实、颠倒是非,蓄意利用乌克兰局势误导台湾民众和国际舆论。一是歪曲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的事实,贩卖“两国论”谬论。二是掩盖民进党当局谋“独”挑衅导致当前台海局势陷入紧张动荡的事实,欺骗世人。三是追随外部反华势力,充当“以台制华”、遏制中华民族发展的战略棋子。
国台办发言人强调,台湾是全中国人民的台湾,台湾的前途由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决定。中国人民有压倒一切的勇气和能力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民进党当局难逃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的历史铁律。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论证国台办发言人观点的正确性。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课标要求 解析国家的结构形式,理解维护国家统一、捍卫国家主权的意义
核心素养 1.政治立场与理想信念:坚定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划分职权,认同我国中央和地方职权划分的原则和政策 2.科学认知与求真务实:明确国家主权的内涵、地位、重要体现、基本权利 3.法治思维与法治实践: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各自行使自身在法律范围内的权力 4.公共参与与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主权
【体系构建 思维导图】
【必备知识 复习整合】
考点一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一、国家主权
1.含义: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2.重要性: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事驳回。
3.重要体现: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对外则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
【特别提醒】
①国家主权对内表现为国家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为国家的独立自主性,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②国家主权原则是当代国际法的基石。主权平等是指各国均有平等权利与责任,并为国际社会的平等会员国。主权平等尤其包括:法律地位平等;享有充分主权之固有权利;有义务尊重其他国家之人格;国家之领土完整及政治独立不得侵犯;有权利自由选择并发展政治、社会、经济及文化制度;履行国际义务,并与其他国家和平相处。
③国家主权如何成立的途径: “宣示说”一国政府宣布其国家主权之时,其国家主权自然形成。 “承认说”,一国主权之存在,离不开其他国家的承认。
3.主权国家的权利: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等基本权利。
基本权利 含义
独立权 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管辖权 主权国家对其领土内的一切人(享有外交豁免权的人除外)和物以及领土外的本国公民实行管辖的权利
平等权 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自卫权 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为维护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而对外来侵略和威胁进行防卫的权利
二、中央与地方
1.国家采取某一结构形式的原因:
(1)必要性: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不可能通过唯一的中央政府进行直接的、简单化的、事无巨细的管理。国家之内的行政区划, 通常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而产生的。
(2)影响因素:行政区划的界线和分层,往往需要考虑民族、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
2.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划分:
(1)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各自行使自身在法定范围内的权力。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划分,往往通过国家宪法加以规定。
(2)一般而言,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 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
3.我国行政区划的类型:
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4.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在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 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拓展:怎样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的全局性利益与地方的局部性利益,国家的全局性问题与地方的区域性问题之间的关系。
(2)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关键:发挥两个积极性。
(3)中央与地方之间要有分权:中央与地方的适度分权既要实行中央的统一领导,维护中央权威,又要在中央集中领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自主权力。
(4)具体说来,在中央权力配置方面,实行中央的统一领导,维护中央的权威。在地方权力配置方面,中央赋予地方以处理涉及区域性问题和利益的权力,即凡属地方的问题,由地方政府机关自主安排和处理。
【关键能力 重点突破】
 1.正确认识主权与人权
(1)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人权是指公民享有的人身自由和各种民主权利。人权享有的范围和程度是和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及社会制度分不开的,人权要有物质、法律和制度的保障。人权问题有国际性的一面,但本质上属于一国内政管辖范围的问题。
(2)主权和人权是相辅相成的,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有人权的前提和保障,没有主权就谈不上人权,主权高于人权,人权是主权的表现。
细节提醒 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国家具有主权属性,但阶级性才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独立权 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管辖权 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平等权 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自卫权 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思维点拨 关键词法区分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1)独立权:“自己的意志”“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自主决定”等。
(2)平等权:“国家不分大小享有投票权”“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法律地位平等”等。
(3)自卫权:“国防建设”“还击入侵”“捍卫主权”等。
(4)管辖权:“管理本国公民”“保护本国公民”“维护侨民利益”“管理驻外使馆”等。
【火眼金睛 易错辨析】
1.国家政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 (  )
2.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联合国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 (  )
3.国家主权对外则表现为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  )
【考点击破 针对训练】
1.中国的高速发展,让美国政府感到“害怕”,在近年来,美国想方设法地诋毁和抹黑中国,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更是频繁地拿来说事。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事关中国核心利益。中国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这是基于( )
①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
②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
③国家主权能够被不同国家承认
④领土完整是主权国家最重要的要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独立权是指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下列事件中,属于我国行使独立权的是( )
A.中国政府派海警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逻 B.中国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中国辽宁舰组建舰载机部队 D.中国驻印度使馆提醒在印度的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3.中国自主承诺要在2020年实现单位GDP碳排放减少40%到45%。但中国政府表示坚决拒绝海外监督机构检查其减排进展,即便此前美国曾向中国不断施压。由此可见(  )
①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享有独立权 
②中国对外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③中国坚决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社会 
④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在2022年4月7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美国众议长佩洛西显然计划在访日后于本周日访问台湾,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必须完全由美方负责。这表明( )
①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②主权国家具有管辖权,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坚定地维护本国利益
③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④我国处理国际问题从不屈从于任何外部势力,坚决反对霸权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必备知识 复习整合】
考点二 单一制和复合制
