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实验小学二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实验小学二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实验小学二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填空题
1.(3分)我能认真听音频两遍,并完成以下选择题
(1)故事中小鲤鱼的颜色是    。
A.红色
B.白色
C.银色
D.金色
(2)小鲤鱼看到的龙门旁边没有    。
A.小桥
B.房屋
C.柳树
D.红旗
(3)给小鲤鱼讲过故事的人是    。
A.妈妈
B.奶奶
C.姐姐
D.爸爸
(4)我知道这段文字选自我阅读过的这一本书——   。
A.《小狗的小房子》
B.《小鲤鱼跳龙门》
C.《一只想飞的猫》
D.《孤独的小螃蟹》
2.(3分)我会根据拼音,把句子写得更美
(1)一qún     小pénɡ you    ,dài    着鲜艳的hónɡ lǐnɡ jīn    ,唱着duì ɡē    ,举着duì qí    走在路上。
(2)bànɡ wǎn    的时候,我在chuānɡ qián     看ɡù shì    书,mínɡ liànɡ    的
yánɡ guānɡ    照在了我的tóu fɑ    。
二、选择题
3.(3分)下列划横线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帐篷(péng) 一艘(shōu)
B.晒干(sài) 捕鱼(bǔ)
C.铜号(hào) 冲毁(huǐ)
D.秤杆(chèng) 蝴蝶(bié)
4.(3分)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词是(  )
A.从林 杨树 B.知识 到底
C.展开 幸苦 D.旁晚 穿戴
5.(3分)下面的字中,意思与鸟类无关的一项是(  )
A.雁 B.往 C.雕 D..鸥
6.(3分)“镜”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部首_____,再查_____画。(  )
A.钅16 B.立11 C.钅 11 D.竟5
7.(3分)下面哪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和其他句子不同(  )
A.月潭似弯弯的月亮。
B.七月茉莉花如雪。
C.仙桃石真像一个大桃子。
D.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
8.(3分)我们班的墙面上贴着《小学生规章制度》,它时刻提醒我们(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C.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D.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9.(3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
B.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C.去还是不去?小明拿不定主意,感到很烦恼。
D.人们按曹冲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10.(3分)下列量词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杆大秤 一行垂柳 B.一块山峰 一片朦胧
C.一挂葡萄 一条前腿 D.一孔鱼塘 一艘帆船
三、填空题
11.(3分)看一看,仿一仿
(1)例:弹钢琴    围棋    书
(2)例:碧绿碧绿    
(3)例:爸爸一边刮胡子,一边逗露西玩。
   
12.(3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早起勤耕作,   。
(2)湖    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    。北边像    ,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    ,叫月潭。
(3)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需要登上更高的楼层,这正是“   ,   ”。
13.(3分)非连续性文本
榉树
别称:大叶榉、红榉树
特征:落叶乔木树种,
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习性:喜光,喜温暖环境。
(1)舟舟在植物园参观时看到这个牌子,但是他不知道“榉”字怎么念。于是他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推测这个字念“   ”,字义跟    有关。
(2)回家后,舟舟用部首查字法差“榉”字,他先插部首    ,再查    画。
(3)根据牌子中的信息,推测榉数可能和下面哪一种树种在同一地区?   
A.木棉
B.桦树
14.(3分)课外阅读
乌龟与水井
一只乌龟在陆地上散步,路过一口水井,想到井边喝水,水井提醒乌龟说:“喂,伙计,请离得远一点,掉到我这儿是很危险的!”
