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体生理活动综合知识精讲一、人体部分生理活动1.消化示意图(1)图中①代表的结构是 小肠 ,能同时消化蛋白质、糖类和脂肪,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小肠 。(2)淀粉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 。(3)蛋白质的起始消化部位在 胃 。2.气体交换示意图(1)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肺 ,该器官是人与外果 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2)图中①~④表示典管,其中属于静脉的是 ②④ ;内流动脉血的有 ②③ 。(3)图中虚线箭头和实线箭头分别表示 氧气 和 二氧化碳 的扩散方向。3.血液循环示意图(1)心脏的四个腔室中,流动脉血的是[ ③ ] 左心房 和[④] 左心室 ,流静脉血的是[ ① ] 右心房 和[②] 右心室 .(2)体循环的起点是[④] 左心室 ;与其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3)血液流经小肠、肾脏等组织细胞后都汇入到下腔静脉,此处的血液中营养物质含量 增多 ,氧气含量 减少 ,属于 静脉 血。4.尿液形成示意图(1)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 它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肾单位包括 肾小体和肾小管 。(2)尿液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②] 肾小球 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 重吸收 作用。(3)某人的尿液中出现葡萄糖,病变的部位可能是特单位中的[⑤] 肾小管 ,若某人出现了蛋白尿,则可能是[②] 肾小球 发生了病变。二、人体生理活动综合图1.人体生理活动综合图(1)食物进人消化道,最终在消化系统中的[ ①] 小肠 被消化吸收后进人循环系统。(2)图中②代表的结构是肺泡 ,空气中的氧气到达该部位后,通过气体扩散 作用进 人循环系统。(3)营养物质和氧气进人血液循环,分别最先进人心胜四个腔室中的部位是[③]右心房 和[⑤]左心房 。(4)与 内液体相比,正常人泌尿系统中⑨内液休没有的成分是 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 。2.生理活动应用图如图是人工心肺机的示意图,主要由电动泵、氧合器和热交换器构成。图中B为氧合器,相当于人的肺 ,为血液提供氧气 ,排出二氧化碳 。图中增加了营养液后到达A处的血液为静脉血 ,流回血液为动脉血 。A相当于心脏 ,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基础强化1.人们吃下去的大分子有机物,必须先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才能被人体细胞利用,图甲表示淀粉在消化道内逐步分解的示意图,图乙为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甲中的代表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 ;乙过程发生的主要结构是图乙中的 ____________ .在此结构中, 被分解为葡萄糖。参与分解的消化液是 ____________( 2 )图乙中蛋白质消化的初始部位在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盐酸和 ____________ 。最终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 ____________ .( 3 )标号 ③ 指示的结构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消化液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能够促进对 ____________ 的分解作用。答案( 1 )麦芽糖 小肠 肠液和胰液 ( 2 )胃蛋白酶 氨基酸 ( 3 )脂肪【分析】( 1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结构。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开始化学消化的器官依次是口腔、胃、小肠。图乙中 ① 是口腔、 ② 是食道、 ③ 肝脏、 ④ 是胃、 ⑤ 是胰腺、 ⑥ 是小肠、 ⑦ 是大肠、 ⑧ 是肛门。( 2 )食物中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图 1 中甲表示淀粉在口腔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初步消化为麦芽糖的过程,乙表示淀粉及部分麦芽糖在小肠内最终分解成小分子的葡萄糖的过程。2. 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某同学午餐吃了米饭和牛肉。人体初步消化牛肉中的蛋白质的器官是 [ ]_______________ .细嚼米饭感觉到有甜味,是由于 [ ]_______________ 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的缘故。( 2 )位于消化道外,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 ]_______________( 3 )午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被 [ ]_______________ 吸收的,然后通过 [ ]_______________ 系统运往全身各处组织细胞被利用。答案( 1 ) 6 胃 1 唾液腺 ( 2 ) 4 肝脏 ( 3 ) 10 小肠 血液循环【分析】图可知: 1 是唾液腺, 2 是口腔, 3 是食道, 4 是肝脏, 5 是胆囊, 6 是胃, 7 是十二指肠, 8 是胰腺, 9 是大肠, 10 是小肠, 11 是阑尾, 12 是咽。( 1 ) 蛋白质首先在 6 胃内被胃液初步消化,然后在 10 小肠内被肠液和胰液消化成氨基酸。人咀嚼馒头时会感到有甜味,是 1 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在口腔内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的缘故。( 2 ) 4 是肝脏,成人重约 1.5 千克,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 3 ) 10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的主要场所,营养物质主要被小肠绒毛壁的一层上皮细胞吸收,然后转运到小肠绒毛腔内的毛细血管中,随血液循环系统运往全身各处组织细胞被利用。3.下列分别为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甲图)、呼吸运动的模拟装置图(乙图)和人体内气体交换和运输示意图(丙图)。分析并回答下列小题。1.甲图中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 )A.① B.③ C.⑤ D.⑥2.图乙中玻璃钟罩和橡皮膜分别模拟( )A.肺、肋骨 B.气管、肺 C.胸廓、膈 D.肺、胸廓3.人体在平静状态下吸气时,肋骨位置变化、膈的位置变化、胸廓容积变化分别是( )A.下降、上升、缩小 B.上升、下降、增大C.上升、下降、缩小 D.下降、上升、增大4.图丙中p、q、m、n分别代表的是( )A.氧气、二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B.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C.二氧化碳、氧气、氧气、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氧气5.图丙中p和q的交换过程是通过( )来完成的。A.呼吸运动 B.气体扩散C.呼吸作用 D.肺泡的扩张与回缩答案 1.D2.C3.B4.A5.B【分析】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图甲中①是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⑥肺,据此解答。1.图中⑥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数量多,总表面积大,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D正确。2.当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肺内气体排出,是呼气过程;当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是吸气过程,本图演示呼吸运动过程,玻璃管代表气管、气球代表肺(或肺泡)、橡皮膜代表膈肌,玻璃罩代表胸廓,C正确。3.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故吸气时,肋骨和膈的运动方式是肋骨上升,膈收缩而下降,胸廓容积增大,B正确。4.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的过程是肺泡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故图丙中p代表氧气,q代表二氧化碳,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的过程是血液中的氧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故图丙中m代表氧气,n代表二氧化碳,A正确。5.人体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形成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氧含量比血液中的氧含量高,血液中二氧化碳比肺泡中含量高,肺泡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故图中q代表二氧化碳,p代表氧气,图丙中p和q的交换过程是通过气体扩散来完成的,B正确。4. 如图为呼吸系统有关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与功能相适应,结构 ② 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 _____ 顺畅通过;结构 ④ 数量很多,外面包绕着丰富的 _____ ,它们的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 _____ 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适于 ④ 与血液进行 _____ 交换。( 2 )从 A 处流进的血液是 _____ 血,从 B 处流出的血液是 _____ 血;与从 A 处流入的血液相比较, B 处流出的血液中 _____ 含量减少了, _____ 含量增加了。之后, B 处血液流回心脏的 _____ 。答案:气体 毛细血管 上皮 气体 静脉 动脉 二氧化碳 氧气 左心房【分析】肺位于胸腔内,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也是气体变换的场所。图中 ① 是喉, ② 是气管, ③ 是肺, ④ 是肺泡, ⑤ 是肺泡壁, ⑥ 是肺泡外毛细血管; A 是肺动脉, B 是肺静脉。5. 图甲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甲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而且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和________。(2)图乙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__________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______________。(3)图乙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其成分变化是气体____________含量增加。(4)图乙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甲中[3]________应处于_______________答案: (1)1肺 呼吸道 清洁(2)一 气体交换(3)二氧化碳 氧气 (4)膈肌 收缩6.如图图示中,图一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血液循环流程图,图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血管:图二是血液流经某器官时一种物质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中甲、乙、丙表示器官中相连续的三种血管;图三中,A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图一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有______(填序号)。(2)如果图二的曲线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则丙血管对应图一中的______(填序号)血管。(3)图三中的A血管对应图一中的______(填序号)血管。(4)某人患有急性肾炎,医生给他手臂静脉注射药物,该药物最少需______次经过左心室才能到达肾脏。在用药之前,要抽出患者的血液进行化验,化验结果显示他的血液中______明显增多。答案:①④ ② ⑤⑥ 一 白细胞 【解析】图一中①④是毛细血管、②是肺静脉、③上下腔静脉、⑤是主动脉、⑥是肺动脉。【详解】(1)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在图一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有①④毛细血管。(2)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即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减少。因此如果图二中的曲线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减少,则丙血管对应图一中的②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3)图三中的A血管血液由主干到分支属于动脉血管,对应图一中的⑤主动脉、⑥肺动脉。(4)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急性肾炎时,药物到达肾脏经过的路线是上肢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脏的毛细血管,因此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急性肾炎时,药物需两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肾脏,一次经过左心室才能到达肾脏。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当有炎症炎时,血液中的白细胞会增多。7.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患心血管疾病也比以前增多了。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延长人的寿命,掌握心血管健康活动的常识就显得十分重要。心脏在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够不停地跳动而不疲倦,其原因之一在于它的活动具有节律性。如图是心脏每跳动一次,心房和心室的舒张、收缩时间的情况:(1)从图分析,心脏在人的一生中不停地跳动,心脏舒张时间时间比收缩时间长,可使得心脏得到充分休息,故不觉得疲倦。(2)如果有人心率为75次/min,血液每搏的输出量为70ml,则每分钟输出量为 mL,一般情况下,长跑运动员与正常人相比,心率较慢,但 较多,所以能满足运动员的供血。(3)如果有人心率为75次/min,则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 (4)若某人的心脏每分钟跳动75次,心脏收缩压为135mmHg(lmmHg=133.322Pa)收缩一次输出血量平均为70mL,那么心脏收缩时的平均功率为 。答案为:(2)5250;每搏输出量;(3)0.8s;(4)1.6W8.下图是人体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情况下,肾小管对原尿中的物质进行重吸收是有选择的,程度也不同。重吸收的主要有部分无机盐、大部分水和全部 等物质。(2)正常情况下,肾小球进行滤过作用时,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这些蛋白质主要是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过一系列变化而形成的。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成 才能被机体吸收,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消化液中的 。(3)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连接着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检测比较入球小动脉与出球小动脉中所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量,发现几乎没有变化,这说明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处没有发生 ,此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氧处于 状态。(4)某同学认为二氧化碳这种代谢废物没有从尿液中排出,说明排泄还有其他途径,你认为还有哪些途径? 。答案:(1)葡萄糖 (2)氨基酸 消化酶(或蛋白酶) (3)气体交换 结合 (4)呼气排出多余的二氧化碳;出汗排出多余的水、无机盐、尿素等白细胞 血红蛋白 血型甲 4.8×109 140 A乙 5.2×109 70 B丙 30×109 150 AB丁 4.6×109 130 O9.血液、尿检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下表为医生对甲、乙、丙、丁四名男生体检时的血检结果统计【其中白细胞正常值为(4~10)×109/升,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克/升】.图则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你据此分析回答:(1)参照表中数据,四人中有炎症的应该是 ,患贫血症的是 ,若乙需要输血,甲、丙、丁积极主动,你认为三人较合适者应为 .(2)图中标注的结构①④⑥中液体为原尿的是 (填序号).原尿中的葡萄糖在流经肾小管时又全部回到血液的生理过程称为 .(3)假若①③的部位发生病变,⑥内的液体与正常人相比,多出的成分应是 ,假若⑥内的液体葡萄糖含量偏高,可能的原因是 .