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教学学案)——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教学学案)——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含解析)

资源简介

6.2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学习目标
必备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关键能力:能够理性分析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弊,坚持科学的态度,能够积极应对。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认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明确我国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2.科学精神:辩证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利弊,让经济全球化更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3.公共参与:搜集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不同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基础梳理
1.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总体而言 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
具 体 表 现 对生 产力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提供 动力 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进步、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对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
挑战 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平衡问题 要求我们必须高度关注贫困和饥饿问题,同时要正视和妥善处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给不同产业、不同群体带来的冲击
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 原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和地区结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一国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酿成国际性的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
对 策 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既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又要勇敢迎接挑战,同舟共济,实现合作共赢
2.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1)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2)要建设创新型、开放型、联动型、包容型世界经济。
(3)要完善全球治理。
①完善全球治理的必要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各国交往的日益增多,跨国问题越来越多,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协商、加强合作。传统的全球治理机制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需要加以变革和完善,从而为各国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②完善全球治理机制需要坚持的原则: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等。
易错提示
1.经济全球化符合规律,符合各方利益,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进步、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给世界各国带来的都是机遇。
答案:×
解析:经济全球化在给世界各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我们既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又要勇敢迎接挑战,同舟共济,实现合作共赢。
2.现阶段的全球治理机制在应对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维持了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我们要继续坚持现在的全球治理机制。
答案:×
解析:现阶段的全球治理机制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发达国家主导建立起来的。这些机制在应对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维持了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但是,由于自身存在不足、易受霸权主义影响以及缺乏相应的调整和变革,传统的全球治理机制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需要加以变革和完善。
3.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都不利,对发达国家都有利。
答案:×
解析:全球化是把双刃剑。不能简单地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都不利,对发达国家都有利。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是有利有弊的,关键看能否抓住机遇,都需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
4.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同时也存在着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等问题。
答案:√
5.经济全球化大大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会使人人普遍受益。
答案:×
解析:经济全球化大大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但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会使世界贫富分化现象更加严重,也会使得一国经济波动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是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深化探究
1.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严重冲击国际经济秩序,“逆全球化”甚器尘上。无论是修筑“边境墙”,还是竖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关税墙”,都是试图在阻挡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然而,世界经济需要开放而不是封闭,需要共赢而不是零和。面对逆全球化思潮,中国提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主张,旗帜鲜明地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如今,作为130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既是举足轻重的“世界工厂”,也是向各国产品开放的“世界市场”,为世界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空间、激发了新动能。
(1)结合材料,分析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着哪些挑战。
(2)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分析中国提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主张的原因。
2.创新是打开世界经济增长之锁的钥匙。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蓬勃兴起,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日新月异,我们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促进世界经济增长。
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就要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帮助发展中国家深入参与国际分工,推动全球经济进一步交流与融合。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因此,协调合作是必然的选择,要在世界经济的共振中实现联动发展。
要让经济全球化的好处能够惠及所有国家、所有阶层、所有人群,特别是欠发达国家和弱势群体,使得经济全球化更具包容性。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全球化知识,分析如何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随堂训练
1.2022年,通胀预期上升、能源短缺加剧、供应链扰动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下行压力,中欧经贸互利合作有助于稳定全球经济。这说明( )
①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②经济全球化对中欧都是利大于弊
③全球化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④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依赖加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中国入世后,严格遵循WTO原则和相关国际规则,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建设,逐步发展成为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世界工厂”。这表明( )
A.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B.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发展带来挑战
C.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
D.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3.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局势不可逆转,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应采取恰当的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面对经济全球化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迎接挑战
B.经济全球化任何国家无法逃避,应勇敢的迎接挑战
C.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但是我国发展稳中向好,可以精准躲避风险
D.坚定不移的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条件
4.当前,世界经济传统引擎的拉动作用在减弱,新的动能依然缺乏。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蓬勃兴起,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日新月异。为此,要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我们要( )
A.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
B.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
C.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
D.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
5.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把握好经济全球化方向,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 )
A.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B.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方向发展
C.各国共同协商、加强合作的方向发展
D.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的方向发展
参考答案
深化探究
1.【答案】(1)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平衡问题;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一国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酿成国际性的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
(2)①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促进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着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科技的进步、产业转移与结构的升级,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②当前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逆全球化行为违背时代潮流,削弱了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而中国提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主张,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为全球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空间,激发了强劲动能。
【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经济全球化”, 需要调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述内容。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根据材料“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严重冲击国际经济秩序,‘逆全球化’甚器尘上。无论是修筑‘边境墙’,还是竖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关税墙’,都是试图在阻挡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可知存在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平衡问题,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国际性的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中国”, 需要调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述内容。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严重冲击国际经济秩序,“逆全球化”甚器尘上。无论是修筑“边境墙”,还是竖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关税墙”,都是试图在阻挡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可联系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效信息②:中国提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主张,旗帜鲜明地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联系中国提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主张,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为全球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空间,激发了强劲动能。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①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让经济全球化更可持续。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要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要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②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③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完善全球治理。对传统的全球治理机制加以完善,从而为各国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分析,如何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本题属于措施类题型,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知识。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创新是打开世界经济增长之锁的钥匙。我们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放型世界经济、联动型世界经济和包容型世界经济;关键词②:推动全球经济进一步交流与融合;协调合作是必然的选择→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关键词③:让经济全球化的好处能够惠及所有国家、所有阶层、所有人群→完善全球治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随堂训练
1.D
【解析】③④:通胀预期上升、能源短缺加剧、供应链扰动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下行压力,中欧经贸互利合作有助于稳定全球经济,这说明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依赖加深,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力,③④符合题意。①②:材料体现的是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依赖加深,没有体现经济全球化的产生以及经济全球化对中欧利大于弊,①②不符合题意。故选D。
2.A
【解析】A:中国入世后,逐步发展成为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世界工厂”,说明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A符合题意。B:题干中没有提到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发展带来挑战,B不符合题意。C:“主导者”的说法夸大了中国的作用,C错误。D:题干中未涉及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C
【解析】ABD: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该面对经济全球化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迎接挑战;经济全球化任何国家无法逃避,应勇敢的迎接挑战;坚定不移的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条件。ABD是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所采取的对策,题目要求错误选项,故ABD不符合题意。C:经济全球化任何国家无法逃避,故我国可以精准躲避风险的说法错误,我们应该趋利避害,迎接挑战,题目要求选错误选项,故C符合题意。故选C。
4.A
【解析】ABCD:当前,世界经济传统引擎的拉动作用在减弱,新的动能依然缺乏。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蓬勃兴起,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日新月异。为此,要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我们要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A符合题意,BCD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选A。
5.A
【解析】A: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把握好经济全球化方向,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A正确。BCD:其余三项均不能使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故BCD排除。故选A。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