乌龟笑着说:“什么样的江河湖海我没到过?不怕你这小小的一口水井。”
水井对乌龟说:“我这儿的环境与别处不同。”
“有什么不同?还不都是水,我下去给你看看。”说完,乌龟“扑通”一声跳下了井。
乌龟跳到了井里,可是不一会儿他就明白过来,自己再也无法爬上去了。
(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写了乌龟与水井的    次对话。
(2)“我这儿的环境与别处不同。”这句话中,“我这儿”是指    ,“别处”是指    。
A.水井
B.陆地
C.家里
D.江河湖海
(3)请用“——”画出乌龟说的话。
(4)读了这篇短文后,我懂得了这样的道理    
A.水井能关心帮助乌龟。
B.不区分情况,不听人劝告,是没有好结果的。
C.骄傲自大是不对的。
D.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事,想怎么做都可以。
15.(3分)看图写话
小蚂蚁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请你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写下来,学会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实验小学二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
1.【分析】略
【解答】略
【点评】略
2.【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字词。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字词。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1)群 朋友 戴 红领巾 队歌 队旗;
(2)傍晚 窗前 故事 明亮 阳光 头发。
【点评】本题为考查学生拼音及生字掌握情况的基础知识,一般在检测题的第一题,完成的关键是要在平时学习中重视生字词的掌握。
二、选择题
3.【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文中字词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平时所学及积累,结合具体的语境选择正确读音。
【解答】A.有误,“帐篷”的“篷”应读“peng”,“一艘”的“艘”应读“sōu”;
B.有误,“晒干”的“晒”应读“shài”;
C.正确;
D.有误,“蝴蝶”的“蝶”应读“dié”。
故选:C。
【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易混声母、韵母的区分。
4.【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辨析判断。
【解答】A.有误,丛林:树林。故“从林”的“从”错误。
B.正确。
C.有误,辛苦:身心劳苦。故“幸苦”的“幸”错误。
D.有误,傍晚:临近晚上的时候。故“旁晚”的“旁”错误。
故选:B。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5.【分析】考查了偏旁部首。偏旁部首是指合体字构字部件。本题是根据题干提供的字,结合偏旁部首判断字和什么有关。
【解答】“鸟”旁的字大多与鸟类有关。
“往”是双人旁,有来去的意思。故和鸟类无关。
故选:B。
【点评】要做好此题,需要理解字的意思,结合偏旁部首进行正确的判断。
6.【分析】考查了查字典、偏旁部首和多义字。查字典常用的三种方法是: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如果很容易确定部首,但不确定读音就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如果知道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就用音序查字法;如果是独体字就用数笔画查字法。
【解答】“镜”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部首“钅”,再查11画。
故选:C。
【点评】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第一步,确认这个字的部首,数清部首的笔画。
第二步,按这个部首笔画数,在“部首目录”中找到这个部首。
第三步,按部首目录提示的页码,在“检字表”找到这个部首的栏目。
第四步,除去部首,数准确这个字的笔画数。
第五步,在这个部首栏找到该字在字典正文里的页码,翻到正文,就可以查到这个字了。
7.【分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解答】A、B、C都是比喻句。
D.有误,不是比喻句,缺少喻体。
故选:D。
【点评】平时要多练习,多总结,作答时才能得心应手。
8.【分析】本题考查了谚语、俗语及惯用语。回答这个问题,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解答】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对方。
B.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同朋友交往时,说话要讲诚信。
C.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形容没有规矩,就不会有规整的方圆。
D.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成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
结合语境选择“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故选:C。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分析,做到选择正确。
9.【分析】考查了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见的点号有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常见的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解答】A、C、D正确。
B.有误,“到底有多重呢”是问句,应用问号。
故选:B。
【点评】标点符号主要用来表示停顿、语气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是现代书面语言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帮助小学生在习作中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