(4)与肾动脉相比,肾静脉血液的特点是 .【答案】(1)丙;乙;丁;(2)④;重吸收作用;胰岛素分泌不足;(3)血细胞和蛋白质;胰岛;(4)肾静脉中的血液里尿素含量少,二氧化碳含量多.人体生理综合应用1、 2021 年 9 月,第十四届全运会将在我省隆重举行。为响应 “ 全民全运 ” 的号召,本学期小秦尽可能跑步去学校。下面是小秦体内的部分结构或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小秦吃过早餐后去上学。早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通过图甲中的 ________ (填序号)进行消化和吸收。( 2 )小秦在跑步过程中吸入的氧气,在图乙中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内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 3 )当血液进行图丙中 ________ (填序号)所示的循环时,在毛细血管网处,将氧气和营养物质供给小秦的肌肉细胞,并带走废物。( 4 )跑到十字路口时,正好遇到红灯,小秦停下脚步,等待绿灯。这种反应属于 ________________ 反射。( 5 )到达学校,小秦已经微微出汗。其体内产生的尿素,还会以 ________ 的形式排出体外。2、 2019 岁末,武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并出现大面积传播和扩散现象。科学家检测发现,这场肺炎是由一种新型 “ 冠状病毒 ” 引起。它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该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咳嗽的喷嚏中、说话的飞沫中,吸入飞沫或接触飞沫沉积的物体表面可导致感染,人群普遍易感。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呕吐和腹泻等症状。(1) 科学家研究发现,新冠病毒通过呼吸系统入侵人体使其患病,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______ 。A .气管 B .鼻 C .肺 D .支气管(2) 新冠病毒入侵人体,在进入血液前,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______ 。① 气管 ② 鼻 ③ 肺 ④ 咽 ⑤ 支气管 ⑥ 喉A . ②①③⑥④⑤ B . ②④⑥①⑤③C . ②④⑥⑤①③ D . ④③①②⑤⑥(3) 新冠肺炎患者会出现肝损伤,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它分泌的胆汁 ______ (含有或不含有)消化酶,可以参与 ______ 的消化。3、 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下图表示食物中的淀粉经人体相关系统间的协调活动,最终被组织细胞利用来为生命活动供能的生理过程示意图,图中 a 、 b 、 c 、 d 、 e 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据图回答:( 1 )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中能否被初步消化一部分? _______ (填 “ 能 ” 或 “ 不能 ”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2 )食物中的淀粉在消化道中最终被分解为可被吸收的物质 a 是 _______ ,饭后,当大量的物质 a 被吸收到血液中会导致血糖浓度快速升高,但一段时间后又恢复至正常水平,其中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 ________________( 3 )物质 a 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利用呼吸系统所吸收的[] ___________ (注意:[]内填字母序号、横线空白处填物质名称)来进行 _____________ 作用,以此氧化分解物质 a ,进而为细胞生命活动供能。( 4 )血液运输 b 物质,需要血液中 _________ 细胞中的 ________________ 参与。( 5 )图中的 d 物质有 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两种即可)。4、 体育锻炼应注意营养物质的合理摄入,特别是长时间运动,营养物质的补充至关重要。某校在阳春三月举办了以 “ 我运动,我健康 ” 为主题的全校师生健康长跑运动会。请据图作答:(图中数字表示结构,字母表示生理过程)( 1 )为保证长跑运动的顺利进行,某班主任特地为班上的学生们准备了爱心营养早餐。营养物质完成图中过程 A 的主要器官是 ______ 。( 2 )长跑运动开始后,同学们陆续开始急促呼吸以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图中过程 B 通过 ______ 实现。( 3 )长跑运动结束后,班主任让每个同学喝了一支葡萄糖营养液。葡萄糖进入人体后,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图中心脏的 [ ]______ ( [ ] 内填序号; ______ 上填结构名称)。( 4 )运动时,肌肉细胞代谢产生的尿素进入肾单位以后,在尿液中的浓度远远高于原尿,原因是图中 ⑩ 有 ______ 作用。5、 请根据材料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的 _________ (填图中序号)。图一中 ① 是 _________ ,其分泌的消化液可以将脂肪 _________ 成脂肪微粒。( 2 )写出图二中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 ③________ ,其连接的血管为 _________ ;在 ①② 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 _______ ;图二中流动脉血的结构是 _________ (填图中序号);图三中结构 ④ 内的液体是 _________ 。( 3 )图三中肾单位由 _________ 组成(填图中序号)。某人尿液中出现的葡萄糖可能原因是肾脏中的 __________ (填名称)病变,或者人体 __________ 分泌不足(填激素)6、 在心脏的推动下,血液不停地在血管里流动,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运走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下图为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功能联系示意图( ① ~ ⑥ 表示生理过程)。( 1 )在人体的结构层次中,血液属于 ________________ 。人体脏器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有利于 ________________ 。( 2 )吸气时, ①② 所示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 ________________ 。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内的 ________ 中被利用。 ④ 过程是人体最主要的吸收途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 3 )当血液流经汗腺时,血液中的 ________________ 等物质进入汗腺,形成汗液;原尿是通过 ⑤ 经滤过作用形成的,健康成人每昼夜形成原尿与尿液的比例约为 100∶1 ,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在肝细胞内,氨基酸能够被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尿素等物质。请完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途径:肝细胞 → 肝静脉 →________________→ 肺泡 → 体外。( 5 )将馒头在口中慢慢咀嚼会感觉到甜味,这是淀粉经历了 ________________ 消化的结果。为探究 “ 牙齿的咀嚼 ” 可能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现提供馒头、小刀、新鲜唾液、碘液和试管等必要的材料器具,请补充完善实验步骤。步骤 1 :将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两块,再分别用小刀切成大小不同的两组颗粒;步骤 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 3 :将两只试管同时放入 37℃ 的温水中 5 ~ 10 分钟;步骤 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5 月 16 日上午 7 点 30 分, “2021 大运河(枣庄)马拉松 ” 在台儿庄鸣枪开赛。马拉松比赛是一项长距离、高负荷,高风险的竞技运动,对参赛者的身体状况要求很高。请分析作答:( 1 )马拉松运动员摄取的食物中,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是 __________ ,人体参与该类物质消化的器官有 ___________ 。( 2 )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呼吸频率和深度会加大,通过 ______ 实现肺与外界气体交换,进而通过肺泡内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将更多的氧气扩散到骨骼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同时 ___________ ,用于肌肉收缩。从肺泡到骨骼肌细胞的整个气体扩散过程中,氧气浓度最低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 。( 3 )运动员跑步过程中,不断的在沿途补水点补充水分,但排尿量并不会增加,这主要与 _____________ 重吸收作用和 ______ 排出大量汗液有关。( 4 )从维护体育运动的宗旨和保护人体健康的角度看,运动员严禁服用违禁药物。违禁药物会对人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统造成严重危害。(答出 2 个即可)8、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结构示意图, A 、 B 、 C 、 D 表示心脏的四个腔, 1 ~ 11 表示部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心脏共分成 4 个腔,其 [_____] 壁最厚;当心脏的结构 A 、 C 收缩时,房室瓣所处的状态是 __________ (填 “ 打开 ” 或 “ 关闭 ” )。( 2 )人体食物消化的主要器官是 _________ ,淀粉的消化的终产物 _________ 是生命活动能源物质,它能随血液运达组织细胞的 _________ 被消耗利用,而细胞呼吸产生的代谢废物,最先流经心脏的 _______ 。( 3 )若图中 11 为入小肠血管, 6 为出小肠血管,饭后血管 6 与 11 相比,血液中成分增加的气体是 ___________ 。( 4 )用图中字母、数字、箭头表示表示出肺循环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 。( 5 )某人大腿受伤出血,血色鲜红,血流成喷射状,则损伤的血管及止血点分别是( )A .静脉、远心端 B .静脉、近心端 C .动脉、远心端 D .动脉、近心端9、下图表示人体各系统关系,请分析回答问题。( 1 ) A 系统是由 ______ 和肺组成。肺泡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 ______ 。( 2 ) B 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是 ______ ,它分泌的 ______ 能促进脂肪的分解。( 3 ) C 系统中,输送血液的泵是 ______ ,其结构中肌肉壁最厚的腔是 ______ 。( 4 ) D 系统中,血液经过 ① 的过滤作用和 ② 的 ______ 作用最终形成尿液。10、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 ①②③④ 代表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的 ___________ 中被初步分解,再到小肠中被彻底分解为 ___________ 才能被吸收。( 2 )外界的氧气经肺泡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最先进入心脏的腔是 ___________ ,最终到达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 ___________ ,供给生命活动需要。( 3 )王大爷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这与图中 ③ 表示的 ___________ 过滤作用有关。( 4 )图中共有 ___________ 条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 5 )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尿素的含量明显 ___________ 。( 6 )某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这六种营养成分,过程 ① 分泌的消化液能消化该食物中的 ___________ 。11、2020 年 1 月, “ 朋友圈 ” 一条名为 “45 度让路法 ” 的视频火了起来,让人感到暖心且难以忘怀。它以动画形式讲解了私家车在遇到马路堵车时如何快捷、安全地让行身后的急救车。前方车辆听到急救车的警笛声后,分别迅速向左右侧前方 45 度打方向,为急救车让出了一条狭窄的 “ 生命通道 ” ,急救车得以顺利通过(如图所示)。为医生救治病人提供了宝贵的时间。请根据下面 “ 甲 ~ 戊 ” 的图示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听到急救车警笛声的私家车车主马上转动方向盘,使车头朝向侧前方 45 度,这在动物行为分类上属于 _______ 行为。参与该行为的高级中枢位于图乙中的 [ ]_____ 。( 2 )私家车车主看到急救车从眼前顺利开走,该过程图甲中 [①] 的曲度发生的变化是 _______ 。( 3 )若病人因脑部出血导致呼吸和心跳骤停,可能是凝血块压迫了图乙中的 [ ]______ 。( 4 )医生给严重肺病患者使用氧气袋,帮助病人呼吸。当膈肌处于 _____ 状态时,完成图丙中的 b 过程。( 5 )医生给某病人服用适量的维生素 C ,因为维生素 C 不但能够促进伤口愈合,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维生素 C 吸收的部位是图丁中的 _____ (填图中标号)。( 6 )人体的某些器官患病时,常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的变化。一次的心跳包括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图戊表示的状态是 _____ 。( 7 )正常饮食情况下,病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12、甲图所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之间的关系,字母表示结构或生理过程,序号表示血管;乙图表示体内部分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程度;丙图曲线表示人平静呼吸时肺容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来源于食物,乙图 X 、 Y 、 Z 三条曲线中。主要提供能量的是曲线 ___________ 所代表的营养物质;曲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小肠适于甲图中 G 过程的结构将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 2 点即可)。( 2 )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通过甲图中的 F 过程排出体外。过程 F 对应丙图曲线的 ___________ 段,此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 ___________ 状态。( 3 )甲图中流动脉血的结构或血管有 ___________ (填字母或数字)。汇集到 ④ 的分支血管中,有的血管内含有 ___________ ,可以防止血液倒流。血管 ② 与血管 ① 内的物质成分相比,明显减少的物质有 ___________ (填 2 种即可)( 4 )尿液是人体健康的 “ 晴雨表 ” ,某人在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那么他肾脏发生病变的结构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 ”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全民健身运动的浪潮中。下图表示运动时,人体参与该活动的部分器官和系统(字母表示),图中序号表示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物质 ① 通过 A 进入到循环系统, A 由消化道和 ________ 组成,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_________ 。( 2 )图中物质 ② 由 B 进入血液,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 ________ 血,同时排出血液中物质 ③ 到体外, ③ 要穿过 ________ 层细胞。( 3 )物质 ① 和 ② 进入循环系统后,主要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血液由 ________ 和血细胞构成,其中能运输 ② 的血细胞是 ________ 。( 4 )循环系统还能将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送输到 [D]________ 系统,血液流经该系统后,血液中的尿素含量明显 ________( 选填 “ 降低 ” 、 “ 升高 ”) ,形成 ④ 排出体外。( 5 )健身运动不仅靠图中各系统的配合,还需要神经系统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________ 。( 6 ) A 、 B 、 C 、 D 中都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主要结构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________A 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B .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C .骨骼上连接着丰富的神经末梢 D .