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年 级 七年级 学 科 道德与法治章节名称 10.1 法律为我们护航节 次 课 型 新授目标确立 依据 教材 分析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 “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部分: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的基本内容;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的第一框题。教材注重引导学生感知规则和法律,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用法律更好地保护自己。本课利用学生自编自演的法律情景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体验活动中,引导学生体会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体会法律对于未成年人的关爱。通过“未成年人有特权——未成年人需保护”引导学生认识到“六重保护——人人有责——履行义务”,在学习法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学情 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很多事情缺乏辨别的能力。未成年人是弱势群体,容易受到侵害,缺乏自保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有必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增强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什么是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的四重保护?为什么要给予特殊保护?自己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及他人?这些都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核心素养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法律对青少年的关爱,增强珍惜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能力目标:运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利益。 知识目标:了解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知道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认识法律对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视频导入 讲授新课 视频播放:新《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实施 思考:从视频中,我们了解到,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增加了哪些内容? 为什么国家在制定法律时特别重视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探讨法律是如何为我们保驾护航的。 教学过程 【视频分析】未成年人保护法 思考:请你谈谈这些法律对我们的生活有何作用? 小结:法律保障生活,更保障我们未成年人的健康 环节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 “我们”是指的谁? 未成年人 什么是未成年人? 我国宪法规定: 未满十八周岁的中国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图片分析】 这些事故为什么会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 温馨提示:回忆前面所学知识,未成年人在身心发展方面有什么特点? 总结: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 【纵览历史知新知】 纵观人类在未成年人法律保护领域的发展历程,你有何感受?为什么全世界都对保护未成年人十分重视? 小结: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关爱和保护未成年人是人类的共识。 知识点归纳: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 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过渡:我们已经了解了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那么保护未成年人的内容以及主体又是什么呢? 环节二:感受法的关爱 【比一比:看谁说的多】 你知道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法律有哪些? 出示保护未成年人相关法律文件。 提问:(1)你还知道哪些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2)承担未成年人保护的主体是谁呢? 活动:看图分析谁来保护我?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表格内容。 小结:我国宪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我国还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关爱和保护。六道防线及其作用、做法: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 总结: ②作用:共同构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 ③做法: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材料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作出调整。 思考:为什么国家要降低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 你认为未成年人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为建设法治社会作贡献? 小结: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受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课堂小结: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不仅仅需要我们自身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更要珍惜和感恩来自家长、学校和社会的保护,逐渐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平安健康地成长。 知识点归纳:未成年人应如何正确对待法律的特殊保护? ①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②同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③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随堂检测 1.近期,未成年人保护法大幅修订,条文从72条增加至132条,结构上,在原来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章的基础上,增加了两章,即政府保护和网络保护,修订后的法律将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这说明了( C ) ①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 ②党和政府坚持以未成年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④我国坚持依法治国方略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C ) ①中学生刘某使用父母用于生意资金流转的钱,多次打赏网络主播,金额高达近160万元,后在法院调解下,达成和解,如数退还——网络保护 ②家长王某因自己孩子与同学发生矛盾,公然持械闯入课堂杀害未成年小学生,被依法判处死刑——社会保护 ③小学生明明的家长为保证其学习时间,不让明明做任何家务——家庭保护 ④最高人民法院设立专门的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司法保护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近年来,我国各地区许多学校都会不定期举行各种逃生演练、紧急疏散等活动。七年级学生小明对此举不以为然。下列说法中,最能说服小明的是( C ) A.无论遭遇多大挫折,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B.通过逃生演练、紧急疏散等活动实现生命的价值 C.人的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我们要从学会自救自护方法做起 D.人的生命的独特性表现在,与其他生命相比,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课堂板书教学反思 课堂内容充实,以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引入主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举贴近生活的实例进行课本内容的二次解读,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不足之处在于没有给予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学生自我探索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