10.【分析】考查了词语搭配。对于词语搭配,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的类型,然后根据词语特点填写搭配内容。
【解答】A、C、D正确。
B.有误。“一块山峰”可改为“一片山峰”。
故选:B。
【点评】词语搭配是一项语文基础知识水平考查题,我们在进行词语搭配时,首先要理解每个词的词义。再看看这些词是表示什么的,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呢?还是表示动作或形状、颜色的呢?然后想一想,这个词和哪个词搭配。
三、填空题
11.【分析】考查了词语搭配、词语仿写和句子仿写。对于词语搭配,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的类型,然后根据词语特点填写搭配内容。
【解答】(1)动词和名词搭配成动宾词组,如“下围棋”。
(2)仿写“ABAC”式词语,如“火红火红”。
(3)用“一边……一边……”写句子,如:小红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故答案为:
(1)下 看;
(2)火红火红;
(3)小红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点评】词语搭配是一项语文基础知识水平考查题,我们在进行词语搭配时,首先要理解每个词的词义。再看看这些词是表示什么的,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呢?还是表示动作或形状、颜色的呢?然后想一想,这个词和哪个词搭配。
12.【分析】本题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平时应该注重古诗文方面的积累,做到厚积薄发。
【解答】(1)出自课文《田家四季歌》。
(2)出自课文《日月潭》。
(3)出自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故答案为:
(1)归来戴月光;
(2)中央 两半 圆圆的太阳 月亮;
(3)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点评】做此类题要多读、多听、多背、多说、多写,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13.【分析】文本主要介绍了榉树的别称、特征、习性。
【解答】(1)考查形声字。“榉”是个形声字,左边是形旁,表示字的意思,右边是声旁,提示字的读音。木字旁的字一般与树木有关,由声旁“举”可以推测这个字的读音是jǔ。
(2)考查部首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先查这个字的部首,再查出去部首剩几画。“榉”字的部首“木”,笔顺为:横、竖、撇、点、点、点、撇、横、撇、捺、横、横、竖,共13画。除去部首剩9画。
(3)考查树木习性的相关知识。答题时可以结合《树之歌》一课的内容来回答,由“木棉喜暖在南方”可知,木棉树喜暖。从“习性:喜光,喜温暖环境”可知答案。也可以结合自己看过的科普书,确定答案。
故答案为:
(1)jǔ 树木;
(2)木 9;
(3)A。
【点评】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4.【分析】《乌龟与水井》这则寓言故事主要讲的是一只乌龟走到一口井旁,井好意提醒,让它小心,以免失足掉落,可乌龟不以为然,最后掉到井里再也爬不上来。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如果不区别情况,不听人劝告,最终是没有好结果的。
【解答】(1)考查了学生数自然段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自然段就是作者行文时由于意思的表达需要转换,或者一个意思需要多方面说明自然形成的段落。它的特点就是在行文时用开头空下两格的方式,来表示一个自然段的形成。据此判断短文一共有5个自然段,写了乌龟与水井的两次对话。
(2)考查了学生对句子的理解。结合句子“水井提醒乌龟说:‘喂,伙计,请离得远一点,掉到我这儿是很危险的!’”可知,“我这儿”是指水井里,结合句子“什么样的江河湖海我没到过?不怕你这小小的一口水井”可知,“别处”是指江河湖海。
(3)考查学生查找文章关键语句的能力。于都句子“什么样的江河湖海我没到过?不怕你这小小的一口水井”“有什么不同?还不都是水,我下去给你看看”可知答案。
(4)考查了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读了这篇短文后,我懂得了这样的道理:不区分情况,不听人劝告,是没有好结果的。故选B。
故答案为:
(1)5 两;
(2)水井里 江河湖海;
(3)什么样的江河湖海我没到过?不怕你这小小的一口水井。有什么不同?还不都是水,我下去给你看看。
(4)B。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5.【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观察图画中内容,分析图画所表达的主题,然后进行结合图画进行合理的想象组织语言说话。
【解答】从图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图一上有两只小蚂蚁背着树叶在路上走着;图二两只小蚂蚁站在树叶上过河;图三小蚂蚁正在过河的时候突然下起了雨;图四两只小蚂蚁站在一片树叶上,举着另一片树叶当雨伞。看完这幅图,我们会忍不住感叹:多么聪明的小蚂蚁呀!所以把四幅图的内容用丰富的想象力串联成一个有趣的故事,要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即可。
示例:
聪明的小蚂蚁
一天早晨,两只小蚂蚁背着树叶去森林里看望奶奶,它们想给奶奶搭一座凉棚。走着走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它们的去路。瞧,河水哗哗地流着,它们过不去,怎么办呢?一只蚂蚁灵机一动,大喊:“我们可以把树叶当作小船啊!”它们乘着树叶船往河对岸走,突然天上乌云滚滚,电闪雷鸣,下大雨了。一只蚂蚁说:“我们乘一只树叶船,把另一片树叶当作伞吧!”于是它们把树叶举在头顶,豆大的雨点打在树叶上,噼啪直响。有了伞,它们淋不到雨,真好!
这真是一对聪明的小蚂蚁!
【点评】写话是小学中低年级常见的题目,目的在促使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得到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