肾小管外缠绕大量的毛细血管14、 成都是一座著名的美食之都,火锅、夫妻肺片、麻婆豆腐等都是成都美食的代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关注的不仅是美食的味道,对食品安全与健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图 1 为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图 2 为中国营养学会平衡膳食宝塔。回答下列问题:( 1 )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需要在消化系统中消化后才能被吸收,人体的消化系统由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两大部分组成。( 2 )图 1 中能分泌胆汁的器官是 ___________ (填编号);能初步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是 ___________ (填编号)。蛋白质消化的最终产物是 ___________ 。( 3 )食物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等小分子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管黏膜上皮细胞进入 ___________ 的过程叫作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系统中的多个器官都具有吸收功能,图 1 中的 ___________ (填编号)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4 )中国营养学会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为五层,其中第一层为谷类、薯类等,它们营养成分中的糖类物质主要为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 ___________ 。某同学偏爱肉食、甜食,体重明显超重,请根据均衡膳食有利健康的基本要求,为该同学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___________ 。15、 我市各中小学积极开展丰富而有特色的体育活动,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下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一中 a 、 b 、 c 、 d 表示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请根据图回答:( 1 )人在运动时需要较多的氧气,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 _____ 状态, b 过程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 ____ 结合运输到组织细胞。( 2 )食物经过消化后,通过 a____ 作用进入血液,最终到组织细胞氧化分解为运动提供能量。( 3 ) d 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的 _____ 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生理过程。( 4 )体育活动除了需要运动系统,还需要 ______ 系统的调节,使各个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生命活动。图二所示结构中 ① 是 ________ 。16、 为了上学不迟到,中学生王明吃完早餐(馒头、煎鸡蛋、牛奶等),就早早去了学校。图一中 ① ⑨ 和 Ⅰ 、 Ⅱ 表示生理过程, ABCD 代表系统或器官, a 是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图二是人脑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上课学习过程中需要能量。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通过图一中 ① 过程后分解成 [a]___________ ,参与消化淀粉的消化腺有 ___________ 。正常情况下,王明血液中 a 含量能保持相对稳定,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 ___________ 。( 2 )上课学习过程中需要氧气。图一中 ④ 过程是通过 ___________ 收缩引起胸腔容积 ___________ 来实现的。此过程中,对空气起温暖作用的结构是呼吸道壁内的 ___________ 。氧气和图一中的 a 进入 A 系统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组织细胞中完成呼吸作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其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最终通过肺部排出体外所经过的途径是:脑部毛细血管 → 脑部静脉 →…… 呼吸道 → 外界,请你用文字和箭头把省略部分补充完整: ___________ 。在整个途径中,有利于二氧化碳透过的结构及其特点有 ___________ 。( 3 )上课时,王明由看黑板转向看书,都能看清,在此过程中他的晶状体曲度变化是 _________ 。( 4 )上体育课跑步时,王明的呼吸频率和深度会加大,这是位于图二 ___________ (填标号)内的呼吸中枢调节的结果。他不慎摔倒,导致腿部流血并感到疼痛,则痛觉产生的部位在图二中的 ___________ (填标号)。一段时间后,血流停止,这主要是血液中 ___________ 作用的结果。17、 据统计,全国约有3亿的青少年儿童营养结构不均衡。2018年5月20日是第29个“全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是:“营养+运动,平衡促健康”。请结合所学知识,据以下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分析回答:(1)青少年要“常喝水”:利于排出体内废物,C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___:正常情况下,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________和微量蛋白质含量都减为零。(2)青少年要“勤运动”:运动时,肌肉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骨绕着________活动:同时呼吸也加快加深,空气进入肺的途径是:鼻→________→肺(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气体到达肺泡后,经过②③过程完成了________的气体交换。(3)青少年要合理营养:牛奶220ml+麦香面包150g+水果100g是小明的早餐,牛奶中的蛋白质在A系统中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被吸收后的营养物质随循环系统到达脑部细胞时,经过心脏四腔的顺序分别是________(用文字表示)。(4)青少年要“免肥胖”:人体经过程________(用序号表示)后,组织细胞获得了营养物质和氧。如果摄取营养物质过多又疏于运动,往往会引起肥胖18、“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合理膳食,有氧运动,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如图是人体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标号①②③表示人体的一些器官,a~g分别表示部分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合理膳食,利于健康。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在小肠内参与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________。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成________后,进入小肠内的毛细血管。(2)快速走路时呼吸加深加快,调节呼吸的中枢位于________。(3)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外界空气中的氧气经a过程进入①是通过_______实现的。氧气进入①后第一次到达骨骼肌细胞,不经过心脏的哪些腔?_________。(4)在a~g的生理过程中,过程________(填标号)属于内分泌腺的分泌过程。(5)经过①②③排出体外的代谢废物有_________以及水、无机盐等。(6)小肠绒毛壁、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肾小囊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的透过,这体现了_________的生物学观点。19、 如图是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和泌尿等生理活动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炸鸡柳是孩子们喜欢吃的食物,鸡瘦肉中主要的有机物消化过程可用图甲中曲线______(填字母)表示。(2)图乙中A过程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则b气体与a气体相比较,气体成分中______明显减少。图中B所表示的生理过程称为______。(3)图中①~⑥所示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有______(填写图中序号)。(4)异氟烷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全身麻醉药,它通过动物呼吸吸入肺内进入血管,经血液循环到达大脑,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可达到止痛和无意识的双重功效。老李进行手术时,采用异氟烷气体麻醉,异氟烷最先进入心脏的哪个腔?______(填Ⅰ、Ⅱ、Ⅲ或Ⅳ)。20、 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各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图A、B、C、D分别表示人体的四个系统,序号①、②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1)A系统能为全身各处细胞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A是_____系统。(2)B是_____系统,②代表的生理过程叫排遗。(3)注射葡萄糖点滴时,护士要将针头刺入的部位是_____(选填“动脉”、“毛细血管”或“静脉”)血管。(4)C为呼吸系统,此系统的主要器官的基本单位是_____。获得的氧气通过A系统输送到组织细胞,最终在_____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5)D系统中的主要器官的基本单位是_____。21、 登山是人们喜爱的一项运动,下图是保证人体在登山时各项生命活动顺利进行的一些重要器官,请据图回答:(1)登山时需要吸入大量的氧气。鼻腔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能___吸进的气体,图一中气体a产生的部位是___。(2)登山也需要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为可以被细胞吸收的氨基酸的过程叫做_____。图三中甲表示人体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结构,该结构的名称及其能够吸收的部分物质分别是_____(填字母)。A.大肠、无机盐 B.小肠绒毛、麦芽糖C.小肠绒毛、葡萄糖 D.小肠皱襞、葡萄糖(3)山路崎岖,登山者在攀登时能“平稳”前行,主要是由于图四中(_____)_____的调节作用。(4)登山时心中加快,增强了体内物质的运输。图二为心脏示意图,图三中甲吸收的氨基酸首先到达心脏的_____(填名称)。关于图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A.图中所示为心室收缩阶段,心房、心室都收缩B.C收缩,动脉瓣开放,血液流向2C.B、C内的血液分别是静脉血和动脉血D.血管2是主动脉,弹性大,管壁厚(5)到达顶峰时,登山者欢呼欢呼雀跃,这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受_____调节。22、 人体是一个多系统构成的统一整体,下图中A.B.C分别表示某一系统,①~⑥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营养学家建议人体每天不宜摄入过多的植物油,原因是植物油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该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其中含有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程①、②表示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①中,呼吸肌处于_____________状态,该过程是通过__________实现的;完成过程③④后,血液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3)人体内代谢废物对细胞具有一定的毒害性,需及时排出。小明通过生物课了解到,人体主要通过C系统排出废物,物质甲由C系统形成并排出体外,物质甲的形成主要包括__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_作用两个连续过程,物质甲的排出对人体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 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4)若图中组织细胞为腿部肌肉细胞,过程⑤为该细胞提供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此过程属于血液循环中的_________(选填:体循环或肺循环)。23、肥胖容易诱发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合理膳食和体育运动能有效预防肥胖。如图一表示人体内淀粉的利用情况,图二、图三是人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 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是因为胰岛素可以促进图中的 ______ 过程。(2) 健康人一次摄入淀粉等糖类物质过多,血液中的葡萄糖经 、 、 过程后,浓度仍然过高,尿液中就会出现葡萄糖。从尿的形成过程分析,其原因是 ______ 作用有一定限度。(3) 近年来,我市推行 “ 阳光体育运动 1 小时 ” 活动。同学们在校期间都能够在操场上进行各项体育锻炼。① 运动时,同学们听到体育老师口令后产生神经冲动及其传导的过程是 ______ ( 2 分,用图二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② 运动时,血液循环加快。当心房和心室均舒张时,图三中的 处于 ______ (填 " 打开 " 或 " 关闭 " )状态,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是 ______ (填字母)。③ 运动时,下肢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先后通过图三中的 ______ 血管后(填字母),到达肺部毛细血管。24、Ⅰ 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不足,血糖浓度远超常人,最终形成糖尿,其机制如图所示。 该病与机体免疫异常有关 ,多发于青少年和儿童,严重时危及生命。请据此回答:( 1 )图中过程 A 是 ____ 作用,所得液体与血浆相比,没有 ____ 和血细胞。( 2 )图中过程 B 是重吸收作用,能吸收原尿中 ____( 填 “ 全部 ” 或 “ 部分 ”) 葡萄糖。( 3 )患者需定期注射胰岛素,以促使血液中的 ____ 进入组织细胞,被贮存和利用,以降低血糖,避免糖尿产生。( 4 )患者还需从饮食角度控制血糖来源,防止血糖过高,请尝试回答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____ (至少答两点)。( 5 )对于青少年,应该加强体育锻炼,以改善 ____ 功能,预防 Ⅰ 型糖尿病的发生。答案:综合分析应用题1、 ④ ② 肺泡 ② 条件(或复杂) 尿液【分析】本题考查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方面的知识。分析图可知:甲图中, ① 肝脏、 ② 胃、 ③ 胰腺、 ④ 小肠、 ⑤ 大肠;乙图中, ① 肺泡外毛细血管、 ② 肺泡;丙图中, ① 肺静脉、 ② 主动脉。【详解】( 1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因为小肠具有以下特点:小肠长 6 米左右,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中含有多种消化液,能够消化多种食物;小肠绒毛壁、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早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通过图甲中的 ④ 小肠进行消化和吸收。( 2 )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过程排出体外。进入血液中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小秦在跑步过程中吸入的氧气,在图乙中的 ② 肺泡内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 3 )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在体循环中,从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经过体循环,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因此当血液进行图丙中所示的 ② 主动脉所示的循环时,在毛细血管网处,将氧气和营养物质供给小秦的肌肉细胞,并带走废物。( 4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跑到十字路口时,正好遇到红灯,小秦停下脚步,等待绿灯。这种反应属于条件反射。( 5 )排泄的三条途径: ① 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把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 ② 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把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③ 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把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排出体外。