一、单一制和联邦制
当今国家的结构形式的基本类型:单一制和复合制(邦联和联邦)。
单一制 联邦制
含义 由若干行政区域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 由若干成员单位组成的联盟国家
组成单位 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 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
整体与部 分的关系 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 联邦是国际交往的主体,其成员也有某些外交权
特征 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权、一部宪法、一种法律体系 中央与地方分享政治权力、在各自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
典型国家 中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波兰、蒙古等 美国、德国、瑞士、俄罗斯、印度、缅甸、巴西等
二、复合制
1.联邦制
(1)联邦制国家的组成单位:邦国家的组成单位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
(2)联邦制国家政体与部分的关系:
①在联邦制国家中,国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的权限范围由联邦宪法规定,都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相互间不得任意干涉。
②联邦各组成单位的权力并非由联邦政体所授予,而是它自身作为政治实体所固有的。
③联邦制的典型国家:美国、德国、俄罗斯、瑞士、印度、巴西
2.邦联:是主权国家为某种共同利益而组成的国家联盟。邦联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不具有完整的国际法主体资格。
三、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
1.一个国家采用何种国家结构形式,是阶级、民族、历史、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始终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选择国家结构形式时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
【关键能力 重点突破】
1.单一制与联邦制的异同
单一制 联邦制
立法机关 全国只有一个 多个
组成单位 按照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 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
特点不同 宪法 全国只有一部宪法 联邦及各组成部分都有宪法
中央 政府 机关 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府 除联邦中央政府外,各组成部分也有自己的中央政权机关
外交 权力 中央统一行使外交权力 联邦是国际交往的主体,其成员也有某些外交权
权力 授予 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 中央与地方权力都由联邦宪法规定,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
主要区别 地方权力是中央授予的 联邦制国家权力是由它的成员单位让予的
代表国家 中国、法国、意大利、日本 美国、德国、瑞士、俄罗斯
相同点 ①都属于国家结构形式 ②都是指国家政权的纵向分配问题,即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各国采用何种国家结构形式,是阶级、民族、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知识拓展 中美国家结构形式的差异
(1)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为单一制,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为联邦制。
(2)①中国的国家组成单位是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美国的国家组成单位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②在中国,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在美国,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相互间不得任意干涉。
2.邦联制和联邦制的区别
性质 地位 权力范围
邦联制 仅是主权国家的联合体,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 各主权国家保持其主权、自由和独立 真正的权力在各主权国家,邦联的权力很弱,对各主权国家的公民没有直接管辖权,邦联国会颁发的任何法令须得到主权国家同意后,才能对该主权国家人民产生约束力
联邦制 是一个享有充分主权的国家 联邦地位高于州。联邦宪法、法律以及以联邦名义缔结的条约,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各州必须遵守;州的宪法或法律,凡与联邦宪法、法律或条约相抵触者一律无效。各州的宪法和法律若与联邦宪法和法律发生冲突,联邦宪法和法律优于州的宪法和法律 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力,联邦政府享有宪法“列举的权力”,以及根据最高法院解释可以从“列举的权力”中引申出来的权力,州的权力主要是处理本州范围内的事务。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联邦设有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有自己的宪法、法律;联邦政府不能任命州政府的官员,不能监督、考核州政府的施政行为,州政府也不得干涉联邦政府事务
【火眼金睛 易错辨析】
1.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包括单一制和复合制。 (  )
2.联邦制只是松散的国家联盟。 (  )
3.一个国家采用何种国家结构形式,是由这个国家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  )
4.邦联是主权国家为某种共同利益而组成的国家联盟,具有完整的国际法主体资格。 (  )
【考点击破 针对训练】
5.2022年5月8日,李家超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中高票当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决定任命李家超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由此可见( )
①我国实行单一制政权组织形式
②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来源于中央授权
③我国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
④一国的国家管理形式是由历史等因素决定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府能够要求地方政府的依据是( )
①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
②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多党制
③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④我国国家机构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2年5月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就职典礼中承诺通过让政府和议会与来自法国政治、经济、社会各界的人合作,找到一种“公平的方法”来治理国家并缓解目前紧张的社会局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总统制是法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②法国将致力于维护广大人民利益
③法国总统拥有行政权,政府须听命于总统
④法国总统的决策是由少数利益集团决定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美国由50个州、1个直辖特区、5个岛屿自由邦和十多个其他远洋小岛组成。每个州都是相对独立的,有自己的州法律。各州拥有相对主权,其主权不能凌驾于联邦政府及美国宪法之上。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既保证了国家的强大统一,又保证了各州的灵活性
②美国的联邦和各州分享政治权力,但联邦地位高于各州
③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符合美国国情,很好地维护了美国广大人民的利益
④美国联邦与各州的权限范围由联邦宪法规定,联邦与州之间不存在权力争夺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美国建国后,实行邦联制,但随着邦联制体制问题的出现,1787年,各州代表在费城协商讨论制定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依据宪法,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由邦联制转变为联邦制。联邦制和邦联制这两种国家结构形式的最大不同在于( )
A.前者各州具有相对主权,后者各州具有独立主权
B.前者是国家结构形式,后者是政体
C.前者是主权国家之间的国家联盟,后者各州保持独立
D.前者各州拥有真正的权力,后者权力集中在邦联国会
10.法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拥有行政权力但不是政府首脑;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英国是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组织政府,国家元首只有虚位没有实权。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异是因为这些国家( )
①国家结构形式不同
②国家的发展程度不同
③国家管理形式不同
④历史和现实国情不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25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释法、修法、立法不断完善香港的法律体系。
2016年,依据宪法和香港基本法赋予的权力,全国人大常委会主动释法,作出关于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明确了公职人员“就职时依法宣誓”的条件和规则。
2020年,针对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等危害国家安全的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2021年3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修订案,对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做出系统修改和完善。3月11日,全国人大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
结合国家制度和国家安全的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释法、修法、立法不断完善香港的法律体系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