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 坚持新发展理念(同步检测)一、选择题1.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稳定之锚。中国经济的底气源于哪里 中国经济的底气源于改革,源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源于扩大开放和互利共赢。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改革推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②协调发展有利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③新发展理念是在经济新常态下提出的发展思路,旨在全力提高经济发展速度 ④扩大开放有利于我国利用国际资源,增强国际竞争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这要求( )①借鉴绿色GDP核算方法,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标准,促进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 ②消除区域之间、地方之间的GDP总量以及增长速度的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③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④优化全球产业结构,促进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纪录片《辉煌中国》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探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的密码,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朝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方向前进的历史性变革。可见,新发展理念( )①是对以往发展理念、发展思想的根本性变革 ②为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提供了战略指引 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遵循 ④对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发展都有指导意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要坚持创新发展,就应该( )①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③引进外国的技术和设备 ④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5.“人民有信心,国家才有未来,国家才有力量。”这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吻合。党和政府要做到以人民为中心,需要( )①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②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发展动力 ④把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下列传导过程有利于实现上述目标的是( )①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脱贫致富②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提高农村劳动者技能→技术致富③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兜底脱贫 ④健全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促进协调发展→同步富裕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7.近几年,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双创”活动蓬勃发展,为激发创新潜力和市场活力、扩大就业、促进经济有质量有效益地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下列传导路径能正确反映材料信息的是( )①城乡居民实现总体增收→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消费需求升级 ②激发创业创新热情→涌现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③不断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居民收入 ④倒逼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A.②→③→①→④ B.①→④→②→③C.②→①→④→③ D.①→③→②→④8.党的十九大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首入五年规划,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①是国家在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②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③做到了统筹兼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④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9.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必须转换发展动能,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以创新为发展新引擎,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列对创新发展理念理解正确的是( )A.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B.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C.科技创新总能带来人的幸福和社会进步D.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10.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使得我国社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空前提升。下列不能体现我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的是( )A.教育投入突破了5万亿元大关,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的接入量占比提高到90%以上B.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年均达1 300万人以上C.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超过13亿人,全民医保基本实现D.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11.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达地区要有新作为,欠发达地区也要有新作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是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欠发达地区所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①重视技术创新、改革落后体制,让创新型人才有用武之地 ②大幅增加财政支出,为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③为发达地区人才、技术、专利向西部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 ④发挥技术和产业优势,优化创新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人民有信心,国家才有未来,国家才有力量”这一金句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吻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 )①消除人民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②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③尽可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诉求 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数以亿计的人可在自家屋顶、田间建立一个小型发电厂,只要它覆盖着太阳能电池板,而且通过互联网和电网与世界连接相互交易”,这是“互联网+能源”的一个远景和行动。其积极影响在于( )①每个人都可以是电力消费者,也可以是生产者 ②可以极大地促进能源的清洁替代和绿色替代 ③能源供给结构将实现电能化且价格十分低廉 ④“互联网+能源”能全面推动各传统行业升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曾是千年荒芜、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如今变成了富饶文明的“经济绿洲”,成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为了实现荒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自然环境的改善,库布其人探索出一条“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四轮驱动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该模式成功的关键,一是市场化产业化治沙,解决了“钱从哪里来”“利从哪里得”“如何可持续”等老大难问题,使当地农牧民与企业形成紧密的治沙利益共同体,极大地激发了企业与群众参与的活力,群众成为治沙事业最广泛的参与者和最大的受益者;二是立足于沙漠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创新了100多项沙漠生态技术,突破了治沙难题,提高了治沙效率,发展了天然药业、清洁能源、沙漠旅游等沙漠生态产业,实现了“增绿又增收,治沙又治穷”,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是如何体现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的。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0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2021年新年贺词。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我们克服疫情影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画。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粮食生产喜获“十七连丰”。“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科学探测实现重大突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蓬勃展开。我们还抵御了严重洪涝灾害,广大军民不畏艰险,同心协力抗洪救灾,努力把损失降到了最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我们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历经8年,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结合材料,运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知识,分析2020年我们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港珠澳大桥被世界誉为“第八奇迹”:隧道为世界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大的外海沉管隧道;人工岛采用了多项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人工岛施工技术;跨海桥梁工程、桥梁减隔震设计、桥岛隧工程等取得近200项技术专利。