到达学校,小秦已经微微出汗。其体内产生的尿素,还会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点睛】注意掌握人体的生理活动方面的知识。2、 (1)C (2)C (3) 不含 脂肪【分析】人体的呼吸系统:(1) 肺位于人体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一层扁平上皮细胞,这样肺泡与血液很容易发生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故选 C 。(2)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所以,新冠病毒从空气进入肺部的途径是: ② 鼻 →④ 咽 →⑥ 喉 →⑤ 气管 →① 支气管 →③ 肺。 故选 C 。(3)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成人的肝脏重约 1.5kg ,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上部,肝脏具有分泌胆汁、代谢功能和解毒等功能。肝脏分泌的胆汁能储藏在胆囊中,在需要消化食物的时候,胆汁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肝脏分泌的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它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从而增加脂肪酶与脂肪的按触面积,起到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脂肪最终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3、 能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葡萄糖 胰岛素 bO 2 或氧气 呼吸 红 血红蛋白 水、无机盐、葡萄糖【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淀粉的消化、吸收、分解的过程,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图中 a 、 b 、 c 、 d 、 e 分别代表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被肾小管重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的物质、尿液。【详解】( 1 )淀粉能从口腔开始被消化,原因是口腔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部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2 )淀粉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在小肠内,淀粉和麦芽糖在胰液和肠液中消化淀粉的酶的作用下,最终被分解成 a 葡萄糖。胰腺中的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饭后,当大量的物质 a 葡萄糖被吸收到血液中会导致血糖浓度快速升高,但一段时间后又恢复至正常水平,其中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胰岛素。( 3 ) b 指的是进入肺泡内的氧气,物质 a 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利用呼吸系统所吸收的物质 b 氧气来进行呼吸作用,组织细胞最终在氧气的参与在线粒体被分解利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同时释放能量,供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4 )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与血红蛋白的特性有关,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因此红细胞是红色的。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液运输 b 氧气,需要血液中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参与。( 5 )尿液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两个过程。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e指尿液,d指的是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被肾小管重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的物质,内含水、无机盐、葡萄糖。【点睛】通过淀粉把消化系统、呼吸作用、循环系统、尿的形成等知识综合起来考查,要把基础知识学牢固,才能熟练的解答此题。4、 小肠 气体扩散 ① 右心房 重吸收【分析】分析图可知, ① 右心房, ② 右心室, ③ 左心房, ④ 左心室, ⑤ 入球小动脉, ⑥ 出球小动脉, ⑦ 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 ⑧ 肾小囊, ⑨ 肾小球, ⑩ 肾小管。【详解】( 1 )为保证长跑运动的顺利进行,某班主任特地为班上的学生们准备了爱心营养早餐。营养物质完成图中过程 A 吸收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长 5 ~ 6 米左右,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的面积;小肠中有肠腺,肠腺分泌的肠液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都能够消化多种食物;而小肠中的绒毛壁、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2 )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交换的结果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因此长跑运动开始后,同学们陆续开始急促呼吸以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图中过程 B 肺泡里的气体交换通过气体扩散实现。( 3 )长跑运动结束后,班主任让每个同学喝了一支葡萄糖营养液。葡萄糖进入人体后通过小肠壁的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经过肠静脉,下腔静脉,首先到达图中心脏的 [①] 右心房。( 4 )当血液流经 ⑨ 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 ⑨ 肾小球滤肾过和小囊内壁过滤作用过滤到 ⑧ 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健康人的原尿流经 ⑩ 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剩下的水分、尿素、无机盐等物质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运动时,肌肉细胞代谢产生的尿素进入肾单位以后,在尿液中的浓度远远高于原尿,原因是图中 ⑩ 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肺泡里的气体交换,血液循环的途径,尿的形成。5、 ( 1 ) ④ 肝脏 乳化 ( 2 )左心房 肺静脉 房室瓣(瓣膜) ③④ 原尿( 3 ) ③④⑤ 肾小管 胰岛素【分析】分析图一可知: ① 肝脏、 ② 胃、 ③ 胰腺、 ④ 小肠;图二 ① 右心房、 ② 右心室、 ③ 左心房、 ④ 左心室;图三 ① 入球小动脉、 ② 出球小动脉、 ③ 肾小球、 ④ 肾小囊、 ⑤ 肾小管。据此答题。( 1 )( 1 )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的结构与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相适应:小肠长约 5 ~ 6 m ,小肠内具有肠腺分泌的肠液、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肝脏分泌的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可以乳化脂肪。因此,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的 ④ ,图一中 ① 是肝脏,其分泌的消化液可以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 2 )分析图可知: ① 右心房、 ② 右心室、 ③ 左心房、 ④ 左心室。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肺静脉,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与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上、下腔静脉,与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肺动脉。在心脏的四个腔中 ③ 左心房和 ④ 左心室里充满动脉血, ① 右心房和 ② 右心室里充满静脉血。在左心房和左心室及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和动脉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被过滤进入 ④ 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因此,写出图二中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 ③ 左心房,其连接的血管为肺静脉;在 ①② 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房室瓣;图二中流动脉血的结构是 ③④ ;图三中结构 ④ 内的液体是原尿。( 3 )人体有两个肾脏,每个肾脏都有 100 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和 ⑤ 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分布在皮质内,由 ③ 肾小球和包在它外面的 ④ 肾小囊组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除了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以外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由于肾小管发生病变,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障碍,导致大量的葡萄糖没有被吸收,另外胰岛能分泌胰岛素能调节人体内糖的代谢,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会造成体内血糖的浓度过高,使肾小管对原尿中的葡萄糖由于浓度过高而不能全部重吸收而出现糖尿。因此发现某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则该人可能的病变部位是肾小管或者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6、 结缔组织 物质交换 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线粒体 小肠约长约 5~6m ;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水、无机盐、尿素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下腔静脉 → 右心房 → 右心室 → 肺动脉 → 肺部毛细血管 唾液淀粉酶 1 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 2mL 唾液,搅拌; 2 号试管加入馒头块, 2mL 唾液,搅拌 滴加 2 滴碘液观察实验现象, 1 号试管不变蓝; 2 号试管变蓝。【分析】分析图片可知: ① 表示氧气进入血液; ② 表示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③ 表示胃的吸收; ④ 表示小肠的吸收; ⑤ 肾动脉; ⑥ 肾静脉。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详解】( 1 )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如骨组织、血液、肌腱、韧带、淋巴、皮下脂肪等,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血液中有血细胞和血浆等物质,具有营养、保护、运输等作用,所以属于结缔组织。毛细血管的特点: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血管内径仅有 8-10 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即吸气时, ①② 所示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组织细胞在线粒体处利用氧,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④ 表示小肠的吸收。小肠适合吸收的特点是:长:小肠约长约 5 ~ 6m ,是消化道最长的一段,可以增加食物和营养物质停留的时间。大: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薄:小肠绒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 3 )汗液和尿液的成分是一样的,当血液流经汗腺时,血液中的水、无机盐、尿素等物质进入汗腺,形成汗液。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 4 )肝脏属于体循环的路线,如下图:肝细胞 → 肝静脉 → 下腔静脉 → 右心房 → 右心室 → 肺动脉 → 肺部毛细血管 → 肺泡 → 体外。( 5 )馒头在口中慢慢咀嚼会感觉到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为探究 “ 牙齿的咀嚼 ” ,需要控制变量,除了馒头大小不一样其余条件均相同。步骤 2 : 1 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 2mL 唾液,搅拌; 2 号试管加入馒头块, 2mL 唾液,搅拌。步骤 3 :将两只试管同时放入 37℃ 的温水中 5 ~ 10 分钟。步骤 4 :滴加 2 滴碘液观察实验现象, 1 号试管不变蓝; 2 号试管变蓝。1 号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彻底分解成麦芽糖; 2 号变蓝的原因是:馒头块太大,唾液淀粉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点睛】掌握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能确定变量、控制实验变量是解题的关键。7、 ( 1 ) 糖类 口腔、小肠 ( 2 )呼吸运动 释放能量 骨骼肌细胞 ( 3 )肾小管 皮肤 ( 4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分析】本题以真实情景综合考查了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气体的交换与运输过程、尿液形成过程等,难度较大。( 1 ) 人体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食物中的糖类供给。糖类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人体所需的能量 70% 都来自于糖类。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细胞的修复以及更新有重要作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一般储存在皮下备用;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因此,长跑运动中,运动员补充的供能物质主要应是糖类。糖类如淀粉首先在口腔经过唾液淀粉酶的作用初步分解为麦芽糖,最终在小肠内在肠液和胰液的参与下分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 2 )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叫做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在细胞的线粒体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所以,从肺泡到骨骼肌细胞的整个气体扩散过程中,氧气浓度最低的结构是组织细胞即此处的骨骼肌细胞。( 3 ) 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 ① 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 ② 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③ 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4 ) 违禁药物是一类能增强爆发力的激素类物质,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看,严重损坏身体健康,因为各种激素在体内含量极微,外源激素进入人体内极易打破原有的平衡,会对内分泌系统造成严重危害。而且某些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和麻醉作用,长期服用会对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不可逆的伤害。8、 ( 1 ) D 打开 ( 2 ) 小肠 葡萄糖 线粒体 右心房 ( 3 )二氧化碳( 4 ) B→3→2→8→C ( 5 ) D【分析】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 → 主动脉 → 各级动脉 → 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 → 各级静脉 → 上、下腔静脉 → 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 → 肺动脉 → 肺部毛细血管 → 肺静脉 → 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有瓣膜,称为房室瓣,朝向心室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左心室和主动脉、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动脉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防止血液倒流。A 右心房、 B 右心室、 C 左心房、 D 左心室, 1 上肢和头部毛细血管、 2 肺部毛细血管、 3 肺动脉、 4 上腔静脉、 5 下腔静脉、 6 小肠静脉、 7 下肢和躯干毛细血管、 8 肺静脉、 9 主动脉、 10 体动脉、 11 小肠动脉。