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校园欺凌课件(共24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预防校园欺凌课件(共24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对校园欺凌说 “不”
预防校园欺凌
什么是校园欺凌?
第一部分
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和心理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恶劣事件 。
什么是校园欺凌?(多种形式)
1、肢体欺凌:
推撞、拳打脚踢以及抢夺财物等。
2、言语欺凌:嘲笑、辱骂、恶意中伤。
3、社交欺凌:孤立、排挤,人际关系对立。
4、网络欺凌:在网络发表对受害者不利的网络言论、曝光隐私以及对受害者的照片进行恶搞等。
什么是校园欺凌?(多种形式)
你有没有遇到过校园欺凌的现象呢?
校园欺凌现象
小杰是班里的“小霸王”,常常欺负低年级的小同学或是把身边的同学打伤,令老师和父母非常头疼。
校园欺凌现象
小梅因不满同学小丽学习成绩好,在一次期末考试成绩公布后,到处造谣说她是作弊得来的分数。
校园欺凌现象
小明是班里新学期的转学生,因为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因此常常被同学们孤立和嘲讽。
校园欺凌现象
小豪一群人是学校出了名的小霸王,他们常常欺负低年级的同学,并向低年级同学勒索收取保护费,不然就拳脚相向。
校园欺凌可能带来的危害
对受害者的影响
欺凌会对受害者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负面影响,调查发现,被欺凌的学生比起同伴,更可能表现出头痛和胃痛的症状,免疫能力也更弱,也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和社交障碍等。
此外,有一部分受害者也会成为日后暴力的犯罪者。
校园欺凌可能带来的危害
对实施者的影响
他们在成年后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如酒精、物质滥用等,也更容易出现犯罪行为,或是对成家后配偶和子女进行家暴的行为。
校园欺凌可能带来的危害
对目击者的影响
调查发现,比起没有卷入过欺凌的学生,欺凌的目击者会更容易在日后产生心理问题,比如抑郁症和焦虑症;同时也更有可能会抽烟、酗酒或者接触毒品。
面对欺凌,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面对校园欺凌,我们可以这样做
·当受到欺凌时,最好不要表现出害怕或哭泣,要勇敢、坚定且明确地告诉欺凌者停止他的行为;
·为了避开欺凌者最好和他人一起行动,并及时向老师和家长求助,必要时报警。
当自己受到欺凌时
·当看到别的同学受到欺凌时,也要尽自己的能力进行阻止,并且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必要时报警。
·不要视而不见,成为冷漠的旁观者。
当别人受到欺凌时
应对校园暴力口诀
校园暴力可以防,方法掌握要适当。
求助师长来帮忙,自我保护有保障。
欺凌可能触犯法律
第二部分
校园欺凌涉及的法律有:
《未成年人保护法》
《民法典》
《民事诉讼法》
《刑法》
校园欺凌可能触犯的刑法罪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
同学间因看不顺眼挑衅生事、辱骂、互殴、群殴等行为有可能触犯的法律是:
过失致人死亡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故意伤害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过失至人重伤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非法拘禁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侮辱罪《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聚众斗殴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寻衅滋事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校园欺凌可能触犯的刑法罪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
同学间以保护、借钱为名向同学勒索财物或其他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财物有可能触犯的法律是:
抢劫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盗窃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五条、抢夺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敲诈勒索罪《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绑架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校园欺凌的几种处理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
①即使是未成年人,也可以在公安局登记在案,跟随终身
②送入专门的教改学校进行教改(青少年少管所)
③送入青少年监狱

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第三部分
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一、敢于直面欺凌,不逃避
被欺凌者要敢于正视面对、不逃避被欺凌的事实,不需要懦弱自卑,不需要感到羞耻,不要畏惧欺凌者,需要的是正面去解决问题,避免长期逃避下给被欺凌者造成负面影响。
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二、向第三方求助
当自我能力无法解决被欺负的事实,被欺凌者应勇敢、积极、主动地将受到欺凌的情况向第三方求助,不要担心害怕,不求助不仅不能停止被欺凌,还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常规的求助渠道和对象:父母、老师、学校、社会公益组织、执法机关等。
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三、鼓励提高身体素质
校园欺凌表面上的伤害大多来自肉体上的侵害,因此平常要多锻炼身体,努力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在身体上先给自己树立一个不好欺负的形象,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避免自己成为被欺凌的对象。
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四、融入集体
根据大数据统计,最容易受到校园欺凌的孩子大多是孤单的,不容易融入大集体,与其他同学相处交流不多,他们在学校中的存在感较低,容易被忽视,因此我们要学会人际交往,勇于融入同学朋友,避免自己被孤立。
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五、学校、家庭、政府、社会的预防
学校定期开展预防欺凌教育,主动介入,尽早发现尽早处理,切实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家庭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关心孩子,正确引导孩子。
政府有关部门要重视校园欺凌现象,给予受欺凌者一定的支持。
社会要营造良好和善的风气,倡导正确的价值观,构建和谐的成长环境。
校园欺凌就在我们身边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