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使珠海成为桥头堡,辐射范围延伸到其背后的1 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这不仅给港澳地区人士创造再一次发展的机会,同时也带动了粤西落后地区的发展。这是国家战略布局的深层次考虑。这个项目绝不仅仅是为了香港、澳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而建设的,港珠澳大桥必将对整个珠三角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把生态保护的理念贯穿始终,被视为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要样本。“白海豚不搬家”,是港珠澳大桥项目的建设目标之一。而今,港珠澳大桥已通车,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用自己的智慧与行动实现了这一目标。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工程技术领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它不仅意味着中国由桥梁建设大国迈入强国之列,而且更有利于中国的工程技术团队走向海外。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是如何体现新发展理念的。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 128元,比上年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快于人均GDP增速,与GDP增速同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9 975元,增长8.8%。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 269万人,比上年多增83万人。(1)国家是如何改善民生的?(2)如何从根本上改善民生,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C 解析:中国经济的底气源于改革,源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源于扩大开放和互利共赢。协调发展有利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扩大开放有利于我国利用国际资源,增强国际竞争力,②④正确;改革推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而不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①错误;新发展理念是在经济新常态下提出的发展思路,旨在全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③说法错误。故选C项。2.B 解析:要想使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就要求借鉴绿色GDP核算方法,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标准,促进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①正确;不能消除区域之间、地方之间GDP总量的差距,②不选;要想使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就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③正确;我国并不能做到优化全球产业结构,④错误。故选B项。3.C 解析:新发展理念并不是对以往发展理念的根本性变革,①错误;新发展理念为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提供了战略指引,②正确;新发展理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先导,③正确;对世界各国的发展都有指导意义不符合实际,④不选。故选C项。4.A 解析:③涉及的是对外开放,不符合题意;④涉及的是协调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③④。故选A项。5.A 解析:党和政府要做到以人民为中心,需要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①②正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发展的动力,③错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④错误。故选A项。6.D 解析: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无直接关系,排除①。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与劳动技能,从而实现技术致富,②符合题意。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利于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从而实现兜底脱贫,③符合题意。④中的“同步富裕”说法错误,排除。故选D项。7.A 解析:根据材料,首先应该是激发创业创新热情,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可以增加居民收入,而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因此根据创业、就业→收入→消费→生产之间的关系得出本题传导路径为②→③→①→④。故选A项。8.C 解析:贯彻新发展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做到了统筹兼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③④符合题意;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不仅仅是运用经济手段,而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①说法错误;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主要发挥了宏观调控的作用,②与题意不符。故选C项。9.D 解析:A项错误,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B项错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C项错误,“总能带来”说法过于绝对;D项正确,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故选D项。10.D 解析:本题用数据和事实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民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要注意设问采用的是逆向思维,只有D项符合要求。11.B 解析: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欠发达地区要重视技术创新、改革落后体制,同时欠发达地区在思想观念、营商环境、生活环境等方面都要敞开怀抱,让创新型人才有用武之地,并为发达地区人才、技术、专利向西部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大幅增加财政支出的做法不妥,②说法错误。发达地区有技术优势而不是欠发达地区,应排除④。故选B。12.C 解析:①错误,“消除人民的收入差距”的说法错误,应该是缩小人民的收入差距。②④正确,依据题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③错误,“各种利益诉求”的说法错误,应该是尽可能地满足人民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故选C。13.A 解析:个人可以在自家屋顶、田间建立一个小型发电厂,并且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电网与世界连接相互交易,说明每个人都可以是电力消费者,也可以是生产者,①符合题意。材料中所说的发电厂主要利用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绿色能源,②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电价是否会十分低廉,排除③。④夸大了“互联网+能源”的作用。故选A。二、非选择题14.答案:①强调“科技持续化创新”,发挥生态科技在治沙中的作用,体现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实现荒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自然环境的改善,体现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③“增绿又增收,治沙又治穷”,企业与农牧民形成紧密的治沙利益共同体,体现出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④沙漠治理有利于改善当地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协调发展理念的体现。15.答案:①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利于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我国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②贯彻落实协调发展理念,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蓬勃展开,有利于促进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③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有利于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④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有利于解决内外联动问题。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蓬勃展开,有利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打造中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开放开户。⑤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6.答案:①人工岛采用了多项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人工岛施工技术;跨海桥梁工程、桥梁减隔震设计、桥岛隧工程等取得近200项技术专利。这体现了创新发展理念。②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不仅给港澳地区人士创造再一次发展的机会,同时也带动了粤西落后地区的发展。这体现了协调发展理念。③港珠澳大桥绝不仅仅是为了香港、澳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而建设的,港珠澳大桥必将对整个珠三角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这体现了共享发展理念。④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把生态保护的理念贯穿始终,被视为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要样本。这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⑤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不仅意味着中国由桥梁建设大国迈入强国之列,而且更有利于中国的工程技术团队走向海外。这体现了开放发展理念。17.答案:(1)①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②改善就业状况。③稳定物价。(2)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②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