9、呼吸道 气体交换 肝脏 胆汁 心脏 左心室 重吸收【分析】图可知, A 是呼吸系统, B 是消化系统, C 是血液循环系统, D 是泌尿系统, ①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 ② 肾小管的重吸收。【详解】( 1 ) A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肺是呼吸统的主要器官,特点是肺泡数量多,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肺泡外有大量的毛细血管,有利于完成气体交换。( 2 ) B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分泌胆汁储存在胆囊内,通过胆管输送到小肠内,胆汁不含消化酶,所以胆汁能促进脂肪的分解(乳化)。( 3 ) C 血液循环系统,输送血液的泵是心脏,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组成,其是左心室壁最厚,需要将左心室内的血液压向全身各处,行程较长,需要较大的压力。( 4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 D 泌尿系统中,血液经过 ①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 ②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最终形成尿液。【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组成,心脏的结构特点,尿的形成。10、 胃 氨基酸 左心房 能量 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 2 (两) 减少 脂肪【分析】题图中: ① 是胆汁, ② 是吸收, ③ 是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④ 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详解】( 1 )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小肠分泌的肠液和胰腺分泌的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故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的胃中被初步分解,再到小肠中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才能被吸收。( 2 )根据血液循环途径可知,外界的氧气到达组织细胞过程:外界 → 呼吸道 → 肺泡 → 肺部毛细血管 → 肺静脉 → 左心房 → 左心室 → 主动脉 → 各级动脉 → 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 组织细胞。所以,外界的氧气经肺泡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最先进入心脏的腔是左心房,最终到达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需要。( 3 )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王大爷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这与图中 ③ 表示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有关。( 4 )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图中共有呼气和排尿两条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 5 )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一部分尿素随尿液排出,故血液流经肾脏后尿素等代谢废物明显减少。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尿素的含量明显减少。( 6 )肝脏分泌的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它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从而增加脂肪酶与脂肪的按触面积,起到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故某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这六种营养成分,过程 ① 分泌的消化液(胆汁)能消化该食物中的脂肪。【点睛】此题综合考查了人体的消化和吸收、循环、呼吸和排泄的有关知识以及学生的识图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人的消化、吸收、呼吸、循环、排泄等生理活动的过程。11、学习 [③] 大脑(皮层) 由大变小 [⑤] 脑干 舒张 ⑧ 和 ⑨ 心室收缩,心房舒张 胰岛素分泌不足【分析】图甲中: [①] 是晶状体、 [②] 是视网膜。图乙中: [③] 是大脑, [④] 是小脑, [⑤] 是脑干。图丙中: a 表示吸气, b 表示呼气。图丁中: [⑥] 是胃, [⑦] 是胰腺, [⑧] 是大肠, [⑨] 是小肠。图戊中:心室收缩,心房舒张。【详解】( 1 )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故听到急救车警笛声的私家车车主马上转动方向盘,使车头朝向侧前方 45 度,这在动物行为分类上属于学习行为。学习行为的建立,需要条件反射的形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故参与该行为的高级中枢位于图乙中的 [③] 大脑(皮层)。( 2 )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正好相反。故私家车车主看到救护车从眼前开走,在该过程中甲图 [①] 晶状体的变化是:晶状体的曲度由大变小。( 3 )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所以,若病人因脑部出血导致呼吸和心跳骤停,可能是凝血块压迫了图乙中的 [⑤] 脑干。( 4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所以,当膈肌处于舒张状态时,完成图丙中的 b 呼气过程。( 5 ) 口腔虽能初步消化淀粉,但没有吸收能力;咽、食道、肛门即没有消化能力也没有吸收能力;胃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也能吸收部分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大肠没有消化能力,但能够吸收部分水、无机盐、维生素。所以,维生素 C 吸收的部位是图丁中的: ⑧ 和 ⑨ 。( 6 )心脏工作原理:左右心房收缩,分别将血液压至左心室和右心室,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左右心室收缩,分别将血液泵至主动脉和肺动脉,此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全心舒张,血液经静脉被吸进心房,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打开。所以,图戊表示的状态是:心室收缩,心房舒张。( 7 )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患糖尿病。故正常饮食情况下,病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可能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以及正确识图。12、 X Y 小肠长;小肠内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绒处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 答出两条即可 ) c ~ e 舒张 B 、 D 、 ① 瓣膜 尿素、氧气 肾小球【分析】1 .血液循环图:2 .图乙中: X 表示淀粉, Y 表示蛋白质, Z 表示脂肪; A 代表口腔, B 代表咽和食道, C 代表胃, D 代表小肠, E 代表大肠。3 . a ~ c 段表示肺的容积扩大,代表吸气; c ~ e 段肺的容积缩小,代表呼气。【详解】( 1 )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分别是口腔、胃、小肠。故 X 表示淀粉, Y 表示蛋白质, Z 表示脂肪。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故 A 代表口腔, B 代表咽和食道, C 代表胃, D 代表小肠, E 代表大肠。糖类是细胞中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所以,乙图 X 、 Y 、 Z 三条曲线中。主要提供能量的是曲线 X 所代表的营养物质;曲线 Y 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长约 5 ~ 6m ,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这些都是小肠适于甲图中 G 过程(吸收)的结构特点。( 2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所以,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通过甲图中的 F 过程(呼气过程)排出体外。丙图曲线中, a ~ c 段表示肺的容积扩大,代表吸气; c ~ e 段肺的容积缩小,代表呼气。故过程 F 对应丙图曲线的 c ~ e 段呼气过程,此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3 )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 → 主动脉 → 全身各级动脉 → 全身各处毛细血管 → 全身各级静脉 → 上、下腔静脉 → 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右心室 → 肺动脉 → 肺部毛细血管 → 肺静脉 → 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所以,甲图中流动脉血的结构或血管有:肺静脉、 B 左心房、 D 左心室、 ① 肾动脉。在我们人的四肢的静脉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故汇集到 ④ 下腔静脉的分支血管中,有的血管内含有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肾脏作为一个组织器官,其正常的生命活动,要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和养料,故血液流经肾脏后氧气和养料都会减少;肾脏作为一个排泄器官,要将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故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废物会减少。所以,血管 ② 肾静脉与血管 ① 肾动脉内的物质成分相比,明显减少的物质有尿素、氧气。( 4 )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某人排出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则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小球。【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呼气的过程、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变化以及正确识图。13、 消化腺 小肠 动脉 2 血浆 红细胞 泌尿 降低 反射 C【分析】由图可知: A 是消化系统, B 是呼吸系统, C 是运动系统, D 是泌尿系统。【详解】( 1 )人体的 A 消化系统是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其中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2 )图中物质 ② 由 B 呼吸系统进入血液,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静脉血,则物质 ② 氧气。同时排出血液中物质 ③ 到体外,则物质 ③ 是二氧化碳。肺泡,毛细血管都是由一层细胞构成的,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 , 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则 ③ 二氧化碳至少要穿过 2 层细胞。( 3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 (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 组成的。血细胞中的红细胞具有运输 ② 氧气的功能。( 4 )细胞代谢终产物有水、无机盐和尿素、二氧化碳等。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通过 D 泌尿系统以 ④ 尿液的形式把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排出体外。故血液流经该系统后,血液中的尿素含量明显降低。( 5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任何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协同调节下多个系统配合完成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能传导的兴奋就是神经冲动,传入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神经中枢,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 6 ) A .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而且管壁很薄,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正确。B .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利于进行气体交换,正确。C .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的。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就会收缩,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即是骨骼肌连接着丰富的神经末梢,错误。D .肾小管外缠绕大量的毛细血管 , 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正确。故选 C 。【点睛】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14、消化道 消化腺 ③ ④ 氨基酸 血液 ⑦ 能量 应该适当加强锻炼(要注意均衡膳食,不要吃太多甜食、一日三餐的比例适当等 )【分析】( 1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 2 )图 1 中, ① 是口腔, ② 是食道, ③ 是肝脏, ④ 是胃, ⑤ 是胰腺, ⑥ 是大肠, ⑦ 是小肠, ⑧ 肛门。( 3 )图 2 中, “ 平衡膳食宝塔 ” 中第一层食物,该层食物富含糖类,能满足人体对能量的需求;二层为瓜果蔬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三层为肉类等动物性食品;四层为奶制品、豆制品,三、四层主要提供蛋白质;五层为油脂类,能提供脂肪。【详解】( 1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 ① 口腔、咽、 ② 食道、 ④ 胃、 ⑦ 小肠、 ⑥ 大肠、 ⑧ 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 ③ 肝脏、肠腺和 ⑤ 胰腺。( 2 ) ③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 ④ 是胃能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再经过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的消化作用,最终被消化为氨基酸。( 3 )食物经过消化以后,被消化道壁吸收入周围血液的过程叫吸收, ⑦ 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 . 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⑦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 4 ) “ 平衡膳食宝塔 ” 中第一层食物,该层食物富含糖类,能满足人体对能量的需求;某同学偏爱肉食、甜食,体重明显超重,应建议:适当加强锻炼;要注意均衡膳食,不要吃太多甜食;一日三餐的比例适当等。【点睛】牢记消化系统的知识、食物的消化过程以及均衡膳食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5、 收缩 血红蛋白 吸收 滤过 神经 效应器【分析】肺通气是肺与外界进行的气体交换,包括吸气和呼气过程。食物的消化道内分解为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吸收。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肾小球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生理过程。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激素的调节。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详解】( 1 )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所以人在运动时需要较多的氧气,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氧气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所以 b 过程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运输到组织细胞。( 2 )食物的消化道内分解为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通过 a 吸收作用进入血液,最终到组织细胞氧化分解为运动提供能量。( 3 )当血液经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生理过程。( 4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激素的调节,以神经系统的调节为主,激素的调节为辅助作用,所以体育活动除了需要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使各个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生命活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 ⑤ 感受器, ④ 传入神经, ③ 神经中枢, ② 传出神经和 ① 效应器。【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呼吸的环节,反射弧的组成,营养物质的吸收,尿的形成。16、葡萄糖 唾液腺、胰腺、肠腺 胰岛素 膈肌、肋间肌 扩大 毛细血管 上腔静脉 → 右心房 → 右心室 → 肺动脉 → 肺部毛细血管 → 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有利于二氧化碳透过 由小变大 [ 丙 ] [ 甲 ] 血小板【分析】图一表示了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包括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血液循环、呼吸的过程等生理过程。图示中, a 是葡萄糖, ① 表示消化, ② 表示吸收, ③ 表示呼气, ④ 吸气, ⑤ 汗液的形成, ⑥ 尿的形成, ⑦ 表示排遗, ⑧ 表示二氧化碳扩散入肺, ⑨ 表示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图二中:甲表示大脑,乙表示小脑,丙表示脑干。【详解】( 1 )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胰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肠腺分泌小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所以,馒头的主要成分淀粉通过图一中 [①] 消化过程后分解成 [a] 葡萄糖,参与消化淀粉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胰腺、肠腺。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故正常情况下,王明血液中 a 葡萄糖含量能保持相对稳定,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胰岛素。( 2 )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所以,图一中 [④] 吸气过程是通过膈肌、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容积扩大来实现的。人体的呼吸道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故此过程中,对空气起温暖作用的结构是呼吸道壁内的毛细血管。氧气和葡萄糖进入循环系统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组织细胞中完成呼吸作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其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最终通过肺部排出体外所经过的途径是:脑部毛细血管 → 脑部静脉 → 上腔静脉 → 右心房 → 右心室 → 肺动脉 → 肺部毛细血管 → 二氧化碳经过扩散进入肺泡 → 呼吸道 → 外界。在整个途径中,有利于二氧化碳透过的结构及其特点有: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有利于二氧化碳透过。( 3 )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视近物,晶状体凸度变大;视远物,晶状体凸度变小。故上课时,王明由看黑板转向看书,都能看清,在此过程中他的晶状体曲度变化是由小变大。( 4 )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所以,上体育课跑步时,王明的呼吸频率和深度会加大,这是位于图二 [ 丙 ] 脑干内的呼吸中枢调节的结果。他不慎摔倒,导致腿部流血并感到疼痛,则痛觉产生的部位在图二中的 [ 甲 ] 大脑皮层。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故一段时间后,血流停止,这主要是血液中血小板作用的结果。【点睛】能够正确的识图,牢记人体的呼吸、消化、循环和排泄等生理活动是解题的关键。17、肾脏 葡萄糖 关节 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小肠 氨基酸 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①②④ 【分析】图中结构名称:①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②表示氧气,③表示二氧化碳,④表示氧和营养物质,⑤表示二氧化碳和废物;A是消化系统;B是呼吸系统;C是泌尿系统。【详解】(1)C系统是泌尿系统,泌尿系统中形成尿的器官是肾脏,正常情况下,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将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重吸收,因此,葡萄糖和微量蛋白质含量都减为零。(2)运动时,肌肉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空气进入肺的途径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发生了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③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②氧气进入血液,完成了肺泡内的气体交换。(3)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所以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牛奶中的蛋白质在A消化系统中,主要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然后被小肠吸收,被吸收后的营养物质随循环系统到达脑部细胞时,经过心脏四腔的顺序分别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4)人体需要的氧气是经过过程②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获得,营养物质由过程①吸收获得,再由过程④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到达组织细胞被利用。经过①②④过程后,组织细胞获得了营养物质和氧。如果摄取营养物质过多又疏于运动,往往会引起肥胖。【点睛】解答此题需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及消化系统的相关知识。18、肠液和胰液 葡萄糖 脑干 呼吸运动 右心房、右心室 d 尿素 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分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如下: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胰腺分泌胰液,胰岛分泌胰岛素。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详解】(1)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与其功能相适应,小肠很长,内表明有许多环形的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都通过导管流入小肠,小肠里面的肠腺分泌的肠液也流入小肠内,在小肠内参与消化食物的消化液有胆汁、肠液和胰液。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因此,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在小肠内参与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肠液和胰液。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成葡萄糖后,进入小肠内的毛细血管。(2)脑干中有许多能够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等。因此,快速走路时呼吸加深、加快,这是位于脑干内的呼吸中枢调节的结果。(3)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血液循环的途径如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运动到达人体肺内,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后,经肺静脉到达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最后到达骨骼肌细胞,氧气在骨骼肌细胞的线粒体中,参与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不经过心脏右心房、右心室。因此,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外界空气中的氧气经a过程进入①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氧气进入①后第一次到达骨骼人体生理活动综合知识精讲一、人体部分生理活动1.消化示意图(1)图中①代表的结构是 ,能同时消化蛋白质、糖类和脂肪,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2)淀粉的起始消化部位在 。(3)蛋白质的起始消化部位在 。2.气体交换示意图(1)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该器官是人与外果 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2)图中①~④表示典管,其中属于静脉的是 ;内流动脉血的有 。(3)图中虚线箭头和实线箭头分别表示 和 的扩散方向。3.血液循环示意图(1)心脏的四个腔室中,流动脉血的是[ ] 和[④] ,流静脉血的是[ ] 和[②] .(2)体循环的起点是[④] ;与其相连的血管是(3)血液流经小肠、肾脏等组织细胞后都汇入到下腔静脉,此处的血液中营养物质含量 ,氧气含量 ,属于 血。4.尿液形成示意图(1)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它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肾单位包括 。(2)尿液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 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 作用。(3)某人的尿液中出现葡萄糖,病变的部位可能是特单位中的[] ,若某人出现了蛋白尿,则可能是[] 发生了病变。二、人体生理活动综合图1.人体生理活动综合图(1)食物进人消化道,最终在消化系统中的[ ] 被消化吸收后进人循环系统。(2)图中②代表的结构是 ,空气中的氧气到达该部位后,通过 作用进 人循环系统。(3)营养物质和氧气进人血液循环,分别最先进人心胜四个腔室中的部位是[] 和[] 。(4)与 内液体相比,正常人泌尿系统中⑨内液休没有的成分是 。2.生理活动应用图如图是人工心肺机的示意图,主要由电动泵、氧合器和热交换器构成。图中B为氧合器,相当于人的 ,为血液提供 ,排出 。图中增加了营养液后到达A处的血液为 ,流回血液为 。A相当于 ,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基础强化1.人们吃下去的大分子有机物,必须先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才能被人体细胞利用,图甲表示淀粉在消化道内逐步分解的示意图,图乙为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甲中的代表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 ;乙过程发生的主要结构是图乙中的 ____________ .在此结构中, 被分解为葡萄糖。参与分解的消化液是 ____________( 2 )图乙中蛋白质消化的初始部位在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盐酸和 ____________ 。最终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 ____________ .( 3 )标号 ③ 指示的结构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消化液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能够促进对 ____________ 的分解作用。2. 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某同学午餐吃了米饭和牛肉。人体初步消化牛肉中的蛋白质的器官是 [ ]_______________ .细嚼米饭感觉到有甜味,是由于 [ ]_______________ 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的缘故。( 2 )位于消化道外,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 ]_______________( 3 )午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被 [ ]_______________ 吸收的,然后通过 [ ]_______________ 系统运往全身各处组织细胞被利用。3.下列分别为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甲图)、呼吸运动的模拟装置图(乙图)和人体内气体交换和运输示意图(丙图)。分析并回答下列小题。1.甲图中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 )A.① B.③ C.⑤ D.⑥2.图乙中玻璃钟罩和橡皮膜分别模拟( )A.肺、肋骨 B.气管、肺 C.胸廓、膈 D.肺、胸廓3.人体在平静状态下吸气时,肋骨位置变化、膈的位置变化、胸廓容积变化分别是( )A.下降、上升、缩小 B.上升、下降、增大C.上升、下降、缩小 D.下降、上升、增大4.图丙中p、q、m、n分别代表的是( )A.氧气、二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B.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C.二氧化碳、氧气、氧气、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氧气5.图丙中p和q的交换过程是通过( )来完成的。A.呼吸运动 B.气体扩散 C.呼吸作用 D.肺泡的扩张与回缩4. 如图为呼吸系统有关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与功能相适应,结构 ② 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 _____ 顺畅通过;结构 ④ 数量很多,外面包绕着丰富的 _____ ,它们的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 _____ 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适于 ④ 与血液进行 _____ 交换。( 2 )从 A 处流进的血液是 _____ 血,从 B 处流出的血液是 _____ 血;与从 A 处流入的血液相比较, B 处流出的血液中 _____ 含量减少了, _____ 含量增加了。之后, B 处血液流回心脏的 _____ 。5. 图甲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甲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而且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和________。(2)图乙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__________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______________。(3)图乙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其成分变化是气体____________含量增加。(4)图乙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甲中[3]________应处于_______________6.如图图示中,图一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血液循环流程图,图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血管:图二是血液流经某器官时一种物质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中甲、乙、丙表示器官中相连续的三种血管;图三中,A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图一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有______(填序号)。(2)如果图二的曲线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则丙血管对应图一中的______(填序号)血管。(3)图三中的A血管对应图一中的______(填序号)血管。(4)某人患有急性肾炎,医生给他手臂静脉注射药物,该药物最少需______次经过左心室才能到达肾脏。在用药之前,要抽出患者的血液进行化验,化验结果显示他的血液中______明显增多。7.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患心血管疾病也比以前增多了。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延长人的寿命,掌握心血管健康活动的常识就显得十分重要。心脏在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够不停地跳动而不疲倦,其原因之一在于它的活动具有节律性。如图是心脏每跳动一次,心房和心室的舒张、收缩时间的情况:(1)从图分析,心脏在人的一生中不停地跳动,心脏舒张时间时间比收缩时间长,可使得心脏得到充分休息,故不觉得疲倦。(2)如果有人心率为75次/min,血液每搏的输出量为70ml,则每分钟输出量为 mL,一般情况下,长跑运动员与正常人相比,心率较慢,但 较多,所以能满足运动员的供血。(3)如果有人心率为75次/min,则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 (4)若某人的心脏每分钟跳动75次,心脏收缩压为135mmHg(lmmHg=133.322Pa)收缩一次输出血量平均为70mL,那么心脏收缩时的平均功率为 。8.下图是人体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情况下,肾小管对原尿中的物质进行重吸收是有选择的,程度也不同。重吸收的主要有部分无机盐、大部分水和全部 等物质。(2)正常情况下,肾小球进行滤过作用时,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这些蛋白质主要是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过一系列变化而形成的。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成 才能被机体吸收,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消化液中的 。(3)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连接着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检测比较入球小动脉与出球小动脉中所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量,发现几乎没有变化,这说明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处没有发生 ,此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氧处于 状态。(4)某同学认为二氧化碳这种代谢废物没有从尿液中排出,说明排泄还有其他途径,你认为还有哪些途径? 。白细胞 血红蛋白 血型甲 4.8×109 140 A乙 5.2×109 70 B丙 30×109 150 AB丁 4.6×109 130 O9.血液、尿检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下表为医生对甲、乙、丙、丁四名男生体检时的血检结果统计【其中白细胞正常值为(4~10)×109/升,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克/升】.图则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你据此分析回答:(1)参照表中数据,四人中有炎症的应该是 ,患贫血症的是 ,若乙需要输血,甲、丙、丁积极主动,你认为三人较合适者应为 .(2)图中标注的结构①④⑥中液体为原尿的是 (填序号).原尿中的葡萄糖在流经肾小管时又全部回到血液的生理过程称为 .(3)假若①③的部位发生病变,⑥内的液体与正常人相比,多出的成分应是 ,假若⑥内的液体葡萄糖含量偏高,可能的原因是 .(4)与肾动脉相比,肾静脉血液的特点是 .人体生理综合应用1、 2021 年 9 月,第十四届全运会将在我省隆重举行。为响应 “ 全民全运 ” 的号召,本学期小秦尽可能跑步去学校。下面是小秦体内的部分结构或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小秦吃过早餐后去上学。早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通过图甲中的 ________ (填序号)进行消化和吸收。( 2 )小秦在跑步过程中吸入的氧气,在图乙中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内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 3 )当血液进行图丙中 ________ (填序号)所示的循环时,在毛细血管网处,将氧气和营养物质供给小秦的肌肉细胞,并带走废物。( 4 )跑到十字路口时,正好遇到红灯,小秦停下脚步,等待绿灯。这种反应属于 ________________ 反射。( 5 )到达学校,小秦已经微微出汗。其体内产生的尿素,还会以 ________ 的形式排出体外。2、 2019 岁末,武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并出现大面积传播和扩散现象。科学家检测发现,这场肺炎是由一种新型 “ 冠状病毒 ” 引起。它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该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咳嗽的喷嚏中、说话的飞沫中,吸入飞沫或接触飞沫沉积的物体表面可导致感染,人群普遍易感。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呕吐和腹泻等症状。(1) 科学家研究发现,新冠病毒通过呼吸系统入侵人体使其患病,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______ 。A .气管 B .鼻 C .肺 D .支气管(2) 新冠病毒入侵人体,在进入血液前,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______ 。① 气管 ② 鼻 ③ 肺 ④ 咽 ⑤ 支气管 ⑥ 喉A . ②①③⑥④⑤ B . ②④⑥①⑤③C . ②④⑥⑤①③ D . ④③①②⑤⑥(3) 新冠肺炎患者会出现肝损伤,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它分泌的胆汁 ______ (含有或不含有)消化酶,可以参与 ______ 的消化。3、 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下图表示食物中的淀粉经人体相关系统间的协调活动,最终被组织细胞利用来为生命活动供能的生理过程示意图,图中 a 、 b 、 c 、 d 、 e 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据图回答:( 1 )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中能否被初步消化一部分? _______ (填 “ 能 ” 或 “ 不能 ”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2 )食物中的淀粉在消化道中最终被分解为可被吸收的物质 a 是 _______ ,饭后,当大量的物质 a 被吸收到血液中会导致血糖浓度快速升高,但一段时间后又恢复至正常水平,其中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 ________________( 3 )物质 a 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利用呼吸系统所吸收的[] ___________ (注意:[]内填字母序号、横线空白处填物质名称)来进行 _____________ 作用,以此氧化分解物质 a ,进而为细胞生命活动供能。( 4 )血液运输 b 物质,需要血液中 _________ 细胞中的 ________________ 参与。( 5 )图中的 d 物质有 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两种即可)。4、 体育锻炼应注意营养物质的合理摄入,特别是长时间运动,营养物质的补充至关重要。某校在阳春三月举办了以 “ 我运动,我健康 ” 为主题的全校师生健康长跑运动会。请据图作答:(图中数字表示结构,字母表示生理过程)( 1 )为保证长跑运动的顺利进行,某班主任特地为班上的学生们准备了爱心营养早餐。营养物质完成图中过程 A 的主要器官是 ______ 。( 2 )长跑运动开始后,同学们陆续开始急促呼吸以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图中过程 B 通过 ______ 实现。( 3 )长跑运动结束后,班主任让每个同学喝了一支葡萄糖营养液。葡萄糖进入人体后,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图中心脏的 [ ]______ ( [ ] 内填序号; ______ 上填结构名称)。( 4 )运动时,肌肉细胞代谢产生的尿素进入肾单位以后,在尿液中的浓度远远高于原尿,原因是图中 ⑩ 有 ______ 作用。5、 请根据材料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的 _________ (填图中序号)。图一中 ① 是 _________ ,其分泌的消化液可以将脂肪 _________ 成脂肪微粒。( 2 )写出图二中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 ③________ ,其连接的血管为 _________ ;在 ①② 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 _______ ;图二中流动脉血的结构是 _________ (填图中序号);图三中结构 ④ 内的液体是 _________ 。( 3 )图三中肾单位由 _________ 组成(填图中序号)。某人尿液中出现的葡萄糖可能原因是肾脏中的 __________ (填名称)病变,或者人体 __________ 分泌不足(填激素)6、 在心脏的推动下,血液不停地在血管里流动,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运走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下图为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功能联系示意图( ① ~ ⑥ 表示生理过程)。( 1 )在人体的结构层次中,血液属于 ________________ 。人体脏器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有利于 ________________ 。( 2 )吸气时, ①② 所示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 ________________ 。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内的 ________ 中被利用。 ④ 过程是人体最主要的吸收途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 3 )当血液流经汗腺时,血液中的 ________________ 等物质进入汗腺,形成汗液;原尿是通过 ⑤ 经滤过作用形成的,健康成人每昼夜形成原尿与尿液的比例约为 100∶1 ,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在肝细胞内,氨基酸能够被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尿素等物质。请完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途径:肝细胞 → 肝静脉 →________________→ 肺泡 → 体外。( 5 )将馒头在口中慢慢咀嚼会感觉到甜味,这是淀粉经历了 ________________ 消化的结果。为探究 “ 牙齿的咀嚼 ” 可能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现提供馒头、小刀、新鲜唾液、碘液和试管等必要的材料器具,请补充完善实验步骤。步骤 1 :将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两块,再分别用小刀切成大小不同的两组颗粒;步骤 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 3 :将两只试管同时放入 37℃ 的温水中 5 ~ 10 分钟;步骤 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5 月 16 日上午 7 点 30 分, “2021 大运河(枣庄)马拉松 ” 在台儿庄鸣枪开赛。马拉松比赛是一项长距离、高负荷,高风险的竞技运动,对参赛者的身体状况要求很高。请分析作答:( 1 )马拉松运动员摄取的食物中,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是 __________ ,人体参与该类物质消化的器官有 ___________ 。( 2 )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呼吸频率和深度会加大,通过 ______ 实现肺与外界气体交换,进而通过肺泡内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将更多的氧气扩散到骨骼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同时 ___________ ,用于肌肉收缩。从肺泡到骨骼肌细胞的整个气体扩散过程中,氧气浓度最低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 。( 3 )运动员跑步过程中,不断的在沿途补水点补充水分,但排尿量并不会增加,这主要与 _____________ 重吸收作用和 ______ 排出大量汗液有关。( 4 )从维护体育运动的宗旨和保护人体健康的角度看,运动员严禁服用违禁药物。违禁药物会对人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统造成严重危害。(答出 2 个即可)8、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结构示意图, A 、 B 、 C 、 D 表示心脏的四个腔, 1 ~ 11 表示部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心脏共分成 4 个腔,其 [_____] 壁最厚;当心脏的结构 A 、 C 收缩时,房室瓣所处的状态是 __________ (填 “ 打开 ” 或 “ 关闭 ” )。( 2 )人体食物消化的主要器官是 _________ ,淀粉的消化的终产物 _________ 是生命活动能源物质,它能随血液运达组织细胞的 _________ 被消耗利用,而细胞呼吸产生的代谢废物,最先流经心脏的 _______ 。( 3 )若图中 11 为入小肠血管, 6 为出小肠血管,饭后血管 6 与 11 相比,血液中成分增加的气体是 ___________ 。( 4 )用图中字母、数字、箭头表示表示出肺循环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 。( 5 )某人大腿受伤出血,血色鲜红,血流成喷射状,则损伤的血管及止血点分别是( )A .静脉、远心端 B .静脉、近心端 C .动脉、远心端 D .动脉、近心端9、下图表示人体各系统关系,请分析回答问题。( 1 ) A 系统是由 ______ 和肺组成。肺泡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 ______ 。( 2 ) B 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是 ______ ,它分泌的 ______ 能促进脂肪的分解。( 3 ) C 系统中,输送血液的泵是 ______ ,其结构中肌肉壁最厚的腔是 ______ 。( 4 ) D 系统中,血液经过 ① 的过滤作用和 ② 的 ______ 作用最终形成尿液。10、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 ①②③④ 代表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的 ___________ 中被初步分解,再到小肠中被彻底分解为 ___________ 才能被吸收。( 2 )外界的氧气经肺泡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最先进入心脏的腔是 ___________ ,最终到达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 ___________ ,供给生命活动需要。( 3 )王大爷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这与图中 ③ 表示的 ___________ 过滤作用有关。( 4 )图中共有 ___________ 条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 5 )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尿素的含量明显 ___________ 。( 6 )某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这六种营养成分,过程 ① 分泌的消化液能消化该食物中的 ___________ 。11、2020 年 1 月, “ 朋友圈 ” 一条名为 “45 度让路法 ” 的视频火了起来,让人感到暖心且难以忘怀。它以动画形式讲解了私家车在遇到马路堵车时如何快捷、安全地让行身后的急救车。前方车辆听到急救车的警笛声后,分别迅速向左右侧前方 45 度打方向,为急救车让出了一条狭窄的 “ 生命通道 ” ,急救车得以顺利通过(如图所示)。为医生救治病人提供了宝贵的时间。请根据下面 “ 甲 ~ 戊 ” 的图示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听到急救车警笛声的私家车车主马上转动方向盘,使车头朝向侧前方 45 度,这在动物行为分类上属于 _______ 行为。参与该行为的高级中枢位于图乙中的 [ ]_____ 。( 2 )私家车车主看到急救车从眼前顺利开走,该过程图甲中 [①] 的曲度发生的变化是 _______ 。( 3 )若病人因脑部出血导致呼吸和心跳骤停,可能是凝血块压迫了图乙中的 [ ]______ 。( 4 )医生给严重肺病患者使用氧气袋,帮助病人呼吸。当膈肌处于 _____ 状态时,完成图丙中的 b 过程。( 5 )医生给某病人服用适量的维生素 C ,因为维生素 C 不但能够促进伤口愈合,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维生素 C 吸收的部位是图丁中的 _____ (填图中标号)。( 6 )人体的某些器官患病时,常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的变化。一次的心跳包括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图戊表示的状态是 _____ 。( 7 )正常饮食情况下,病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12、甲图所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之间的关系,字母表示结构或生理过程,序号表示血管;乙图表示体内部分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程度;丙图曲线表示人平静呼吸时肺容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来源于食物,乙图 X 、 Y 、 Z 三条曲线中。主要提供能量的是曲线 ___________ 所代表的营养物质;曲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小肠适于甲图中 G 过程的结构将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 2 点即可)。( 2 )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通过甲图中的 F 过程排出体外。过程 F 对应丙图曲线的 ___________ 段,此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 ___________ 状态。( 3 )甲图中流动脉血的结构或血管有 ___________ (填字母或数字)。汇集到 ④ 的分支血管中,有的血管内含有 ___________ ,可以防止血液倒流。血管 ② 与血管 ① 内的物质成分相比,明显减少的物质有 ___________ (填 2 种即可)( 4 )尿液是人体健康的 “ 晴雨表 ” ,某人在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那么他肾脏发生病变的结构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 ”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全民健身运动的浪潮中。下图表示运动时,人体参与该活动的部分器官和系统(字母表示),图中序号表示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物质 ① 通过 A 进入到循环系统, A 由消化道和 ________ 组成,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_________ 。( 2 )图中物质 ② 由 B 进入血液,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 ________ 血,同时排出血液中物质 ③ 到体外, ③ 要穿过 ________ 层细胞。( 3 )物质 ① 和 ② 进入循环系统后,主要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血液由 ________ 和血细胞构成,其中能运输 ② 的血细胞是 ________ 。( 4 )循环系统还能将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送输到 [D]________ 系统,血液流经该系统后,血液中的尿素含量明显 ________( 选填 “ 降低 ” 、 “ 升高 ”) ,形成 ④ 排出体外。( 5 )健身运动不仅靠图中各系统的配合,还需要神经系统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________ 。( 6 ) A 、 B 、 C 、 D 中都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主要结构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________A 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B .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C .骨骼上连接着丰富的神经末梢 D .肾小管外缠绕大量的毛细血管14、 成都是一座著名的美食之都,火锅、夫妻肺片、麻婆豆腐等都是成都美食的代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关注的不仅是美食的味道,对食品安全与健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图 1 为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图 2 为中国营养学会平衡膳食宝塔。回答下列问题:( 1 )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需要在消化系统中消化后才能被吸收,人体的消化系统由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两大部分组成。( 2 )图 1 中能分泌胆汁的器官是 ___________ (填编号);能初步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是 ___________ (填编号)。蛋白质消化的最终产物是 ___________ 。( 3 )食物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等小分子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管黏膜上皮细胞进入 ___________ 的过程叫作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系统中的多个器官都具有吸收功能,图 1 中的 ___________ (填编号)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4 )中国营养学会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为五层,其中第一层为谷类、薯类等,它们营养成分中的糖类物质主要为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 ___________ 。某同学偏爱肉食、甜食,体重明显超重,请根据均衡膳食有利健康的基本要求,为该同学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___________ 。15、 我市各中小学积极开展丰富而有特色的体育活动,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下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一中 a 、 b 、 c 、 d 表示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请根据图回答:( 1 )人在运动时需要较多的氧气,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 _____ 状态, b 过程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 ____ 结合运输到组织细胞。( 2 )食物经过消化后,通过 a____ 作用进入血液,最终到组织细胞氧化分解为运动提供能量。( 3 ) d 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的 _____ 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生理过程。( 4 )体育活动除了需要运动系统,还需要 ______ 系统的调节,使各个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生命活动。图二所示结构中 ① 是 ________ 。16、 为了上学不迟到,中学生王明吃完早餐(馒头、煎鸡蛋、牛奶等),就早早去了学校。图一中 ① ⑨ 和 Ⅰ 、 Ⅱ 表示生理过程, ABCD 代表系统或器官, a 是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图二是人脑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上课学习过程中需要能量。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通过图一中 ① 过程后分解成 [a]___________ ,参与消化淀粉的消化腺有 ___________ 。正常情况下,王明血液中 a 含量能保持相对稳定,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 ___________ 。( 2 )上课学习过程中需要氧气。图一中 ④ 过程是通过 ___________ 收缩引起胸腔容积 ___________ 来实现的。此过程中,对空气起温暖作用的结构是呼吸道壁内的 ___________ 。氧气和图一中的 a 进入 A 系统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组织细胞中完成呼吸作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其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最终通过肺部排出体外所经过的途径是:脑部毛细血管 → 脑部静脉 →…… 呼吸道 → 外界,请你用文字和箭头把省略部分补充完整: ___________ 。在整个途径中,有利于二氧化碳透过的结构及其特点有 ___________ 。( 3 )上课时,王明由看黑板转向看书,都能看清,在此过程中他的晶状体曲度变化是 _________ 。( 4 )上体育课跑步时,王明的呼吸频率和深度会加大,这是位于图二 ___________ (填标号)内的呼吸中枢调节的结果。他不慎摔倒,导致腿部流血并感到疼痛,则痛觉产生的部位在图二中的 ___________ (填标号)。一段时间后,血流停止,这主要是血液中 ___________ 作用的结果。17、 据统计,全国约有3亿的青少年儿童营养结构不均衡。2018年5月20日是第29个“全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是:“营养+运动,平衡促健康”。请结合所学知识,据以下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分析回答:(1)青少年要“常喝水”:利于排出体内废物,C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___:正常情况下,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________和微量蛋白质含量都减为零。(2)青少年要“勤运动”:运动时,肌肉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骨绕着________活动:同时呼吸也加快加深,空气进入肺的途径是:鼻→________→肺(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气体到达肺泡后,经过②③过程完成了________的气体交换。(3)青少年要合理营养:牛奶220ml+麦香面包150g+水果100g是小明的早餐,牛奶中的蛋白质在A系统中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被吸收后的营养物质随循环系统到达脑部细胞时,经过心脏四腔的顺序分别是________(用文字表示)。(4)青少年要“免肥胖”:人体经过程________(用序号表示)后,组织细胞获得了营养物质和氧。如果摄取营养物质过多又疏于运动,往往会引起肥胖18、“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合理膳食,有氧运动,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如图是人体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标号①②③表示人体的一些器官,a~g分别表示部分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合理膳食,利于健康。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在小肠内参与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________。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成________后,进入小肠内的毛细血管。(2)快速走路时呼吸加深加快,调节呼吸的中枢位于________。(3)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外界空气中的氧气经a过程进入①是通过_______实现的。氧气进入①后第一次到达骨骼肌细胞,不经过心脏的哪些腔?_________。(4)在a~g的生理过程中,过程________(填标号)属于内分泌腺的分泌过程。(5)经过①②③排出体外的代谢废物有_________以及水、无机盐等。(6)小肠绒毛壁、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肾小囊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的透过,这体现了_________的生物学观点。19、 如图是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和泌尿等生理活动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炸鸡柳是孩子们喜欢吃的食物,鸡瘦肉中主要的有机物消化过程可用图甲中曲线______(填字母)表示。(2)图乙中A过程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则b气体与a气体相比较,气体成分中______明显减少。图中B所表示的生理过程称为______。(3)图中①~⑥所示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有______(填写图中序号)。(4)异氟烷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全身麻醉药,它通过动物呼吸吸入肺内进入血管,经血液循环到达大脑,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可达到止痛和无意识的双重功效。老李进行手术时,采用异氟烷气体麻醉,异氟烷最先进入心脏的哪个腔?______(填Ⅰ、Ⅱ、Ⅲ或Ⅳ)。20、 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各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图A、B、C、D分别表示人体的四个系统,序号①、②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1)A系统能为全身各处细胞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A是_____系统。(2)B是_____系统,②代表的生理过程叫排遗。(3)注射葡萄糖点滴时,护士要将针头刺入的部位是_____(选填“动脉”、“毛细血管”或“静脉”)血管。(4)C为呼吸系统,此系统的主要器官的基本单位是_____。获得的氧气通过A系统输送到组织细胞,最终在_____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5)D系统中的主要器官的基本单位是_____。21、 登山是人们喜爱的一项运动,下图是保证人体在登山时各项生命活动顺利进行的一些重要器官,请据图回答:(1)登山时需要吸入大量的氧气。鼻腔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能___吸进的气体,图一中气体a产生的部位是___。(2)登山也需要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为可以被细胞吸收的氨基酸的过程叫做_____。图三中甲表示人体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结构,该结构的名称及其能够吸收的部分物质分别是_____(填字母)。A.大肠、无机盐 B.小肠绒毛、麦芽糖C.小肠绒毛、葡萄糖 D.小肠皱襞、葡萄糖(3)山路崎岖,登山者在攀登时能“平稳”前行,主要是由于图四中(_____)_____的调节作用。(4)登山时心中加快,增强了体内物质的运输。图二为心脏示意图,图三中甲吸收的氨基酸首先到达心脏的_____(填名称)。关于图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A.图中所示为心室收缩阶段,心房、心室都收缩B.C收缩,动脉瓣开放,血液流向2C.B、C内的血液分别是静脉血和动脉血D.血管2是主动脉,弹性大,管壁厚(5)到达顶峰时,登山者欢呼欢呼雀跃,这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受_____调节。22、 人体是一个多系统构成的统一整体,下图中A.B.C分别表示某一系统,①~⑥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营养学家建议人体每天不宜摄入过多的植物油,原因是植物油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该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其中含有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程①、②表示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①中,呼吸肌处于_____________状态,该过程是通过__________实现的;完成过程③④后,血液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3)人体内代谢废物对细胞具有一定的毒害性,需及时排出。小明通过生物课了解到,人体主要通过C系统排出废物,物质甲由C系统形成并排出体外,物质甲的形成主要包括__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_作用两个连续过程,物质甲的排出对人体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 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4)若图中组织细胞为腿部肌肉细胞,过程⑤为该细胞提供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此过程属于血液循环中的_________(选填:体循环或肺循环)。23、肥胖容易诱发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合理膳食和体育运动能有效预防肥胖。如图一表示人体内淀粉的利用情况,图二、图三是人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 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是因为胰岛素可以促进图中的 ______ 过程。(2) 健康人一次摄入淀粉等糖类物质过多,血液中的葡萄糖经 、 、 过程后,浓度仍然过高,尿液中就会出现葡萄糖。从尿的形成过程分析,其原因是 ______ 作用有一定限度。(3) 近年来,我市推行 “ 阳光体育运动 1 小时 ” 活动。同学们在校期间都能够在操场上进行各项体育锻炼。① 运动时,同学们听到体育老师口令后产生神经冲动及其传导的过程是 ______ ( 2 分,用图二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② 运动时,血液循环加快。当心房和心室均舒张时,图三中的 处于 ______ (填 " 打开 " 或 " 关闭 " )状态,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是 ______ (填字母)。③ 运动时,下肢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先后通过图三中的 ______ 血管后(填字母),到达肺部毛细血管。24、Ⅰ 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不足,血糖浓度远超常人,最终形成糖尿,其机制如图所示。 该病与机体免疫异常有关 ,多发于青少年和儿童,严重时危及生命。请据此回答:( 1 )图中过程 A 是 ____ 作用,所得液体与血浆相比,没有 ____ 和血细胞。( 2 )图中过程 B 是重吸收作用,能吸收原尿中 ____( 填 “ 全部 ” 或 “ 部分 ”) 葡萄糖。( 3 )患者需定期注射胰岛素,以促使血液中的 ____ 进入组织细胞,被贮存和利用,以降低血糖,避免糖尿产生。( 4 )患者还需从饮食角度控制血糖来源,防止血糖过高,请尝试回答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____ (至少答两点)。( 5 )对于青少年,应该加强体育锻炼,以改善 ____ 功能,预防 Ⅰ 型糖尿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体生理活动综合分析(呼吸,循环,消化,泌尿)--学生版.docx 人体生理活动综合分析(呼吸,循环,消化,泌尿)--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